-
1 # 西班牙大米良ETLiang
-
2 # 有風物語
談起改變世界的力量時,或許更多會著眼於軍事力量、工業基礎和科技創新上。
農業發展在坊間的話題中,時常被忽略。
但,平凡的存在也是種力量,而且在某些特殊時期會是決定性的,比如土豆,也就是學名馬鈴薯。
火星救援救了自己現在中國啟動了馬鈴薯主糧化戰略,這是因為許多專家認為,隨著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在未來世界出現糧食危機時,只有馬鈴薯可以拯救人類”。
土豆的花挺好看 可是葉子好吃嗎在十六世紀,土豆剛被殖民者引入歐洲時,它揹負的可不是拯救人類的使命。
土豆花雖然被征服的美洲土著認為土豆是“豐收之神”,但是當時的西班牙貴族夫人們只覺得這土豆的花挺好看的,完全把它當成了觀賞植物。
這其中也有個飲食習慣問題,吃麵包長大的歐洲人不認為植物的塊莖能吃。
當然,這也是個宗教問題,因為《聖經》沒說土豆可以吃。
不過也有好奇的人,比如那個將菸草引進宮廷的英華人雷利。
他在自己花園裡種了不少土豆,有一天還突發奇想找親戚朋友一起來嚐鮮。
結果大家都說難吃,於是他一怒之下把花園剷平了。
其實,真不怪土豆,他請人家吃的是土豆的葉子……
土豆葉吃過嗎 一切都因為戰爭 土豆從餵豬的變成了食物作為食物的土豆很長時間在歐洲是不受待見的。
不說那個吃葉子的,就是餓得受不了的老百姓吃塊莖也總吃死人。
沒辦法,那時候沒有土豆學家的存在,土豆的進化並不完善,或者說吃死人的都是飽含大量毒素的野生土豆。
吃了之後死的人多了,當時的教會就宣稱土豆是魔鬼送來誘惑人類的,只能用來餵豬。
土豆燒豬肉很好吃說不得,有時候戰爭也會推動社會發展,至少土豆成為盤中餐就賴於戰爭。
十八世紀的歐洲,沒事就幹仗,越打越窮,哪兒都一樣,受苦的肯定是老百姓。
當時一個法國貴族叫巴孟泰爾的,非常倒黴,七年戰爭剛開始就被普魯士人抓進了戰俘營,一住就是7年。
雖然是貴族但是也不扛餓,餓得受不了了他就吃了本來在他家是用來餵豬的土豆。
戰爭結束後,為了感謝土豆的救命之恩,他就開始四處宣揚土豆的美味。
而在當時,因為戰爭的緣故,老百姓都吃不飽,這也為土豆登上餐桌提供了現實基礎。
巴孟泰爾 地裡的土豆吃光了 戰爭也就自動結束了貴族巴孟泰爾的本職工作是藥劑師,所以他的話也能引起重視。
他大概是最會搞營銷的藥劑師了。不僅說服了當時的法國國王和王后支援他推廣食用土豆,而且想出了一個主意。
《美味淵源》一書介紹說:他在巴黎郊區承包了一片土地,自己種植土豆,然後請求國王派人白天重兵把守,到了晚上再讓士兵撤離。日子久了,周圍的農民都被這神秘的現象所吸引,有些好奇心重膽子又大的人甚至還偷了一些拿到自家田地裡種。於是,土豆在法國算是徹底普及起來,人們把土豆稱為“地下蘋果”,度過了饑荒時期。
其實最要感謝的還得是讓巴孟泰爾能在戰俘營吃到土豆的普魯士農夫。
他們一開始種土豆完全是因為當兵的都比較傻,不知道土豆都埋在地裡。
但沒多久,這些士兵也學會餓了就挖土豆吃了。
巴伐利亞繼位戰爭就有個外號叫“土豆之戰”,士兵們都是靠在田裡挖土豆撐下來的。
這場戰爭非常短,為什麼呢?因為地裡的土豆被挖光的時候,戰爭也就自動結束了……
戰鬥民族為了種土豆的事 居然造反了俄羅斯人大概是最能吃土豆的,歐洲國家人均年消費量穩定在100斤至120斤,俄羅斯人均年消費量達340斤。
在歐洲歷史上,俄羅斯就沒先進過,吃土豆也比別人晚一步。
不過俄羅斯人做事就是果斷。一看這土豆挺好,就馬上在全國推廣。
問題是,當時俄羅斯上下正為農奴問題鬧得不可開交。
政府強制推廣的結果是,老百姓認為這是要全面農奴化了。
於是,造反了。
不過好東西就是好東西,最後俄羅斯農民紛紛興高采烈地種起了土豆。
據說1992年俄羅斯形勢非常不好的時候,由於擔心會吃不上飯,俄羅斯人紛紛走向田野,開始四處種土豆。
