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機器人觀察
-
2 # 智慧機械雲
能製造出來機床,這是無可置疑了,事實已經證明了。2019年CIMT展會上,格力機床就有展臺。展示了幾款不錯的加工中心,還有國內首發。我們來欣賞一下。
但是要想做出來頂級機床,近十年,有點不太可能。如果格力能堅持研發十年二十年,我相信有可能。
畢竟高精密機床這東西需要技術的原始積累,你積累不夠底子薄,肯定是不好搞的。除非是你能夠買到所有的技術,顯然是不可能的。
何況中國機床的工業基礎還比較薄弱。像金屬材料和熱處理,影響了我們機床的長期穩定性和精度保持性;基礎元器件受制於人,同樣的基礎元器件的精度保持性和長期穩定性也受材料和熱處理影響。
基礎研究沒有人做,過去,軸承有軸研所;機床有機床所等,都有專門人去搞,現在靠企業自己去做,再研究什麼,顯然企業是用銷量投票的。
-
3 # 逐夢顛峰
就看小編的格力造要怎麼來定義了,如果擁有全部智慧財產權,所有技術都要格力自己來攻克,肯定不可能造出來了,不提材料學,熱處理學,電器控制,資訊科技……等等的難題!幾十年的老機床企業都無法做到的事情,格力憑什麼兩年做到?但是如果小編所謂的格力造只是一個品牌的話,在市場全球化的今天,只要有錢,不計成本的話,完全可以做到,所有的東西全部買來,找最專業的團隊裝配出來,就可以了。最不濟的方法,直接找頂級機床企業買幾臺,外觀做點修改,貼上格力的牌子就成了!
十年都造不出來,這屆格力的領導人是肯定造不出來的。
唉,你們啊,不僅對機床一無所知,更對高階精密機床一無所知!
更主要的是,你們對格力的操作,也基本一無所知。
不清楚是董明珠的領導人不夠權威,還是下面的一幫人都在尸位素餐。
先給你說說,就這10年,格力都造了多少東西?然後又有哪些成功了!(1)手機,號稱要幹過小米的存在
2015年,格力說要造手機了。一代機出來,大眾市場上沒見到,而後就出現了“二代機”,這就好像是爛片,第一步都沒見到,上來就是第二部,不明所以的還以為這是個好東西。
然後二代機在市場上,你也見過。但是我見過,格力手機第一部的市場推銷,就是直接壓給供應商,充當貨款。(是不是很意外,知道的都站出來說說,你拿回來多少格力手機,又要回來多少回款)。也許你不信,格力手機到現在還會在格力的供應商的年會上存在。
(2)格力造工業機器人
2016年隔離推出的第一款工業機器人,用的固高的控制器,還是有多摩川的伺服。後來格力自己的凱邦電機,以前給空調供應變頻電機的全資子公司,開始生產伺服電機。但應用在格力機器人上面的數量不多。
並且這個號稱自己成功趕上世界先進領先水平的伺服電機,功率段都不全,目前只有脈衝款伺服。
有些時候,組裝並不可恥,工業領域產品哪個裝置不是多家零部件構成。問題是,你欺騙老百姓感情,一輪輪的割韭菜,就是心術不正。
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對於格力登上春晚舞臺,表演了機器人彈鋼琴。你覺得這玩意很高科技!甚至還申請了一個專利。
這玩意叫不務正業!你去看看國際四大家族裡面,不務正業的那個KUKA是什麼結局!(再說了kuka,只是有一點點藝術氣息的情況,還遠算不上不務正業)
是連年虧損後,被美的收購了。你看看在格力治理下,kuka現在還去做這些虛頭巴腦的無用功嗎!
(3)格力造晶片
2018年,中興事件後,格力說:我要造晶片。看看多麼偉大,2019年說,浪費20億沒問題,也要造晶片。
如今2020年了,晶片資訊甚少。或許真的做出來了。但是這玩意應該是IGBT模組吧,應用於自己的空調市場。可以肯定的知道,不是電腦和手機CPU。
但這玩意,從原理上講是晶片,你不能說他打插邊球的概念。
(4)收購的銀隆新能源汽車與格力無關。我們就不評價了。
如果從這些製造的路徑上來說,董明珠是個人物,把把都踩上了風口,就是沒一把踩準的。都掉到泥裡面去了。
那麼來回答終極問題:格力能不能造的出機床?格力現在的機床,西門子出了最多的力。反正對於西門子來說,自己錢掙到就行,對於貼不貼自己的牌子,零部件上面是不是自己的logo,都不重要。
對於一個數控系統沒有,伺服系統不行的廠商來說。他都不如瀋陽機床務實,瀋陽機床破產被收購,那是他路子太野,心太大,並不是沒有一點技術。
所以格力的機床,就不要評價了。不然哪天又用來給供應商抵債,這就不是一兩千的數額了。怎麼也得三五十萬。
倒不是說,反感格力造機床!或者說有自己做不了,還不讓別人的做的病理心態而是,不知道是格力領導層的思路有問題,還是下面的人在忽悠上面的人。
這連做了幾樣,都是做成了什麼玩意?
要不就直接拿錢買,買一個企業,像美的一樣,花錢買了KUKA。
對於格力這種大企業,不務正業的開發新業務,是在浪費所有人的錢。
沒在製造業企業待過的可能不清楚。製造業企業的毛利,普遍比較低,基本上淨利潤在10%都是比較不錯的企業。
尤其是裝備製造業,像機床,工業自動化等行業。
這幾個行業是國家扶持的行業,每年地方,和國家層面的工信部都會扶持一些好專案,好技術,好產品。就是補貼。
誰最好拿補貼?越大的企業,越拿的多。有路子,有實力。
這補貼設立的原因,並不是一直扶持國內的企業,而是為了扶持國內企業,應對外資品牌的壟斷。外資品牌本身發展的時間長,產品好,競爭力高,國家為了發展民族工業,才會去設立這個扶持的資金。
但格力這種看到啥好,幹啥的思路。就造成了,那些真的有技術,並且實力還不錯,亟待這筆錢維持的企業,陷入困境,或者邁不開步子發展。
廣東不是沒有好的數控系統廠商——廣州數控。
廣數不溫不火這麼多,數控系統,機床,工業機器人都做了,就是沒做起來。但是廣數是國內中低端CNC數控系統第一,這是實力打出來的市場。
你說說,一個不務正業的衝進來說要做機床。
就好像一個傻兒子衝進來,要跟剛滿月的弟弟搶奶吃。吃再多,也就長一個傻大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