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作為家長,我始終相信:成長終究是孩子自己的,孩子自然擁有成長的力量,學會放手,他們會變得更棒!那麼,什麼情況下需要放手?這個放手的“度”該如何把控呢?
9
回覆列表
  • 1 # 牽手教育

    在孩子成長的這7個階段,應該學會的基本技能。你做到了嗎?

    一個從小在家受寵的獨生子,到了學校後就可能出現一系列問題:不能獨立完成自己的作業,上課搗亂,捉弄同學,等等。

    孩子之所以有這些問題,是因為他的能力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而是一直處在一個嬰幼兒、被照顧的狀態裡,因此缺乏獨立的能力,所以到學校後,他也不知道如何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包括不能自己完成作業;另一方面,他又習慣於被關注,需要隨時隨地有人注意他,當感覺被忽略的時候,他就以不守紀律,搗亂,捉弄同學這些令人討厭的方法尋求引人注目,哪怕因此引來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嘲笑。

    家庭教育網的副主編,林賽·赫頓根據年齡類別,概述了各種生活技能。分為7個階段,來幫助想成為權威型的父母。對照自己的孩子在相應的年齡階段,應該學會的基本技能。這些事孩子應該為自己做的事情,這些要求非常適合於作為起點。

    1、2~3歲:簡單易做的家務和基本的穿衣清潔

    這個年齡的孩子開始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3歲時孩子應該能做到以下這些。

    ·幫忙把玩具收起來。

    ·在你的幫助下自己穿衣服。

    ·把脫下來的衣服放進髒衣服簍裡。

    ·幫忙擺桌子。

    ·在大人的幫助下刷牙、洗臉。

    2、4~5歲:重要的名字和數字

    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安全技能處於重要位置。他應該能知道並做到以下這些。

    ·知道自己的全名、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

    ·知道如何撥打緊急電話。

    ·完成簡單的清潔工作,如給手夠的著的地方除塵、飯後收拾桌子。

    ·給寵物餵食(家裡有的話)。

    ·認識錢的面額,基本瞭解如何使用金錢。

    ·獨自刷牙、梳頭、洗臉、幫忙做一些基本的洗衣雜務,如收納自己的衣服、把自·己的髒衣服放進洗衣機。

    ·挑選自己要穿的衣服。

    3、6~7歲:基本烹飪技術。

    這個年齡的孩子可以開始幫忙做飯,可以學習做下面的這些事。

    ·用鈍刀混合、攪拌和切割。

    ·做便餐。

    ·幫忙把食品收起來。

    ·洗盤子。

    ·安全使用家用清潔劑。

    ·如廁後的清理。

    ·獨自整理床鋪。

    ·獨自洗澡。

    4、8~9歲:為個人物品感到自豪。

    到了這個年齡,孩子應該為他的私人物品感到自豪,並能管理好個人物品,包括能夠做到以下這些。

    ·疊衣服。

    ·學習簡單的縫補。

    ·料理自己的戶外玩具,如腳踏車、旱冰鞋等。

    ·注意個人衛生,不需要別人提醒。

    ·正確使用掃帚和簸箕。

    ·閱讀菜譜,準備一頓簡單的飯菜。

    ·幫助羅列雜貨清單。

    ·數錢和找零。

    ·書面記錄。

    ·幫助做些簡單的園藝活兒,比如澆花、除草。

    ·處理垃圾。

    5、10~13歲:開始獨立。

    10歲的孩子可以開始獨立執行許多工。他應該知道如何做下面這些事。

    ·一個人在家。

    ·自己去商店購物。

    ·給自己的床換床單。

    ·使用洗衣機和烘乾機。

    ·安排和準備一段有幾道菜的餐飯。

    ·用烤箱烤制、烘焙食物。

    ·熨燙自己的衣服。

    ·學會使用基本的手工工具。

    ·修剪草坪。

    ·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

    6、14~18歲:學習更高階的技能。

