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開日出322

    因為馬季先生乃解放後成長起來的文藝工作者,拋棄了不合時宜師徒父子的封建糟粕,以師生、同事相稱,胸襟開闊、品格高尚。

  • 2 # 鹹魚茶館

    姜昆1950年生人,馬東1968年生人,兩人差18歲,馬東叫姜昆叔叔一點毛病沒有。

    馬季那一代相聲人,遵循的是師生制度,講究的是傳道授業解惑,而不是追求輩分上的高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那都是現在某些人刻意炒作起來的陳芝麻爛穀子。

    劉寶瑞也是馬季四個老師之一,但他在《扒馬褂》裡面管馬季母親叫“大娘”,也就是伯母的意思。按照現在某些輩分至上的人看來,劉寶瑞這就是欺師滅祖亂輩分。但當時來說劉寶瑞跟馬季就是平等的無產階級同志,他教育馬季是組織安排,不存在恩賜或者賞飯什麼的,所以兩人也沒有高低輩的關係。

    馬季是那種背景下教育出來的,他對馬東就更得這麼教育了。再說馬季一直反對馬東說相聲,讓他出國留學,接受精英教育之後再從事其他行業,那麼馬東跟相聲行業一點關係也沒有,他就沒理由攀著馬季的輩分在相聲界充大輩了。

    有些粉絲被某班主洗腦後,對相聲輩分胡批亂講,什麼父親說相聲兒子生下來就自帶輩分。相聲輩分只是針對從業人員,不從事相聲工作的講個屁的輩分,你爸爸是派出所所長,你在網咖當網管,是不是你爸爸手下辦事還得找你簽字?

    馬東既然不在相聲行業中,那麼年長他接近二十歲的姜昆就是他長輩,馬季這麼教育馬東是非常正確的,做一個謙虛低調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招人待見。

    像那種趁一個輩分就覺得吃不幹喝不進,看見比自己輩分低的就當眾讓人家喊叔,看見有誰拜了大輩,比自己高出去一輩就罵人家欺師滅祖,這種人得勢的時候可以猖狂,一旦掉下神壇就得只剩萬世罵名。

    實際上馬季這一支師生制傳承都是如此,姜昆馮鞏趙炎都是叫馬季“先生”,或者就是“馬季老師”。對於跟馬季平輩,但沒有傳承關係的其他相聲同行,都是叫名字。姜昆馮鞏這些跟侯耀文侯耀華都是以平輩相處,因為都是同齡人,所以也不會喊師叔什麼的。

    而相聲泰斗馬三立馬志明父子,也是一直在倡導師生制度,反對封建師徒跟輩分。馬老曾經就這個問題接受採訪,說所謂的門戶跟輩分都是過去的糟粕,現在都應該摒棄。作為相聲從業人員應該看重業務能力和作品,你佔著大輩但沒能耐,那沒什麼用。相反如果一個小輩創作能力強,對行業有貢獻,那麼大家都應該向他學習,稱呼他為老師也應該。

    馬志明先生在《笑禮相迎》裡面,也做過類似的表態,現在因為師徒制度在某些人的炒作下又大行其道,弄得很多優秀的年輕人因為沒有門戶被同行排擠,連登臺表演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強調等級觀念的師徒制度就是有問題的,而平等的師生制度才是應該被倡導的。

    以師徒制度為幌子,讓徒弟為自己免費打工,一旦離開就各種髒水亂潑,那不是替祖師爺傳道,而是借祖師爺的幌子圈錢而已,吃相還特別難看。

  • 3 # 老馬哥247

    師徒如父子是舊社會封建道德觀,有些人藉此來控制徒弟。

    現在新社會,師徒關係也應適當調整,尊師重教是天經地義的,但不能以此來論資排輩,借輩分壓人。從候寶林到馬季及姜昆都是這種新形的師徒關係。

    現在的輩分只能代表師徒傳承關係,輩分高的並不代表你的藝高,更不能以此來壓制輩份低的人。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得搞清楚馬東跟姜昆先生之間的關係。其實吧,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比較難界定,可以說有關係、也可以說沒有。說有關係呢,姜昆先生師從馬東的父親馬季先生,是相聲界的“明字輩”(馬季先生師從“寶字輩”的侯寶林先生、屬於“文”字輩)。說起來,姜昆先生在相聲界的輩分其實並不算高,跟德雲社的“班主”郭德綱先生平輩,比“侯二爺”和“侯三爺”要低一輩、比“少馬爺”更是要低上兩輩!馬東作為馬季先生的公子,與馬季先生的徒弟姜昆先生自然是有關係的。

