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58度烈酒愛歷史

    宋太祖在位的時候中原和南方基本平定了,就算有個別地方還沒平定也已經附庸了,國家也在戰亂中開始生產發展了。當初跟隨自己打天下的那幫武將兄弟們都杯酒釋兵權回家享受歌舞太平了。契丹一時半會兒也打不下,他也攻不進來。

    趙匡胤一直在琢磨遷都的事,也經常在朝會上談及此事,也分析汴梁城的優勢和劣勢。開封府一馬平川守不住,就算能守也要耗費太多的兵力和錢財。短時間還好,時間一久會把國家拖垮,這事趙匡胤說過多次了。長安和洛陽都有大山擋住,外族不容易攻進來,起碼比開封府易守難攻,最起碼不會耗費那麼大的資源來拱衛京城。但是遷都這件事遭到絕大部分朝臣反對,尤其是他弟弟趙光義的反對。

    趙光義給出的理由是汴梁城是戰國時期就是魏國國都,五代十國時期也是幾朝國都,底蘊深厚,現在大家又在汴梁置辦了家底,不能隨便遷都,搞得滿朝文武都有意見。趙匡胤也只能暫時作罷,但始終沒有放棄遷都的想法。其實最不想遷都的還是趙光義為首的一幫朝臣們,趙光義軍事方面拿不出手,但是玩政治那是一流高手。宋朝建立後趙光義被封為晉王,位在諸王之上,而且還有宰相的官職,想想他的權利有多大。

    天下初定的時候趙匡胤就搞了一出杯酒釋兵權,把武將的軍權全部收回。又鼓勵大家廣納美妾,多蓄錢財,每天在家享福。武將沒落文人就抬頭了,趙光義就是文人領袖。圍繞在他身邊的人都是在汴梁家產豐厚,要是要他們遷都這邊的家底都沒了,肯定不幹。而且一旦遷都趙匡胤可能又會把權利握住,趙匡胤的兒子也在慢慢長大,這對於趙光義來說不是好事。所以說在戰略眼光來說趙光義是遠不如他哥。就在趙匡胤又準備謀劃遷都之時,突然駕崩。終北宋一朝遷都一事也沒有完成。結果也跟趙匡胤預料的一樣,拱衛京師的禁軍越來越多,耗費國力也越來越嚴重,最後被金軍打到開封城下,攻陷汴梁。

  • 2 # 大白白野

    北宋皇帝之中趙匡胤最有軍事才能,他去世前軍事、政治形勢不錯。軍事方面基本僅剩山西境內的北漢政權和,南方除割據福建漳泉兩府的陳洪進,割據兩浙的吳越錢氏外都歸順了宋朝,可以說基本上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局面。趙匡胤認識到遼國比較強大,燕雲十六州不易收復,計劃準備錢財贖回燕雲十六州。趙光義屬於文官之才,雖然軍事方面不一定比哥哥趙匡胤強,但是政治似乎比趙匡胤強,有許多文武百官支援趙光義。趙匡胤遷都洛陽,由於趙光義等人不同意此事擱淺了。

    趙匡胤透過政變34歲當上皇帝,50歲去逝,在位十六年,去逝很突然,雖有燭光斧聲之說,但是也不能確定趙光義殺死哥哥趙匡胤,趙匡胤死後趙光義繼位也有情可源,趙匡胤能政變篡位成功就是乘後周皇帝年少國疑,所以選擇有一定政績和能力的趙光義繼位也是正常,趙匡胤母親杜太后也鑑於後周情況提出不讓幼主繼位,讓趙光義繼位的“金匱之盟”。趙匡胤不一定要提防趙光義的。

    趙匡胤可能也沒意料到自己會中年突然去逝,因此沒有釆取措施預防趙光義。再者趙匡胤基本是仁慈君王即使想預防趙光義也不會釆取什麼軟禁、下毒手等過分的手段,想不出太好預防措施,而且有些事情還應依賴趙光義去處理。

  • 3 # 小明歷史趣聞

    宋太祖去世前北宋的政治形勢是趙匡胤與趙光義兩個權力中心,趙匡胤是皇帝,至高無上,趙光義是親王兼任京兆府尹;為什麼趙匡胤不採取措施防範宋太宗?因為他已經沒有什麼能力限制了;基於前兩個原因,所以宋太宗繼位不會得到反對意見。

    趙匡胤去世前的政治形勢

    趙匡胤是從後周手裡奪取的天下,跟五代十國是緊挨著的,五代十國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那就是皇帝都很難熬到晚年,要麼被兒子或者權臣所殺,比如朱溫、李存勖,要麼在出徵的過程中病逝,比如柴榮。

