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運動與思考

    後,皇天后土,天上的主宰者為皇,地上的主宰者為後,也不怎麼難理解 。夏朝,極有可能就是四川的三星堆文明,四川,湖北,甘肅,陝西交界處,是中華民族的起源地。大禹治水,明確的記載是長江流域,黃河上古時代不怎麼要治水的!反正河道就是在華北原遊蕩變遷。長江水量就大了,主要是甘肅四川交界地帶屬於地震帶 ,地震之後容易形成堰塞,一旦雨量增大,出水不暢,就會洪水漫灌,大禹治水就是疏導疏通水道,使水流入海。黃河水道無法疏導,也不可能疏導,也不需要疏導,她只是不停的改道,另外沖刷出一條河道。

    長江流域排除後找夏朝,找錯了方向。

  • 2 # 柴墟子孫

    由於國外學者不承認中國有夏朝。國內學者近期紛紛發表文章、影片,引經據典意圖說服國內外專家學者夏朝或者說夏墟所在地。四川學者從三星堆遺址角度,證明夏都在三星堆。河南學者以二里頭青銅文化較長,斷定二里頭是夏都。陝西發現石峁遺址,認為這是夏朝都城。山西學者認為陶寺文化更象夏都遺址。青海學者則從山海經崑崙墟傳說,證明夏墟(都)在青海。另有夏都國外說,一是在埃及,二是在伊拉克蘇美爾說,三是在中亞里海瑤池說,四是哈拉帕文明夏朝說。究竟怎樣認定夏都或夏文明呢?國際通行一,是要有成熟文字。二,是要有管理,禮儀階層。三,要有相對集中建築物遺址。四,要有青銅器。另外就夏都而言還要符合殷商之前時間特徵。根據北宋邵雍的紀年表,夏朝為公元前2214年至公元前1766年。青海沒有相應遺址,最先否定。陶寺遺址不被國內外認可。石峁遺址缺之青銅、文字系統不符合夏朝特徵。三星堆遺址年代只能是商中期。二里頭遺址普通年代為公元前1730年至公元前1720年,到不了夏,只能定商早期都城。國內蹤影全無後。我們再到國外尋找,先到中亞,中亞目前沒有發現相應遺蹟,不能考證。再到兩河流域蘇美爾,據巴比倫和以色列記載,公元前2200年左右,兩河流域蘇美爾邦國已全部變成廢墟,閃族人在此建立國家巴比倫。巴比倫建國時間和夏朝基本一致,但是雅利安白種人創立的,各方面都不可能是夏朝。埃及和蘇美爾分離最早,也建立了輝煌文明,但他們建築系統,象形文字系統,冶金工藝,墓葬形制,已和蘇美爾及殷商文化大相徑庭。另外學者把埃及豔后比喻西王母,和〈穆天子傳〉時間不吻合,倆人相差近900歲。如果是亞述帝國女王那麼她和周天子年齡相仿,且亞述帝國也有瑤池。最後剩下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哈拉帕文明建立時間為公元前2214年至公元前1766年,這個起止時間與〈史記〉記載夏朝470年基本吻合,更與北宋理學家邵雍〈皇極經世書〉推演的夏、商始止年代一致。哈拉帕文明載體印章文字與水書吻合,與甲骨文有前後承繼關係。在都城佈局上,都有內外城牆和神廟。這和北京城結構一樣。農業畜牧業吻合,青銅器、玉文化吻合,曆法紀年吻合,六藝及圍棋吻合,喪葬形制吻合等上百種一致。由於哈拉帕與新疆只有崑崙山相隔,新疆紅旗拉甫及附近兩個山口是古代絲綢之路南線,通往喀拉崑崙山南側的障口,數千年來南疆與哈拉帕的必經之路。他和〈山海經〉、〈詩經〉、〈淮南子〉記載:“崑崙墟”,“崑崙聖山”,“祖神上下崑崙山”,“赫赫我祖來自崑崙”等吻合。他於〈周天子傳〉記載吻合。中華民國第一首國歌,歌詞:“華胄來至崑崙巔……”。綜上所論,夏朝就是哈拉帕文明。

  • 3 # 友善值已滿點

    好像有很多人弄混了王朝、文化和文明的概念啊,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下:文化的出現≠文明的誕生,王朝國家的出現是文明成熟的標誌而不是文明的起源。