    可說沒關係呢,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馬季先生一生都反對兒子馬東學相聲,所以馬東雖然是馬季先生的公子,卻從來都不是“相聲圈子”裡的人!換句話說,馬東雖然是馬季先生的公子,卻不能算姜昆先生的師弟。當然,管師父的兒子叫“師弟”也不能算不對,但這只是一種類似“尊稱”或者“套近乎”的東西,實際上二者並沒有師承上的任何關係。

    馬東出生於1968年,而姜昆先生出生於1950年、比馬東大了整整十八歲!如果是擱在從前,這差不多就是相差一代人了。如果單純從年齡來看,馬東管姜昆先生叫聲叔叔恐怕也不算“吃虧”,不是嗎?二人之間存在這麼大的年齡差距,讓姜昆先生管馬東叫弟、讓馬東管姜昆先生叫哥,顯然雙方都不太好開這個口。更何況,姜昆先生還不是馬季先生所有徒弟中年齡最大的,最年長的甚至比馬東要大上二十多歲!管一位比自己大二十多歲的人叫哥,除非二人之間真的有血緣關係,否則還真的不太方便這麼叫……

    顯然,馬季先生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自馬東很小的時候開始,馬季先生就一直讓馬東管自己那些徒弟叫叔叔、而不是師哥或者哥。不僅是姜昆先生,像馮鞏先生、趙炎先生等等,馬東都管他們叫叔叔、而不是師哥或者哥。

    這其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畢竟馬東跟姜昆先生之間並沒有血緣關係。比如我舅舅家的大兒子,比我大了近二十歲,但我還是得管他叫哥。因為我跟他是有血緣關係的,如果我管他叫叔叔,那我又管我舅舅叫什麼呢?叫爺爺嗎?可是,我父親早年間還沒退休時的一些同事,年紀其實比我也大不了多少,但我還是得老老實實管他們叫叔叔。為什麼?因為人家是我老子的同事,我總不能舔著臉管人家叫哥吧?那我是不是也得管我爹叫聲哥呢?那估計我得被老爺子狠狠地胖揍一頓……

  • 5 # 王鴻飛001

    記得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姜昆曾經多次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小喇叭節目被邀請去給小朋友教說繞口令或講故事什麼的,當時欄目主持人一介紹就說是請姜昆叔叔怎麼怎麼的,估計馬東也許是受了那時電臺之影響才這麼說吧!當然本人只是猜測,不足為憑!在此還希望高明指正謝謝了!

  • 6 # 靖逸軒主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馬季先生讓兒子馬東管姜昆叫叔叔,這一行為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一位老藝術家的胸懷!馬先生一輩子都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很低,不管是面對同事、徒弟、還是朋友,從來不以長者自居,更不會用領導的語氣跟別人交流。

    馬季先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培養起來的第一代相聲演員,眾所周知他有四個老師:侯寶林、劉寶瑞、郭啟儒、郭全寶,侯寶林先生是責任老師。據說一開始在侯耀文沒入相聲門之前的時候,侯寶林大師也讓侯耀文叫馬季叔叔。這時的侯寶林大師把馬季是當做學生和同事看待的。

    正是因為受到侯寶林大師高風亮節的影響,馬季跟他的弟子也是以老師和學生來相稱,在生活中,他把弟子同樣以同事來對待,所以在馬東小的時候,馬季就讓馬東叫姜昆、趙炎、劉偉、馮鞏等人叔叔。 另外說明一點,馬東的年齡確實比姜昆馮鞏趙炎等人小挺多。

    據馬季先生的得意弟子馮鞏回憶,當時馮鞏先生寫了一段相聲想請師父馬季先生指導,當面表演完後,馬季從來不會說你這裡或者那裡說的不好,必須得改之類的話。甚至會跟徒弟開玩笑:兄弟,你這裡這樣說,效果是不是會更好些? 由此可見馬季老先生確實沒把輩分這些東西看得有多麼重要!

