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上珠
-
2 # 三農河套源
牛胎衣不下也稱胎衣滯留,是指母牛產後在一定的時間內,不能將胎衣排出,而滯留於子宮內的一種疾病。指母牛分娩後,經過8~12小時仍不排出胎衣,即為胎衣不下。舍飼牛較多見。正常情況下,胎衣排出時間牛不超過3~5小時。奶牛胎衣不下常會引起子宮內膜炎、發情推遲、配種次數增加,嚴重的會導致不育、產奶量下降,給奶牛生產帶來嚴重影響。
牛胎衣不下,發病率有高有低,發病率高的可達20%~40%危害極嚴重。這有老獸醫採用極其簡單易行、見效快、療效高的治療方法,共治療牛胎衣不下近200例,療效高達96%。個別病例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胎盤粘連需手術剝離。
1、方藥及用法
茯茶50~200g,加水約5000ml,煎10~60min,加食鹽20~100g,紅糖(或白糖)100~500g,候溫一次灌服。一般一次有效,灌服後30~60min即見胎衣排出。單用茶水或糖水或鹽水對輕型病也有效,但組方療效高,也可預防生產癱瘓、缺乳、虛弱等病症。預防 日糧中要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等飼料。加強檢疫工作,凡有布魯氏菌所引起的流產的母牛應與牛群隔離,胎衣集中處理。加強消毒工作,助產時應進行嚴格消毒,防止產道損傷。對懷孕母牛在產前7~12天注射亞硒酸鈉維生素E 0.1mg/kg體重,並在飼料中每天平均加0.74g維生素E,以預防各種母牛產科疾病,有較好的效果。在產犢後1~2小時給母牛喂1L它自己的初乳,有利於胎衣排除,這一有益的作用應歸於初乳中的雌激素。母牛分娩後的1小時內,與新生犢放在一起,對於胎衣的排出具有積極的作用。產後餵給溫熱麩皮、紅糖、食鹽水15~25kg,產後15~30分鐘擠乳對促使胎衣脫落有益。
茶糖水治療牛胎衣不下及生產癱瘓、虛弱等病症有確實效果,尤其對因營養不良所致的牛胎衣不下療效達100%。
3.2該組方機理是增大胃內容積,增加機體能量,補充體溫,增大血容量,促進血液迴圈,促使胎衣排出。所用茶糖水各量可依牛體格大小和病情而定。
大部分是由虛弱(即贏瘦)引起的,這一類病例在臨床上佔多數,主要是懷孕後期若在牧草枯萎的冬春季,牛產後12小時內靜脈注射催產素確有防治效果,但在農牧區很難辦到。而該方法療效好,藥源廣,成本低,治法簡便,群眾易接受、運用。本法也可用於其他家畜。若組成糖茶水、鹽茶水、鹽糖水也有較高療效。
-
3 # 蒜鄉小哥
牛胎衣不下的治療方法主要分為藥物療法和手術剝離法兩種。
一、藥物療法:
1.採用藥物療法可在母牛皮下或肌肉注射垂體後葉素(最好在分娩後8~12小時注射,如超過24小時,則效果不佳),也可注射催產素或麥角新鹼6~10毫克。
2.當出現體溫升高,產道有外傷或壞死時,應用抗生素做全身治療。
3.在胎衣不下的早期階段,常常採用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法;當出現體溫升高,產道創傷或壞死情況時,還應根據臨床症狀的輕重緩急,增大藥量,或改為靜脈注射,並配合支援療法。特別是對小家畜,全身用藥治療胎衣不下是必不可少的。
4.分娩後一週內的牛,禁止導管灌注,易造成陰道穹窿和子宮壁穿孔。向子宮內投放四環素或其它抗生素,起到防止腐敗、延緩溶解的作用,等待胎衣自行排出。藥物應投放到子宮黏膜和胎衣之間。大家畜每次投藥0.5~1g。輔助療法:天花蛋白粉可以促進胎盤變性和脫落;胰蛋白酶可加速胎衣溶解過程;食鹽則能造成高滲環境,減輕胎盤水腫和防止子宮內容物被機體吸收,並刺激子宮收縮。子宮頸如果已經縮小,可肌注雌激素,例如己烯雌酚,牛10~30mg,使子宮頸開放,排出腐敗物,然後再放入防止感染的藥物。雌激素尚能增強子宮收縮,促進子宮血液迴圈,提高子宮的抵抗力,可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共2~3次。出現全身症狀時需要進行子宮治療,四環素是首選藥,因為引起母牛子宮炎的典型菌群具有產生青黴素酶的特性;厭氧菌的存在使氨基糖苷類的作用受到抑制;子宮內的組織碎片使磺胺類無效;子宮用防腐劑處理沒有益處。當出現體溫升高、產道外傷或壞死時,應該用抗生素作全身治療。
