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YzB228

    不浪費,清北博士講課肯定和本科畢業的不一樣。教學也是一門科學,學識淵博者對學生的引導、啟發、教育可能更深厚些。

  • 2 #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360行,行行出狀元,既然行行可以出狀元,那麼浪費人才這個說法就不成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還有什麼能比教育更重要的嗎?所以說清華北大的博士當中學老師不但不是浪費,反而應該成為教育行業選拔優秀師資的常態!

    1、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前提是後浪又足夠的能力推動前浪!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學生未來能夠成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老師的能力,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在一個學校裡我們就能很容易看出區別,那些教學經驗豐富、能力超強的老師,帶出來的學生,整體素質就是要跟其他的班級拉開一個檔次!

    如果能在中學時代就打下這樣良好的基礎,那麼有理由相信,未來這些孩子進入大學也會獲得更好的發展,這樣的學生進入社會,很顯然就能在各行各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這不就是我們教育的終極目的嗎?

    2、教育絕不應該一成不變,而高素質熱人才的加入會起到鯰魚效應!

    很多人都會把當老師當成是一個很穩定的工作,怎麼理解這個穩定的含義呢?我覺得其中一點就是隻要進入了編制,只要當上了老師,幾乎這一輩子就是鐵飯碗了,就不會再有後顧之憂了,正是這樣的一種過於安穩的環境,會使得部分老師年級輕輕就已經失去了創新的動力,很多年輕老師剛進入教育行業的頭兩年意氣風發,教學風格上也講究求新求變,但是過了三年五年以後,慢慢的就開始以“老教師”字句,慢慢的甘於平庸了!

    除了機制以外,導致教育行業很難有大的突破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教師行業的吸引力不夠,不管是從教師待遇、薪資水平等等各個方面來說,教師行業都遠遠達不到吸引高學歷、高素質人才的能力!但是不得不說,高素質人才,在創新能力方面確實會高出一個層級,會在教育行業引發鯰魚效應,從而啟用教育方面的改革,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博士任職中小學教師,目前來說還是屬於個別現象,從長遠來看,基礎教育的發展必須要首先從人才梯隊建設上下功夫,要形成老中青結合、博士碩士學士結合的不同型別的梯次隊伍,老帶新,高帶低,最終啟用教育創新這盤棋!

  • 3 # check000

    不浪費!絕對不是浪費!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也應該拍好隊、站好位!記得文革時期清華北大畢業的好多老師“下放”到縣城學校教書,他們在縣城學校發揮了他們的優勢,挺好!現在的清北畢業的學生掙著出國、賣國!真是不如讓他們到基層去踏踏實實幹事業!

  • 4 # 泡澡撈爪的熊

    01

    就當前的中國城市重點中學來說,現在對老師招聘的標準也多是重點大學碩士以上學歷。原因很簡單,學生素質的提高,社會對學生的要求提高,家長對教育水平的要求提高,中國未來對教育的要求提高——而且,因為擴招之後,大學生、碩士生並非再是天之驕子奇貨可居,最新資料顯示,2016年高校畢業生是765萬人,那麼教師,這個承擔著培養未來“重任”的崗位,招點兒高精尖人才,好像並沒有錯啊!!!

    02

    高階人才當教師,也可能就是為了戶口和體制!

    寒窗苦讀是為了鯉躍龍門,狀元及第是為了光耀門楣,高官厚祿才能衣錦還鄉。如果這些都得不到,也沒有條件去爭取,去做老師是唯一的選擇了!同時我也相信沒有博士會到鄉村中學去當老師的,所以,要看的是他的戶口、編制和區位優勢的含金量的,看中的並不是老師這職位。據據深圳龍華教師崗位招聘的待遇來看,年薪本科生26萬+、研究生28萬+,五險一金,全日制博士獎勵20萬,優秀畢業生獎勵3至8萬,優先申請人才住房、長租公寓……落戶深圳、全年帶薪休假165天+。可以看出,如果能進入這些知名中學,待遇有保障,並且在子女入學和教育方面也有優勢,因此才得以吸引這麼多清華、北大畢業生加盟。

    03

    國家在進行教育改革中提到要提高教師待遇,提高教師入職門檻,讓優秀人才加入到教師隊伍中來,提高整個教師隊伍的素質,提高教師職業幸福感,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因此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碩士、博士加入到重點中學來是國家鼓勵的,目的也是讓優秀人才成為教師,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04

