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線上2020
-
2 # 新車新技術
但是,造假是汽車行業是較為普遍的現象。銷量造假,油耗造假,排放造假。。。。。。(其他行業也好不到哪去)
這也不是中國特色,大眾汽車的排放門,現代汽車的油耗門,高田的氣囊門,說明造假是不分國度的。只要有利可圖,有空子可鑽,資本向來不懼風險,尤其在違法成本較低時。
無論是今天“莫須有”的吉利汽車,還是已經接受法律和道德審判的大眾,現代汽車;在銷量,排放和油耗上的動手腳,絕非汽車廠家首次使出的下三濫手段。
這是市場上反覆上映的一幕:一些公司為獲得競爭優勢,巧妙地打規則的擦邊球,其他競爭者很快效仿。儘管它們知道不正當,但如果不這樣可能就將在競爭中落後。久而久之,這種做法變成慣例,監管機構也睜一眼閉一隻眼。
或許,有一天有人做得太過分了,醜聞就將爆出。或許,透過造假獲得優勢的企業後來洗白了,從此太平。
如何避免造假的危害,除了確保監管機構的獨立性之外,媒體的監督,消費者輿論的力量對於規範企業的市場行為也非常重要。這點在中國尤其需要各界人士的努力,這樣才能確保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基本利益得到保護。
關於銷量多說兩句。之前,華泰汽車的造假門曾鬧得滿城風雨,但最後還是因為證據不足,不了了之。其中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就是資料統計口徑的統一性。
目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釋出的汽車銷量為汽車公司批發給經銷商的汽車數量,而且採取的方式是廠家上報,協會統一統計。這裡面存在至少兩個問題,1是廠家的上報標準是否統一,2是廠家是否虛報沒有有效方法監督。
所以存在一兩個月的誤差是“正常”。打個比方,A廠家6月實際批售1萬臺,但下個月計劃給批售給經銷商是2萬臺,為了在半年報表上更好看或合理,它在報6月銷量時可以報1.5萬臺,7月再報1.5萬臺。這樣這兩個月的資料之和並無差。
當然,這種操作只能在批發資料裡操作,因為廠家要壓庫給經銷商,經銷商基本是無解的。如果統計資料變成了經銷商賣車時的開票數,或是車管所的上牌數,相對就準確多了。但是,這是一個充滿利益的江湖。我們只能是想想,改變還是未知數。
銷量資料“有節制地造假”對消費者和投資者或無直接危害,但是,道德是絕對的。偷一塊錢,和偷一萬塊,雖然在法律上判罰可能會不一,但在道德上都將受到譴責。
而在未被發現或揭露時,這種行為可能成習慣,帶來壞的影響,最終傷及眾人,包括造假者自己。
完畢。
-
3 # 舞陽好鮮生
乘聯會統計出來的是全國上牌數量,這個是相對準確的,吉利每個月的廠家批發輛和乘聯會的上牌數量基本保持一致,你怎麼能懷銷量疑造假呢?銷量沒那麼多利潤哪裡來,吉利汽車是港股上市的你以為是A股可以亂來嗎?
-
4 # 月下有車
我一同學是吉利的,他說他們公司8月份賣了15萬輛,但是隻能公佈9萬多。為啥,因為人怕出名豬怕壯,不能太高調,不然會被其他人噴。股票還得低價多買點,嘿嘿。
你看到就行啦,不要告訴別人,他們要低調,拜託了各位!
這一資料,也得到了我另一同事和兩個朋友的證實,訊息可靠,八九不離十!
-
5 # 開車Ken世界
路上看到某款銷量資料好的車更多了,這是硬道理。聽說過經銷商會在相近的幾個月間進行銷量換位,或者某個月多屯些車,會影響當月的銷售資料。至於說壞話的人永遠都不缺,說的是不是可信,還需要每一位讀者的判斷力,不過作為媒體的確需要說話有理有據。
-
6 # 不負卿本佳人
其實好像哪個汽車品牌都是這樣,因為自己的銷售量不可能一直都是穩定的,都是會有挺多波動的,所以一些汽車品牌為了讓自己的資料看起來比較平穩就會將資料平均一下,就比如說這個月賣的很好,但是資料也可能不太高,一個是因為害怕競爭對手加大反擊力度,另一個就是想要在那種銷售淡季將資料補救回來,據我所知吉利就是這樣的情況,比較害怕競爭對手反撲,還有就只是要把資料補在春節這樣的銷售淡季,吉利的車銷售量還是很不錯的,所以我感覺不需要吧銷售量往高了報,應該就是我所說的這樣的情況
-
7 # qzuser200499614
我也是吉利內部員工,你說的那些內部員工都是扯淡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而且說實話哪個公司的員工會腦子進水了在外面到處散佈自己公司的壞話?對他有什麼好處?哦,可能真的有好處,有人會給他5毛吧。如果對這個公司不滿意大可以離職,還能得到一筆錢,像這樣在外面散播謠言損害公司利益,會被開除一分錢都沒有,所以自稱吉利內部員工的人圖什麼?只有一種可能,根本不是吉利的員工。同理還有以前吵得很火的“一個豐田員工的自白”,如此低階的公關活動...還有很多人信?無語。多說一句,一個體量如此大的公司,如果沒有完善的公司管理機制和不錯的公司理念,是沒有持續發展的希望的——因為沒有辦法吸收國內的優秀人才。不是所有人都目光短淺看中工資才決定進入吉利的,那些人才大部分有長遠的考慮。
-
8 # 過路的非路人
這個有點醉,造假是說高了還是說低了呢?
