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曼說說

    你好,我是麻麻育兒,二胎寶媽。

    為孩子堅持讀繪本前前後後好幾年了,給孩子讀完繪本後,很想孩子能複述出來,或者能很好的回答我提出的問題,但是孩子很少有這樣乖巧的時候,但我還是要滿腔熱情的陪孩子閱讀下去,為什麼呢?

    一. 陪孩子閱讀,孩子很幸福,我也很幸福。

    每晚的睡前閱讀,成了孩子和我最開心的時候。孩子每到這個時候不再上躥下跳,乖巧的坐在我的身邊認真的聽,而我,也是隻有這個時候褪去一身的疲憊,盡情享受孩子帶給我的從容淡定。

    二. 讀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孩子雖然講不出,但能記得住。

    孩子對感興趣的內容,總是要求我多次重複讀給她聽,讀得多了,孩子也就記住了,有時我讀錯一個字,孩子都能快速的指出,弄得我讀繪本時需打起十二分精神,唯恐讀錯一個字。

    三. 給孩子讀繪本的初衷是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如果孩子能將故事講出來便是意外驚喜了。

    我給孩子讀繪本主要是想有質量的陪陪孩子,同時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和書交朋友,這樣孩子長大後孤單落寞時也能有個比較健康高雅的慰籍;同時,現在高考語文比重加大很多,從小閱讀的孩子在語文方面比不閱讀的孩子肯定要強;還有,我考慮的是在沒有條件讓孩子行萬里路時,就讓孩子讀萬卷書吧。孩子講不出沒什麼關係的,他聽進去了,記進去了,比什麼都強。

    四. 給孩子讀繪本,能啟迪孩子思維,開發孩子潛力,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活動。

    有些繪本上有找珠寶,找不同和找錯誤的遊戲,孩子很喜歡,多讓孩子做這些遊戲,培養了孩子的觀察力,鍛鍊了孩子的思維,也極大的勾起了孩子讀書的願望,很值得一看。

    孩子的閱讀說到底是要看家長能不能堅持,只要不讓孩子不迷上電視和手機,孩子是特別樂意家長給自己講故事的,家長因為忙碌或辛苦時堅持不了怎麼辦?那就朝遠點想想,朝孩子大了想,孩子大了,各種問題定性了,管不著的時候有多揪心!想必家長咬緊牙關也會要堅持下去了。

  • 2 # 陪兩小隻蝸牛去散步

    我的回答是會的,而且我不相信她永遠不會說,或者說不說不代表她沒吸收,孩子很多時候都是在不經意間輸出曾經輸入的東西。

    我覺得首先我們需要明確讀繪本的目的是什麼?真的只是為了說出來嗎?

    我想到的對我來說的幾個目的:

    1 親子關係:我和孩子在讀繪本時,會互動,眼神的,語言的,甚至會有肢體的。比如大衛系列的《我爸爸》《我媽媽》,我會在最後也摟著我的女兒說我愛你寶貝。每一次讀繪本我倆是交流最多,最開心的時刻。我想這是我在堅持讀繪本最大的目的吧;

    2 孩子的心情:大家都知道孩子對於這個世界是充滿好奇的,我們沒條件帶他們去周遊世界,去實地感受太多的文化,但我可以提供書。讀書的時候,女兒可以透過書裡的內容瞭解這個世界,瞭解和自己類似的人,獲取很多他們新鮮的事和物、景、人,當然更多的是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們。孩子在看書時是開心愉悅的,我想這也是我堅持給孩子讀繪本的原因;

    3 知識的獲取:其實任何事情都不是單一的,在收穫良好的親子關係時,在獲得愉悅的心情時,孩子也開了眼界,收穫了知識。透過《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知道了節氣,透過《可愛的身體》系列書知道了血液兄弟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透過英文閱讀,培養了語感等等,不刻意去灌輸,長期的滋潤,這大概就是潤物細無聲的道理吧;

