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師妃暄
-
2 # 帝梓閣主
古代的交通工具,由於生產力的制約,數千年沒有多大的變化,無非就是車,船,馬,還有算是半個交通工具的索道,最後就是最最重要的步行,這是一切的基礎。車無非就是獨輪車,二輪馬車;船就多了,根據形制有,獨木船,竹筏,羊皮筏,各種大小船;馬代表了一類的牲畜,有牛,騾子,驢,駱駝,還有馴化的動物;雲貴高原生活的百姓,索道發揮了遠遠超過橋樑作用的一種工具,利用山勢高低差,物理學上的重力勢能轉換為動能,坐在竹簍裡滑行,這一方面其實還有東北的雪橇。老百姓的見識閱歷,勇於生存的智慧,好些都讓人驚歎……
-
3 # 城話事
古代的交通工具有:
馬,馬車,轎子,船,獨輪車,板車
最快的交通工具:
會飛的輕功
-
4 # 興安雜談
在古代,交通工具的種類並不是很多,主要是轎子、馬、牛馬驢車、船等幾種,其中最快的當屬快馬,尤其是官府驛站的加急快馬。
1、轎:也稱轎子、肩輿、抬椅、滑竿等,是同一類的交通工具。古代能夠經常乘坐轎子出門的人,一般都是官員和富人,轎子雖然平穩舒適,但有個致命缺點,那就是速度太慢了,還不如腿腳利落的人跑步快。
2、馬: 馬很早就成為了人類的交通工具,甚至現在也在使用。古代最快的馬是官府的,古時候的檔案傳輸靠的是驛站,一般每隔20裡有一個驛站,一旦需要傳遞的公文上註明“馬上飛遞”字樣,按規定要求每天300裡,如遇緊急情況,可每天400裡、600裡,最快達800裡。
3、馬車、牛車、驢車:大約在4000年前,牛馬驢等牲畜相繼被人類訓化使用。 歷史上牛車是很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從東漢末年開始,牛車就受到人們的青睞,著實風光了四五百年,這其中的緣故,自然和舒適有關,但牛車、驢車、馬車等的特點依然是慢慢慢!
4、船:下面說說水上的,在西周時,船的實用效能及航海技術就已經發展起來。春秋戰國時大國爭霸,造船業及航海業迅速發展。到明朝時,鄭和下西洋時中國的造船和航海技術就已經十分領先。而古時候,由於陸地運輸能力有限,加上京杭大運河的開通,漕運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相對於快馬而言,還是太慢了。
-
5 # 小陳有感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最為常見的交通工具就馬,還有船,其次就是富貴人家出門必備的矯子了。古代傳輸資訊的時候一般都是由馬代替的,俗話說快馬加鞭嘛,每到一個驛站都需要更換一匹馬。不然馬會累死的,這樣資訊就會很快的送達。
-
6 # 挺胸的炫熊貓
根據《史記·夏本紀》的記載:“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基本上已經將古代的幾種重要交通工具做了一個總結。這四種交通工具之中,如果天氣條件都良好的前提下,最快的當屬船;如果天氣條件不好,車(馬)更快。
1. 車。車和以馬為代表的畜力(馬、驢、騾、羊、牛、駝等)在交通工具中屬於一個系列,車與馬的關係就好像是現代的商用車(客車、載貨車)和乘用車的關係。除了車和馬以外,還有駕(帝王諸侯使用,屬於豪車)。在古代,車與馬之間是很難分割的。車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於華夏大地,早期的車以圓形木板為車輪,稱為“輇”(沒有車輻的車輪)。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車已經不僅僅是作為交通工具而存在,車被廣泛應用於各諸侯國的征伐之中。“車”在軍中數量的多少,直接關係到該諸侯國的實力大小。秦統一六國之後,車寬被作出統一規定,從此應用更加廣泛。秦甚至為車馬的快速移動建造了早期的“高速公路”。到了漢朝時期,“車”的種類也變得多樣,有載人的“軺車”,載貨的“輜車”,輕量化、小型化的“安車”,甚至還出現了四輪車。此後車的應用沒有太大變化。
車和馬作為交通工具的速度當然會不同,車講究的是穩定舒適或實用,馬講究的是快捷方便和速度。馬車的速度大約是一小時5-15公里。歷朝歷代的馬車速度水平應該差不多,根據馬數量的多少、馬的質量、車的重量大小會有區別。如果是牛、騾拉車,速度自然就滿了,但是力氣大,適合拉更穩重的車。
馬作為交通工具那就快了。唐朝時期對於加急件的規定是:快馬加急一天行180裡左右,再快些則是日行300裡,最快的則為日行500裡。但這樣的里程並不是一匹馬跑出來的,而是在沿途有許多驛站,每隔幾十裡都會換馬再疾馳到下一個驛站。馬在1小時內奔跑速度較快,但此後會受體力影響而減速。1903年的中國曾舉辦過一場北京到天津的長途騎馬比賽,賽程120公里,冠軍馬跑完全程用時7小時32分鐘。那麼換算下來的話,就是16公里/小時。
2. 船。船也分大小,輕舟快船和大船的速度肯定是不一樣的;行駛在江面上和海面上的船速度也是不一樣的。速度取決於船的大小和風帆的大小。使用風帆驅動或人力驅動。船在古代的種類非常多,稱呼也多,有筏、畫舸、舠、艂、舲、艖、舫、彩舫、艒、舤、艔、舭、艇、艍、舽、舼、艀、艆、艃、艓、膺、艬、艛、艞、艧、艭、艚子、艅艎、舢板等等。船在順風順水的情況下,一般能達到20-25公里/小時(海船可以達到40公里/小時)。而碰到逆水特別是水流湍急的地方,速度幾乎為負值,此時就需要人力划槳或者縴夫拉動了。船的優勢主要在於天氣良好的情況下,速度會比馬車快,也不受地形、畜力、人力的限制,且運載量比較靈活,遠遠優於陸路運輸。
