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曼媽媽育兒

    小孩脾氣大,大部分原因是她身邊親密養育的環境有脾氣大的人,比如爸爸或者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因為寶寶是一張白紙,他所有的行為習慣都是透過模仿養成的。一個懶洋洋的家庭,養不出一個勤奮的孩子。

    所以孩子脾氣大,家長首先要反省下,自己的脾氣也要改一改。孩子模仿能力很強,特別是壞習慣,一學就會,一會就難改。

    其次,要反省下對小孩是不是過分寵溺了,造成她自我為中心。現在家裡的孩子都是萬千寵愛於一身,要啥給啥的。大人對於小孩都是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不需要上綱上線。但是三歲定八十,越早教會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的成長越有利。

    最後,不要試圖跟孩子講道理,以身作則,告訴她怎麼做,做給她看,比說一百遍都有用。說教容易引起孩子反感,得不償失。

    育兒的道路很長,對家長的考驗很大,一步一個腳印,靜待花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只能盡力做到最好了@媽媽幫

  • 2 # 大胖的黑媳婦

    我會先不理她,等她發完脾氣了,和她講道理。把事情從頭到尾講一遍,她做錯在哪裡,問她自己錯在哪裡她知道嗎。當她說知道是時候,我要說你今天做錯了,媽媽要懲罰你,我會罰站。因為她當時脾氣大的時候根本什麼話也聽不進去,要等她能聽進去話的時候再說,她懂了,下次就會想一想,慢慢脾氣就不大了。

  • 3 # 托米媽媽

    以前的父母,管教孩子可能會直接動手打,現在的父母大多都意識到,“打孩子”這種管教方式顯得太過簡單粗暴,於是改成了“講道理”,殊不知,看似文明的“講道理”有時候在本質上和“打孩子”沒有什麼區別,而且它還不如“打”來得直接。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很多時候,給孩子講道理是因為他們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期待,我們希望透過說服,讓孩子呈現出我們希望的樣子,這種出自於“聽話”目的的“講道理”,其實本身就挺“不講道理”。而且有時候父母還會擔心孩子不理解,反反覆覆地“講道理”,一遍不行,就再來一遍,殊不知,孩子在8歲前,抽象思維能力沒有開始成熟發展,你講的那些“道理”他們根本就無法理解和接受,此時這一遍一遍的“道理”更像一根在精神領域裡一遍一遍抽打他們的“鞭子”。

    成年人和孩子在認知水平方面存在太大差異,從成人角度幾乎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孩子卻看不到這背後的深意,比如,當家裡來客人了你跟孩子說“好孩子要有禮貌,快去跟叔叔阿姨打招呼”,他/她會覺得“我不認識那些人,媽媽卻硬要我去打招呼”,當孩子要吃糖果時你說“吃太多糖會得蛀牙”,他/她會理解為“我很想吃糖,可是爸爸不讓我吃”,因此,不是孩子不講道理,而是他們的心智水平還不能適應這種方式。

    透過“講道理”讓孩子“聽話”,其實是在否定一個人、試圖改變一個人,每個人都不希望被改變,所以當他們接收到這種訊號的時候潛意識裡會進入一種“戰鬥狀態”,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你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

    那麼,不講道理,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1.直接說規則。如果你覺得這個是必須要做的事情,那就簡單直接地告訴孩子,比如吃飯之前要洗手、睡覺之前要刷牙。

    2.共情。我們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簡單來說,左腦是理性的,右腦是情感的。《全腦教養法》中指出:當孩子煩躁的時候,邏輯往往不起作用,除非我們迴應了他右腦的情感需求。因此,當孩子不滿、憤怒、悲傷時,給他/她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她的角度理解他/她,只有當孩子的情緒得到理解時,他/她才會結束“戰鬥狀態”,與你達成“和解”。

    3.以身作則。身教永遠勝於言傳,一個整天打麻將的爸爸或媽媽是沒法給孩子講“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的,你想讓孩子明白什麼道理,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行動去表達。

    希望家長都能少一些冷冰冰的道理,多一些暖和和的共情,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融洽!

  • 4 # 才智寶貝學堂

    孩子脾氣大,跟天生的性格、氣質有關,也跟後天的環境影響有關。當孩子正在情緒上的時候,一般聽不進去大人的道理,反而會因為情緒選擇和大人鬥氣,把事情弄得更僵。

    因此,當孩子脾氣大,在情緒上時,應先等孩子冷靜下來的時候,再耐心地和孩子講道理。只有在孩子情緒平靜的時候,才會思考自己的行為對錯,才會接納他人的建議。

    除了要教育孩子做錯的事情之外,孩子的脾氣也是一個需要引導的方面。脾氣大的孩子容易情緒化,在與人相處、溝通的過程中容易出問題。因此,父母要引導孩子有意識地去控制自己的情緒,比如脾氣大時要自我暗示要冷靜、深呼吸等。如果父母也有這種脾氣,首先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哦。

    不管怎麼樣,每次與孩子發生不愉快的事情的時候,事後的交流、教育是很重要的。找到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教育就能事半功倍。

  • 5 # 夏之夢vlog

    小孩子的脾氣大大多程度上和大人的溺愛、一味的順從離不開的,使得她覺得什麼都理所當然的,什麼一切都應該的,針對以上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 6 # Ada的哆啦A夢

    孩子脾氣大,反思自己是否能很好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當孩子已經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冷處理,然後告訴她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該刪掉在一起五年,然後辜負你並且傷害你的人嗎?還是漠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