土豆搞垮了愛爾蘭 卻成全了美國與俄羅斯人喜歡吃土豆一樣,種土豆剛開始流行的時候,苦寒地帶的愛爾蘭幾乎全民種土豆。
當時很多愛爾蘭人家裡最重要的家當就是一口鍋,平時翻過來當桌子,吃飯時煮土豆。
有位愛爾蘭父親在談到他如何養育了一大群健康的孩子時說:“這些都得益於土豆。”
但是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剛剛幫歐洲人擺脫了飢餓危機的土豆帶來了一次破壞巨大的災難。
1845年的秋天,“馬鈴薯枯萎病”襲擊了歐洲大陸,造成大饑荒,導致上百萬人口死亡。
愛爾蘭饑荒紀念雕塑受災最重的就是最熱衷種土豆的愛爾蘭。
死神的威脅之下,為了填飽肚子,愛爾蘭人只好背井離鄉去美國尋找安居之地,這場災難爆發前,愛爾蘭有八百萬人,最後銳減到四百萬人。
從這次災難之後,全世界人都知道了,土豆的芽有毒。
研究表明,僅3年時間,愛爾蘭全國有110萬人踏上了逃荒之路,這一事件也成為19世紀最為重要的一次人口遷徙。
當時美國正在進行西部大開發,歐洲移民的加入為美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勞動力
美國電影《愛爾蘭人》這場人口遷徙使得愛爾蘭人成為今日美國的重要族裔之一。先後出了肯尼迪、尼克松、里根和克林頓4位愛爾蘭裔的總統。
發現土豆的美洲與美國所在的美洲其實就隔著幾座山,然後繞了幾百年才被美華人接受,據說當時將土豆引進美國的外交家本傑明·富蘭克林回到美國後,盛讚馬鈴薯是最好的蔬菜。
民以食為天 吃了土豆不造反與歐洲明顯不同,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土豆引進了就是吃的。
馬鈴薯進入中國後,不同地域的人給馬鈴薯起了不同的名字,西北和西南地區口語中習慣稱呼馬鈴薯為“洋芋”意思為外國芋頭,長江下游地區稱呼為“洋芋頭”。而在華北和東北口語,則稱之為“土豆”意思是土地裡長出來的豆子。
地瓜、苞米、土豆這南美三寶在16世紀前後相繼傳入中國之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清時期的人口快速增長。從16世紀初到20世紀初,中國糧食增量的55%是由這三項新作物貢獻的。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賈瑞雪教授研究發現:在16世紀地瓜進中國前,乾旱年裡平均每十二個州府地區有一個發生農民起義或暴動,而玉米地瓜於16世紀引進中國後,即使乾旱年,每40個州府才有一個發生農民起義。
在乾旱年份,如果是在暴動起義和地瓜玉米之間做選擇,農民更願意選擇後者。
非廣告 純-配圖土豆一開始在中國並沒有什麼劃時代的貢獻,因為當時的主要糧產區的耕種體系已經十分成熟,雖然不與五穀(稻、黍、稷、麥、菽)爭地,但不一定非種土豆不可。
而且呢,土豆剛進口的時候,都是給達官貴人們吃的,這個和歐洲餵豬好像正相反……
直到乾隆年間,幾經輾轉之後,土豆才在西北西南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抗造的土豆最後成了那些良地短缺地區的主食。
現在中國已成為土豆生產和消費的第一大國。
就國家糧食貯備而言,大米的儲存時間為1年,玉米為1-2年,小麥為3年,而土豆全粉可以儲存15年。
小土豆,大歷史。
回覆列表
來講講土豆從南美移民西班牙後,從所有人的爸爸,被貶為打雜小弟,最後終於晉升為塊莖類一哥的勵志故事!
土豆最早出現在秘魯。8000年前,生活在現在秘魯的印加古人,就已經在食用土豆了,餓了可以炒個大米良最愛的酸辣土豆絲!後來,文明進步了,有了克丘亞語(Quechua),在克丘亞語中,就把土豆叫做Papa!