    回到問題上來,即使國外考古學歷史學界不承認夏朝,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承認商朝之前中華文明沒有發展出成熟的國家形態,更不意味著他們認為在商朝之前中華文明不存在。

    國內外學術界現已基本認同在史料記載的所謂的夏朝時期,中華文明已經發展出了成熟的國家形態,即所謂的“廣域王權國家”,以現在較普遍懷疑為夏朝的二里頭遺址為例,二里頭已擁有早期文字,農業手工業的分工,禮器和祭祀的出現(意味著社會階級的出現)全都可以佐證以上觀點,尤其是青銅禮器的出現,二里頭遺址,二里崗遺址和殷墟遺址在這類禮器上表現出了極強的文化傳承性,所以有部分學者認為二里頭算得上是中國禮制文化的乃至中華文明進入成熟階段的開端。可現在的問題是,由於二里頭文字不像甲骨文那樣有一套成熟的體系等原因,所以考古學家暫時還不能像對應殷墟等遺址和商朝那樣,將二里頭遺址和夏對應起來(或者說,我們暫時無法證明考古學概念“夏文化”和歷史學概念“夏朝”指的是同一個東西)。

  • 4 # 琅琊神話

    有人認為夏朝是西周人偽造出來的,有人認為夏朝在古代可能有其它名稱,還有人認為夏朝社會發展程度較低,不能稱之為朝代。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國際考古界目前堅持的觀點,中華文明史以商朝為開端,距今3600多年。這種理論的基礎,在於國際上通用的文明三要素:城市,青銅器和文字。

    以夏朝的考古為例,目前夏朝時期存在城市是中外考古界的共識,例如陝西神木的石峁古城400多萬平方米,疑似“堯帝都城”的陶寺古城300萬平方米,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300完平方米,這些夏朝時期古城的巨大規模,從側面反映了夏朝形成國家的條件。

    夏朝的存在青銅器就不用證明了。距今5千年前的甘肅馬家窯遺址,就出土了青銅器。距今4200年的陶寺遺址,就出現了製作精良的青銅齒輪。夏朝二里頭遺址的青銅器非常豐富,不僅有青銅鼎等禮器,還有青銅爵等生活實用器。

    目前,對於夏朝的爭議主要集中在文字上,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課題。在距今8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初期,河南賈湖遺址就發現了十多個甲骨刻符,雖然不屬於文字,但證明漢字已經開始起源。至商朝甲骨文出現為止,中間的文字發展階段長達5000年,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商朝甲骨文處於成熟期,它之前的夏朝存在文字的可能性非常高。另外,考古學家在陶寺遺址和二里頭遺址,已經發現了幾十個字元,因為數量少,是否屬於夏朝文字還有待研究。

    個人認為,對於夏朝的考古研究不能過於急切,更不能隨意下定論。從二里頭開始考古到現在幾十年間,發掘面積還不到十分之一,大量的文物和遺址仍然深埋地下。中國的各種古文獻和民間傳說中,夏朝的記載並不少見。夏朝世系年表雖有3種以上,但卻大同小異。這些都證明,夏朝存在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虛構的可能性。我相信,隨著新的考古成果不斷出現,支援夏朝存在觀點的人會越來越多。

  • 5 # 國病

    這個問題表述有問題。是不是應該表述為為什麼考古界沒有能力找到夏朝。本來是他們的能力問題,這倒好,倒過來了。沒能力還成了一種權力。輿論界需要重新理理邏輯。

    很奇怪,同樣的一幫歷史書學者,一種書呆子。他們對記錄周代之後歷史的文字深信不疑。甚至憑藉著書上的幾行字他就敢斷定沒有純正的漢族了。然而史書、詩歌、儒家經典都存在著關於夏,甚至更早的堯舜記錄。他就生生不承認。我很難理解這幫人的邏輯。按理說夏是一個朝代,它存不存在是不容易出錯的。而記錄漢民族純不純,那別說看書的人,就是記錄的人也沒有能力完全搞得清楚。按理說,對於書呆子來說既然書裡記錄了,而且周代還有專屬諸侯國。哪應該是反過來由懷疑者去證明它不存在,而不是讓已經有眾多證據的一方去再找證據。這好像才符合邏輯。就像我懷疑張獻忠屠川不可信。那我至少能從邏輯上找到疑點,張獻忠自己毀壞自己依託的人口太荒唐,得有合理解釋才行。反而滿清更有屠川動機,四川也存在祭奠張獻忠的現象。能舉出一二,才有資格懷疑,對不對。啥理由都沒有就敢說自己的文明不存在,這跟畜生有什麼區別。胳膊肘放哪都不知道。張口閉口國際上,老外們不放屁了,你還活不活?