    4 語言的輸出:我認為孩子現在不說不代表以後不說。有的孩子是需要沉澱,在合適的機會表達出來。花開有時,我們只管輸入,耕耘,早晚會有收穫。

    我兒子一歲九個月了,其實從小到大對他語言輸出遠遠大過他的姐姐,但似乎比姐姐慢。但我也不著急,我相信他在吸收,就像有一次,我拿著一個蘋果,我問他是什麼?他說是梨。我說這是蘋果。他來了一句:apple。我震驚了,平時根本沒特意拿著蘋果給他教英文,畢竟中文還不會呢?這都是平日裡我和姐姐在唱有關apple的英文歌,被他聽到,無意輸入的。

    其實這樣的例子很多,孩子不知什麼時候就學會了,更別說你在特意做這件事。所以相信孩子,一定會在ta腦袋裡有痕跡,即便真的不說,你倆享受快樂的親子時光,也不是更大的收穫嗎?

    最後說一下親子閱讀需要注意的幾個點:

    1 不功利:享受和孩子的時光,不盯著孩子是否獲得什麼?

    2 有趣:孩子喜歡有趣的方式,所以讀繪本時,一定要繪聲繪色;

    3 互動:大人不要唱獨角戲,多和孩子互動,比如先通讀一遍後,角色扮演,對話或者提問孩子,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或者為什麼會這樣呢?你想對小兔子說些什麼?等等,增加孩子的代入感,也會提高閱讀質量;

    相信堅持耕耘,一定有收穫,不在此時就在彼時。

  • 3 # 泥鰍裡的香草

    首先要搞清楚,我們陪讀繪本給孩子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識字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是培養和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語言詞彙,和語感語境。而我覺得後者的作用更大,不是短期就能達到的,需要長期的堅持和累積才會有收穫。

    和孩子一起讀繪本的好處太多了。除了能增強親子之間感情的交流和培育,還能讓孩子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這個從小的習慣將來可能受用終生,所以不容小覷。

    那麼到底該怎麼陪讀呢,需要注意的方面大致有以下:

    第一,追求質量而不是數量

    很多人都說要讓孩子多讀書,多認字,於是把推薦書籍全部買到家裡。其實閱讀是追求質量的。一本書如果孩子看進去了,她事後還會反覆拿出來看,反覆的讀,這樣才能更深的領悟作者傳達的中心意思,並且對一些語句的印象加深,甚至可以學以致用。

    讀繪本要一本本慢慢帶著孩子讀,不要單純為了認字。我曾看過有個媽媽指著字一個個的教孩子讀,可想而知孩子的眼睛正被繪本的圖片所吸引,教了半天等讓孩子自己說的時候一個也不認得。

    低幼兒童看繪本主要是領悟意思,能夠把圖片和文字結合並且看懂說的是什麼。家長可以多讀讀,多講講孩子能聽得進去就很棒。任何一本好的繪本通常都是字跡清晰,圖片結合度很高,相信會吸引孩子留下印象的。

    第二,不只是讀,讓孩子看圖自己講

    家長陪讀繪本,可以採用多種形式。前期可以家長讀,讓孩子看圖領悟意思。後面讀過一遍後,可以讓孩子看著圖片把內容當故事一樣講給爸爸媽媽聽,並且可以問問她,喜歡裡面哪個人物,為什麼喜歡,讀完有什麼感受,這樣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興趣就會提高很快。

    孩子在看圖自己講的時候,遇到不清楚的,家長可以對照著文字輔助孩子完成講解。

    如果孩子可以自己講完整個故事,還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讀讀簡單的文字,讓孩子對文字提起認知的興趣。

    第三,可以和孩子一起編故事

    繪本最有趣的地方是讀過後,你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編故事。如假設一些條件改變,故事結局會發生什麼變化,讓孩子自己編編看;或者給一個故事編後續內容,後來主人公怎樣怎樣了,後來又有可能發生些什麼。