二、手術治療:
即徒手剝離胎衣。採用手術剝離的原則是,易剝離則剝,不易剝離不要強剝,剝離不淨不如不剝,患牛體溫升高時不能剝。剝離胎衣應做到"快(5~20分鐘內剝完)、淨(無菌操作,徹底剝淨)、輕(動作要輕,不可粗暴)",嚴禁損傷子宮內膜。對患急性子宮內膜炎和體溫升高的病牛,不可進行剝離。
1.術前準備:術者穿戴長靴及橡膠圍裙,清洗母牛的外陰及其周圍,並按常規消毒。用繃帶包纏病牛的尾根,拉向一側繫於頸部。手上如有傷口,應注意防止受到感染。
2.剝離方法:在母體胎盤與其蒂交界處,用拇指及食指捏住胎兒胎盤的邊緣,輕輕將它自母體胎盤上撕開一點,或者用食指尖把它摳開一點。再將食指或拇指伸入胎兒胎盤與母體胎盤之間,逐步分開,剝得越完整效果越好。辨別一個胎盤是否剝過的依據是,剝過的胎盤表面粗糙,不連胎膜;未剝過的胎盤和胎膜相連,表面光滑。如果一次不能剝完,可在子宮內投放抗菌防腐藥物,等1~3天再剝或留下讓其自行脫落。
3.胎衣剝離完畢後,用虹吸管將子宮內的腐敗液體吸出,並向子宮內投放抗菌防腐藥物,每天或隔天一次,持續1~3次。
-
4 # 三農孺子牛
養牛以前為耕田播種短途運輸。現在不同了,農村實現農業機械化,養牛就是為了掙錢,過上好日子,奔向小康生活。所以農村養殖母牛的人就奔著下個小牛犢,賣個好價錢。可是母牛生產小牛犢時總會遇到許多麻煩揪心事。小牛犢是生下了,本應該高興才對,可是胎衣不下,總是讓人放心不下。24小時過去了不見胎衣下,如何應對?結合本人的養牛經驗與大家交流一下。
一、胎衣不下的原因
母牛分娩後一般3~5小時胎衣就應該排出。如果超過12小時仍未排出就可認為是胎衣不下。胎衣不下舍飼餵養的牛較為常見。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比如舍飼餵養的牛運動缺乏,飼料單純,營養物質不足,缺鈣鹽和其它無機鹽、維生素A使役牛過度勞累。母牛年齡大、體弱、或過肥、胎兒過大、或雙胞胎,胎水過多。難產、分娩時間過長。最主要因素是懷孕期間子宮感染,致使胎衣和子宮粘連難以分離胎衣不下。
二、胎衣不下可能引發問題
胎衣不下滯留在子宮中時間過長,就會發生腐爛、發臭,腐敗分解物質一旦被母牛吸收就會導致全身中毒現象。
胎衣不下的病母牛如果不及時處理容易引發子宮內膜炎,使母牛以後發情配種不正常,容易流產或不孕。
三、胎衣不下症狀
我們再來說一下胎衣不下的症狀:母牛陰門外看不到胎衣或僅能看到懸掛在陰門外少量的胎衣。這是胎衣全部不下。如果看到陰門外懸掛著大部分胎衣,但是較長時間不下,而且發生腐敗臭味,是部分胎衣不下。
四、治療。
1.子宮內注射5~10%氯化鈉溶液300~500毫升。2.子宮內放置抗生素膠囊。比如金黴素膠囊6~8個。或者用生理鹽水200~300毫升溶解金黴素、土黴素、氯黴素2~5克,注射於子宮內膜於胎衣之間。
我養過一頭牛就是部分胎衣不下,有三、四天一直懸掛在陰門外,後來時間長了也就不見了。也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心裡擔心怕以後影響母牛懷孕或流產。但是這種擔心在懷孕中也沒有出現,母牛發情懷孕均很正常。
農村母牛胎衣不下是經常遇到的事情,一般都不會去處理的,時間長了慢慢就自然隨著腐爛排出子宮外了。或多或少子宮會發生炎症。只要加強管理,服用一些抗生素藥物,一般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可以隨時注意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
5 # 牛業前沿
牛胎衣不下,超過24小時怎麼辦?