    到了14歲,孩子應該已經很好的掌握了前面的所有技能。最重要的是,他應該可以做下面這些事。

    ·完成更復雜的清潔和維護工作,如清理吸塵器、清潔爐灶、疏通排水管。

    ·給汽車加油、給輪胎充氣、換輪胎。

    ·閱讀、理解藥品標籤和劑量。

    ·參加求職面試,找到一份工作。

    ·備餐、做飯。

    7、年輕成人:準備獨自生活。

    孩子離家上大學或搬出父母家時,需要知道如何養活自己。在他自己出去闖蕩之前,還有一些技巧應該知道,包括以下這些。

    ·預約醫生,以及預先安排其他與健康相關的重要事項。

    ·對財務有基本的瞭解,能夠管理自己的銀行賬戶,保持收支平衡,會使用信用卡。

    ·理解常用的合同,如租房或汽車租賃。

    ·安排換機油,有基本的汽車保養知識。

    讀到這份清單時,你的眉頭可能已經皺緊了。雖然這份清單,有些在中國細節不同。但基本都是需要掌握的獨立技能。

    你給孩子準備了什麼技能,來讓他獨自面對自己的人生?

  • 2 # 塊朩頭

    當孩子對你提出反抗,跟你有不同意見的時候就要適當的放手了,這個度在於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比起做孩子的長輩,我更願意跟孩子交朋友,讓孩子也願意把心事吐露給我聽!!我在不左右孩子的情況下,給予自己一個朋友的建議,這樣既維護了孩子的面子,也給了成人有的幫扶!!

  • 3 # 江蘇2021新高考

    對於大多數兒女心重的家長,對於孩子永遠都不會徹底“放手”,也不可能做到“放手”,責任心還有中國傳統文化使然。

    既然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放手不管或者少管孩子那是對自己放縱和懶惰,那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我們不應該老去琢磨要不要“放手”,而是花心思怎麼與孩子共情、共處及至我們和孩子之間“最大利益化”,即我們和孩子之間彼此受益、彼此愉快、彼此和諧,我們能夠成為真正的“一家人”,能夠共進退,能夠迎接未來不可預知的困難和挑戰,當然也能夠感受到生活幸福。

    我不想去批判部分家長這種“放手”論,這是很多成年人的主動選擇,也許這樣做,確實能夠“放飛孩子的自我”,能夠讓孩子更早獨立、成才,但我更相信我們參與對孩子的管理以及人生規劃,能夠讓孩子避免更大的災禍或彎路,能夠讓孩子的人生軌跡變得光明、平坦和順利一些。

  • 4 # 京山政法君

    謝謝邀請!可憐天下父母心,說到放手,作為父母可能很無奈,在父母的眼裡,孩子永遠都是孩子,無論他長大後多麼優秀,總是希望他一直都在你的視線裡自由飛翔。但是孩子總會長大,總會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人生,作為父母,能夠給予的,只有溫暖關懷和及時的提醒,最大限度的給予孩子自由成長、思考、實踐的空間,放手,應該在孩子童年時候就開始了。

  • 5 # 高山grk

    講到放手,想起了之前一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現今的孩子要放手,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沒有危險的狀態下可以。

  • 6 # 全職媽媽說

    沒錯,“成長”終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也的確擁有成長的力量!關於“放手”這兩個字,以我帶兩個孩子的經歷和經驗,我覺得最考驗媽媽的智慧!

    我們看的育兒書多了,各類專家,各種觀點和方法,發現看來看去,很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能用方法的不多。或者總覺得有些方法,用起來也不是那麼順手!什麼時候放手,什麼時候建立規則,真的需要智慧!所以我常說,一個人的智慧,其實就是對事情邊界的把握,這是我自己的真實體會!

    我覺得如何放手,從大的原則來分,就是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爺的事。

    如果以父母為自己,我覺得自己的事就是成長自己,孩子的事屬於他人的事,天要下雨還是出太陽屬於老天爺的事。我們每一個人如果都把這三個關係搞清楚,也就活的輕鬆了!