    就算是馬季老先生的弟子在1990年,在蘇州舉辦了拜師儀式,正式成為馬季先生的徒弟!但是馬東卻仍然稱呼父親的徒弟們為叔叔,直到馬季先生去世火化的當天晚上,馬東為答謝眾人請大家吃頓飯,席間,由姜昆、趙炎、馮鞏等人提出來的,姜昆代表所有師弟跟馬東說:你是我們的師弟,而且是親師弟,不能再喊叔叔,必須得改。從這之後,馬東才改口稱姜昆為昆哥,馮鞏為鞏哥。

    可以說馬季老先生不但把一生獻給了心愛的相聲事業,也為相聲界的後來人樹立了榜樣!公平的說,馮鞏先生做為馬季先生的得意弟子,也繼承了馬先生的高風亮節,在學生與徒弟之間分的不清,沒有搞又是擺知又是引保代之類的舊習俗。希望如今的相聲界多學學馬老先生的高風亮節,真正做到德藝雙馨!

  • 7 # 捕魚小分隊

    按輩分說,姜昆是馬季的徒弟,與馬季的兒子馬東平輩。不過,馬季先生為人低調、平易近人,他認為同行之間要講究平等,哪怕對方是自己的徒弟,所以他讓馬東從小就喊姜昆、馮鞏等徒弟叫叔叔。

    直到馬季先生去世,姜昆等徒弟為表示對馬季的尊重,堅持要求馬東改口叫他們“哥哥”。從之以後,馬東才不再叫姜昆叔,而改口叫哥。 有觀點認為,姜昆此舉並非出於對馬季先生的尊重,而是想以此建立起師徒之間的尊卑關係,因為馬季先生已經不在了,他作為弟子想尊敬也無處表達。主要目的是讓後輩們看,給他們立規矩。

    馬季的師父是侯寶林,侯耀文作為侯寶林的兒子與馬季同輩。馬東是馬季的兒子,郭德綱是侯耀文的徒弟,所以兩人也是同輩。郭德綱對馬東很尊重,每次見面都叫師哥,總是將“當年多虧了大爺的照顧”掛在嘴上。

    看來,馬東和他的父親一樣,關心的只是相聲本身的發展。

  • 8 # 鄭捕頭

    在馬季去世之前,他的兒子馬東管所有馬季的徒弟都叫叔叔,包括姜昆。這是馬季特意安排的,從中也能看出馬季作為相聲領袖的開明之處。

    按照相聲師承的規矩,師徒如父子,也就是說,一個相聲演員的徒弟和他的子女是同一輩人,是應該以兄弟姐妹相稱的。比如,侯耀文是侯寶林的兒子,而馬季是侯寶林的徒弟,侯耀文就管馬季叫師哥,如果侯耀文不在相聲門,也可以管馬季叫哥。

    按照這樣的規矩,馬東是應該管姜昆、馮鞏、劉偉、王謙祥、笑林、黃宏等這些馬季的徒弟叫哥哥的,因為他並沒有從事相聲行業也沒有師承關係,叫哥哥無可厚非。

    而在馬季收這些徒弟的時候,也就是七八十年代,當時的相聲圈並不流行拜師,尤其馬季是一個繼往開來不太講究這些老派傳統的人,別看他有那麼多徒弟,但在八十年代一直以老師和學生相稱,馬季甚至倡導一種朋友關係,力主平等。姜昆還好,在跟著馬季之前幾乎沒有學過相聲,而王謙祥和李增瑞等人都是帶藝投師,馬季就更加主張不要叫師父和老師,互相都是朋友。