    全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比較大。雖說上了清華、北大,讀了研究生有碩士博士學位,就一定非常好找工作,也可能高不成低不就,特別是一些基礎學科和一些冷門專業也不一定好找工作。而國家明確教師屬國家公職人員,有編制,工作穩定,加上是大城市的名校,待遇不錯。所以退而求其次,進重點中學當一個老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5 # 阿奇文化

    說浪費人才的人,往往會認為:一、國家培養你多年,本來可堪大任,然而你卻胸無大志,選擇去中學當老師,實乃大材小用;二、對個人來說,去中學當老師完全沒有必要讀到博士,讀完本科或研究生,然後考教師資格證和教師編制就可以了。

    我的觀點:人各有志,是否浪費人才個人說了算!基層崗位照樣可以發光發熱!一、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給我們的啟示

    北大畢業的陸步軒選擇賣豬肉,雖然他不想從事這個行業,但無奈社會裹挾,諸般不順,才選擇進入這門資金週轉快的行業。他本心不想如此,也想有大用處。後來他也承認,命運基本上不掌握在自己手裡。然而,就是賣豬肉讓他成名,腰纏萬貫,並且資助母校一大筆錢,還開了屠夫培訓學校。

    從事業或財富的角度講,陸步軒成功了,這是社會上大部分人持有的觀點。從價值上說,陸步軒不認為自己成功了,而是“給母校丟臉了”。他本人也可能認為自己是在浪費人才。然而他將事業的“成功”歸結為:讀書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可以改變思維。

    舉這個例子,無非是想說明,角度不同, 不能一概而論。

    二、博士生去當中學老師,有這麼幾種可能:

    中學給予的待遇優厚。前段時間網上熱炒的深圳某中學招聘老師,直接提到博士,且年薪豐厚。

    熱衷基礎教育。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基礎教育階段開始,這個觀點在國外盛行,而國內往往從應試出發考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過來的才是精英。確實基礎教育階段更容易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更容易形成純粹的科學精神。厭倦了高強度的研究。這種考慮的人是存在的,讀研三年,讀博可能不止三年,實在適應不了,轉而會想找相對輕鬆的工作。中學雙休,有假期,主要是不用做科研,有大量的時間享受生活;而如果選擇去大學,可能還是要殫精竭慮申請課題,寫論文,搞科研。作為人生的跳板。有的博士畢業生急於找工作,或者是想留在某個城市,便姑且先選擇一份工作,作為人生第一塊石頭,摸著過河。專業問題。有些博士畢業生專業比較冷門,社會需求量小,也可能轉而選擇中學老師這份職業,不過這種可能性相對較小。三、個人角度與社會角度

    對個人來說,如果本人喜歡這份工作,比如豐厚的收入、教育成就感、輕鬆的生活狀態等等,只要喜歡便不會認為自己這是浪費人才。如果說自己不喜歡,只是為了生活所迫,為了留在這座城市或是作為跳板,可能就認為自己在將就,就是浪費人才。

    放在社會角度來講,的確如文首所言,放在國家層面,是希望博士生為國家作出更多貢獻的。如果大材小用,的確是浪費人才,至少放在傳統觀念中,這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除非,他在中學教師這樣的“基層”教育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情,作出驚人的教育改革等等。這種可能也是存在的,比如秦玥飛(下圖)從耶魯大學畢業後選擇下基層,當村官,服務於基層建設。

    【結語】無論出於什麼原因,建議作出這種選擇的博士生先對得起中學教師這個位置。最好能夠藉助自己紮實的學術功底和出色的思維能力,在自己的崗位上作出更大的貢獻。“不求聞達於諸侯”,只求不負此生!

