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爸被生鏽的鐵在手上劃了道大口子,叫他去打個破傷風的針死活不要,我火氣很大,還是按耐著性子好好的勸說,他還是死活不要,像這樣的事還很多,牙都掉了,叫去鑲牙,就是不要,天天抽菸,一天好幾包,叫少抽點對身體不好,還有不要在孩子面前抽菸,不要抽了煙去抱小孩。就是不要。老媽這一輩子叫他幹啥她說從來沒有成功過。到底要怎麼樣跟他溝通才能成功呢?我實在沒辦法。又很擔心他身體,難道真的要放任他去?
6
回覆列表
  • 1 # 心靜如水pd

    對待老人和對待現孩兒是一樣的,老人老了就是個老小孩兒。和他交流的時候要順著他說,不要逆著他去說,老人很固執。比如:他的手破了他不去打破傷風針,老人一般都比較會節約,你就用商量的口氣去說現在打一針花不了多少錢,如果感染了即要受罪還要花一大筆錢去治療。或者編一個故事騙一下老人,(有個人不小心釘子把腳或者手紮了。沒在意後來感染了很嚴重住院治療花了很多錢還受了罪,把家人急壞了)不要強制性的去要求他。你試著順著勸勸看。

  • 2 # 職業評論人

    只是在他們心裡這些小磕小碰真的沒必要花錢,這是老人養成了對家庭負責的一種表現,很多老人都是這樣子的,因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掙錢都是很不容易的,他們要把錢攢起來給家人花,時間長了已經養成了這種習慣,這是對家人的最大的愛。

  • 3 # 標峰理論評

    老年人性格固執不聽勸怎麼辦

    1、學會尊重老人的意願

    固執的老人大多容易孤單、敏感,因此更需要兒女的關懷、耐心和體諒。如果遇到意見不統一時,兒女們要尊重和理解老人,切不要粗野頂撞,也不要針對小細節就事論事,或抱著糊弄的心態隨便安撫他們。讓老人覺得受到了尊重,他們或許就不再堅持那些不合實際的看法了。

    2、鼓勵老人多出去走走

    老人社會參與度逐漸降低,讓他們覺得自己不被看重,為了維護“尊嚴”,就習慣強調自己言行的正確性。因此子女應鼓勵老人多出去走走,並幫爸媽建立交際圈,在社群遇見其他的老人,不妨替爸媽交個朋友,幫助老年人拓展自己的生活圈。

    3、鼓勵老人改變自己的認知

    老年接受新鮮事物少,受傳統尊老文化的影響,他們從骨子裡認為老人就該是權威。老人固執與他的思想認識是密切聯絡的,要想克服它,就需要老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身體欠佳的也要與鄰居朋友多接觸,還有看書看報,不斷學習新事物,從而改變自己的認識,使自己主觀的看法不斷適應變化的環境。

    4、滿足老人的日常需求

    人到老年,特別是退休之後,老年人的依存、自尊和扶助需要是普遍存在的。他們希望在家裡得到更多的溫暖,更多的關心和親熱,尤其是希望子女們能經常同他們交談拉家常;他們要求子女孝順、尊敬他們,遇事多跟他們商量,多徵求和採納他們的意見;隨著老人年齡的增長,體力的衰退,老人希望子女能幫助完成他們所難以獨立完成的家務、看病等任務。

    5、讓老人改變自己的某些認識

    固執的行為一般總是和固執的思想認識密切聯絡的,要想克服它,主要的就得靠這些老人改變自己的某些認識,使自己主觀的看法不斷適應變化了的環境。做小輩的當遇到老年人固執時,切不要粗暴頂撞與之相持,而應在瞭解老年人心理的基礎上,耐心地多向他們作一些正面的說理,使老年人在自覺自願的基礎上不再堅持那些不合實際的看法和做法。

    6、相信老人的一切做法都是善意的,對老人抱有感激之心

    這是和老人交往的前提,其實所有的矛盾和爭執在這一原則下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中國的父母大多屬於“慈烏型”的,他們為子女花費大把的時間和金錢都在所不惜,即使到了老年也會為兒女貢獻餘熱。老人們犧牲了自己的娛樂和朋友,有時需要來到一個陌生的大城市繼續照看孫輩,本身就是令人感動的事情,因此對於老人們的到來應該抱有感激之心。

    我相信,父母的所作所為出發點都是好的,可能有時做得方式有些欠妥,但是當你知道他們有一顆全心全意為兒女著想的心,就不要計較太多吧!

