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霖鈴40104010
-
2 # 萃辰天心書院
北宋詩人林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端的一座小山,因為梅花多而著稱。北宋詩人林逋種梅養鶴,隱居在這裡。林逋可是一個妙人!他經常駕小舟遍遊西湖的寺廟,與高僧詩友交往。每當有人來拜訪他,他的童子就放飛白鶴,林逋見到鶴,一定搖著小船回來。林逋終生不做官不娶妻,只喜歡做兩件事,那就是種植梅花和飼養仙鶴,自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非常有名的梅花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就是他寫的。
-
3 # 綺閣書生
梅妻鶴子說的是北宋高士林逋。且看林逋的七律《山園小梅》詩吧。
山園小梅.北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欲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林逋(967年____1028年),字君復,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今屬奉化。敏而好學,不趨名利。曾漫遊江淮,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遍訪西湖高僧名士,詩詞唱合,樂此不疲。孤身一人,未嘗婚配。每逢客至,便命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則棹舟返航。久而久之,旁人便以梅妻鶴子呼之。亡後,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
詩人寫梅如繪,虛實結合,對比鮮明,色楓濃淡相間,,節奏起伏跌宕,環境動靜相宜,觀景如夢似幻。尤其是疏影暗香一聯,上句描其骨,下句詠其神,雖化用五代南唐江為舊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然挪到此處,寫景描梅,入味傳神。猶晏幾道之借用翁宏之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舊句新用,情景交融,恰到好處。
東坡先生評曰:先生可是絕倫人,神清骨冷無塵俗。
南宋陳與義亦贊之曰:的讀西湖處士詩年快臨水看幽姿。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
-
4 # 好玩的國學
梅妻鶴子說的是北宋著名的隱士,詩人、詞人、書畫家林逋。
中國文人喜歡梅花是一個古老的傳統,大概是梅花不畏嚴寒、高潔自立的緣故。比如王安石說梅花不為了炫耀什麼,而是凌寒獨自開,孟浩然把梅花當成一輩子最要好的朋友,這個都可以理解。但是宋朝著名的隱士林逋,愣是把梅花當成了老婆,這個就比較厲害了。不僅是把梅花當成妻子,林大隱士還特別喜歡鶴。當然了,文人喜歡鶴,這也是古老的中國文化的基因。因為鶴有仙風道骨之感,你要是喜歡個烏鴉,那就不好說自己是個隱士了。
林逋喜歡梅花,幾近成痴。能把梅花寫到千古絕唱的,也就是林逋一人而已,要是沒有對梅花的痴情,那是萬萬寫不出來這麼真情這麼美好的作品的。所以,要了解林逋的為人,這首詩是跳不過的選擇。
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豔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佔盡。
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和梅花親近,不用敲著檀板唱歌,執著金盃飲酒來欣賞它了。
你看,能把梅花寫的這麼清冷清雅的人,也就林逋了。
中國的隱士文化源遠流長。隱士大致可以分成三類,一種是真隱士,就像是陶淵明一樣躬耕南畝,一類是像是李白、盧藏用那樣的假隱士,他們在終南山假裝隱居,實際上是天天想著能去長安做官,對於長安官場瞭如指掌。第三類是沒辦法隱居。官也做不到,考試也考不上,自己又是個文人,不會幹農活,不喜歡做生意,只好隱居了,就像孟浩然。而林逋和陶淵明一樣,那是真的看透了世界,真的是隱居。不過林逋的隱居,比陶淵明條件好多了。陶淵明得自己勞動,喜歡喝酒還喝不起,生活是相當清苦。而林逋人家是個有錢有閒的小資,不需要幹活,可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隨時隨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厭倦了遊山玩水之後,林逋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上買地建造別墅,種了360棵梅花,又養了一對叫鳴皋的仙鶴,平時就流連往返於梅林之中,帶著仙鶴四處溜達,生活那叫一個美!