首先我們拋開內部員工單獨來說造假的事,假如吉利月銷10萬輛,造假說銷量15萬。那麼很多網路上權威的資料統計就是造假的,那就意味著他們要交更多的稅。見過逃稅避稅的,沒見過搶著交更多稅的。
假如他們月銷15萬量,造假說只銷售了10萬量,這個到有點可能,可以避免招人嫉妒開黑,悶聲發大財,之前博越就是銷量太好被人專門僱水軍黑。
再來說說內部員工這個事,就算吉利有資料造假的事,總不可能開個大會跟公司的所有員工專門說一說吧,就只有高層會知道的。一個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會做到網上洩露公司機密這樣低智商的事?人家混到那樣的位置不是那麼容易的,有必要閒的慌跑去斷送自己的職業生涯麼?
-
9 # 極客尚老師
一點是謠言嘍
吉利內部員工?什麼級別的能接觸好核心製造資料?
庫存,在途,在店,在戶,這麼多資料口子,那個員工能知道這麼全
純粹是謠言嘛,動動腦筋想想,能接觸到這個資料口子的人,智商會這麼低嘛,隨便跟人家說,我們資料造假?
100%是冒充的嘛,估計都是在吉利供應商序列裡看ERP配件訂單,以為定了10萬套大燈,銷量就是10萬?人家不能做儲備和維修備件嘛
所以,100%謠言啦
-
10 # 東臨碣石觀蒼海
黑子,水軍,貼吧論壇裡多得是閒人,不願幹活有一萬個理由,眼高手低,幾個小費,整幾副馬夾,換點零錢,也算掙錢。
-
11 # Fargo4
我就是中國產,開車挺好,和我一起買車的同事的Bora和COROLLA都因為質量問題進過4s,我的沒問題!前兩年我就說過,很多人觀念還停留在過去,還人云亦云,所謂聽老司機的,誰知經驗是最大的負債!中國產吉利長城比亞迪長安沒毛病,比很多合資強的真不是一星半點,還不醒悟更待何時,真要拿著真金白銀買了再醒悟嗎????如果買車是為了面子,那你去買bba,如果買不起你本身就沒面子,車就一代步工具,配置高質量好舒服才有意義,死要面面子活受罪沒有意義!!!
-
12 # 峰89287781
吉利成功的原因1.民企,體制活,負擔少2車小型化,定價低,符合中國國情3單車利低,量大4車型間調配靈活,轉產快。5中國產品牌的紅利,25%的進口車關稅
-
13 # 小劉剪影影片
造假的的可能性非常小,車企也不敢造假,都是上市公司,每個月車企銷量都要上報車協的,還要對股東負責,別的車企也能查出來,
-
14 # A遊戲聯盟
小編更關心的是產品力方面,只要能造外觀好看,質量穩定,省油可靠,駕駛感好,科技感強的好車就可以了,從銷售資料這點去攻擊某品牌也是黔驢技窮的表現。市面上的可見度才是說明一切的,而且這個訊息十分可以,吉利工廠人多了,能接觸小銷售總資料的不是銷售總監也是副總監級別,基層員工沒那麼可能性,可見造謠的機率有多大!!
-
15 # 車無定論
我是車無定論,歡迎加關注一起聊車!