    在這樣的氛圍中,馬季一直教育更加年幼的馬東,從小管這些平時向自己請教相聲創作和表演的人叫叔叔,以示尊重。

    其實馬季一直沒有像很多演員那樣,和徒弟們正式舉行拜師儀式,直到九十年代才在南方舉行了一場謝師會,舉行現代的儀式加上演出,這才名正言順地算是確定師父和徒弟的關係。

    2006年冬天馬季去世,馬東這時已經年近40歲,看著從小叫到大的叔叔們已經滿頭華髮,他這才對他們說,自己父親去世了,以後我就改口叫你們諸位師哥了。

    相信馬季先生地下有知,也會對馬東的話充滿理解。從這之後,馬東這才改口管姜昆、馮鞏等人叫師哥。

  • 9 # 雨天論娛樂

    1976年,姜昆代表黑龍江兵團到北京演出,被馬季發現並調到北京。這個時候的姜昆26歲,馬季42歲,而馬季的兒子馬東只有8歲,於是馬季就讓馬東叫姜昆為叔叔。其實不止是姜昆,馬東和馬季的其他弟子馮鞏、趙炎等弟子也叫叔叔。當然,馬季之所以讓馬東叫這些弟子叔叔,還有兩個方面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當時姜昆還沒有正式拜師。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正是破除這些陳規舊習的年代,人們在觀念上求創新。當時雖然馬季傳授姜昆相聲,而姜昆他們稱呼馬季為老師而非師父,這其中是有很大區別的。既然沒有正式的拜師,也就不用過分追求輩分,稱呼叔叔還是比較合理的。

    另一方面是馬季的高風亮節。馬季是一個非常開明的人,他非常不喜歡相聲界的一些陋習。所以他沒有讓這些弟子拜他為師父,也沒有過什麼賜藝名,馬季本身也是這樣,雖然是侯寶林的弟子,卻也沒有藝名。而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他讓馬東稱呼弟子們為叔叔。

    直到馬季去世以後,姜昆、馮鞏這些弟子為了表示對馬季先生的尊敬,讓馬東改稱呼叔叔為哥哥。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哥哥而不是師哥。因為一來他們尊重和欽佩馬季的為人,不以相聲內的師兄弟為稱呼。同時,馬東並不是相聲人,沒有相聲內的輩分,理所當然不應稱呼他們為師哥。

    從這件事上,不得不佩服馬季先生的為人。在我看來,相聲界內的輩分師承本身就有一種拉幫結夥的意思。這些年因為輩分受影響的相聲名家不再少數。李文華因為輩分,直到臨近去世,才正式拜馬三立為師。因為輩分太高,少馬爺馬志明直到現在,也沒有正式收徒。郭德綱當初因為沒有師承,在北京闖蕩時不被承認,遇到不少困難。

    這個師承輩分當然算是一種尊師重道的傳統,但更多的是形成一個一個的派系,相互之間並不團結。

    尊師重道更重要的是內心是行動,而不是一個藝名一個拜師儀式這麼簡單。曹雲金如今還在用郭德綱賜的藝名“雲”字,也沒有誰說他是尊師重道的人,就是這個道理!

  • 10 # 六合棚鋪

    因為在馬東很小的時候,馬季先生家與姜昆先生家是鄰居,都住在復興門外當時的廣播局宿舍的同一棟樓中,其他的鄰居還有唐傑忠先生,以及許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的播音員。

  • 11 # 君君藝1986

    馬季先生讓兒子馬東管姜昆叫叔叔,這一行為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一位老藝術家的胸懷!馬先生一輩子都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很低,不管是面對同事、徒弟、還是朋友,從來不以長者自居,更不會用領導的語氣跟別人交流。馬季先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培養起來的第一代相聲演員,眾所周知他有四個老師:侯寶林、劉寶瑞、郭啟儒、郭全寶,侯寶林先生是責任老師。據說一開始在侯耀文沒入相聲門之前的時候,侯寶林大師也讓侯耀文叫馬季叔叔。這時的侯寶林大師把馬季是當做學生和同事看待的。正是因為受到侯寶林大師高風亮節的影響,馬季跟他的弟子也是以老師和學生來相稱,在生活中,他把弟子同樣以同事來對待,所以在馬東小的時候,馬季就讓馬東叫姜昆、趙炎、劉偉、馮鞏等人叔叔。 另外說明一點,馬東的年齡確實比姜昆馮鞏趙炎等人小挺多。據馬季先生的得意弟子馮鞏回憶,當時馮鞏先生寫了一段相聲想請師父馬季先生指導,當面表演完後,馬季從來不會說你這裡或者那裡說的不好,必須得改之類的話。甚至會跟徒弟開玩笑:兄弟,你這裡這樣說,效果是不是會更好些? 由此可見馬季老先生確實沒把輩分這些東西看得有多麼重要!就算是馬季老先生的弟子在1990年,在蘇州舉辦了拜師儀式,正式成為馬季先生的徒弟!但是馬東卻仍然稱呼父親的徒弟們為叔叔,直到馬季先生去世火化的當天晚上,馬東為答謝眾人請大家吃頓飯,席間,由姜昆、趙炎、馮鞏等人提出來的,姜昆代表所有師弟跟馬東說:你是我們的師弟,而且是親師弟,不能再喊叔叔,必須得改。從這之後,馬東才改口稱姜昆為昆哥,馮鞏為鞏哥。 可以說馬季老先生不但把一生獻給了心愛的相聲事業,也為相聲界的後來人樹立了榜樣!公平的說,馮鞏先生做為馬季先生的得意弟子,也繼承了馬先生的高風亮節,在學生與徒弟之間分的不清,沒有搞又是擺知又是引保代之類的舊習俗。希望如今的相聲界多學學馬老先生的高風亮節,真正做到德藝雙馨!