    我舉個例子,昨晚我叫孩子洗碗,她在桌子上收碗拿去廚房的路上,把筷子散落了一地,我很淡定,她自己也能搞定,她姑姑在旁邊,快速想過去幫忙,被我立刻制止了,我說你不用去,她自己可以!她姑姑現在瞭解我的個性,也就沒過去了!我從頭到尾都很淡定。我不會去指責說,你看你,拿個碗筷都拿不穩什麼的。我是很淡定的對她姑姑說,你不用過去,她掉了自己會撿起來,而且她會去思考,拿碗筷的方式需要調整一下。我家孩子也的確自己撿起來,很淡定的去廚房了。沒當一回事。

    從這個例子來看,洗碗交給她了,就是她的事情,除非有她利所不能及的事情,並且請求幫忙,父母才可以過去幫忙!那麼從頭到尾,都應該她自己獨立完成。父母在旁邊需要的是淡定和從容,父母的狀態最影響孩子,比如著急擔心的情緒,比如嘮嘮叨叨等!整個過程我很淡定,灑落筷子不當大事,孩子就可以從容面對,也不需要因為散落筷子,緊張或者擔心被我罵,就算全部的碗撒了一地我也接受,因為我準備讓她洗碗,就準備讓她摔碗,這是成長的代價。但是整個過程,她自己可以獨立完成始末,這是她的全部責任。在我看來這就是界限!不知道我有沒有說清楚!

  • 7 # 弘道

    說孩子擁有成長的力量和家長要學會放手都是非常好的教育理念。但是,所謂的“放手”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走到該管的管,不該管的則要放。那麼,家長應該如何確定哪些該管和哪些該放呢?這就需要家長努力學習和經驗,而且教育既是科學,更是藝術。

    比如,家長應該管的是一些基本原則和底線,放的則是孩子的思想自由和思考的獨立性。

  • 8 # 湘西之緣2006

    從小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都自己做,學會獨立。對於孩子的要求不能毫無限度,要讓他學會知足。自己的錯,學會自己承擔

  • 9 # 奇堯最棒

    教育孩子是一門深不見底的高深學問,“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父母對於子女,應是指導者、協商者、而絕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父母對於子女,應是盡全力、耐心地用愛心培育,孩子的世界與成人不同,父母應掌握一定的育兒知識在理解孩子的背景下進行教育,絕不能一味蠻做、或放任不管,若不能正確施教,便大礙孩子的健康成長。

    世界上再沒有比教育孩子更為神聖的責任了。家長細微的忽視、漫不經心的舉止言行,都可能造成對孩子的觀念的毀滅,所以說,對待孩子,大人所做的一切都要對他們負責。把完善的教育留給孩子,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家教中寬中有嚴,方有全家一世的安寧。愛孩子而不教,等於不愛,教孩子而不傳授善良和美德,等於沒教。

    關注孩子的成長,是做父母一輩子的事,絕無在什麼時候應該“放手”或“不管”。(可參考梁啟超教子的經驗,一門九子女皆才俊,出了三個院士,梁啟超對子女教育的書信超百萬字)

  • 10 # ZYZ80895401

    這樣之況下,不能放手,要引導孩子如何樣處世,將自己同齡之所遇到的經驗教訓傳授給孩子,讓其不走灣路迅速成長……

    這時候的孩子,你就要放手了,讓孩子走出自己生存之路……

  • 11 # 春天1209644733

    從孩兒出生的那一天就哭著而來,在嬰兒時期完全要依靠父母的精心餵養和教導下成長,其實孩子在生下來,會哭的那一天,就已經和父母討教的開始了!同時哭有時也就成了孩子威脅大人的有利武哭,如果你開始處於母愛過逆愛,孩子一哭就去抱他,那麼這一步你就輸了。我認為孩子的成長是有階段性的,兒童期,有7歲8歲討狗嫌的說法,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別活潑好動,說不定給你惹個什麼亂子,所以也就家長特別費心的時候,再下來孩子到了十一二歲以後在生理上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這個階段是人生更重要的成長階段,做為父母一定要學會和孩子以朋友般的相處,這樣以便於和孩子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我認為在孩子未成人之前都不是家長放手的時候,但是在孩子成長階段注意孩子的個人愛好,儘量去給他們創造條件,說不定孩子還會給你帶來驚喜。

    身教重於言教,做為孩子的家長,你們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管好自己。(教育孩子也是和孩子培養加深感情的階段,不要太看中孩子的放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聯盟:大司馬剛宣佈退出排位賽,因為一架飛機就重回峽谷,真香定律這麼給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