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歸就櫃蘇

    會提出這樣的問題,肯定不懂中國的歷史。

    ……

    雖然在民國時代,孫中山已經提出改用國際公曆,但是卻被袁世凱否決了,所以中國是從1949年才開始正式使用國際曆法,導致了中國有兩種曆法:本國的千年曆法(農曆)和外來的公曆

    民間廣泛使用農曆,官家則採用公曆

  • 2 # 祿哥影視

    這個確實是有區別的,因為古代的人記事都是以古歷的就是所謂的農曆,我們小時候生日也是按農曆算的,身份證上的也是自己家報上去的,也是按農曆,但是現在一般記事都是按公曆算,所以小孩出生證上也是按公曆算,慢慢的人們也就按公曆過生日了,但是我小孩的我還是記住公曆,按公曆給他們過生日!

  • 3 # 味哎兒

    引入歐洲日曆後,中國常用的日曆有三種:

    1.公曆,即歐洲人依基督耶蘇出生日編的日曆。

    2.黃曆,即算命.看好等用的萬年曆。

    3.農曆,有人說成陰曆。

    實際上嚴格的講,農曆是農曆,陰曆是陰曆,陽曆是陽曆,黃曆是黃曆,歐歷是歐歷。現把歐歷當陽歷或公曆了,農曆當陰曆了,黃曆沒幾個人知道了。

    原中國黃曆是公曆,農務用農曆,觀星用陰曆,觀太陽用陽曆,沒歐歷。

    黃曆:由天文黃道推算出的歷法。黃道現可說成赤道。

    農曆:由四季推算出的歷法。

    陰曆:由月亮執行推算出的歷法。

    陽曆:由太陽執行推算出的歷法。

    歐歷:依基督耶蘇出生日記年形成的歷法。

    因而中國古人未必不學科,歐洲未必不迷信。

    由城內醫院出生的人用歐歷生日,鄉里不論在村鄉醫室出生否都由父母長輩記成農曆生日的。

    所以歐歷者算命測運時,須查萬年曆返農曆才可按生辰八字算測的,農曆者本身就記著生辰八字的。

  • 4 # 我愛生活老頭子

    古人肯定過生日,傳統戲劇上過生日的還不少,譬如楊門女將上楊宗保五十大壽,福壽圖上老人七十大壽等等。現在人過壽,老人一般都按舊傳絞過陽曆生日,年青人都過陽曆生日,因為現在戶口本上都登記的是陽曆年月日。

  • 5 # 蜀楠小屋

    民國時代,孫中山已經提出改用國際公曆,但是卻被袁世凱否決了,所以中國是從1949年才開始正式使用國際曆法,導致了中國有兩種曆法:本國的千年曆法(農曆)和外來的公曆

    民間廣泛使用農曆,官家都以採用公曆

  • 6 # 往事如雲煙

    如果要問古人過生日嗎?其實古人也過生日的,只不過不像今天這樣年年生日都能慶祝,尤其是年輕人。古代老年人過的生日叫做“賀壽”或“過壽”,年輕人的生日只能叫“過生日”。

    八仙祝壽圖

    根據詩經裡的記載,古人在春秋時期就有賀壽的習慣,但過生日之風起源於魏晉時期。那“賀壽”和“過生日”有區別嗎?當然有區別了,年輕人的生日叫“過生日”,而老年人的生日叫“賀壽”。有句古話說:“人活七十古來稀”,古代因為人的平均壽命比較短,所以40歲以上就差不多是步入老年人的行列了。

    古人是從50歲開始“賀壽”的,往後每10年賀一次大壽,但一種情況除外——如果父母有一方還健在,你不能賀壽,只能過生日。也就是說你只有過了50歲,且父母都過世了,你才能“賀壽”,如果違背了這個規矩“過壽”,那是“折壽”(折損壽命)的行為,很不吉利。

    87版紅樓夢中賈母過壽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我們華人要過公曆生日還是農曆生日呢?