牛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在產犢後的一定時間內,胎衣不能排出而留在子宮內的現象,目前來說夏季母牛產犢後12h未能排出胎衣可定性為胎衣不下,冬季則是產犢後24h未能排除胎衣的為胎衣不下。下面就如何治療胎衣不下跟大家分享。
一,牛胎衣不下的發生1,胎衣不下的發生跟季節有很大關係,在春冬秋季的發病率較低,好的牧場可以控制在10%以內,甚至控制的更好,而炎熱的夏季發病率最高,據統計可達20%--30%。
2,跟牛的胎次有很大關係,胎次越低發病率越高。
3,跟犢牛的出生重關係很大,出生重越高的發病率越高。
4,注意早產和雙胎的發病率可達30%以上。
5,胎衣不下牛的繁殖工作很難做,一般情況首次配種受胎率很低。
二,胎衣不下的病因1,飼養不當,特別是圍產期的飼養管理工作,日糧中的能量和蛋白供應不足,缺乏維生素,飼料的品質差, 飼料單一這些主要是營養不良,或者過度飼餵精飼料,造成牛隻過肥,體況評分大於4。
2,子宮收縮無力,由於子宮收縮力差,使宮腔變小,胎衣不已排出。
3,子宮閉合過早,產後子宮套疊,胎衣被夾在中間,致使胎衣不能排除。
三,診斷就是母牛產後夏季12h,冬季24h不能排出胎衣就可定義為胎衣不下
四,治療1,用0.1%高錳酸鉀水把患病牛的後驅消毒,每天早晨做,連續一週。
2,20%的葡萄糖酸鈣和25%的葡糖液各500ml,一次靜脈注射,每日一次,連續三天。
3,如若體溫高於39.5攝氏度,用抗生素治療。
4,子宮內注入10%高滲水1000ml,一次灌入子宮內,3天左右胎衣就會自行脫落。
5,抗生素注入,一般情況下土黴素2g,融入250ml生理鹽水,一次投入陰道中,每日一次,隔日一次,連續3次,5天左右胎衣脫落。
6,手術剝離法,不建議做,因為手術後牛懷孕的機率很小。
五,預防加強飼養管理,保證日糧供應平衡,特別是幹奶和圍產期的精粗比例,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的供應,加強運動。同時注重產房的消毒工作,保證圈舍通風,對一些流產牛抓緊清除。
回覆列表
母牛產後胎衣不下的治療方法較多,常見的有用雙氧水或5%-10%的高滲透鹽水進行子宮灌注,也可用縮宮素、苯甲酸雌二醇等進行皮下肌肉注射等,母牛產後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有胎衣感染炎症、產後子宮收縮無力、胎衣老化或沒有成熟、胎衣充血或水腫等。一、母牛產後胎衣不下的治療方法
1、服用益母草水,每天2次,連續服用3天即可,也可用縮宮素進行肌肉注射。
2、預防母牛子宮感染,期間可用0.1%立凡諾液,沖洗母牛子宮。
3、藥物治療在兩天後還沒有成效的,需要立刻進行手術療法剝離胎衣。
space
母牛產後胎衣不下怎麼辦
4、垂體後葉素肌肉注射,或者馬來酸麥角靜脈注射,從而促進子宮收縮。
5、用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肌肉或者皮下注射,等待1小時後,用縮宮素進行肌肉注射,在2小時後需要重複注射1次,從而促進子宮收縮。
6、用5%-10%高滲透鹽水,或雙氧水灌注子宮,使胎盤分離,從而讓胎衣剝落完全排出。
7、預防子宮感染可用1%-1.5%宮炎清,沖洗子宮,8、母牛可依次進行靜脈注射治療,5%葡萄糖氯化鈉加慶大黴素、地塞也可用0.5%碘液、碘化鉀1克、蒸餾水100毫升,按照比例調配,沖洗子宮和胎膜間隙,使母牛胎衣剝落。
space
母牛產後胎衣不下怎麼辦
二、預防措施
養殖時要餵食含鈣及維生素豐富的飼料,加強母牛的運動,生產後可讓母牛自行舔幹幼牛身上的黏液,產後可使用相關藥物,促進母牛子宮恢復和胎衣排出,還能預防子宮內膜炎等疾病。
二、母牛產後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
1、胎衣炎症:懷孕期間子宮有感染沙門菌、支原體、黴菌、毛滴蟲、李氏桿菌、胎兒弧菌、弓形蟲等,或者患有胎衣炎及子宮內膜炎,使結蹄組織部分增生,幼牛胎衣和母牛胎衣有出現黏連。
2、胎衣組織構造:母牛胎衣屬於上皮絨毛膜和結蹄組織絨毛膜相混合的胎衣,幼牛胎衣和母牛胎衣聯絡緊密,也是造成母牛產後胎衣不下的原因之一。
3、產後子宮收縮無力: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餵食的草料過於單一,造成母牛的營養不良,從而缺乏磷、鈣、硒以及維生素A和維生素E等,還有母牛消瘦或太胖、年齡大、體質弱、胎兒過大、運動不足等都能引發母牛產後胎衣不下,其次產程長、胎水過多、早產、流產、生產癱瘓、子宮肌疲勞、未及時給幼牛哺乳等,造成催產素釋放不充足,從而也影響子宮肌胎衣的剝落。
space
母牛產後胎衣不下怎麼辦
4、胎衣老化或未成熟:胎衣會出現老化,主要是母牛胎衣結蹄組織增生,母牛子葉表層組織增厚,從而使絨毛鉗閉在腺窩內,內分泌會逐漸減弱,胎衣不易剝離。沒有成熟的胎衣,母體子葉膠原纖維為波浪形,輪廓比較清晰,因此胎衣很難分離,一般早產時間越往前,胎衣不下的發生率就會越高。
5、胎衣充血或水腫:在生產過程中,母牛子宮有強烈收縮或臍帶血管太快關閉,都會引發胎衣充血,使絨毛鉗閉在腺窩內,而且還會使腺窩及絨毛出現水腫,使絨毛中的血液不易排出。胎衣水腫可延伸到絨毛尾部,結果腺窩中的壓力不可降低,胎衣組織也一直緊密相連,從而使母牛胎衣下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