林逋是宋代隱士中,少有的不婚主義者。他一輩子沒有結婚,更加沒有孩子了。他把鶴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著。這種幾乎沒有什麼荷爾蒙的人,真的是很少見。你看中國文化中的有些隱士,號稱是為父母守孝三年禁色,結果三年中生了好多孩子出來,更加不像清朝大隱士袁枚,不僅喜歡女徒弟,更加喜歡男徒弟。
相思令·吳山青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爭忍有離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看吳山青青,看越山青青,錢塘兩岸青山相對迎。怎忍心分手有離情。
你淚兒盈盈,我淚兒盈盈,香羅帶未結成同心結。江潮已漲,船兒揚帆要遠行。
你可以說這是林逋替別人寫的,是以一個女孩子的視角寫的相思詞,但是我認為,這應該就是林逋內心的真實寫照。他應該在年輕時候愛上一個女孩,但是因為不知道的原因,羅帶同心結未成,從此愛情無疾而終天各一方了。所以,林逋乾脆為了自己理想的愛情守身如玉從此不再婚娶了,這是一個多麼痴情的人啊!
-
5 # 大先生的故紙堆
杭州西湖孤山上有座放鶴亭,是為紀念北宋詩人林逋(私謐和靖)而建,他也就是“梅妻鶴子”的主人公。
放鶴亭位於孤山北麓,此亭始建於元代,幾經興廢。現在的放鶴亭是1915年重建的。
林逋(九六七——一○二八),字君復,錢塘(今杭州)人,和靖是他的諡號。關於他的生平,史書記載甚少。只知他幼孤貧,好學不倦,通曉經史百家,做得一手好詩,畫得一手好畫。長年的漫遊,使他對當時的社會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壯志難酬,於是才轉為恬淡寡欲,孤芳自賞,晦跡於林壑。
大約四十歲左右,他回到了杭州,先是住在城內家裡,在院子裡種梅讀書,以賣字鬻畫為生。後嫌城內喧囂,就踏遍湖山,尋訪隱居之所,終於覓得山不高卻森秀,谷不深卻清幽的孤山,結廬而居,從此種梅養鶴,隱逸生活於此。
林和靖酷愛梅花。他愛梅花的縞素胸懷,卓然不群的孤高品格。最著名的詠梅詩句也是出自他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歐陽修對此推崇至極:“前人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王十朋更說“暗香和月入佳句,壓盡古今無詩才”。古今論詩,對林和靖“疏影”“暗香”的妙句都一致給予很高的評價。
林和靖結廬孤山,二十年足不入城,以梅鶴為侶自得其樂。據說,他養花不光為觀賞,種了三百六十餘株梅花,每當梅子成熟,他便分株採摘出售,每株所得各包成一包,以後日取一包為鹽米之資。
林和靖六十三歲無疾而終,葬於孤山。青山有幸埋逸骨,朝朝代代都有人到孤山憑弔這位光彩照人的詩人。隱居孤山,賞梅養鶴,終身不仕不娶,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這樣的生活是嚮往的,卻也渴望而不可及。
文人都有些怪脾氣,他們往往對一些事物偏執的鐘愛,除了林和靖的“梅妻鶴子”,還有王子猷的愛竹,愛到“一日不可無此君”的程度,以及王羲之愛鵝、米元章好石等等。當然,愛之成癖,也終歸不過是一個人的嗜好。
林和靖的“梅妻鶴子”在今天看來多少有些病態,但讀到明人張岱的“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之語,不期然又有找到同調的感覺。
林公百年後,他所養的兩隻鶴在墓前悲鳴而死。這與我們這些焚琴煮鶴的凡夫俗子相比,古人更加識得世間靈物的心。
-
6 # 古詩今詞
如在古人之間,有隱逸一人能與陶淵明相提並論,唯和靖先生是也。
梅妻鶴子和靖先生為後人敬稱,本名林逋,字君復,北宋間人。據宋史記載:
(林逋)少孤,力學,不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趨榮利。林逋自幼勤奮好學,遍讀經書,其詩書畫皆工。但性情與常人有異,不好名利,只喜遊山玩水。生平有兩大喜好,一者養鶴,二者種梅。因其終身不娶,自雲“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世人稱梅妻鶴子。
高風亮節和靖先生有兩條原則,不出仕與不留名。
不出仕。林逋早年名聲在外,有不少達官顯貴登門拜訪,甚至連宋真宗也久聞其名,有所封賞。有時人勸林逋出仕,均被一一謝絕。林逋為人低調不喜張揚,每日與僧人或詩友遊山玩水,以此為志。