  • 12 # 軍棋94

    叫什麼重要嗎?不要被表象迷惑!

    君不見,馬季大師公然稱讚某班主讓相聲又熱起來了,並居然給某班主的某社欣然題字。

    馬東帥哥肆意主持某社20週年社慶,公然稱讚某班主驚為天人!

    馬氏父子賞識誰、讚譽誰,昭然若揭!

    馬氏父子對某傳承人的表現感到失望、覺望、心死之情溢於言表,眾目昭彰!

    呵呵呵呵!

  • 13 # 吳巖松7601

    很大程度是時代造就的,當時中國正在推行破舊迎新,人人平等,傳統習俗沒人提倡,特別是體制內人員。搞不好給你弄個帽子帶上改革開放以後,一部分守舊思想的人,又一點點的拾了起來!

  • 14 # 楊建榮

    馬季先生是德藝雙馨的相聲大師,第七代傳人的集大成者。姜昆是馬季的弟子,當年拜馬季為師時已經26歲,而馬東只有8歲。那個時候馬季跟姜昆按照新社會的說法,那個時候講“破四舊”。師徒名分更多的是像一種工作關係。而馬東並沒有子承父業學說相聲,不算相聲圈的人,馬季先生平易近人,是一個很講傳統規矩的人,所以從小讓馬東叫姜昆叔叔,也沒毛病。只是後來馬季先生逝世後,姜昆等人才讓馬東改口以師兄弟名分相稱,從這種禮讓角度來說,又有點回歸傳統的意味,所以中國的傳統禮儀文化還是很讓人品味的。

  • 15 # 蘭石讀書習字

    馬東為什麼從小管姜昆叫叔叔?因為這是相聲大師馬季先生的命令。下面咱們就詳細說說。

    馬季先生

    馬季(1934—2006年)原名馬樹槐,天津寶坻人。中國相聲第七代傳人,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先生是繼侯寶林大師之後,相聲界的又一位領軍人物。

    馬季先生1985年當選為“十大笑星”之首 。2006年9月獲頒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馬季“人民曲藝家”稱號。馬季先生是五、六、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新中國成立以後,相聲界拜師儀式基本是自動廢止了,師父和徒弟關係演變成了新型的老師和學生關係。

    馬季進入中國廣播說唱團以後,團裡指定了四位大師級的老師:侯寶林先生、劉寶瑞先生、郭啟儒先生和郭全寶先生一起教馬季,侯寶林先生是馬季的責任老師。

    馬東

    馬東是馬季先生的兒子,1968年聖誕節出生於哈爾濱。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製作人、主持人米未創始人CEO。馬東曾在澳洲留學,回國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學習電視專業,在中央電視臺擔任過《挑戰主持人》製片人、總導演、主持人。

    姜昆

    姜昆,1950年出生於北京,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相聲演員。姜昆1976年進入廣播說唱團,師從馬季先生,是馬季先生的大弟子。馬季先生非常欣賞姜昆,所以他在卸任廣播說唱團團長的時候向組織上推薦了姜昆擔任團長。

    姜昆在馬季先生多年的言傳身教下,積極從事相聲藝術的創作和實踐,創作和表演了一大批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相聲節目。他的《如此照相》榮獲中國金唱片獎;《虎口遐想》等作品獲全國相聲大賽一等獎。

