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兒觀察家

    我先亮明一下我的觀點:先學英語,英語學到一定程度之後,也就是到小學階段再學漢語拼音。之所以這麼做,是有教育根據和實踐案例支援的。

    (1)前提:在談先學拼音還是先學英語之前,我們先明確一下前提。我猜提問的朋友肯定是把英語當第二語言來學的。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先說一下英語和漢語的特點。(2)分析語言特點漢語是表形文字,在沒有漢語拼音之前,漢字就獨立存在並能完整表達意義。所以,學漢語拼音對於母語是中文的孩子來說,並不需要那麼優先考慮。在中文的環境下,很多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聽說和讀的能力之後,再開始學漢語拼音,會更省力。在今年的新編的教育部部編教材裡,就體現了這一理念。一年級的語文課本前幾課都不是教漢語拼音。

    而英語是表音文字。對於母語是英語的兒童來說,認識26個英文字母是第一要做的事。

    (3)怎麼做?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注重對孩子從小就開始英語啟蒙。孩子2~3歲時,就給孩子聽各種純正的英語資源,幫助孩子進行聽說積累。而這正是英語母語國家孩子們學習語言的方式。當孩子經過幾年的磨耳朵和英語動畫片、親子英文閱讀等輸入之後,對於26個英文字母的發音和字形,已經相當熟悉。之後再根據孩子的程度,可以開始phonics的學習。

    這樣一來,等孩子升入小學一年級或者早一些時候,開始接觸漢語拼音時,一開始可能會有短暫的混淆期,但經過短時間學習之後,孩子很快就能分清英語和漢語拼音的區別。因為這種情況下,對於表音而言,英語處在絕對優勢地位,孩子已經非常熟悉,想混淆也混淆不了。而漢語拼音,對於這個5~7歲的孩子而言,其認知能力已經能幫助他們學會區分了。

    (4)實踐案例

    我女兒現在6歲,基本上就是按照上面的方法來進行英語啟蒙的。今年上幼兒園大班時,老師開始教孩子們學習一點漢語拼音。偶爾孩子認讀漢語拼音時,會讀成英語的發音,但很快能自己糾正過來。一方面是,英語已經佔了絕對優勢;另一方面,可能也跟在幼兒園教的內容少有關係,反正也不著急,慢慢學,孩子學得還比較紮實。

    所以,擔心孩子拼音和英語搞混的家長們無須太過介意。不妨參考一下以上意見及做法。(和孩子一起變聰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語文教育到底教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