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irydog

    1)設計環境的改變。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工業設計所面臨的環境也發生了改變:國際性大公司和著名設計機構紛紛進駐中國,國內企業與國際設計機構和設計大師的合作越來越緊密,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被提高到較高的要求。

    2)設計物件的改變。

    工業設計以前的設計物件主要是物質產品的外觀設計,如機械裝置、車輛、3C產品等。隨著網際網路和移動裝置的迅猛發展,以蘋果為代表的IT企業推出了以內容為主的服務設計,工業設計的物件也轉化為以內容、人機互動和使用者體驗為主的非物質的數字化產品,如服務設計、軟體資訊架構、使用者介面等。

    3)創新模式的轉變。

    工業設計在國內主要從藝術設計發展而來,傳統上強調以產品的外觀設計為主,這樣給人帶來了一種誤解,那就是外觀設計等同於工業設計,工業設計的創新等於外觀上的創新。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產品的競爭走向了軟硬一體化的整合競爭,產品不僅僅要具備漂亮的外觀,更重要的是要具備優良的內容;眾籌、眾創、眾包、眾享等模式的出現,大大拓展和提升了設計創新的空間和潛力。

    國際設計組織宣佈了工業設計的最新定義,使其內涵和外延得到了新的、極大的豐富。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去理解新定義的內涵:

    一、工業設計的主要特徵是追求創新與變化

    創新是打破和改變固有的舊模式,建立新的模式。創新具有三個主要特徵:(1)獨特性:與眾不同,獨一無二;(2)實用性: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使之出現更多的複雜問題;(3)可實現性:在現有技術物質條件下可以實現。創新導致新舊事物的交替變化,促使人類文明的進化。

    設計具有兩層主要含義:開拓創新,規劃未來。設計自古就有,而工業設計是針對工業革命以來出現的問題,用各種價值觀念協調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以開拓創新的方式來規劃工業時代的未來社會,也是設計領域中最為重要的專業學科。從創新的主要特徵和設計的主要含義看,追求創新與變化即成為工業設計的主要特徵。創新是工業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也是工業設計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方式。

    例如木馬工業設計公司設計的飛利浦閱讀燈,運用顛覆式的技術創新讓光在介質中傳導,使得光由點及線,由線及面,均勻地照射到閱讀區域,這種技術上的創新使得此款飛利浦閱讀燈斬獲紅點獎、紅星獎等獎項。

  • 2 # 小學僧玩3D

    工業設計首先是滿足工藝要求,說白了就是設計出來的東西如何實現,怎麼用最低的成本生產出來,這個是最難的!由於各個行業都在提升,工藝和製作水平日新月異,所以設計水平需要不斷的提升。打個比方,十年前機床的加工精度與現在加工的加工精度肯定不一樣。十年前限制於裝置的精度和製作的可行性,零件設計時會相對簡單一些,今天裝置精度和製造水平明顯提升,客戶的要求隨之也會增加,處於產品最前面的設計當然首當其衝的難,十年前的工業設計更多的是注重效能,現在的工業設計不僅僅要滿足客戶要求的效能,同時更大程度上侷限於外觀上帶來的難度!總而言之,現在設計的東西不僅好用,還要好看!圖片請您欣賞現代化的車燈!

  • 3 # 一條愛畫車的呆蟲

    早期的工業設計強調產品形象以及使用者,生產者和產品之間的協調關係,著重基礎結構和產品功能的聯絡。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工業設計和人們的生活越發息息相關,涉及到幾乎所有人類相關的領域,不僅僅侷限於具體產品,更加深入到無形的網路世界,這是跟當下網路資訊高度發達的社會形態相輔相成的。

    工業設計越來越商業化,這使得創新備受推崇,創新意味著與眾不同意味著商機。創新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是最與眾不同的,這和當下有個性有想法思想開放的年輕人不謀而合。

    工業設計涵蓋的內容也不斷擴大。它不僅是產品,還包括服務,體驗,策略,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實現人們高水平的生活質量。

    總之,每一次定義的變化都和當下工業發展和社會需求相適應,從而對這個重要的設計領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斷鞭策和推動設計水平的提高,促使工業設計朝著多元化、現代化、系統化的方向發展。

  • 4 # 老韓說裝修

    答案很簡單,其實就是時代發展的影響,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

    從農業時代、工業時代、資訊時代、再到智慧時代,人們的需求從溫飽、功能、溝通發展到了情感化、個性化、人性化的層次上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設計物件在變化工業設計師的工作內容也在發生變化。

    1980年國際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ICSID)為工業設計下定義:就批次生產的工業產品而言,憑藉訓練,經驗及視覺感受而賦予材料,結構,形態,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裝飾以新的品質和資格,叫做工業設計。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工業設計師應在上述工業產品全部側面或其中幾個側面進行工作,而且,當需要工業設計師對包裝,宣傳,展示,市場開發等問題付出自己的技術知識和經驗以及視覺評價能力時,也屬於工業設計的範疇。