    姜昆是八、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稱呼由來

    馬季先生作為繼往開來的一代相聲大師,他非常開明,他和弟子姜昆等人之間既是老師和學生關係,也是朋友關係,也是平等的同志關係,甚至是兄弟關係。

    馬季先生在和徒弟們在研究新作品的時候,有時會逗逗徒弟,說:“兄弟,你看這段這樣改行不?”讓徒弟們哭笑不得。

    馬季先生不願意讓馬東從事相聲,因為他知道相聲太難了。所以他給徒弟們說“活”的時候,馬東是不能在場旁聽的。

    弟子們經常上門求教,馬季就讓小馬東稱呼姜昆等人為“叔叔”。姜昆等人不願意,可是師命難違,後來就一直這麼叫了下去。馬東給姜昆等人叫叔叔一直叫了30多年。

    改口

    2006年12月20日,馬季先生因心臟病發作不幸逝世,享年72歲。馬季先生逝世以後,中央領導透過各種方式表示了沉痛哀悼。12月24日,馬季先生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隆重舉行。中宣部部長等領導到場悼念。到場送別馬季先生的各界人士以及自發前來的群眾近萬人。

    馬季先生追悼會的當天晚上,姜昆、趙炎、劉偉、馮鞏等人強烈要求馬東改稱呼:“師父走了,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我們的弟弟……”

    馬東同意了,從那以後馬東看到姜昆等人不叫叔叔了,而是“昆哥”、“炎哥”“偉哥”、“鞏哥”,看清楚了各位:是昆哥不是師哥。

    因為馬東不是相聲門的人所以不稱呼他們為“師哥”而是稱“哥”。當然稱呼“師哥”也不能說不對。

    馬季先生讓馬東給姜昆等人叫叔叔,充分體現了馬季先生的寬廣胸懷和高尚人格,充分體現了新中國的師徒關係是人人平等的同志關係。

    緬懷一代相聲大師馬季先生。

    我非常喜歡馬季先生的相聲,我最喜歡的是馬季先生的單口相聲《宇宙香菸》。

  • 16 # 關心群眾注意方法

    WG前,大學老師都讓自己的孩子管自己的學生叫叔叔阿姨。我的專業課老師的長子比我還大,後來也在我的母校當老師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帶著學生到我工作的地方實習,見到我仍然叫我叔叔。我在學校時就跟我的老師說不應管我叫叔叔,但老師堅持認為自己和學生是同輩關係。現在人都認為老師就是父輩的,但那時候不是。可能馬季先生和我的老師一樣,讓自己的孩子管自己的學生叫叔叔阿姨。

  • 17 # 遊麓

    如果說有爭議的地方,應該是馬東是馬季的兒子。而按照相聲裡的慣例,馬東和姜昆應該是同輩份。可是,為何馬東叫過姜昆一段時間的叔叔呢?這還得從馬季和姜昆的關係開始說起。

    按照年齡來說,姜昆比馬東要大18歲,讓馬東喊叫姜昆為叔叔一點兒也不過為。

    馬季和姜昆之間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和現在的師徒還不大一樣。新時代的相聲講究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所以,師父和徒弟之間一般都以老師和學生互稱。

    這裡面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馬東不是相聲圈裡的人。雖然馬季在相聲圈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馬季似乎並不大願意讓馬東繼續在這個行業裡發展。所以,馬東不算是相聲圈裡的人。

    按照以往的慣例,馬東應該是馬季的下一輩分。也就是和姜昆是同一輩分。按照這個來說的話,馬季叫姜昆為叔叔有些不妥。這也是後來為何馬東改稱姜昆為哥的原因。

    而此時,馬季也已經駕鶴西遊。姜昆和馮鞏才要求馬東不再喊自己為叔叔而是改口為哥哥。也算是對於馬季的一種尊重。

  • 18 # 響馬老苗

    馬季先生開明,姜昆先生知道感恩。

    “師徒如父子”是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但以師承關係構成的龐大師承體系、排輩分,則是舊文化的糟粕,應該廢除的。

    師父教徒弟謀生手段,這是人生大事,相互之間有了義務。華人講究孝道,師徒關係也就形成了類似父子關係。

    但這種關係不能延伸,師徒如父子,但師兄弟跟親兄弟就沒有可比性,師爺跟爺爺也沒有可比性,其它什麼師叔師伯,還有遠房的師叔師伯,就更沒啥關係了。

    比如京劇大師程硯秋先拜了梅蘭芳大師,後來又拜了王瑤卿,而王瑤卿也是梅大師的師父。但程硯秋見了梅蘭芳還是叫師父,梅蘭芳跟程硯秋見了王瑤卿也都是叫師父。這都是很正常的事。各論各的,跟欺師滅祖什麼的沒關係。這種事梨園行非常多。