不留名。林逋詩書畫皆精,但有一怪,經常在完成一件作品之後隨即銷燬,不願示人或傳世。現今流傳下來的三百首詩,都是在酬和中,他人有心記錄下的。僅憑這點,莫有人能及。從現在的記載來看,歷代文人對林逋在文學藝術方面的評價很高。
生平傳聞北宋王朝南遷到杭州之後,在林逋墳地所在的孤山修皇家寺廟。因敬重林逋的名聲,除其一座,其餘人的墳墓都被迫遷出孤山。
南宋滅亡之後,有盜墓賊久聞孤山只有一座墳墓,想必有不少陪葬品,於是盜挖。結果大失所望,棺槨之中,多餘的只有一方端硯和一支玉簪。
於是有後人猜測,這支玉簪的女主人生前與林逋定有聯絡,甚至是林逋終身不娶的原因。眾說紛紜,也只是猜測而已。
如今在杭州西湖的孤山北麓,和靖先生依舊長眠於此。那裡人煙較少,鮮有足至,也許正是先生所期待的吧。
-
7 # 老街味道
北宋詩人的大詩人林逋終生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因此人稱“梅妻鶴子”。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屢招不仕,以布衣終身,深得朝野敬重,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
墓地之殤據說,南宋遷都杭州後,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廟,山上宅田墓地遷出, 唯獨留下林逋的墳墓。南宋滅亡之後,有盜墓賊以為林逋墓中的珍寶必定極多。可是盜挖墳墓之中,只得到一隻端硯和一支玉簪。南宋至今朝廷更替變亂不止,西湖天下第一名勝,墓地留存至今殊為難得。1964年尊照指示,為改變“與鬼為鄰”的情況,西湖附近大規模毀墓拆碑,據統計,共破拆牌坊55處、石刻7處,掘毀墓654座。包括秋瑾墓、徐錫麟墓、武松墓、方臘墓、岳飛父子初葬處、于謙墓、蘇小小墓、蘇曼殊碑塔等,後來才慢慢遷回來。
暗香疏影喜歡詩詞的朋友人人盡知“暗香、疏影”,這兩個詞語來自林和靖的詠梅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林和靖喜歡詠梅, 有 “為見梅花輒入詩” 的自白。 暗香疏影這一聯被歐陽修認為 “前世詠梅甚多矣, 未有此句也” 。 蘇軾在題林和靖遺詩時說:“遺篇妙字處處有, 步繞西湖看不足。 ”
特別是南宋大詞人姜夔用這兩個詞語製作了兩個詞牌,分別叫做《暗香》和《疏影》,依照這兩個詞牌所填的詞成為姜夔的千古絕唱。
辛亥之冬,餘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姜夔 《暗香》: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⑺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裡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林和靖原詩《山園小梅》: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這首詩押韻十三元,因為這個韻部是由唐韻的兩個韻部合併而成,園與魂、昏、樽讀起來不押韻,但是在詞林正韻裡,又把這兩組韻母的字分開用了。另首句用鄰韻一先的:妍。
林和靖詞林和靖有兩首小詞真受人們喜愛,被收錄入了好多宋詞的選本。
《點絳唇·金谷年年》:
-
8 # 帝國的臉譜
梅妻鶴子,說的是北宋處士林逋。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家境貧寒,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不過他少年聰慧,刻苦讀書,特別上進。成年後,林逋曾在長江淮河間遊歷多年,及到40歲以後,他才回到杭州,在西湖孤山之上,造廬定居,從此,“二十年足不及城市”,過著極其清苦的隱居生活。
林逋愛上梅花,也就是他隱居之後的事情,他在茅廬四周種了幾百株梅花。他沒有娶妻生子,養了兩隻白鶴,白鶴極有靈性,每當有客到訪,如果林逋不在家,守門的童子只要放出白鶴,白鶴飛上天,一陣鳴叫,林逋就會馬上回來。因為林逋鍾情於梅,親暱於鶴,時人稱他“梅妻鶴子”。