    陳橋兵變時,趙匡胤年僅三十三歲,他的兒子年齡更小,在當時的大環境下,趙匡胤需要不斷地外出征討,如果將開封留給年幼的兒子鎮守顯然是不行的,那就會造成另一個黃袍加身的故事發生,而更讓他擔心的是,如果在出徵時病逝於路上,趙家天下就不復存在了。

    因此,趙匡胤不得不尋找一個有資格、能夠穩得住開封的信任的人作為他的後繼者,趙光義自然而然就出現在他的腦海中,陳橋兵變,趙光義是立有大功勞的,在群臣中也是威名赫赫,顯然趙光義要比他的兒子更適合留鎮京師。

    既然留鎮開封,必須要有相應的官職,趙光義的官職便是京兆府尹,同時被封為親王。

    五代十國時期還有另一個傳統,為了防止太子形成另一個有號召力的權力中心,以至於弒父奪權,因此在選擇接班人的時候,都是設立的隱皇儲,隱皇儲身份的象徵就是凌駕於眾王之上的親王外加掌控京師的京兆府尹。

    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可以保證皇帝遭遇意外後,天下能夠順利地延續到下一代,又可以壓制另一個權力中心的出現,畢竟沒有太子的身份,不用擔心他對皇帝做一些刺殺的事情。

    宋太祖去世前,北宋的政治形勢基本上是皇帝趙匡胤,隱皇儲趙光義。

    趙匡胤為什麼不採取措施防範宋太宗

    趙匡胤之所以設立隱皇儲的目的就是為了趙家天下的延續,在趙光義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的時候,他自然不會對他有所猜忌。

    而趙匡胤面對的是四分五裂的十國時代,按照趙普的策略,先易後難,先南後北,因此趙匡胤的主要事情都放在了平定周邊勢力上,無暇顧及朝廷內部的事情,這個重任落在了趙光義身上。

    在處理朝廷內部事務的過程中,趙光義充分發揮了自身的才能,因此拉攏了不少朝臣為己所用,本身就是沒有公開的下一任皇帝繼承人,眾臣也是樂於跟他走的很近。

    趙匡胤十六年的天子生涯,已經足夠趙光義在朝堂內部培養自身的勢力了,等趙匡胤年老的時候,他的兒子也已經長大成人,但是北宋的權力核心已經完全被一分為二,甚至趙光義的勢力已經遍及天下了。

    後世中還有一個非常鮮明的例子,明朝時期明成祖朱棣與明高宗朱高熾之間就是類似的關係,朱棣常年對外作戰雖然戰功赫赫,但朝廷內部的事情完全是朱高熾一人說了算了,幾十年的時間,朱高熾已經培養了各種親信,安插在所有重要的部門,無論朱棣對朱高熾有多不滿意,他都不能,也不敢廢掉這個太子。

    趙匡胤同樣不能,也不敢擅自動這個親弟弟,他只能徐徐圖之,畢竟此時的天下已經初定,再也不用勞心費力的四處征伐,有的是時間削弱趙光義。

    只是命是不由人的,趙匡胤沒想到,死亡會來得這麼快。

    宋太宗繼位為什麼沒人反對

    趙匡胤與弟弟趙光義喝完酒以後,宋皇后扶著趙匡胤回床休息,趙光義也回到了晉王府,等宋皇后後半夜探視的時候,才發現趙匡胤已經沒有了呼吸,這應該是酒後引發的心肺功能衰竭,導致的猝死。

    宋皇后立即找來太監王繼恩,命他前往趙德芳府上,畢竟皇帝殯天,作為皇子的趙德芳如果第一時間出現在宮中,封鎖訊息,把控禁軍,掌握北宋的朝權是有很大可能的。

    但是王繼恩沒有去趙德芳府上,而是去了晉王府,得知訊息後,趙光義立刻趕往宮中,並通知他的親信做好防範準備。

    宋皇后在趙匡胤的屍體前等到的不是趙德芳而是趙光義後,一切都輸了,宋皇后唯一能做的是,跪在地上,哀求趙光義放過他們母子。

    而朝臣對於天子的更換雖然有些驚訝,但趙光義是隱皇儲,比趙德芳兄弟的身份、地位更高,且把控北宋朝廷多年,勢力遍及每一個角落,誰也不好反對了

    總而言之,趙光義能夠順利的上位是離不開趙匡胤的幫助的。出於對趙家天下的考慮,趙匡胤將皇位的隱形繼承人留給了他的親弟弟,而不是年幼的兒子;多年的對外征戰,趙光義已經培養了眾多的勢力,即使趙匡胤想動,也不敢動了;連趙匡胤都無法撼動趙光義的地位和權力,更何況他的皇后及兒子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精準判斷所駕車輛與右側車輛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