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甲殼蟲1977
-
2 # 旅圖君
在青海,有這樣一句話:去過瞿曇寺,北京在別去。這是為何呢?因為瞿曇寺非常像北京的故宮,所以去過瞿曇寺,就沒必要去北京看故宮了。這句話是一句老話,能流傳下來,相信一定有它的道理,在整個青海地區,瞿曇寺也確實一直有“小故宮”的美譽。那麼瞿曇寺為何有這樣的稱呼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瞿曇寺。
瞿曇寺,中國西北地區儲存最完整的一組規模宏大的明代建築群。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卻有著明代官式建築風格,它偏居青海,卻在歷史上盛極一方。歷經600多個春秋,這座寺院古風猶存,仿明故宮的漢式建築、壯麗的明清壁畫以及精美的石雕藝術,給我們留下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它創建於明洪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92年,距離今天已經是628個年頭了。 瞿曇寺目前是國務院公佈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具體位於樂都縣境內距縣城25公里的瞿曇鄉。寺院依山傍水,總體佈局為一長方形,佔地1.5公頃。雖歷經600餘年,該寺古風猶在,被譽為“樂都小故宮”。
據寺碑記載:明代以前,在樂都縣南山坳裡背山面水的地方就建有廟宇。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因寺院主三羅藏擁護明朝,朱元璋皇帝御賜題為“瞿曇”的金匾。從此,這座廟宇便定名“瞿曇”。 與許多寺院不同,瞿曇寺的創立,背後站著的卻是大明王朝。這就要從瞿曇寺的開創者三羅喇嘛桑傑扎說起,他是一位與漢族同好的藏族同胞,正是因為他與當時的朝廷關係密切,解決了當時青海地區的民族糾紛,為此,當時的明朝給予這個寺廟大量錢財,使這個原來不見經傳的無名小寺變成一座具有一定規模的大寺。
可以說,該寺的建立及後來的擴建,都得到明王朝的大刀扶持,明太祖朱元璋書匾賜名"瞿曇寺",自建寺以來,瞿曇寺就得到明王朝歷代皇帝的高度重視,明13代皇帝中就有7位皇帝為瞿曇寺下達敕諭,頒給金、銀、象牙圖章及封西天佛子大國師等,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有背景的寺廟。 在靠近西藏的地方,將一座藏傳佛教寺廟修建的如同故宮一樣,這與該寺和明朝皇室走的很近不無關係。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由於朝廷出資,所以寺廟也就像朝廷一樣,也就不足為怪了。那麼瞿曇寺最典型的一個特點,就是房間多,北京的故宮是9000多間房間。雖然這個寺廟小,可也有400多間。所以,瞿曇寺也就有了“小故宮”的美譽,當地還有“去了瞿曇寺、北京再甭去”的說法。
整個瞿曇寺佔地2.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依山傍水,高低錯落,氣勢宏偉。瞿曇寺。全寺共有三個院落,建築佈局為前、中、後三進院落,由山門、左右碑亭、金剛殿、瞿曇寺殿、寶光殿、隆國殿、護法殿、三世殿以及左右迴廊、鐘鼓樓等主要建築組成。瞿曇寺中院和後院周匝廊廡,沿著中軸線序列山門、金剛殿、瞿曇殿、寶光殿和隆國殿;兩側對稱建有御碑亭、小鐘樓、小鼓樓、配殿、香趣塔和大鐘樓、大鼓樓等。
寺院的前區基本呈漢地佛寺"伽藍七堂"格局,而後區巍峨壯麗,冠於全寺的隆國殿,兩翼有呈向上朝拱之勢連綴抄手斜廊,還有造型端莊的大鐘樓和大鼓樓對峙左右,則明顯仿自明代北京紫禁城的的佈局意象,真的讓人看起來覺得是小故宮。 參觀過後,讓人總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不知道為什麼,在瞿曇寺院子裡遊逛,有在北京戒臺寺與潭柘寺漫步的感覺,絕對感受不出來,你是站在青海省的一座藏傳佛教的院子裡。
最後再補充一點,據說建文帝最後的落腳點就在青海的瞿曇寺,也不知道這種說法有多少可信度。
-
3 # 宮殿君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座位於西北的“小故宮”——瞿曇寺。
其實國內有好幾個地兒都被冠以“某故宮”的稱號,它們確實在某些方面和北京故宮很像。
比如這座瞿曇寺:
你們看這樣的中軸線設計,中軸上又排列高大宏偉的宮殿做法,確實和故宮挺像。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瞿曇寺吧。
這座寺廟的出生年代比較早,朱元璋時就有。據記載,明洪武年間,西寧衛的宗教首領三羅喇嘛桑傑扎西利用個人威望說服了罕東蒙藏諸部歸順明王朝,朝廷為了表彰其貢獻而敕建瞿曇寺。
“瞿曇”,就是佛祖喬達摩的族姓。
從朱元璋、朱棣一直到後來的宣德皇帝,瞿曇寺一直都很受朝廷的重視,不停的擴建,尤其是在宣德皇帝時,這裡建的有了些“紫禁城”的味道。
各位請看這座大殿(如下圖)
是不是和紫禁城的太和殿很像呢,同樣是坐落在須彌座上,重簷廡殿頂,左右兩邊各有小樓。
(故宮太和殿)
其實這是瞿曇寺的隆國殿,明宣德皇帝時增建,他就是按照當時的奉天殿(今太和殿)而建。
這座隆國殿連同其左右兩邊的大鐘樓、大鼓樓仿照著紫禁城裡的奉天殿和其左右的文樓、武樓(今為太和殿、弘毅閣和體仁閣)。
所以,也許因為這個原因,再加上它中軸線的建築佈局以及和明王朝皇室的關係,這座位於青海的瞿曇寺也被稱為“小故宮”。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瞿曇寺位於樂都區城南21公里處的馬圈溝口,屬中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西北地區儲存最完整的一組古香古色的明代建築群。自明洪武年間建立迄今,已有600多年曆史,在中國藏傳佛教界擁有很高的地位。因瞿曇寺建築佈局仿照明代北京紫禁城的佈局,而被稱為“小故宮”。
該寺是一座漢式宮廷建築群,共有前、中、後三進院落,主要殿宇在中軸線上一一縱列,兩側遊廊配殿對稱環立,總體佈局和建築風格與北京故宮相似,是中國西北地區儲存最為完整、規模宏大的明朝寺院建築。由於地處偏僻,多年來瞿曇寺“藏在深山人未識”。近年來,隨著當地政府對旅遊業的開發,瞿曇寺已成為青海省的一處重要的宗教旅遊勝地。瞿曇寺因所藏珍貴文物以及巨幅彩色壁畫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