    這一概念指出了傳統的工業設計師的工作範疇,外觀、結構、cmf設計。僅僅是從設計個人角度來看待工業設計師。設計師是站在使用者需求與甲方供給之間。

    2006年國際工業設計聯合會為工業設計下定義:工業設計的目的 :設計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其目的是為物品、過程、服務以及它們在整個生命週期中構成的系統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質。因此,設計既是創新技術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經濟文化交流的關鍵因素。

    該定義加入了服務設計、體驗設計,這些都是新興學科。這個定義反映出,不再僅僅是對產品進行設計,而是擴大了設計的範圍,設計物件不僅包含實體產品還包含了無形的體驗。從這時候開始,工業設計開始站在藝術與工科之間,用設計的思維、理性的研究方法去最佳化人的體驗。這時候“產品經理”這一崗位開始出現。

    2015年世界設計組織(WDO)為工業設計下定義:工業設計旨在引導創新,促發商業成功及提供更好質量的生活,是一種策略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應用於產品,系統,服務,及體驗的設計活動。它是一種跨學科的專業,並將創新,技術,商業,研究及消費者緊密聯絡起來,共同進行創造性活動,並將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提出的解決方案進行視覺化,重新解構問題,並將其作為更好的產品,系統,服務,體驗或商業網路的機會,提供新的價值以及競爭優勢。

    工業設計是透過其輸出物對社會、經濟、環境及倫理方面問題的迴應,旨在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理科旨在發現並解釋真理,工科重在發展解構、建構的技術,文科是非與道德的判斷,藝術著力於品鑑自然、人生、社會的途徑,這4個學科是人類進步的支柱。而這4個支柱撐起的、人類為之共同生存的“工作面”就是“設計”。

    這個定義以後,我們甚至會有一種設計包容永珍的感覺,這個定義體現出工業設計融入了整個大的社會背景當中,跨越各個學科(心理、材料、機械、人文、藝術),去尋找問題的解決方式,去創造更好的世界。

    廣美童慧明老師說,這三次定義的變化,對應著設計師、產品經理、企業家。當下出現了許多依靠設計而迅速崛起的公司(蘋果、小米),設計開始在商業活動中嶄露頭角。

  • 5 # 一個掉頭髮的設計師

    "工業設計,是一種根據產業狀況以決定製作物品之適應特質的創造活動。適應物品特質, 不單指物品的結構, 而是兼顧使用者和生產者雙方的觀點, 使抽象的概念系統化, 完成統一而具體化的物品形象, 意即著眼於根本的結構與機能間的相互關係, 其根據工業生產的條件擴大了人類環境的局面。"

  • 6 # IM裡奇

    工業設計的定義一直都沒有變,那就是利用美學、心理學、行為學……,等等手段,

    設計出人們滿意的產品。

    但在發展過程中,由於人們關注點發生轉移,理念會有變化。

    比如從無到有的產品,有才是第一位的,人有我精,精才是第一位的,以後的環保、安全、人性等等的變化,都只是豐富了設計的理念,但定義一直沒有變。

  • 7 # 本人張得率

    你每天都吃麵感覺挺好吃,吃了十年,感覺有點膩了,但是如果不出現米飯,沒準你還會再吃十年面,還是無所謂。但是米飯出現了,你一嘗“啊,不一樣的感覺!”然後就把面扔了,開始吃米飯。

    米飯吃了十年,很好吃.......

  • 8 # 愛是一種信yang

    先說一下時代的發展,從農業時代、工業時代、資訊時代、再到智慧時代,人們的需求從溫飽、功能、溝通發展到了情感化、個性化、人性化的層次上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設計物件在變化工業設計師的工作內容也在發生變化。 比如說 :很多人感覺小米好像什麼產品都做不像是,傳統的產品公司,其實小米做的只有一件事:工業設計。

  • 9 # 小生髮型與搭配日誌

    這是社會進步的需求不同時期需求不同,你可以把流行的大眾需求當成一個時鐘瞭解不同時間點流行的大眾需求的都是什麼

    這時你會發現就像是一個輪迴原來流行的東西又被拿出來用從而收到大眾的追捧

  • 10 # 零槓叄

    這話說的雖然沒錯,但不全面。難道建築設計的定義就沒有隨著時代進化嗎?所有的一切,都會有最符合當下時代的定義。

  • 11 # 關注熱搜

    這是一個可以上升到哲學層面的問題。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變化著的

    用全面,變化,發展,辯證的觀點看問題,而不是形而上學主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煮泡麵的時候怎樣減少熱量,第一鍋水倒掉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