林逋才氣卓絕,是書法家,畫家,還是詩人,詞人。尤其是他的詩著名,其七律《山園小梅》為傳世佳作,為歷代的人們所喜愛,詩曰:“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他因為詩書畫三絕,加上不求榮達的高貴品質,得到了宋朝士大夫的廣泛讚譽,也受到了幾代皇帝的嘉獎。1007年,宋真宗安排專人去孤山,帶著皇帝的殷切的期望去看望他,希望林逋出山做官,被他婉言謝絕。1012年,宋真宗第二次派人看望林逋,給他送來糧食和衣物,並要求地方政府定時給予照顧。1025年,繼位的宋仁宗也專門安排地方官,送錢送物,表達嘉獎慰問之情。
確實,林逋這個人,心思不在仕途,視富貴如浮雲,人們多次勸他出仕,都被拒絕,他的理由是:“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他不僅不以富貴為榮,反以沒有追求過功名利祿而傲,晚年,他給自己造了一個墓,題了一首詩在墓壁明志:“湖上青山對結廬,墳前修竹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這就是明顯的說,他以沒有寫過諂媚文字而驕傲,體現了高貴的節操。
林逋雖然“結廬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但粉絲很多,歐陽修、范仲淹、梅堯臣等許多當時的才俊,都不遠千里來到孤山,拜訪林逋,范仲淹因此寫下《寄贈林逋處士》:“唐虞重逸人,束帛降何頻。風俗因君厚,文章至老淳”,表達了他對林逋的景仰。
1028年,林逋去世,享年62歲。宋仁宗得知林逋去世後,悲嘆不已,特贈他諡號“和靖先生”。
-
9 # 鏡鑑青年
你或許沒聽過林逋這個名字,但想必你一定曾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而驚豔不已。半世隱居,一生未娶,只與梅花白鶴為伴,故被後世人稱為“梅妻鶴子”。林逋看似平淡清淺的一生,實則情深意切,一世未平。
林逋本是北宋年間錢塘人士,死後被賜諡號“和靖”,後世皆稱“和靖先生”。林逋幼時孤貧,卻很好學,從小便通曉經史百家,尤擅詩畫。長大後,開始漫遊江淮,閱盡世事紛繁後,於四十歲左右回到杭州,覓得深山幽谷結廬而居,從此植梅養鶴,半世隱居,直至壽終。提到林逋,便會首先想到他的梅與鶴,林逋一生未娶,也無一兒半女,只將梅作妻,鶴當子,後人附會其“梅妻鶴子”。但世人只道林逋半世逍遙無家國之累,殊不知他本是心若赤子的性情中人。
一、半生熱血
林逋半世隱居,拒不出仕,並非是沒有家國情懷、只知明哲保身之輩,反而是一腔赤誠卻無處安放。
林逋在隱居前,一直在四處遊歷,這一路上他結交各種朋友,尋求報國的機會。沒想到報國的機會沒等來,卻等來了宋真宗的“天書封禪”。1008年,宋真宗與大臣王欽若合謀偽造天書,然後去泰山封禪。林逋親眼目睹了這荒誕不經的一幕,也終見識到北宋朝廷已經走向腐敗沒落的事實,忠臣沉默、奸臣當道,林逋絕望了。
絕望後的林逋放棄了入仕的想法,回到杭州孤山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但他這一生卻從未忘記自己曾想報國的那一腔熱血,直到臨終前還留下詩作,“湖上青山對結廬,墳前修竹亦疏蕭。茂陵他日求遺稿,喜曾無封禪書”。想來,滿腔赤誠的報國情懷和對朝廷的心灰意冷終使他這一生都無法釋懷。
二、以梅為妻同樣讓林逋終其一生都無法釋懷的,還有一位女子。這位女子未在歷史上留下任何蹤影,卻深深沁入了林逋的那些梅花中、那些詩句裡和他長眠的墓穴內。
林逋一生不娶,並非是不解風情,相反是因為情深意重。林逋的一首《長相思·惜別》早已道出了端倪:“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別離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若沒有經歷過愛別離之苦,是斷不能寫出這情真意切、悱惻動人的詞句來的。
我們不知道當年的林逋與愛人之間經歷了什麼,但對於林逋鍾愛成癖的梅,必定是具有特別的象徵意義的。林逋與梅相依為命二十餘年,他對梅的喜愛已經超出了一般的愛,是愛近成癖、情有獨鍾,以至於讓後人將梅稱作是他的妻子。
元朝時曾有個番僧,最是愛盜墳掘墓,聞聽林逋之名,以為其墓中必有珍寶貴器,不料開啟墓後,只見其隨葬之物唯有一方端硯、一支玉簪而已。若端硯喻示了林逋生前所好,而玉簪則必是他此生所愛。
三、以鶴為子林逋除了愛梅,亦愛鶴。但他對鶴的感情卻與梅不同。林逋養有兩隻白鶴,每次當他泛舟湖上之時,若遇家中有客來訪,童子便放飛白鶴,林逋只要一見到雲霄中白鶴盤旋,便知家中來客,馬上棹舟而還。林逋還給白鶴取了名字,叫做“鳴皋”,此名源自《詩·小雅·鶴鳴》:“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不僅如此,林逋還常伴鶴眠。不光林逋對白鶴有愛,白鶴對林逋亦有情,傳說在林逋死後,他所養的兩隻鶴在他墓前悲鳴而死,後來人們將它們葬在墓旁,取名為鶴冢。