    總之家長只要用心陪讀,相信孩子的語言理解和表述能力都會大大提高。同時孩子對繪本和其中的圖片,文字都會有很大的認知興趣。

    第四,積少成多總結簡單基本字,有計劃的教孩子認字

    最後說到認字,基本常用字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年齡總結一些簡單的。比如總結出100個常用字,然後挑選10字帶著孩子認一認,認字的時候最好能結合圖片式卡片,讓孩子更快捷記住。循序漸進,10個認完後,如果他在後面讀繪本的時候能夠指認出來,就應該提出表揚。

    比較小的孩子,不強求提前認識多少個字。有的時候隨著時間變化,孩子大一點了,認知水平也就會相應提高。我倒是比較看中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這在將來學習時是非常重要的。

  • 4 # 心悅心靈

    肯定會堅持呀

    每天晚上的繪本閱讀時間是不可少的

    孩子剛開始的時候都不會說話呀,他們只是靜靜聽家長們給他講繪本里的故事。但是他們注意力會很集中的在看呀

    所以為什麼不堅持呢

    你給孩子灌輸的每一個字都是他們獲得知識的途徑喲!加油

  • 5 # 微思未來

    感謝提問!

    讀繪本的目的是什麼?絕不是讓孩子立刻學會表達。

    讀繪本的目的是讓孩子感受真、善、美,有閱讀的慾望,而不是剛開始讀就讓他說出字來,你可以簡單的啟發式的提問,比如:

    比如:這是什麼顏色啊?紅色?哇,真棒,都知道紅色了,今天我們講跟紅色有關係的故事。比如:這是什麼啊?汪汪汪的叫,哇,對了,是狗,狗會幹嘛呀?咬人?對,狗還會幹嘛呀?保護主人,它的主人要是受到欺負了,它會去咬敵人。

    增加孩子互動的樂趣,真正的學會知識,慢慢就學會主動自己講。

    中國式教育,大部分家長統一的誤區,就是教育孩子以誰為主?

    教育孩子以孩子為中心,陪孩子讀繪本,重點是孩子,小孩子一個字都說不出來,說明兩點:

    1、他聽不懂你在說什麼,你跟孩子的關係還不夠好,或者說你不夠繪聲繪色,也就是你不會講,孩子無法理解。

    2、小孩子年經太小,不適合說教,而喜歡蹦蹦跳跳、疊音等的引導方式。

    解決辦法:

    1、不要以教會小孩說字為目的,如果裡面有動物小朋友認識,他會微笑,也是一種進步。

    2、拿著繪本“咚——咚——”敲擊,他也會感興趣也模仿。

    繪本的最終目的是看懂和表達,但都有循序漸進的過程,突然有一天,他會看會說,甚至比你的領悟力和記憶力還強,你怎麼辦?羞愧麼?

    明明有天才的潛質,卻被你盲目的以為讓他說一個字,給打壓沒了,後果很嚴重。

    要我說家長不會教,不會當老師,卻不自知,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們的差距那麼大的原因。

    結論:

    小孩子喜歡觸控、動態、形象的畫面,讓孩子感興趣的前提是家長要感興趣,繪本是陪伴孩子成長的,不是一時興起。

  • 6 # 小扇筆記

    當家長的你,會不會因為認真陪讀繪本,但小孩一個字都說不出來而堅持不下去?

    這種情況要看孩子的年齡。我家寶寶一歲左右我就開始給她讀兒歌和繪本。等她兩歲時,她能熟練知道到哪裡應該翻頁,我哪裡讀錯了。可以說這幾本書,她全部印在腦子裡。這樣兩歲時雖然口齒還不太不清楚但幾乎能把幾本書全部背出來。

    親子共讀,一可以享受親子時光。二是進行生動的語言教育。透過兒歌和簡單的故事讓孩子逐步瞭解房間之外的大千世界。孩子的語言表達情況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會從口齒不清時就不斷開口講話,有的孩子卻會有一段長時間的蟄伏,等她開口時就是完整清晰的語言表達。

    所以不要放棄,堅持和孩子一起讀書一定會有收穫。

  • 7 # 蕙宸雙寶媽媽

    不會,因為親子共讀的開始是我自己的喜愛,我想給孩子講書讓她們也感受到透過故事和自己的想像來體會閱讀的快樂也培養閱讀的習慣!

