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杰博雅齋
-
2 # 綺閣書生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這是魯迅先生贈送給瞿秋白烈士的集句聯,深切表達了二位之間的深情厚誼。
對於魯迅,瞿秋白早已高山仰止,魯迅也欣賞和看重瞿秋白的為人和文章。魯迅說:秋白的雜文尖銳,明瞭,暢達,才華橫溢,亦論其雜文深刻性不夠,少含蓄,說瞿的論文,譯文更佳。精通俄語的瞿秋白在信中對魯迅翻譯的蘇聯小說《毀滅》表示出驚喜和讚美,也直言不諱地指出譯文中存在的問題,並感慨地說“我們是沒有見面的親密朋友”。魯迅坦然接受,兩人以“敬愛的同志”互稱,這對於大名鼎鼎的魯迅,確是少見。
1932年夏天,瞿秋白與魯迅第一次見面,,彼此一見如故,暢談甚歡,把酒論世,促膝長談。瞿秋白集中閱讀了魯迅的作品後,寫成長達一萬七千餘字的《魯迅雜感選集序言》,對魯迅作品進行認真,全面,公攬,深入細緻的分析和評價。感激之餘,魯迅集此聯贈送給瞿秋白,一位真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魯迅在贈給瞿秋白的一副對聯中寫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一個人也許能有很多朋友,卻一定不會有很多真正知己。所以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知己是能夠在心靈上相通,能夠相互瞭解相互敬慕的人;知己是能夠相互體諒,以心相悅、以心相伴的人。
真正的知己不一定是夫妻,也不是能整天相互廝守的人;他們可能近在咫尺,也可能相隔遙遠;他們相互想念時不一定會告訴對方,但一定在心裡時時牽掛,彼此都有一種心靈感應,這就是人相遠,心相近。
他們不在乎對方的相貌,也不在乎對方的身份地位;他們無須刻意隱瞞自己,能容納對方的所有瑕疵;他們肯為對方付出關愛,能為對方捨棄自己的歡娛。
他們能互相讀懂對方的每一個眼神,能明白對方每句話的含義;不管是說出來的話,還是藏在心底的話,他們都能聽懂或讀懂;他們無須花言巧語,也不一定朝夕相處,但一定會把對方放在心裡,陰晴圓缺時能給對方一個問候。
當你心情愉快時,TA也會把自己的快樂告訴你;當你有所成績時,TA會送上最真心的祝福,與你共享那份喜悅,理解你付出的點點滴滴。
當你感到疲憊時,TA願意默默陪伴在另一邊,只為給你快樂讓你釋放壓力。
當你心情不好時,儘管此時TA的心情也欠佳,但TA卻不會和你一樣滿腹愁怨,而會用TA的幽默(不管他是否強顏歡笑)來替你排遣煩悶,給你一片寧靜的天空。
當你遇到挫折時,TA會為你送去溫馨的話語,用心鼓勵你,給你足夠的信心,做你背後的力量與後盾;當你意氣用事時,TA會循循善誘,對你理性規勸;當你感到迷惑時,TA能給予指點,會不厭其煩的幫助你。
知己沒有相互間的佔有慾,知己只有默默的奉獻自己,知己就是彼此的牽腸掛肚。
知己就是彼此的心領神會,知己就是一生的朋友,知己也是心靈的依戀。
這世上能懂你的有幾個,你是誰的知己,誰又是你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