參考資料:《梅妻鶴子千古名——四論林逋與梅花》、《北宋隱逸詩人林和靖》
-
10 # 沅汰
“梅妻鶴子”說的是北宋文人林逋。林逋,字君復,死後仁宗嗟悼,賜諡“和靖先生”。林逋未曾娶妻,沒有子女,半生隱逸於西湖孤山,植梅養鶴。
林逋寫的七律《山園小梅》,未有一個“梅”字,但被公認是寫梅花的千古絕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歷來寫無人可及的名句。也由此可見林逋對梅花的喜愛之深,觀賞體驗之透徹。
林逋晚年在隱居的孤山草廬邊建好墓地,死後葬於此處。並自作詩“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茂陵是指漢武帝,此典故是說漢代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司馬相如死後,漢武帝命人去弔唁。早知漢武帝好大喜功欲行封禪大典,司馬相如在死前已經為漢武帝準備好了《封禪書》。林逋看不起司馬相如對武帝的奉迎。林逋這樣孤高的性格讓當朝的宋仁宗也很敬重他。
只是林逋墓後來被盜,墓中發現只有一硯一簪。一生未娶的林逋帶入墓中的玉簪似乎在暗示什麼樣的過往。而林逋自己也曾寫過“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這樣的詞句,更像是故事的隱寓。
因為林逋一生與梅、鶴為舞,自雲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梅花高潔,鶴有仙風道骨,所以後人以“梅妻鶴子”來指稱林逋。
-
11 # 有書共讀
“梅妻鶴子”說的是北宋著名隱逸詩人“和靖先生”。他原名林逋,字君復,是奉化大里黃賢村人,他為人處世的風格很受人們敬仰。林逋去世後,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
那麼林逋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且聽有書君一一為你道來:
一、淡泊隱士,獨愛種梅養鶴
林逋是個孤兒,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家境十分貧寒,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上。
可他卻有一顆上進的心,他奮發圖強、刻苦學習,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人。
但是他性格恬淡清高,對阿諛奉承、追逐名利的社會風氣不屑一顧,對功名利祿沒有絲毫興趣。
於是他便在杭州西湖邊的小孤山上蓋了幾間茅屋隱居起來。
據說林逋20多年未曾入過城市,而是常常駕著小舟與西湖周邊寺廟裡的高僧們交流詩文,日子過得消遙自在。
林逋的脾氣非常古怪,既不娶妻,更不要孩子。
但是他有一群好朋友,如:丞相王隨、杭州郡守薛映、范仲淹、梅堯臣等。
他們十分欣賞林逋的為人和才華,時常到孤山與他交往,並出錢給他修建新宅。
林逋以梅花自喻,他覺得梅花高雅,傲霜鬥雪,和自己的性格很像。因此他在房前種植了一株梅樹,待到臘梅開放之時,那陣陣花香,沁人心脾,令他十分陶醉。
同時,林逋十分喜愛仙鶴,自己也養了兩隻。他認為仙鶴姿態優雅,是忠貞清正、長壽、吉祥的像徵。
他常常把白鶴放出去,任它們在雲霄間翻騰盤旋,自己則坐在屋前仰頭欣賞。
時間久了,白鶴跟林逋產生了感情,每當客人來訪而林逋又不在家的時候,童子便喚來仙鶴通風報信,林逋看見仙鶴飛來了,便回家去會見客人。
久而久之,林逋就有了“梅妻鶴子”的稱謂。
可見,林逋並不是一個孤僻之人,他有人緣,善交際,他選擇隱居是刻意為之,是性格使然。
二、才高八斗,不屑揚名後世
林逋很有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他很善於繪畫,遺憾的是他的畫作沒有留傳下來。
林逋的書法也不錯,特別是行草,筆法瘦挺勁健,與歐陽詢、李建中相似,而又比他們的清勁有力。
陸游、蘇軾等許多名家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特別是書法家黃庭堅說“林逋的書法精妙無人可比,我每次看到它,哪怕是有病,不用吃藥就好了;哪怕是肚子餓了,不用吃飯就飽了。”