    按目前對夏代文化的認識,就是發現了遺址,你也沒能力分辨。三星堆最大可能是虞舜,至少我能證明它與帝舜大禹存在聯絡,文化非常明顯。帝舜大禹體系在古代被分配了看這個功能,所以三星堆有突出眼睛的器物。他們就是戴猶太小帽,你不認識這個文化,你當然解讀不了了。夏朝早期最大可能性在陝北延安、寧夏和甘肅。你只盯著中原,自然搞不清。因為大洪水後,人們長時期不願意進入低矮平原區。

    我連夏后氏的最純正後代都找到了,臺灣原住民尤其阿里山鄒族還保留父黃母白特點。還將夏后氏最重要的那個甲骨文後字作為族徽。臺灣原住民歷史上只有小米,小米是北方作物。你都猜到他們是在北方上的船,漂到了臺灣島。夏侯這個姓氏,不就是夏后氏了。西域大夏阿富汗以及Murano這些全部都對應了夏的存在。大夏明顯與其白種聯姻物件有關,夏后氏後來就演變成了樓姓。月氏哈薩克也的確是夏人的自稱海薩。

  • 6 # 奧陶紀來客

    別說二里頭沒有文字,就是三里頭也照樣沒有文字。考古是從沒有文字的文物中找文字,有文字誰都是專家,還要你考古幹啥?那一年倒是有文字,一個沒鉤的丁字(東下馮遺址),拿給丁尖的專家看(專家還是民國甲骨四堂之一),專家大嘴一咧說是指示的示,這是示嗎?開宇宙玩笑了,我們的專家啊!

  • 7 # 游龍易學叄明

    是外國特別是歐美國家不承認。

    為什麼它們要承認?

    外國也不承認中國的中醫的

    外國也不承認華人有平等的發展權的

    再反問一次:為什麼外華人要承認你這黑頭髮黃面板的人?

    當然,上述也只是偏面之詞,但不可否認上面我說的確實存在,且比例不少。

  • 8 # 至樂無如讀書

    夏朝有沒有,一直是學術界的熱點話題。一些人先入為主,認為有夏朝,用考古實物去證實,但至今仍無結果。那麼夏人有沒有?有人認為夏人有,屬部落狀態,達不到王權國家狀態。那麼夏人在哪裡?學術界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有“夷夏東西說”的說法,即夏人來自西方。鄙人才疏學淺,只提幾點線索。《史記.吳太伯世家》“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夏指周秦舊地,即陝甘涇渭流域。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中國西部地區稱為夏,夏有雅正大等義。宗周詩篇稱雅詩,秦風詩篇稱夏聲,夏聲就是雅詩。東方齊魯衛等大國諸侯都是從西方遷來,所以稱東夏,合稱諸夏”。《說文》夏,中國之人也。朱駿聲:“就全地而言,中國在西北一小隅”。請方家指點!

  • 9 # 有書共讀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納悶了,從小到大我們都以“華夏兒女”自稱,並引以為豪。

    從小就背誦朝代是:“夏、商、秦.......”現在居然有這樣的說法,一個朝代平白無古給說沒了?

    原因是至今都沒有找到可以支撐夏朝存在的確鑿考古證據。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1899年清末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卜辭中也沒有提及夏朝之事,甚至連“夏”這個字都沒有出現過。

    而出土的二里頭文化又不能確切證明是夏朝的,這就使得夏朝只能存疑,既不能證偽,也不能證實。

    實物沒有被文字所記錄,或者有文字記錄的東西找不到相關實物,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即便是昨天發生的案件,要同時找到目擊者(證言)和實物證據相合尚且不容易,更何況相隔幾千年的古代。

    從小到大我知道的夏朝是這樣子的: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

    是華夏文明的起源,以司馬遷《史記》為代表的古代文獻,記錄了五帝的傳說,及第一個朝代“夏”,是由大禹和他兒子啟所建立的。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

    夏朝是在原始社會制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

    這二里頭文化以及更早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毫無疑問都是中華文明的正源,就像許宏先生說的一樣“肇始於二里頭文化。

    以祖先崇拜為核心,重王權而把宗教置於適當位置的中原禮樂文明……在嚴酷的社會競爭和人與自然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發展壯大,最終成為華夏文明的主體”。