    “公曆”,又叫“陽曆”(對應於陰曆),是根據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制訂的歷法,義大利教皇於1582年頒佈,是目前國際通用曆法。中國在1912年開始採用,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正式使用。

    “農曆”又叫“陰曆”,是中國古代沿用至今的中國曆法。嚴格來說,“農曆”和“陰曆”不是同一概念,“農曆”是根據民間農事來制訂的農時曆法,歷朝歷代略有不同;而“陰曆”是根據古人觀測月亮的朔望(圓缺)而制訂的歷法,古代因八卦中以太陽為“太陽”,月亮為“太陰”,故也稱“太陰曆”。但隨著古代社會的發展越往後兩個曆法在民間越統一,所以我們現代人用的“農曆”,基本上是等同於“陰曆”的。

    朔望圖

    “農曆”的起源已不可考,大多認為起源於中國農耕伊始的炎黃時期。而“陰曆”基本上認同起源於“殷商”,所以個人認為“陰曆”的準確稱呼可能是“殷歷”。

    至於華人該過農曆生日還是公曆生日,我個人看法是——自己決定。

    雖然公曆已經是當下人們的通用曆法,但是農曆也有其不可替代性的。尤其是在紀念和傳承中國傳統節日方面以及農耕勞作方面,它的優越性是公曆根本無法替代的。

    二十四節氣時地球與太陽的對應位置

    有些人過公曆大多是因為公曆的生日時間相對固定,農曆因為有閏月,時間不太固定。

    但有些人認為生日必須要過公曆的,因為“陰曆”是陰間的死人才用的歷法……對於這種駭人聽聞的說法我想說的是“你這是病,是無知的封建迷信思想”,人蠢要多讀書。

    現代老人賀壽

    我們的傳統節日都是農曆節日,我們不應該拋棄自己的傳統節日,而把過“感恩節、聖誕節 ”等等國外宗教裡的“洋節”作為時尚來追捧,這不是思想上的進步,這真是“崇洋媚外”和文化涵養低下的表現(國內的基督徒除外)。要知道華人的信仰是“祖先信仰”、“聖賢信仰”,而不是“上帝”信仰。

    當然並不是所有外來節日都屬於國外宗教的“洋節”,像“情人節”、“護士節”、“勞動節”、“教師節”是人類為了紀念有意義的人和事制訂的節日,是近代人類共同的財富。

    所以我傾向於過農曆生,但也絕不排斥別人過公曆生日,這是別人的選擇,我們應該要理解和尊重。

  • 7 # 文史有意思

    古人過生日的。生日,也叫做誕日。隋唐以前,慶祝生日還是比較私人的活動,但確實古已有之。

    到了隋唐時期,過生日這件事突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唐玄宗。

    在他手中,皇帝的生日被當作誕節,全國放假慶賀;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對於私人生日,國家也規定要放假一天。

    把皇帝的生日過成舉國慶賀的大節,是從唐朝開元十七年開始的。

    大唐經歷了幾代帝王的積累,承平日久,人康物豐。於是在開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生日這一天,唐玄宗在他的花萼樓下大擺宴席宴請百官。

    本來也沒什麼事,過生日也就過了,但是當時的宰相張說、源乾曜等人帶著一堆官僚上請玄宗將每年的八月五日玄宗誕日設為“千秋節”,並且放假三天。

    唐玄宗一聽,當然高興,大大滿足了他的虛榮心,從此皇帝的生日成了全國的節日。

    後來,千秋節更是與慶祝豐收的飲酒集會合併到了一起,這樣更是增加了萬民同樂的氛圍。千秋節這一天玄宗賞賜百官,與民同樂。到了天寶初年,更是把“千秋節”改成了“天長節”,寓意人壽比天長,千秋無限期。

    再往後,唐朝的各位皇帝也都紛紛效仿,相沿成風。

    上行下效,唐朝的王公大臣、士庶百姓也都會在生日這一天舉行慶和活動。一般也都是舉辦酒食宴會等等,又得說到唐玄宗。

    當他還是臨淄王的時候,就辦過“湯餅之會”慶賀生日;在楊玉環出現之前,唐玄宗還給他寵愛的武惠妃舉辦過生日舞會,把后妃公主都請過來湊熱鬧了,可以說很洋氣了。

    唐朝宰相李林甫信仰佛教,他生日這一天,長安寺廟的僧人還到他家裡設齋祈福,慶賀他的生日。

    大唐皇室將老子追認為先祖。唐玄宗崇道,不僅將自己的生日設定成全國節日,還將自己的祖先老子的生日二月十五日設定成節日,舉行祭祀,全國放假一天。由此道教也有了誕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歡的男生有喜歡的人怎麼辦,追還是不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