    舊社會說相聲的地位低,收入也低,為了更好的團結起來,就利用師承關係把大家組織起來。也是為了謀生的權宜之計,解放後就都廢除了。但師徒關係還是被高度重視的,說法上一般稱為老師徒弟。師徒如父子這種孝道文化還是值得繼承的。只是不宜延伸,過度延伸就是陋習了。

    馬三立先生自述,在大街上某知名相聲演員大老遠喊他師爺,他都裝沒聽見。

    馬季先生讓比徒弟們小十幾歲的兒子管他們叫叔叔,是非常開明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而馬季先生去世後,姜昆先生強烈要求他們跟馬東以兄弟相稱,代表的是一種對恩師的懷念尊重以及敬仰,也是值得讚揚的。

    現在相聲這種陳規陋習又被某社撿起來,當做管理工具用了。另外在宣傳上,還藉此站上道德制高點。網民們也喜歡看,一是武俠小說普及有認知基礎,另外也多了八卦素材。

  • 19 # 楚韻

    馬東管姜昆、馮鞏等人叫叔叔,其實是馬季先生故意為之的,至於為什麼?原因很簡單,用馬季先生的話來說,就是相聲行業的同行,應該以同輩相稱,因此馬季無疑就矮了一輩,得管姜昆等人叫叔叔了。

    01相聲究竟有沒有輩分之稱?

    相聲界卻是有師傅、輩分這樣的規則,不過馬季先生一直以來都是例外,和很多相聲從業者的師徒名分安排得死死的不同,馬季先生一直認為,同行相聲從業者,基本上也就是兄弟姐妹,最多也就是像學校一般教學的老師一樣,同輩相稱就可以了。

    因此,姜昆、馮鞏等弟子,雖然一直被馬季要求以同輩論處,但在他們心中,馬季一直都是老師般的存在。

    02正式拜師馬季

    早前,馮鞏、姜昆等人算不上是馬季的弟子,因為馬季一直用平輩的身份與他們相處,畢竟很多人都屬於同一個單位工作,師徒名分不太合適。

    90年,馬季才在蘇州舉行了拜師儀式,姜昆、馮鞏等人才算是正式成為馬季的弟子,但也僅僅是獲得了“弟子”這樣一個稱呼,本身馬季和他們依舊是以同輩相處,與之前沒有什麼區別,因此,馬東也就一直喊姜昆他們為叔叔。

    馮鞏說過,早前有一次寫了一個相聲段子,情馬季看看,提提意見,但是馬季看完之後扭頭對馮鞏說:“兄弟,這段很有意思”。

    所以,即使是拜師了,但是依舊還是以同輩相處。

    03馬東改口叫姜昆等人“哥哥”

    這是在馬季先生去世的時候,由姜昆等人提出來的,姜昆說:“我們是師傅的弟子,你是師傅的兒子,按照輩分就是我們的師弟,以後就叫我們"師哥"吧!”

    雖然馬東一輩子沒有學習過相聲,但按照古代師徒名分來說,馬東是馬季的兒子,是姜昆、馮鞏等人的師弟似乎也沒有錯。

    也正是因為這一段故事,馬東此後就改口將姜昆等人“哥”。

    馬季這一輩子,特別是在弟子這一個問題上,一直都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姜昆、馮鞏等人不是自己從小培養起來的,同時大家那時候很多都是在同一個單位或者是兄弟單位工作,輩分上來說大家應該是同輩論處,哪怕自己相聲輩分上是他們的師傅也一樣。也正是因為馬季先生這樣的想法,馬東自然就成為姜昆等人的“子侄輩”。

    此後,姜昆等人的提議,才讓馬東和姜昆等人同輩論處。

    每一個相聲團體都有自己的規則,不能用這個規則去強行指導另一個團體,所以德雲社的師徒名分也好,馬季先生的“兄弟”稱謂也罷,大家理解就行。

  • 20 # 峽谷園16

    這就是人格人品的體現,職業素養,個人修養的真實體現。試問哪家相聲人自己對師叔不叫師叔,讓徒弟叫自己爸爸,甚至年齡相差不足十歲就敢以父當稱,這是什麼文化傳承,禮儀傳教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司匹林對於植物來說是肥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