  • 6 # 儒生說教育

    從每個人的志向來看

    俗話說,人各有志。指的就是每個人志向都有所不同。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樹立遠大的志向,那麼什麼樣的志向是遠大的志向?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人民服務的志向就是偉大的志向。

    誠然,國家為了培養一個博士生所耗費的金錢、人力和物力非常巨大。但這些人才在畢業之後將去向何處,還要看個人對於職業的追求。如果這些清華北大的博士,一心想撲在教育上,為中學教育事業作出貢獻,那麼他的志向我們應該支援。況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他想這麼做,那麼他一定可以做得很好,在教育行業發揮光和熱,他們的人生價值就會得到展現。

    當然,目前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很多畢業生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當然清華北大的博士生在就業面上會很廣,但也不排除一些人無奈選擇中學教師這個職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無心而被迫選擇中學教師這個崗位,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種人才資源的浪費。

    其實對於個人來說,最好的事情莫過於就是把自己的志向和興趣與當前從事的工作結合在一起。對於一名博士生而言,本科後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很大程度上是對於學術的痴迷與追求,而自己想從事的行業與讀博本身並無矛盾,從這方面來分析,也不存在人才浪費之說。

    從中學教師的重要性來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說的就是廣大教師工作者無私奉獻、辛勤付出,而桃李滿天下。當一名中學教師就真的配不上清華北大博士生的名頭嗎?

    顯然不是。中學階段是一個人求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歷程。在中學階段,學生的價值觀逐漸形成,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在逐步提升。清華北大博士做中學教師,相比於普通教師而言,主要有4方面的優勢。

    一是更加高效的學習方法。俗話說“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一種學習方法或習慣在初中或者高中時養成,那麼這種方法將會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人會一直沿用這種方法和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無疑會讓更多的中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二是對人生價值觀的培育。對於清華北大的博士畢業生,投身教育行業,是對學生的正向反饋。言傳身教將會對學生今後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紮根基層、一步一個腳印、奉獻教育事業,對於學生正在形成的價值觀,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教師的今天,一定程度上是學生的明天。三是對於學校的建設。博士生做老師,是學校的寶貴財富。博士生具有很強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創新方面獨樹一幟,這將促進教學方法改革以及其他教師能力的提升。四是對於社會風氣的轉變。高學歷人才從事中學教育,更有利於弘揚紮根基層、勤奮苦幹的工作作風。我們的印象中,清華北大高材生一般從事的都是各個行業的高管,在基層歷練的人比較少。這些年大家一直津津樂道的話題是耶魯大學的學生在農村當村官,幫助農村脫貧致富。同樣清華北大的博士生,紮根基層教育,也會激勵很大一部分人。從中學教師的待遇看

    在中學教書真的屈才嗎?不見得,目前中學的教學設施水平、科研能力,都在逐步提升,可以說即便是博士生去了之後,也能為其提供一定的發展空間。

    從目前就業的情況來看,名校畢業生去當中學教師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國的五所教育部直屬的高校,博士畢業生在中學教書的也並不少見。穩定的收入、事業編制、相對較好的福利政策,以及寒暑假等等都是教師的優勢。況且,作為一名清華北大的高材生,為母校輸送一些人才,不亦樂乎。

    縱觀近些年中學教師的待遇,可以說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政策一批又一批,不低於公務員待遇,各地也紛紛為中學教師推出優惠購房政策等等福利,十分給力。

    人才的浪費指的是不能人盡其才。對於博士生而言,科研能力是專長,但這種科研能力在中學教學過程中可以盡情地發揮出來。並不存在浪費的情況。

    科研不僅僅是坐在實驗室裡埋頭苦幹,很多時候需要走進基層,深入群眾。在教育行業,就是要深入學生中間。放下清華北大博士的光環,到中學教書,勤勤懇懇每一天,紮紮實實走好每一步,人生照樣很精彩。

  • 7 # 義舉多得

    專業決定前途。學習政治哲學歷史地理數學體育音樂等學科的人能幹什麼呢?除了當教師,再就是考公務員。不過每年都有龐大的畢業生隊伍。公務員需要的人數不僅很少而且相當部分走了關係渠道。而眼下中小學教師缺口較大,這類博士也只能挑選當中學教師穩妥一些了。另外,小編的這個提問有點失德: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首先也是人才。你把中學教師當什麼了!?

  • 8 # 常常學

    行行出狀元,清華北大博士生當中學老師人盡其才,當得出色可成為有影響的教育專家,有什麼不好?北大畢業生有當豬倌,有當屠夫,開初有人認為浪費人才,但他們養出了聞名全國的壹號土豬,做屠夫的賣豬肉賣得風生水起。他們讀了北大,幹養豬幹屠夫就是與眾不同,成了該行業的狀元。因此全國頂尖學府的博士當中學老師並非浪費人才,而是找到了施展抱負的好職業好工作。

  • 9 # 灝寶的家

    1、能夠進入清華北大,那一定是學業有成的學子,最少在學習成績非常優良,如果能夠學有所成,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地步,那就是國之棟樑!