3. 橇。橇是一種特殊的交通工具,主要使用在特殊的道路環境中,例如沼澤和泥濘的地方。清朝·趙翼 的《岣嶁碑歌》中寫道:“遂乘山欙跨泥橇,分釃洚洞闢壅隔。”這裡的泥橇就是一種獨木的船樣木板。在泥灘之中,人左腿跪在木板上,右腳在泥裡用力蹬,泥橇就可以滑行,速度很快,在灘塗上甚至可以達到20公里/小時的速度。但這種單人驅動的特種交通工具,顯然速度維持不了多久。
4. 檋。檋的解釋有兩種,一種說法是登山時穿用的兩頭帶齒的木屐,一種說法是上山坐的滑竿類乘具。《史記·夏本紀》中裴駰集解引如淳:"檋車,謂以鐵如錐頭,長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也。"這裡的“檋”可不是現代的登山釘鞋,是一種木屐。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滑竿類的乘具,這就像坐著轎子登山了。在《史記·河渠書·乗橋注》的徐廣註解中:“直轅車也。詳橋字注。亦同梮。”這裡的“梮”,就是滑竿。這兩種解釋都屬於登山的輔助工具,對於提高安全和舒適有幫助,並無法提高速度。所以只能算是普通的步行登山速度,差不多也就在2-8公里/小時。
《史記》中記載的交通工具車船橇檋中前兩種使用更廣泛,而後兩種屬於特種工具。不考慮惡劣天氣情況下,船的速度是最快的,也是最經濟、省力的。
-
7 # 遺蹟清理師
古代陸地交通工具多以牲畜為動力,城市中轎子最多。戰場中主要以戰馬為主還有戰車。論最快還馬。畢竟八百里加急驛站要累死很多馬的
-
8 # 一人倆狗啊
乘車出行的話
富人,馬車,當然這種車都是木頭輪子,走起來特別的晃盪,而且不舒服
老百姓,最多就是平板車了(獨輪車),條件好的,就是牛車或者驢車
如果是一個人出行的話
富人,騎馬出行,當然這也是古代最快的陸上交通工具了
老百姓就是步行,最多可以騎驢或者騎牛
在水上的話,也就是乘船出行了,順著河流,快的話一日千里,也是很快的
所以古代人,陸地上最快的出行方式 就是騎馬,水上的話就是乘船
回覆列表
一、步行和騎馬速度:
1、三國最著名的急行軍——老曹追擊劉備,五千精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行進中重創劉備陸軍。
白起在華陽之戰時,曾率軍8天行軍800裡,平均每天100裡。
漢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裡,合短兵,鏖皋蘭下,殺折蘭王,斬盧侯王,銳悍者誅,全甲獲醜,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捷首虜八千九百六十級,收休屠祭天金人”。此戰霍去病六日內轉戰千餘里,平均每日行程應該在160裡以上。
順昌之戰時,完顏宗弼率金軍不到7天疾馳1200餘里,平均每天170-180裡。當時金軍留下攻城器械,炮具,是輕裝急進。
2、步兵一天估計20--30裡,騎兵應該大致是60---80裡
考慮到普通行軍時,一晝夜要包含睡眠時間、用餐時間、休整時間等,那麼24小時內有效行走時間恐怕最多8小時左右;而且帶甲執械負重行走、並需保持隊形,速度打折,正常每小時健步行走4-5里路(有如在上海您從楊樹浦港橋走到虹口港橋的距離),即每個時辰8-10里路。所以普通一晝夜步軍行軍30-40裡不算慢。
3、孫子兵法軍爭篇中對高速行軍帶來的危險說得很清楚:“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
4、漢里約等於今天0.7裡
唐之後,裡則約等於今天0.9裡
二、資訊傳遞方式:
1、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裡,再快要日行300裡,最快要求日馳500裡;步行人員日行50裡;逆水行船時,河行40裡,江行50裡,其它60裡;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裡。
2、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繫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3、飛鴿傳書,就是用信鴿,將信綁在信鴿腿上,再放飛,信鴿就會回到原來的地方,往哪寫信就用哪個地方帶來的信鴿
4、利用烽火臺傳遞資訊,雖然較快,但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很難滿足掌握敵情,指揮作戰的需要。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從殷商時代的“來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傳送官府文書的更加嚴密的郵驛制度,並與烽火臺互為補充,配合使用。
5、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隨著部和七下西洋,還開闢了海上郵驛。清初有官辦驛站1600餘處,驛卒七萬餘名,驛馬四萬多匹,歸兵部主管。19世紀中葉以後,驛站經費多被官吏貪汙中飽,驛政廢馳。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郵政逐步興起,驛站的作用日漸消失,於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佈全部撤銷驛站。
6、民間通訊組織的形成,大約始於唐朝。當時主要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商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與洛陽之間,有了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