吉利汽車作為一家港交所的上市公司,不可能在銷量上造假的,因為可能為了那一兩萬的銷量資料,會毀了吉利汽車的股票。畢竟一家汽車製造企業的業績主要就是靠銷量來支撐,銷量都造假,那麼這家企業就根本不值得信任,那股票市場還不得跌成鬼。
所以從宏觀上來說,吉利完全沒有造假的動力。作為上市公司,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它,任何一點瑕疵都有可能造成股市上的巨大風浪。相信吉利還不至於蠢到這個地步。那些揣著陰謀論的人,可能根本就沒想到銷量造假對吉利的負面意義。
當然,銷量造假在國內來說一直就不是什麼新聞,因為這種情況總的來說還是很常見的。廠商壓庫、這個月的銷量挪到下個月,平衡月銷量,或者上市之初為了造成火爆假象而造假,之後再分攤到給個月一點點的消化虛報的銷量等,都是常規手段。但是這些招數對一家上市公司而言,根本玩不轉。
吉利這幾年的銷量的確增長的太快,的確給人一種似乎是造假的表象。目前吉利的銷量水平已經僅次於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排在所有廠商中的第四位。月銷量基本上都能達到12萬輛以上。不得不說,相比較大多數自主品牌月銷量3、4萬多水平,要說吉利銷量造假,肯定很多人都會相信。
但是這種言論更多的只是有些人對吉利發展勢頭的一種質疑罷了,陰謀論從來就不缺乏市場。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車廠商一直明爭暗鬥,這種言論就更有傳播的土壤。但是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吉利的銷量不可能造假,也完全沒必要造假。只能說天時地利造就瞭如今的吉利汽車,不過銷量雖然上去了,但還是要潛心在研發上,不要空有銷量,少了技術積累。
-
16 # 金都龍九
吉利這兩年發展太快!這看客什麼樣的心態都有!說他造假也是會有人相信的。只是看見在本地的小縣城,隨處可見吉利的車。假不假的你說呢
-
17 # 狗哥少冰碟中諜
奇瑞所謂的粉最喜歡說吉利造假,你說的吉利員工,真的不是奇瑞水軍?每次吉利公佈銷量,都會有不少奇瑞粉跳出來說,你看吉利又作假了,只買了5萬多,非要報10多萬,還有一些直接就說吉利靠水軍賣車,車都是20年前的技術,只會做造型,不會做車,有一些說吉利開2年就不行了,我想說中國就奇瑞第一,其他都是垃圾,奇瑞水軍就是這德行,沒辦法,每次有奇瑞的新聞下面就是奇瑞怎麼好,中國產就買奇瑞,吉利是垃圾,開不住,想不通吉利這麼差,怎麼這麼多人買呢,奇瑞這麼牛,怎麼一個月還不如吉利博越一款車賣的多?
-
18 # 頭條甩鍋
這裡的造假是指生產出來暫時沒賣掉壓4s店的銷量,真正的銷量指車管所上牌的量。
有些企業就打這種擦邊球。某企業這種聰明的怎麼可能在這方面落後於人
還有壓銷量是把部分銷量算在下個月,造成下一個月中銷量爆漲的假象來迷惑人。
這種弄虛作假的事情華人做起來是得心應手了,最典型的還有發動機功率造假,也是打擦邊球,正常的演算法是發動機產生的功經過發動機到變速箱齒輪,再到底盤輪軸上的最終功耗,俗稱輪上功率,淨功率。這個力的傳輸過程會損耗一些功率。而一些不良商家是算髮動機出來沒損耗的功率。所以中國產1.5T那些宣傳的功率差不多快媲美合資2.0T的了。於此來忽悠那些不懂車的小白。
還有借題嘲諷一下某企業和一些拿錢辦事的不良自媒體,同樣的設計不同的說詞,真是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完全不用怕什麼,毫無道德誠信可言,毫無底線可言,典型的有奶便是娘。
-
19 # 拉燈81641027
不可能假,貴州這邊銷量很好,博悅到處都是,遠景EMGRAND EC7就不說了,最近看到不少x3,吉利在貴陽有投資,計程車絕對是遠景
-
20 # 2018崢嶸歲月
雙色球就是例子,聽幹銷售的朋友說合資車企某眾都可以月底開出發票開再作廢沖銷量,其他的自己尋思!月銷過萬的領克就是神奇,路上沒見過,華人信仰銷量大的就是好,於是各種排行榜就成了洗腦工具
回覆列表
每年的一月份,廠家會根據全年銷售計劃,給全國各地經銷商下達年度任務。而年度任務會分解成季度任務和月度任務。只有年度、季度、月度任務都完成了,才能100%拿到廠家獎勵的實銷獎勵。而且有些廠家可能分車型再設有提車獎勵,提車100%和提車120%的獎勵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有些經銷商為了完成廠家給訂的100%提車任務,為了多拿超100%之外的提車獎勵,只能多提車。可是,一但趕上銷售不好,又想拿到廠家給的實銷獎勵,只能往廠家上報虛假檔案,這虛假的檔案其實是沒有形成實際銷售的,只是騙廠家的獎勵罷了。我們要想了解實際銷量,只能看車管部門釋出的上牌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