    在考古界與歷史學界,國內外學者都有很多學術研究和說法。國內學者普通認為二里頭文化接近於夏。國外學者沒有證據就不承認夏朝的存在。

    說來說去,所有的說法都源自於歷史文獻和民間傳說。

    以考古界的角度,要確認一個王朝的存在,不能簡單憑藉後世史書的記錄,必須有客觀的物質存在,即文物和遺蹟發現。

    其中最重要的是該時代的文字。

    也有可能是周文化呢?也就是說他們也不能確定這是夏文化遺蹟。

    這就象現在的人要用身份證才能證明自己是誰是一個道理。

    沒有身份證的人我們總不能認為這個人是不存在的吧。

    或者明明是張三,就因為沒有身份證就認定是李四呢。

    同理,明明的夏時代的文物,就因為沒有文字證明,就認為不是,雖然遺蹟就放在那裡,也不能斷定就是夏文化,或是周文化。

    但不能不承認夏朝的存在。

    雖然說這個考古學是個非常嚴謹的問題,但沒有發現,或者找不到文字證明,就不能說史料記載是杜撰的。

    那為什麼別的朝代出土文物都與史料記載是吻合的呢?

    偏偏要杜撰出一個夏朝呢?按常理這是講不通的。

    相信《史記》的記載還是有據可尋的,不是憑空多出一個朝代的。

    再說,夏距今都不五千年了,地殼運動都不知多少回了,要找出這麼久遠的年代物證、文字證明那真的是大海撈針。

    從二里頭開始考古到現在幾十年間,發掘面積還不到十分之一,大量的文物和遺址仍然深埋地下。

    中國的各種古文獻和民間傳說中,夏朝的記載並不少見。

    夏朝存在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虛構的可能性。相信,隨著新的考古文物的出現,會還夏朝一個確定的說法。

  • 10 # 道明156655810

    為什麼考古學術界不承認夏朝??????他就不想作為,就不承認有夏朝存在。若想作為,想承認,想研究有文字實物的證據,看本文頭照片,行家說的古玉特徵它全有,文字是翻滾,,轉時代的文字,證據是沒度時代的作品。此文字比夏朝還要早。想研究聯絡我。

  • 11 # 喝茶老逗

    關於考古。西方人的方法和理論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至於有沒有外華人認為有沒有夏朝那是他們外華人的事。關於中國他們不相信的還有很多,比如中醫,中藥。所以他們的考古不相信就不相信吧,華人自己相信,華人關於夏朝的考古不是要向西方證明什麼,而是為了繼承和發揚我們華人自己歷史。

  • 12 # 我的職業是韭菜

    首先,夏,我們認為其存在。

    其次,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夏是以遊牧民族為主的。

    夏,沒有見於商的甲骨文記載,商的婦好,在甲骨文幾個朝代都提到,而周沒有記載,史記也沒有。

    堯舜禹的傳承。

    啟,是私生子嗎?

    山海經和史記,哪一個作者更用真心在寫作。

    其實,看完我推理過程的條目,你可能就知道,我是否定《史記》中的“夏”了,但不代表夏不存在。結論是“夏”只是一個前國家,不是完整意義的國家,屬於部落聯盟後期而已。就像滿清“十三套盔甲”反明的時期一樣。

    首先,“華夏”,在周朝認為,是禮儀和服飾。所謂的禮儀,首先就是敬天地鬼神,然後是祖宗。這個順序和商沒有變,但是內容多有不同。而周的禮儀,包括反商原因,是因為族長被祭祀而憤怒,明顯不是商一類的禮儀。

    商,還屬於薩滿教的自然崇拜。周則自認為傳於夏,那麼夏的禮儀崇拜則是“人神”或者說“神人”。那麼,山海經,則是典型的一部“神人”傳記。就宗教形勢,“夏”領先於“商”,而其他科技則是落後。

    山海經,關於神的體系,完美的不可想象,也就是自達爾文之後才能到達的水準。

    首先是盤古,說明了人先有了智慧。

    其次是燧人氏,發明了火。

    有巢氏發明了樹上建房子(這點還沒有找到證據)

    這個順序和現代考古發現完全一致。百萬年的歷史,不是傳說可以傳承的。也不是部落人野外生存的順序。如果是部落時代,肯定是先找到合適居住或者躲避的地方,然後再生火。

    後來的周文王演八卦。現代考古發現,八卦的雛形可能出現的更早在一些部落文化,主要是產生於祭祀。

    在此,如果拋去誇張的部分,《山海經》可能比《史記》更願意真實的記錄歷史。q

    所以,“華夏”更代表著富足和禮儀,禮儀不是人祭的薩滿教,而是一個更先進的人神教。就像近代中國和西方,一個科技領先“商”,一個人文領先“夏”。那麼,夏到底是不是一個朝代?

