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孤獨蟲1014

    掉泥坑裡或者其他坑裡這種情況,操作不當確實會燒離合器,關鍵要避免半離合踩大油門。要從坑裡出來肯定要踩點油門,但是不能半離合踩,可以提前踩油門提高轉速,大概2000轉多一點,然後丟離合要迅速,不要拖泥帶水。離合可以丟完,但是油門不要松,看情況補油門,哪怕讓輪胎打滑都不要讓離合器打滑。出坑車身有加速感就鬆油門。

  • 2 # 閱動力

    汽車陷入泥坑燒燬離合器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陷入泥坑離合器會穩定的結合,只是輪胎與地面的摩擦係數降低,輪胎會存在打滑的現象。當陷入泥坑以後,我們會利用車輛的慣性脫困,掛入檔位行駛時車輛會動一下,但是持續時間很短,這種現象就是車輛的起步慣性。在很多的情況下,持續操作起步多次以後,車輛的慣性會越來越大,離合器也需要多次的結合,離合器高頻率的分離與接觸就會發熱,這個時候就會燒燬離合器摩擦片。

    如果判斷離合器片在打滑

    1.如果掛入檔位輪胎會隨著油門的增大而增加轉速,說明離合器連線沒有問題。

    2.如果加速以後輪胎沒有增加旋轉速度,說明離合器壓盤和摩擦片正在打滑。

    以上這兩種情況,都會對車輛造車損壞,只是損壞的元件不一樣。

    第一種情況不僅會損壞輪胎還會帶來其他後果,輪胎原地轉圈與地面會發生摩擦,但是這種摩擦會越來越小,因為輪胎旋轉時會把地面的泥濘帶出去,下面的坑會越來越大,最後很有可能架空輪胎。如果前面兩個輪同時高速空轉時,車輛會下沉,直到保險桿接觸到地面。這樣就會給車輛帶來脫困的難度。

    第二種情況會對離合器摩擦片造成影響,短時間內多次分離和連線,摩擦片會很熱,次數過多時會聞到一股燒焦味,此時說明離合器片已經達到了所能承受的溫度極限。如果繼續操作,離合器片和壓盤會燒的通紅,直到摩擦材料全部耗盡。

    正確的脫困辦法

    汽車陷入泥潭中如果操作三次以後就不要再繼續了,如果繼續就意味著有可能損壞配件和增加脫困的難度。可以透過以下方法進行嘗試。

    1.透過對輪胎放氣來增加與地面摩擦力。看到輪胎明顯的壓扁即可,氣壓一般為總氣壓的一半。

    2.找木板或者碎石增加輪胎的抓地力。

    3.使用工具進行改變坡度。例如:鐵鍬,在汽車前輪儘可能挖低一點,以減少車輛前進的阻力。

    自動擋變速箱汽車注意事項

    雙離合變速箱與AT變速箱同樣也有摩擦片,如果在掛擋加速時引擎轉速在上升輪胎不旋轉,說明離合器離合器已經連線,只是扭力無法輸出,離合器此時也在打滑,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車輛負載時。

    CVT變速箱由於使用皮帶和輪變速,加油遇到阻力過大扭矩無法輸出時,渦輪的壓力和溫度會增加,會導致渦輪洩壓和變形。

    總結:車輪陷入泥坑時一定要正確操作,不可多次重複操作,以免帶來高額的汽車修理費用。

  • 3 # 天和Auto

    汽車「泥地脫困」是機率燒燬離合器-越野車型並不適合MT

    兩個問題:

    汽車越野時為何容易燒離合哪種變速箱最適合越野車型

    「燒離合器」是越野車最常見的問題,原因其實非常簡單。汽車越野的場景主要泥地脫困是,爬坡甚至“攀巖”。

    第一種場景需要的是低輪上功率的輸出,以緩慢的車輪轉速驅動車輛駛出溼滑路面;想要達到這種狀態則需要半聯動,也就是降低離合器壓盤對摩擦片的垂直壓力,發動機飛輪轉動過程中輸出的轉矩只要大於和離合器片的摩擦係數,兩者就會以打滑的狀態傳動。

    動力是必然會有一定程度損耗的,那麼透過變速箱輸入到車輪的動力也會比較低;此時透過車輪輸出的轉矩不會過多超過輪胎與地面的摩擦係數,打滑的程度也就可控了。能實現的結果是不會因車輪高轉刨出坑導致陷車,而是車輛緩緩的駛離。

    第二種場景需要的是“低轉速大馬力”的狀態,因為在爬坡時不宜車速過快,否則面對複雜路況很有可能讓車輛失控;理想的狀態是發動機持續輸出動力驅動車輛緩慢前行,同時可以克服傳動系統的轉動阻力,以保證發動機不會熄火。