    7、充分肯定老人的價值(過去的、尤其是現在的)

    老人容易失去自己的價值感,總是在懷疑自己沒有了用處,所以要充分肯定他們的價值。

    公公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因此和樓下的一些有退休金的叔叔阿姨相比,總是感覺自己不創造價值還給兒女造成了負擔。所以,有時老公就會和公公算他到底一個月創造了多少價值:“如果沒有你,我們還得請保姆,請小時工,保姆一個月至少1500元吧,你做飯、做家務這些如果讓小時工來做也需要不少錢呀。所以你每天都在創造價值呢!”我相信公公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演算法,不過很有道理呀,他自己也覺得確實創造了不少價值。

    8、對待老人的“嘮叨”:認真傾聽不要插嘴

    之前總是聽說老太太上了年紀容易嘮叨,不過我發現老頭上了年紀也愛嘮叨,呵呵。尤其是公公,本來就是個極有思想的人,因此遇到什麼事情總是愛發表意見,並且固執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大到通貨膨脹、小到怎麼煮米飯,公公總是有自己的見解。老公總是說他“好為人師”,哈哈。

    公公的開場白往往是:“這個事兒啦,¥#@¥*&…%%#¥##”,下面就開始了長篇大論。有時讓我和老公兩個高校老師都不得不佩服這老爺子的口才。開始的時候,我們還辯解一下,結果發現人家根本沒聽你說什麼,還是按照人家的思路重新說一遍。所以,後來我和老公都懶得爭辯了,一聽見老爺子說“這個事兒啦”,我和老公就相視一笑,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只做出一副認真傾聽的表情就好。老爺子演說完看我們沒有反對,往往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喝杯水到樓下抽顆煙高高興興的就睡了。所以有的時候,兒女需要貢獻一下自己的耳朵哦,哈哈。

    9、善意的謊言

    有人說“不要試圖勸說老人”,我認為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他們幾十年形成的觀念和習慣,怎麼可能讓你幾句話就改變過來呢?如果晚上有剩飯,公公一定不讓倒掉,第二天早晨有新菜他也不吃,肯定要吃過夜菜;如果早晨的飯菜剩下,他再中午吃掉。他認為倒掉沒吃完的飯菜是浪費,是不可饒恕的行為。我們說過N次吃剩菜對身體不好,效果甚微,就由他去吧!

    結果有一天早上,我發現老爺子居然喂牛牛吃隔夜的菠菜!哇,這絕對是不能容忍的,可是你給他講道理肯定講不通。那就前一天晚上偷偷倒掉吧,告訴老爺子“昨天的飯都吃光了!”有時真的需要善意的謊言。

    10、找老人感興趣的問題共同關注

    有時牛牛晚上早早睡了,看著老爺子獨自一個人看電視也沒有老伴陪著,心裡真的覺得很心酸。他的內心一定是倍感孤獨吧!所以,有時需要找些他感興趣的話題來聊一聊。現在老爺子最感興趣的就是樓下又多了一個小寶寶,是姥姥看還是奶奶看?孩子長得怎麼樣,等等。說著說著,就說到牛牛身上,說就數牛牛長得壯、走得穩,眼下言下之意都是他這個爺爺看的好。其實小孩子發育有早有晚,不過老爺子高興過過嘴癮有何妨呢?

    再有公公非常關注臺灣的局勢,我都感覺不可思議,一個農村的老爺子怎麼偏偏鍾愛中央四臺呢?有時問他:“爸,看哪個臺?”他的回答一律是“四”,後來也不用問了,看完新聞聯播直接換中央四就可以啦。

    11、滿足老人對錢的需要

    儘管錢是身外之外,但是錢真的很重要,尤其對於老人而言。如果老人有退休金,哪怕一月僅有幾百元,對他們的心理安慰也是非常大的。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兒女養活,因此會生活的更加有尊嚴。但是,如果老人沒有退休金的話,我想他們心裡肯定缺乏一種安全感。

    所以,這時就要儘量滿足老人對錢的需要。說實在的,如果他們身體健康,這些節約一生的老人生活又能花多少錢呢?所以,我一般會定期問問公公是否還有錢,不然就看看他的抽屜直接把零用錢放進去。其實這些錢公公絕不會亂花,大多都是給孫子買了好吃的了,哈哈。

    老年人的固執是怎麼形成的

    1、接受新鮮事物較少,大腦缺少應有的刺激,因而大腦和神經系統的敏感力和反應力明顯減退,腦細胞缺乏活力,大腦退化速度加快,思維能力下降,逐漸形成記憶力銳減及老年痴呆等一系列症狀;

    3、老年人因其虛榮心和自尊心的驅使,很自然地與社會疏遠了,離群索居,難免產生一種寂寞感、孤獨感和失落感;

    4、與家庭不和,與老伴分離,與後輩形成“代溝”,因而關係緊張,感情淡薄,得不到家庭成員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重;

    5、由於病態心理障礙,往往把家庭中發生的微小事情看得過重,長期掛在心頭,得不到及時排遣消除,內心鬱悶煩躁,缺少生活樂趣,這些因素都是精神性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消化道疾病以至多種癌症的發病誘因。

  • 4 # 驛途

    面對一樣的老人,不過我是父母都固執,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即使事實證明自己是錯的,也不會說自己錯,相反會找出各種藉口來掩飾自己的過錯,從我記事起他們就這樣,後來就很少有交流了!

    但是現在他們年齡大了,逐漸老啦,還是各種不聽勸,各種我行我素!結果直接導致自己的身體受到損害!

    唉!實在是無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哪個明星的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