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珠三角的實力可以與長三角比肩,而且珠三角很多城市都在同城化,城市上基本都沒有界限,長三角雖然經濟實力雄厚,但大部分人認為它只是個經濟帶,並不能說是城市群,那為什麼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是長三角而不是珠三角?
7
回覆列表
  • 1 # 胡亞強加油

    珠三角是潛力股,成為世界級的城市群只是時間的問題…

    還有國家的大力支援和優惠政策扶持…想不成功都難!

  • 2 # E夜暴富

    第一問題描述有問題,所謂的長三角定義為城市群而珠三角定義為非城市群這個結論是有問題的。或者說是某些媒體或者話語權人的一種主觀判斷而已。所以我是不太認可的。第二長三角就發展來看確實充滿了活力,技術、教育、工業基礎都不欠缺,制度上更是佔有很多先機,特別是江浙商人肯幹肯闖確實聞名遐邇,再加上江浙一帶文人墨客長期把控學術以及政府制度抉擇,這更為他們景上添花所以就這點兒來說單獨將長三角吹噓為國際化城市群也可以理解。第三珠三角是不是就一定落伍了呢?其實這裡隱含著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經濟模式比拼問題,如果中國經濟需要持續穩定的發展,我認為還是需要珠三角經濟。

    那種靠資產化過度炒作發展起來的長三角經濟並不利於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短期的效益化其實隱藏著更多的泡沫。

  • 3 # 期待神蹟出現

    尼瑪,珠三角沒能成為世界級,只是中國自己認為,中國政府一直支援長三角,我靠,外華人只認珠三角,你到底是要逆天呢,就憑長三角農村包圍城市的樣子,能和珠三角比,外國媒體早在很多年前就說珠三角是世界級城市群,中國政府新聞媒體卻老是說是長三角,你妹,你來看看就知道,到底哪裡是

  • 4 # 雲開山夫

    一來珠三角城市缺乏統一發展理念,各自為政;二來缺乏中央支援,廣東國稅六四分成,深圳單列,廣東地方可支配國稅不到三成,不但影響了珠三角城市群發展,也障礙了廣東的均衡發展,致使廣東富而難強!

  • 5 # Terry0825

    什麼問題,中國除了珠三角還有城市群嗎?不要告訴我長三角,那是多大一個地方,連在一起嗎?

    珠三角這十個城市包括港澳,任一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開車都是一個小時,深中大橋,虎門二橋已經開建,珠港澳大橋馬上通車,公路,水路,地鐵,高鐵,暢通無阻,光是國際機場大的就好幾個。你到中國其他區域找個這樣的地方來試試看?你再找找中國哪裡的經濟發展有這裡好?

  • 6 # 妙觀如是

    首先這個標題就是錯的,珠三角能不能成為世界級城市群,標準並不是由標題黨訂的,是應該由該地區內人民親身感受來證明的,現在珠三角城市群的話題很火,大家都在討論它,其實珠三角的現在和未來能不能成為世界級城市群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的生活有沒有改善,弱勢群體有沒有得到重視,社會的文明情度有沒提高,人與人,外來與本地之間,政府與民眾之間這些關係有沒有好轉這些不是更重要些嗎?至於那些資料上的對比,有什麼必要呢!

  • 7 # Xzk58

    中國地理上真正稱三角州的好象只有珠江三角州吧,長三角地區以前叫滬寧杭地區,過去地圖冊也是這麼標的。改叫長三角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了,主要還是江浙滬(首先是上海提出)為了協同發展經濟,對應珠三角而規劃出來的。長三角概念建立後不斷擴容,從原來的14+1到16+1,現在把安徽沿長江下游邊的城市也劃入長三角了,科學的叫法應該稱長江下游經濟帶了,否則這個三角州也太大了。近代以來,滬寧杭地區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改革開放初期,一度落後於珠三角地區的,現在已經重新超越了珠三角地區,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了。對國內而言,長三角地區靠近中原,又有長江黃金水道,地理位置要優於珠三角的。所以,長三角對國家的影響更為重要,那麼國家更重視長三角地區也就不足為奇了。

  • 8 # 打扮兒

    珠三角成為世界級城市群,那只是時間問題,中國想幹的事,那樣幹不成?等待吧,珠三角一定能為世界級城市群!