Papa,是克丘亞語種使用度最高的詞彙,這說明土豆是當時的主要食物。
克丘亞語中的爸爸是Tata
1537年西班牙探險家 Gonzalo Jiménez de Quesada將這一品種引進西班牙,但直到1570年才有正式的文書記載。由於是南美帶回來的植物,所以,最早種植土豆的西班牙省份,也是探險家們靠岸的港口地區,比如安達盧西亞和加利西亞。之後才逐漸傳到內陸地區。
土豆由西班牙傳播到葡萄牙、義大利和法國。土豆傳到中國的時間有很多種說法,大米良覺得比較合理的說法是:大約在17 世紀的明朝末年。西班牙人把土豆從南美帶到了菲律賓,土豆再從菲律賓傳入中國。
徐光啟老爺爺(1562—1633) 所寫的《農政全書》中有收錄“土豆”。在《農政全書》卷二十八記載: ‘土芋,一名土豆, 一名黃獨.蔓生葉如豆, 根圓如雞卵, 內白皮黃, ……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 洗膩衣, 潔白如玉。
所以,華人吃到酸辣土豆絲,比印加人整整晚了8千年,比西班牙人晚了一百年。
扯回來!
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人還是比較尊重智慧財產權的,把土豆引進到歐洲之後,依然老老實實地尊稱土豆為爸爸PAPA。
雖然土豆整天被一群大鬍子喊爸爸,但實際上是一個小清新。
土豆引進西班牙之後,只有下層人民才吃土豆。上層貴族則把土豆當做觀賞植物培植,因為土豆花有一種超然獨絕的小清新氣質嘛!
當一盆清麗的土豆爸爸花,也是不錯的。可惜,土豆時運不濟。在被引進到歐洲不久,另外一個物種也被引進來了。那就是土豆的遠方親戚:紅薯!
紅薯,現代西語叫Batata,在加勒比海地區比較流行。大家知道,紅薯的口感,比土豆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15世紀,西班牙人從加勒比地區把紅薯Batata引進西班牙之後,一夜爆紅!無論是平民還是貴族,都鍾愛這種口感甜厚的食物。在西班牙黃金時代的許多喜劇和文學作品中,經常見到紅薯Batata的身影。
板鴨甜品:Alfajores de Batata 紅薯糕
紅薯成了來自美洲的明星食物,燦爛在聚光燈下,土豆則孤獨成窗臺的一盆小花,惆悵滴望著地中海的落日。
可是,人家秘魯土著的土豆爸爸Papa,後來又怎麼變成了Patata了?
在西班牙皇家詞典中,對Patata土豆的解釋是這樣的:cruce de ‘papa’ y ‘batata. 大米良非常負責任且仔細地直譯過來就是:爸爸和紅薯的雜交品種!
cruce de ‘papa’ y ‘batata.
爸爸和紅薯的雜交品種!
哇,情不自禁腦補一段纏綿悱惻超越物種的不倫之戀啊!
為啥會出現這個跨越物種的愛戀呢?這要請植物學大拿飛鳥和九間來解釋了。
當紅薯一夜走紅成為塊莖界的一哥之後,西班牙人就開始嫌棄土豆。在紅薯耀眼的光芒下,土豆完全沒有存在感。
很長一段時間,墨西哥和西班牙的學者都分不清紅薯Batata和土豆Patata的區別,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嘛。
“Cartas derelación” (1519-1526) de Hernán Cortés就曾著作立書非常嚴肅的科普到:我們常說的Patata應該叫Batata!
額,Cortes大叔,你是沒有吃過土豆吧?
這一謬誤在1737年墨西哥的Diccionario de autoridades辭典依然存在,辭典記載:patata: lomismo que batata。(土豆,同紅薯)
土豆那麼沒有存在感,其實是有歷史原因的。
土豆傳入後,歐洲人一直都不太喜歡吃它,歐洲人的文化觀念讓他們拒絕食用土豆,特別是法華人更是視之為魔鬼。
在進入歐洲的幾百年裡,土豆一直賤賤地被邊緣化。當時貴族們偶爾看到土豆,就以為是紅薯Batata。
到18世紀,當土豆憑藉好養活產量大的賤人特性逐漸成為西班牙人的主要食物時,大家才意識到,原來土豆和紅薯是不一樣的。
於是,有嚴謹的西班牙學者開始要給土豆正名。作為甜膩可口的紅薯Batata,受到上層貴族的青睞。土豆一直沾紅薯的光,也被叫做Batata。
18世紀的西班牙學者感嘆道:“這真是一段人類恥辱呀!”教皇才能成為爸爸。你一個埋在土裡不見天日的塊莖小胖子,憑什麼讓我叫你爸爸Papa!
相比於紅薯Batata牛B的口感,你土豆就是個P!
於是,西班牙人就改口把土豆叫做Patata。
為了表示對日漸走紅的土豆PAPA的尊重,就把一直誤稱的Batata改為Patata。從原來你土豆就是一個P,變成了像教皇爸爸Papa那樣的大I-P!
想想土豆這五百年,在紅薯的陰影下臥薪嚐膽,總算把臭P熬成了大愛P,坐穩塊莖界一哥!
土豆,真是個勵志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