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月先生
-
2 # 相識相知是緣
液肥是將水草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溶解在水中,而根肥和基肥則是以固體形態存在的肥料。基肥中含有一定的有機質,其營養物質要靠這些有機質逐漸分解才能發揮出來,因此也叫“長效肥”。基肥適合在開缸時鋪設在底床內使用。根肥的主要成分是無機肥,主要用於給根系發達的水草提供根部吸收的的養分。
很多水草根部吸收養分的能力要強於葉片,因此施加根肥的效果有時非常理想。基肥和根肥的作用是一樣的,只不過肥效更為持久。
基肥在開缸時施加,液肥在日常維護中新增。根肥則根據水草的狀態適時新增。大多數根肥不可當作基肥使用,否則由於其釋放速度過快,會造成水草“肥傷”,並且有可能引發暴藻。
少數根肥具有“緩釋性”,可以適量作為基肥使用,但肥效沒有基肥持久~基肥的用量需要嚴格控制,並且要儘量分散。否則有機質的過度腐敗會造成底床環境的嚴重劣化,嚴重時會造成水草的死亡以及藻類的泛濫。
陶粒的選擇:
1、經常會遇到漁友問陶粒該怎麼買?選什麼品牌好?
首先我們來認識下陶粒,陶粒,顧名思義,就是陶質的顆粒。陶粒的外觀特徵大部分呈圓形或橢圓形球體,但也有一些仿碎石陶粒不是圓形或橢圓形球體,而呈不規則碎石狀,陶粒的內部結構特徵呈細密蜂窩狀微孔。
2、 那時候主流有顏版陶粒和關公之類的陶粒。我個人最初使用的是雜牌的,網上最便宜的那種。當然中間買過UP的米粒大小的包裝陶粒5斤45塊錢,使用下來也非常棒,顆粒細小不論是堆坡還是種草都很完美,除了成本太高。
陶粒的處理:
1、使用陶粒養殖的經常會提到一個詞:養熟!個人看法所謂的養熟可以分為2部分:去除火氣和吸收肥力
2、去除火氣:由於陶粒是高溫燒製,那麼不可避免的我們購買的新陶粒裡難免會殘留高溫燒製後的火氣,在這種情況下前期只是透過簡單的清洗過水是無法完全去除其中的火氣的,初期直接種草會引起水草燒根的想象,從而使水草狀態很差乃至死亡。這也是很多漁友在使用陶粒養草遇到的最大難關。
3、吸收肥力:由於陶粒本身不含肥力及各種元素,就算在去除火力之後水草的狀態也沒法和水草泥媲美。這個也是初期水草狀態不佳的一大因素。
當然,有缺點必定會有優點,由於陶粒本身不含肥,在液肥新增方面可以更隨意和自由搭配,陶粒本身的吸附作用在吸收飽各種肥料之後會緩慢釋放,再加上本身的孔隙較大,底床的空氣和水流迴圈是優於水草泥。
4、綜合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發現陶粒並不像水草泥到手就可以馬上使用,想要用陶粒養好草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教才行。
個人有個比較簡單粗暴的方法:前期正常鋪底,基肥隨意,正常養殖3個月陰性草,或者創缸草,目的在於透過正常的水流迴圈及水草生長來加速陶粒成熟化。期間正常換水補肥,火氣並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去除乾淨,肥力的吸收也需要一定週期才可以完成。我們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水草養殖:
在經過3-6個月漫長的等待之後陶粒基本上已經達到適合水草生長的條件了,我們可以開始快樂的農夫之旅了。
1、底床鋪設:由於陶粒本身不具備肥力還有吸附作用,我們可以在陶粒底下鋪設根肥,基肥之類的肥料來輔助補充肥力,當然仙土也是個很不錯的選擇,選購仙土儘量選擇峨眉山仙土,由於仙土批次不同黃水程度也會有所不同,具體處理方式參考論壇漁友處理方式。仙土具有降酸能力,適量即可,不比過分追求肥力。
燈光肥料使用:
1、陶粒和水草泥養草除了本身特性區別外對燈光及肥料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區別:
關於開缸燈具選擇:水草燈經過幾年的技術變化改進已經從原先的主流燈盤T5 T8燈管漸漸往LED級RBG方向發展,個人認為顯色及髮色最完美的目前還是屬於燈管,不管是從觀賞性還是極限狀態來看燈管目前還是遙遙領先的優勢,但是本身的燈管衰減過快更換成本過高及功率過高耗電相對較大也是很多玩家糾結的一大痛點。
新手初入草缸燈具個人建議還是根據自身情況一步到位,所謂的一步到位指根據目前自身的情況和經濟條件合理選擇水草燈,並不是越貴越高大上的燈具就一定能幫助你達到想要的效果。
能極限髮色的燈具往往也潛藏著讓藻爆發更厲害的風險,初期在對水草水質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個人建議選擇一款能養好水草又不容易爆藻的水草燈原重要於能極限髮色的燈具。
草缸水草和藻類是永遠無法避免的話題,只有水草的狀態好了藻類才能壓制藻類生存環境。對於老玩家來說都有各自的一套水質控藻經驗心得,每個人魚缸環境不同,水質不同,並不是同樣的水質換個魚缸就一定能養好水草。初入草缸更建議前期先定個小目標,養活水草再追求狀態再造景。一步登天只能摔的更慘。
2、液肥使用:
以陽性草缸為例,由於陶粒的獨特性在草密集之後就可以考慮透過增大液肥的補充來促使水草更好的髮色及光合作用,用量個人建議根據水草狀態進行調整,每日均勻新增優於每週一次性新增,針筒打底優於直接入水。個人判斷標準為加入的量不爆藻就繼續新增,爆藻就減少加上換水稀釋水中肥料濃度含量。
關於心態: 養草養魚養的就是耐心和心態,經常看到論壇裡發帖問我這個草狀態不對是不是缺肥了,是不是光不夠之類的,植物和動物都有個適應期,不同環境適應期也會有所不同,很多水草並不是被所謂的缺肥和缺光或者缺某個元素弄死的,更多的是被自己過多的關注折騰的無力迴天。相信老玩家都有同感,一段時間不去管草缸狀態反而會更好。不管是用泥還是用陶粒重要的是對症下藥,切忌病急亂投醫,那隻會適得其反。
關於藻類:
草缸如果用陶粒,追根肥和液肥,那平時怎麼判斷肥力和元素呢?平時都是說根據草的狀態,那有沒有一種或者幾種草可以當做規範化參考呢?標準是什麼?
回覆列表
草的狀態是和很多的方面都有聯絡的,不是單單的一個肥能決定的,所以不好直觀的看,要看你用什麼泥,用了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