    雖然現在有很多作者都說親子共讀能夠訓練孩子識字和口語表達,但我自己共讀六年的經驗負責的告訴你:親子共讀對上兩者的訓練根本吃力不討好!要學會識字最快速的方法是字卡(因為孩子會直接圖象畫記住字卡上的字);要教孩子說話你給孩子聽兒歌會背誦韻文都比繪本共讀來的更有效率!親子共讀真心是累積而不是速成!

    親子共讀本身就是輸入量大、時間長,但不能保障多少輸出量的行為!如果家長會因為孩子說不出而堅持不下去,可能是心態還沒放平!

    每個孩子“玩”故事的模式都不太一樣,有些孩子喜歡講、喜歡編造;有些孩子喜歡聽順便想像,孩子腦子裡搞不好想的入迷,家長一直要她說話,根本就是打斷孩子鐵定是不樂意的,但這不代表共讀沒有成果!小一點的孩子可能只因為喜歡窩在媽媽的懷裡就愛上聽故事,如果孩子不排斥甚至喜歡家長就該堅持!

    如果是因為孩子說不出話就放棄那就絕對更無法透過親子共讀來建立閱讀習慣了!這就像減肥也會有平臺期,但我們也不能因為體重不掉就放棄運動;因為等平臺期過後就是快速減重期了!相同道理,等孩子終於說出口後,你才發現你唸的書都沒白費,孩子記者呢!分享下我們家二寶的例子,因為家裡有大寶所以二寶是出生之後就沒間斷的親子共讀,反正我喜歡所以唸故事就是又唸又演,二寶就聽了三年吧除了撕了一堆書啥也沒幹!有天我們在聊收割機的事,但我和大寶想不到某個問題,剛會說話的二寶連翻三本書(男寶家必備車車書)出來用他模糊不清的話和胖胖的手指比劃半天,我們才發現我們在討論的問題書上有畫,他記下了只是從沒有機會說!從那以後彷彿就打開了一扇門,什麼細節他看書都要喊出來,簡直震破我的耳膜

    昨天剛好看到一句好話和題主分享,養孩子就是上帝派你牽著蝸牛去散步!孩子真的就是細心灌溉、耐心等待、靜待花開!

  • 8 # 騎著我心愛的的小摩托

    當然不會堅持不下去的,在我看來,給孩子讀繪本,主要是培養親子情感,和讓孩子在繪本中接觸另一個世界,即使孩子沒有表達出什麼觀點,或者說一句話,但是,繪本內容的小種子已經種在了孩子的心裡,而且有時候家長在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也應該聲情並茂,抑揚頓挫,讓孩子體會故事的跌宕起伏,這樣對孩子以後自己朗讀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的,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厚積薄發,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未來孩子成長的鋪墊,不需要急於求成,也不必氣餒!加油!

  • 9 # 桃子的歡樂日常

    您好,我是5歲孩子的媽媽,我從孩子一歲多伴她閱讀,有好幾年了,在閱讀的過程中收穫了很多,增加了和孩子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認識了更多的字,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還有就是培養了孩子看書的的一個好習慣。至於您說的孩子一個字都不會說,只能說您的閱讀量還不夠,時間還不長,這都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只有長期堅持了,你才會發現孩子的驚人變化。

  • 10 # 察秋毫

    當一個家長,因為認真陪讀繪本但小孩一個字都說不出來而堅持不下去。這樣的情形說明一點:家長太看重於一對一的回報,有些急功近利了。

    看繪本的孩子一般都是不認識字的小朋友,這些小朋友雖然看到繪本上的畫面,但是卻沒有任何概念,也就是說他們其實看不懂繪本上畫的是什麼意思,需要家長幫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力。