    2、當老師固然也需要高學歷和優質教育條件的老師,如果是清華北大所學後,你的理想是做老師,那也不是不可以!

    3、但是如果所學專業在其他地方可以發揮出更大價值的專業,比如:可以為國家專案做貢獻的,為國家科技做貢獻的,那我就不贊同你屈才去當教師!

    4、不是說當教師沒有價值或者作用,但在國家重要發展時期,每一個人才都是最寶貴的,在合適崗位把自己能力發揮到最大,我認為比從事一份一般工作更加重要。

    5、把自己放在合適位置,做最大價值的事,比自己做有價值的事,但放錯了位置更加重要!

    6、清華北大當教師本身沒錯,但如果是不能最佳發揮,那我認為還真是屈才!

  • 10 # 有情人198435679

    這在過去,絕大部分人會認為這是大材小用!而今,教育也全面進入了新時代,急需精英人才進入教師隊伍!強強聯合才能迸出燦爛的教育之花!有志青年們,加入教師隊伍吧!

  • 11 # 榕容寅

    本人覺得這問答題的內容,提問這個是奇葩的思維理念!教師行業不論是幼兒園至中學大學,不就是學歷越高越好吧?那能說清華北大的博士當中學教師,就是浪費人材呢!教師這個行業對教師學識水平的要求是不可限量地。教師學問越淵博越好的,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收益不就更大更好嗎?是絕對不可能說浪費人材吧!這個已是老幼該懂該知了的。提這問題的不就是心思理念出問題嗎!但是,不論教師學歷多高,唯有一點最為重要的是教師必須有敬業道德精神。一心一意的為教育為學生為教學服務,否則,學歷更高也無作為作用的意義。倒不如聘用一個熱愛忠於職責的上層一級的學歷當教師為好的。文盲者我堅信隨著資訊時代的成長,未來的教育視覺全境資訊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名大學的博士教師講課將是廣佈於深山夾谷及繁華都市的各個角落地中小學的教室裡,到時全民享用教育教學高質量的公平授課學習了。改革開放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的邁進新時代,人們也更新觀念更新思維了。實事求是,教師的課堂實際講學質量問題正重要的。草層文盲者我謝謝邀答了,愚思蠢言的我見笑了。

  • 12 # 茶在遠方

    混到了清華、北大博士必須找個收入高、穩定、有保障、最好還是體制內的工作,深圳中學滿足以上所有條件。所以清北生搶著去,怎不可能叫清華、北大生去自主創業吧。自主創業留給那些三本、大專生去,誰叫他們讀書不努力!

  • 13 # 齊心點

    就怕他們學歷太高,按不下心來做學問、沒有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更怕他們不從整體著想,而去鑽牛角尖,從而帶偏整個中國教育

  • 14 # 藍天1149

    我們有許多人對中小學教師工作的認知,一直停留在主要甚至只是讓學生考高分的層面上,並且在教師隊伍中也有相當大的比例的教師自已也是這麼認為的,因此認為北大清華畢業生到中學任教是大才小用。熟不知,優秀的學生更需要科學素養的培養,這是一般教師所不能滿足的。人的一生中,中小學教育的重要性勝過大學教育,當前中小學教育改革又存在種種亂象,因此中小學教育更加需要有一批頂尖的人才去一線實踐、研究和引領。

  • 15 # 手機使用者61794784476

    不想說?清華北大。最高學府。不為國家做出貢獻。妄為。北大清華。學子。華為的打字太費勁了我愛我家我愛我的祖國。

  • 16 # 探險求索

    博士、博士後……,不一定教好中學生、小學生,因為,教學是門看似簡單實際不簡單的一門藝術。霍金是頂尖科學家,但他教不好小學生。

  • 17 # 蘭209542712

    教育是根本,國家發展靠教育,一點不浪費,很合適!

  • 18 # 使用者9495109401246

    設立博士的初衷定位是什麼?

  • 19 # 廖年春1

    只要他對教育事業忠誠就沒有浪費人才。

  • 20 # 雨過天晴138681371

    他(她)為什麼去中學當老師?現在又不是包分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女的擇偶標準高、不結婚,單身男女也多,這會造成什麼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