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機食品
-
2 # 金山西見
強迫症是一組以強迫觀念或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心理障礙。在普通人群中強迫症的患病率大約為1%,通常人民所說的“潔癖”“恐艾症”等均為強迫症的一種表現。
但事實上人們生活中常有“強迫現象”的發生,比如有時會有一首歌老在腦海裡響起,或者出門後總在擔心屋門是否忘記鎖了?煤氣是不是沒關好?甚至有時會因此回家檢查。或許你會記得小時候在走在鋪有地磚的馬路上時,腳一定不能踏在線上,或者走幾步必須跳1步才能繼續向前走等。這也是強迫症嗎?
可以說人人都可能會有強迫現象,一般來說這種強迫現象程度輕微、持續時間短,不引起明顯焦慮等情緒的話,就屬於正常的表現,不必過於擔憂。只有當這些“強迫現象”給你個人或者周圍人帶來煩惱和痛苦,給生活或工作造成影響了才可能屬於強迫症了。
-
3 # ataman
其實強迫症這種疾病要是患上的話,對於人的正常生活或多或少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建議在生活之中一定要積極的進行預防,其實就是需要保持一個開朗的性格,遇事要順其自然。
-
4 # 觸點健康
各路奇葩強迫症,進來對照檢查下你是真強迫還是假強迫
原創 YUE健康現在沒點強迫症,都不敢說自己是現代人了。地板缺了一塊!褲子只有一邊有洞!洗手要正反洗三遍!生活中所謂的強迫症無處不在,以前沒發現。自從有了“強迫症”這個詞,才覺得人生有很多東西無法解釋。然而,你那隻叫小小的完美主義,真正的強迫症要可怕得多。
現在出門,沒點強迫症,都不敢說自己是現代人了。不信看看現代人都有哪些奇葩的強迫症:
1、手機app上有數字一定要點開,我就不懂為什麼能忍受有100多條未讀簡訊!
2、出門前一定要會回頭看看鑰匙,手機,MP4拿了沒,門鎖好了沒,全部都要確定一遍才放心走。
3、睡前必須要上廁所,如果躺在床上一直沒有睏意,那麼到真正困了要睡時,也要再去一次廁所。
4、雙肩背的肩帶一定要順溜,即使看到別人的揹帶反了,也抑制不住想要給他翻正的衝動。
5、一隻鞋子上出現損壞,就自己損壞另一隻,而且要壞得一模一樣……
6、用衛生紙一定按上面的一節一節撕,如果誰不是一節一節的撕衛生紙,看著好抓狂,然後把那人剩下的紙重新撕好……
7、儲蓄卡內的餘額必須是整數,如果出現了3毛4這樣的餘額,可能會出現全身無力,於是默默地把小數點後面的錢轉賬給朋友。
8、去超市買飲料,很整齊的一排,中間卻出現了一個不同顏色的,受不了,就憤然買了。
9、還有還有!九宮格缺了一塊!
幾乎所有的人可能都經歷過這樣的強迫現象,一般來說這種強迫症狀程度輕微,持續時間短,不會引起嚴重焦慮等情緒障礙,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統計手冊最新版(DSM-V)給出了強迫症的診斷標準,真正的強迫症應該是這樣的:
A. 具有強迫思維、強迫行為,或兩者皆有。
強迫思維被定義為:在該障礙的某些時間段內,感受到反覆的、持續性的、侵入性的和不必要的想法、衝動或意向,大多數個體會引起焦慮或痛苦。
個體試圖忽略或壓抑此類想法、衝動或意向,或用其他些想法或行為來中和它們。
強迫行為被定義為:重複行為(例如,洗手、排序、核對)或精神活動(例如,祈禱、反覆默誦字詞)。個體感到重複行為或精神活動是作為應對強迫思維或根據必須嚴格執行的規則而被迫執行的。
重複行為或精神活動的目的是防止、減少焦慮痛苦,抑或防止某些可怕的事件、情況;然而,這些重複行為或精神活動明顯是過度了的。
B. 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是耗時的。例如,每天消耗1小時以上, 所引起的痛苦,也許導致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
C. 此強迫症狀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例如,濫用的毒品、藥物的生理效應或其他軀體疾病。
D. 該障礙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的症狀來更好地解釋。
字太多,不想看,網友@連盼龍就給了個很好的例子:
如果你覺得不太確定門是否鎖好從而產生想去檢查一下的想法,這種狀態不是強迫症,屬於正常狀態。
如果在確定已經鎖好的情況下,依然有再檢查N次的衝動,理智與衝動持續衝突,以上過程反覆數次,並感受到焦慮。這是真正的強迫症。
所以,你想象中所謂的強迫症,可能只是你一點小小的完美主義,強迫症不背這個鍋,處女座也是。
東西要擺成直線、走路順著地磚格走、不斷地洗手、不停地看手機擔心有來電沒接……我們總是愛輕鬆自黑或笑人“強迫症”。但最近看網上說強迫症是一精神障礙!強迫症是一種病嗎?
回覆列表
不能定義成是一種病,只是一種思維的習慣. “本性難移“所講的就是說習慣很難改變. 思維習慣不能定義成為一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