說法雖誇張,但足見林逋書法的精湛。
而明朝的書法家沈周更是專門為林逋的書法作了一首詩。
可惜的是,林逋的書法存於世的作品僅3件。
林逋最出名的還是詩,他的詩多數是詠物抒情的風格。
他作詩時不用多加思索,大筆一揮就寫好了,但是每次剛寫好,他讀完後便立即撕掉。
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抄下來留給後人呢?”林逋說道:“我現在隱居在山中,尚且都不想以詩出名,哪裡還想過名揚後世呢?”因此,他的詩作留存於世的也只有寥寥幾首。
其中留傳下來的《山園小梅》就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當時在詩詞界引起了轟動。
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兩句,生動地描繪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風姿,被譽為“千古詠梅絕唱”。
很多人心底裡都有寄情山水,遠離塵囂的願望,可是在追名逐利的社會中,卻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
而才情過人的林逋卻做到了,他不屑於立身揚名,一切遵循自己的內心,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份超然脫俗真讓人欽佩。
三、孤高隱逸,或與情傷有關
南宋滅亡之後,林逋的墳墓被盜了。他的陪葬品竟然只有一隻端硯和一支玉簪。
端硯是林逋自用之物,但是那隻玉簪又是怎麼回事呢?終生不娶的林逋為什麼會保留著一件女人的首飾?人們疑惑不解。
後來,人們從林逋的另一首以女子口吻所寫的小詞裡,猜到了他的心聲“吳山青,越山青。
兩岸青山相對迎,誰知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己平。”
原來,林逋並不是孤高畫質冷,他心中亦有愛,而且愛得深沉。林逋終其一生都在懷念著那個“心中的她”。
至於他和“她”發生了什麼事,才讓他在青壯年時代就心灰意冷,歸隱山林終老此生,人們就不得而知了。
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里,許多人為了錢財、為了權欲,鉚足了勁兒,爭得頭破血流,迷失了自己。
而“梅妻鶴子”的故事,那淡泊名利、高潔出塵的品性,卻如一股清流,洗濯了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找回初心,找到自我。
回覆列表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林逋一生未娶,隱居杭州孤山二十餘年未踏足城市。1028年(天聖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
林逋一生未娶,沒老婆就總得找點別的樂子,沒事養養寵物,種種花。他的寵物可不是貓貓狗狗,他養了兩隻白鶴,“縱之則飛入雲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沒事就划著船,繞著西湖轉圈兒,到沿岸的寺院裡和高僧“詩友相往還”。家裡來了客人,他就讓家童把鶴放出來,林逋一看鶴飛起來了,就搖著小舟回家了。原來,林逋養鶴還兼有通訊功能呢。
林逋一生只種梅花。他的一首詠梅詩非常有名,據說,他在孤山種了三百多株梅花,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出售梅花、梅子,一點一滴地賺取生活所必需的柴米油鹽、粗布麻衣。
林逋“調鶴種梅如性命”,世人戲稱為“梅妻鶴子”。他也愛寫詩,奇怪的是,他寫完之後,就把紙揉成團,扔掉了。別人見了,覺得可惜,說:“你寫得一手好詩,為什麼不留下來,結成集,留傳後世呢?”林逋說:“我隱居在這裡,活著的時候不求出名,死後還要什麼名?”他流傳下來的三百多首詩,都是別人偷著記下來的。
其實林逋這種做法也有些讓人難以琢磨。愛詩的人遇到好詩便喜不自勝,這原是出於喜好,與名利無關。柳永奉旨填詞,唱遍柳巷,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雖出名,但為的肯定不是一個“名”字。林逋這一做法,多少有“作秀”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