    所以說此時需要孩子動的是腦,當家長描述的豐富內容在孩子的小腦瓜中形成了優美的畫面後,他就會想要表達出來,想要說出來,迴應家長。

    孩子不會像大人們聽報告似的到了精彩處就會鼓掌甚至歡呼響應,他們只是在家長講到故事的精彩處張大期望的眼神期盼著你快點講下去,這個時候和故事無關的迴應會打斷他們美好的想象畫面。

    所以不用期待孩子在此時迴應你,因為他的小腦瓜正神遊在家長精彩的故事裡。而在故事後,孩子會用嘰嘰喳喳高興的聲音要求你在給他講一個故事的。

  • 11 # 榮媽育兒記

    簡單來說,我們都知道,付出不一定有收穫,不付出肯定沒有收穫。其實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親子共讀上。

    不知道您的孩子現在是多大年齡呢?,因為我是全職媽媽,自己帶,所以我們家寶寶出生後,我就每天和他說話,一個人自言自語,就是個話癆,一兩個月後,他醒著的時候,除了出去遛彎,在家時我就開始給他讀書,不管他聽不聽得懂,喜不喜歡,反正我想就是要和他說話,給他讀書,這樣我就有更多的詞彙和他說不同的內容了。每天都和他讀,每天都和他說,就這樣一直堅持著,剛開始說話,我已經不記得是什麼時候了,只記得大概2歲後,他就到了語言表達的爆發期,每天像個小話癆一樣和我說話,出去和別人聊天。之前的每一天裡,和他說過的話,讀過的書,都在積累,儲存。直到有一天,他開口說時,就會自然而然的說出來,也許是我們不經意間說過的詞,都在孩子的記憶深處。

    現在已經4歲多了,每天睡前我們都堅持閱讀繪本,這已經成了我們睡前模式裡的重要的一部分了,講完故事就安心睡覺。幼兒園裡每週老師都給他們一次上臺的機會,他能把自己喜歡的故事完整的講給小夥伴聽。除了堅持,還要給孩子挑選有趣的繪本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感興趣的繪本能讓你給他講到口乾舌燥,講到不肯睡覺,講了一遍又一遍。

  • 12 # 戰勝時光的老母親

    會努力堅持下去!

    就算小孩子一個字都不會說,也應該堅持和繼續。可能在讀繪本時家長會覺得很受挫,但如果看過孩子語言發育規律,你就會明白這是很值得的事。

    看問題描述,阻礙我們堅持下去的,其實來自於家長本身的心魔。因為孩子無法及時給與反饋,看上去就像在做無用功。但其實真心不是這樣。

    大家都知道毛竹的故事,頭四年只長3cm,但到第五年每天30cm;頭四年沒長麼?不是的,其實是深深的紮下了根,為後面的飛躍做基礎。

    所以,在前面最艱難的時候,將讀繪本作為一項親子活動,並不是功利性的一天必須多少篇,多少遍;告訴自己不必做的很完美,只要堅持做就好,這樣焦慮感就少很多;而孩子也會慢慢愛上書,突然有一天,就會給你驚喜。

    我見過英語四級都沒過的家長培養雙語寶寶,怎麼培養的?就是每日播放英文繪本,給娃磨耳朵,三四個月開始磨,兩歲多,突然有一天,娃就問“這個故事講的是醜小鴨麼?”,這歸功於這兩年來家長一直堅持英文繪本和中文繪本的閱讀。

    我的孩子目前已經大了,是該考慮學英語的時候了。我也曾為英語學習糾結:娃發音不準,我也發音不準,我是否該給她讀繪本?諮詢了一個老師,她說發音不準是正常的,不用刻意糾音讓娃感到打擊,反覆多看多讀自然就會了。

    就跟小孩子學說漢語,也是慢慢反覆練發音的,在這個環境中,自然就會越講越好。

    當然對於中文的學習,如果家長能自己讀更好,因為孩子會觀察你的嘴形,更快的學會溝通。

    養孩子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過程,我們只能抱著“對牛彈琴”的耐心,靜待花開,相信一兩年之後,你會感謝自己的堅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讓自己不論什麼時候什麼境遇都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