    夏,不是一個農耕民族(儘管傳說始於治水),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其遊牧或者半遊牧的特點。其實商也是一樣,經常換都城,應該也是遊牧加漁獵為主,農耕是輔助。否則,不可能開荒的一塊地方不要了。商的酒池肉林,說明其相當的富足。炮烙和摘星樓,說明其科技水平非常高。

    在夏之前,還有堯舜禹甚至還有炎黃。在傳說和史記中記載,美化了其存在。但是,一個唯一提到的物資“息壤”,是一條線索。我們唯一可以聯想到,陶寺遺記的陶土。鯀需要偷息壤,不是為了治水,而是為了偷製陶的技術,(也許真的治水呢,對結論影響不大)說明禹那個部落的技術遠遠低於中原。而所謂的治水成功,不過是因為冰河世紀,中原地區漸漸寒冷乾燥了。(就像現在北極升溫,屬於冰河退步了)。具體文獻自己查。

    炎黃堯舜禹,都沒有出現在甲骨文記載中。所以,單純的用甲骨文記載中沒有夏,來否定夏的存在,也就否定了山海經的真實性。

    但是,就目前考古發現,我們可以證明的是,堯都,屬於前國家文明,或者說是準國家,還沒有真正的進入完整意義的國家。只有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才可以稱為“文明”。

    在認為,炎黃堯舜禹,因為古人對於神的敬畏,不可能隨便編造,那麼,我們看另外一個神,太陽神,比如“羲和”,誰的神?東夷人的,也是後來玉皇大帝的模板。所以,古夏族的宗教傳承,可能是古羌人,混血了東夷人(神農氏就是混血,黃帝按照傳說是純血),也吸收了東夷人的文化。從而自稱“夏”。商,則是來源於阿爾泰山的白人,商人部落,混血了東夷,佔領了中原。按照這個順序,黃帝是華夏始祖,開始了準國家的程序,一直到禹,在這期間,古羌和東夷輪流執政(古羌時間更久一些),啟則推翻了這個傳統,而後羿恢復,少康又恢復。也就是說,到少康為止,也沒有完全顛覆這一體制,到少康只後,才是真正的家天下。所以,從某種角度看,南韓腦神教授,所謂的古北韓版圖,並不是完全臆造,東夷人確實是他們的祖先之一。

    在某種輪流執政的體系,我們不能認為是家天下的國家,所以在這點,我認為即使有“夏”,夏的正式歷史也應該從少康開始。就像滿清不是從努爾哈赤開始,而是從順治開始一樣。

    所以,在廣義上,華夏應該包括東夷人。現在是我們接納北韓日本蒙古等種族,屬於華夏分支的時候了。這樣也解釋了匈奴的來歷。(現在也有一說,華族是中國最早的種族,也是東夷,未考證,僅做參考)。

    透過以上各條互相矛盾的線索,使其理順關係,有如下可能性。

    “夏”不在中國境內,但如果是這樣,解釋不了山海經,也解釋不了東夷歷史。

    “夏”不在中原,這點我是最認可。只是一點,就能推翻歷史。陽城在嵩山東南。而在周之前,陽指的是北。我們要到嵩山北面去找,肯定是找不到了。

    三星堆,陶寺,都不是典型的地方。年代也不符合。因為夏,初期還是部落聯盟式的準國家。後期才是真正的國家。後來是否被商取代也不好說。可能還是並存。因為就商時代,取代領導權,並不以國家滅亡為目的。商,更可能是因為太有錢了,技術又先進,使得中原接受了他的統治。但是東海的東夷則沒有完全臣服。或者說是,還不完全接受國家統治(還有不同宗教)的模式。

    西周,屬於古羌人的一支,但是其因為歷史,認同東海的東夷。(這也是姜子牙被派到山東的原因,應該是互相認同)。最終推翻了商。

    有點凌亂。後期儘可能抽時間修改通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安慰一位失去至親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