    這種狀態仍舊需要半聯動,以飛輪和離合器的打滑抵消掉傳動系和車輪執行阻力,發動機以偏高的轉速輸出的動力可保證正常爬坡。這就足以解釋為什麼會燒離合器的問題了,因為主要的脫困場景都需要半聯動,而這種操作實際就是在“磨離合器”玩。

    知識點

    1:半聯動的本質一定程度抬起壓盤,透過降低壓力實現飛輪與離合器的「滑動傳動狀態」。任何物體的常規滾動摩擦(正常聯動狀態)都會有磨損,比如無級變速器的鋼帶錐輪,汽車的車輪等等。

    然而是這還只是不打滑的磨損,滑動摩擦是物體表面接觸時的磨損;摩擦的本質是物體表面分子的相互作用,也就是碰撞與消耗,所以半聯動狀態必然會造成較為嚴重的磨損。而且磨損的不僅僅是離合器片,壓盤也不例外;這就是生產標準要求離合器片不得低於27.5萬次摩擦,壓盤為55次的原因,離合器本就是“消耗件”。

    2:任何物體的摩擦都會產生熱能,而熱能(溫度)的提升又會加強分子運動的強度;那麼長時間半聯動則會產生高溫,高溫加強飛輪與離合器表面分子的運動強度,這就等於讓兩者有些“互斥”而降低摩擦係數。

    所以高溫後的離合器會更嚴重的打滑,在高轉速飛輪的作用下,溫度會很輕鬆的增長到300℃以上;該溫度標準會對摩擦片的材料產生不可逆的損傷,這就是為什麼越野車型容易燒離合器的原因了,是隻要越野就無法避免的問題。

    理想選項MT·manual transmission-手動變速箱用離合器AT·auto transmission-自動變速箱用液力變矩器

    其實除了MT以外,AMT和DCT(雙離合)兩種機型也都用離合器傳動;所以裝備這三種變速箱的汽車都不適合越野,不過是現實中仍舊有很多車輛用MT,原因是什麼呢?

    任何為越野車MT找正面理由都是沒有意義的,手動機型初期佔有率高的原因只有一點——製造成本低,說白了就是機器的價格低,整車價格也會便宜些。但隨著AT變速箱製造成本的下降,MT越野車基本都在淘汰過程中了,目前僅存的選項似乎只有北汽212和勇士,以及少數皮卡車,剩下的主力車型基本都以6/8AT為主。

    「液力變矩器」的優勢非常突出,那就是在車速過低的時候,負責接收發動機動力並傳遞到變速箱的變矩器是“液力傳動”,流程如下。

    發動機驅動泵輪泵輪攪動變速箱油油液透過導輪流動擠壓渦輪使其運轉

    渦輪帶動的是變速箱的動力輸入軸。這一流程是不存在磨損的,即使泵輪導輪和渦輪的轉速不一致,但是“磨”的也只是ATF變速箱油而已;油液當然不用擔心擠壓與分子的碰撞,要知道這些油液都是極其難壓縮的,然而液體又有“柔性”的特點,所以用這種結構傳動就不用考慮損傷變速箱了。

    重點:優秀的越野車包括皮卡都在用AT變速箱,比如BJ40、坦克300、Wrangler、賓士G Class、福特猛禽、炮皮卡等等;這就足以說明哪種機型更適合越野車了,而且原因不單純是不會磨損。

    「不會熄火」才是自動擋越野車最大的優勢,MT在半聯動控制不當時很容易熄火,如果在傾角很大的坡道或側傾時熄火,車輛失去制動力和方向助力,想要穩定的脫困還現實嗎?怕是連不翻車都很難做到。所以不熄火是非常重要的設定,然而也只有各類自動變速箱可以做到。

    其他:理論上在溼式雙離合出現後,油浸式離合器的磨損程度也算可控,只是相比液力變矩器還是要差一些;那麼在成本相當的前提下,越野車寧願選擇6AT也不應選擇DCT。

    無級變速器是最不耐用的變速箱,雖然主力機型也用液力變矩器,但特殊的錐輪鋼帶換擋結構存在較為嚴重的磨損問題;因為兩者也是依靠滾動摩擦的方式傳動,高頻率大扭矩輸出不僅會加大磨損,同時會產生高溫而加劇磨損程度。這就是各類變速箱與越野車的關係,理想選項為AT,備選項應當是MT,其他既沒有成本優勢,同時耐用性又很差的機型只適合普通乘用車。

    天和MCN授權釋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親節龍園免費嗎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