  • 9 # 千里傳音v

    長江商報訊息 從單核驅動到多級梯隊,推行強鎮擴權

    世界銀行1月26日公佈:中國珠江三角洲已在2010年超越日本東京,成為世界人口和麵積最大的城市帶。珠三角包括廣州、深圳和佛山、東莞,擁有4200萬居民,人口比阿根廷、加拿大和馬來西亞更多。

    然而,珠三角的角色與地位是另一番模樣。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近日釋出的《中國城市群發展報告2014》顯示,珠三角在中國城市群的綜合實力居第二,在經濟總量上不敵長三角,在文化實力上遜於京津冀。

    多級梯隊

    多核心統領二三梯隊

    起始於1980年代,珠三角颳起的改革開放風狂飆激盪至今。30多年來珠三角一直擔當改革的試驗田,發展到現在成為全國市場化程度最高、市場體系最完備的地區。珠三角曾豪氣干雲:“廣深高速一塞車,全球電子產品的價格就要波動。”佔據著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抓住全球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珠三角成了國內經濟外向度最高的區域。2014年廣東自貿區的成立,對珠三角的經濟提升如虎添翼,發展加速。

    珠三角改革開放30多年,城市群的發展不同於中心城市凸顯的京津冀或長三角城市帶,留給人們的印象是群雄逐鹿、百家爭鳴的多核心格局。

    當下的珠三角城市群,分佈著20多個城市、300多個建制鎮。

    回溯1949年後的歲月,珠三角城市群曾歷經了廣州中心、廣州香港雙中心,到1980年代又形成了香港、澳門、廣州和深圳的四核心驅動時期。進入1990年代,珠三角在前面這四個城市形成的第一梯隊外,崛起了第二梯隊:珠海、佛山、東莞與中山市。最近十年,珠三角城市群經歷不同的磨合和競爭,暫時形成了廣佛肇、珠中江和深莞惠三大經濟圈。

    眼下是廣州和深圳雙龍爭霸的局勢,暗地鏖戰。

    珠三角城市群並不是只有縣市,還有不少的鎮級小城。城鄉一體化在珠三角的展現,淋漓盡致。廣東省住建廳2014年8月公佈的《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徵求意見稿顯示:廣東將把珠三角地區符合條件的少數“巨型鎮”升級為市,在不調整行政級別的前提下擴大經濟社會管理權,繼續推行強鎮擴權。鎮級市,形成珠三角城市群的第三梯隊。這項規劃一落實,廣東省將呈現四級城市,從副省級城市、地級市、縣級市層層遞下到鎮級市。

    2014年11月18日,東莞市市委書記徐建華通報,虎門和長安鎮已經入圍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名單,進行“鎮改市”。

    1月28日,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向長江商報記者分析說: “不久的將來,珠三角將出現環繞廣州、深圳與佛山等核心城市的一批鎮級市,形成類似大東京、大紐約城市群。”不過,珠三角的“核心城+鎮級市”又不同於國外的超級城市“核心城+衛星城”模式,鎮級市的居民就地安居工作,不用擠往核心城上班,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傳統城市模式。

    林江表示,東莞市虎門鎮與長安鎮、中山市的東昇鎮與小欖鎮、佛山市的南海區獅山和順德區的容桂鎮,經濟實力已經達到一個小城市的標準,完全可以擴權為鎮級市。鎮改市,使得珠三角城市群發展成多核心統領二、三梯隊城市,在國內別具一格。

    互通不暢

    世界級城市群之路坎坷

    審視珠三角的發展之路,工業化是崛起之路,而城鎮化猶如給它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加上市場要素和打工人口的聚攏,活力四射的城市群在珠三角躍然成型。

    然而,國內不少城市實力擴張後,後續發展過程裡,容易和周邊城市過度競爭而不能協調共贏。這種城市關係通病,依舊是珠三角城市群面前的大問題。

    以《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出臺為標誌,廣東省對珠三角多次統籌謀劃,從區域治理、產業佈局和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戰略佈局,意在促進城市之間良性、健康發展。

    日本東京是一個大都市區,和周邊的城市互聯互通,通勤方便;在城市規劃上互相協調;而且產業是由市場自由發展,配合程度高。相比之下,珠三角城市之間政府主導性的競爭頗為激烈,互補性差。尤其廣州和深圳市之間,長年存在兩虎爭龍頭老大的狀態。

    “廣州作為省會城市,有著不少的政策資源發展經濟,在全省的經濟地位穩如泰山。可是深圳作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第一塊試驗田,經濟增長的後勁十足,近年來對廣州的老大地位發起了嚴峻的挑戰。”1月29日下午,廣東省社科院區域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分析。

    城市之間的協作並不默契,還處於磨合階段。廣佛肇等三大經濟圈的淵源“廣佛同城”一路走來,配合度不夠,2009年3月19日,廣州市市長張廣寧和佛山市市長陳雲賢簽署《廣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設合作協議》及兩市城市規劃、交通基礎設施、產業協作、環境保護等4個對接協議,標誌著廣佛同城的正式啟動。開頭幾年都是剃頭挑子一頭熱,佛山熱心而廣州冷淡,致使廣佛同城的進展不順。後來廣佛肇經濟圈概念提出後,三市之間的市長聯席會議每年舉行,廣佛同城在公共交通、金融合作等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一日千里。廣州市的服務業與佛山的製造業優勢互補,使得兩市實現利益雙贏。

    廣佛肇經濟圈依託省會城市廣州的大力推動,一體化進展順暢。然而,珠中江和深莞惠經濟圈的一體化推進的進展不快,仍需要這6座城市首腦之間協商共談,坦誠相待。1月30日上午,廣州市社科院高階研究員彭澎對此癥結的剖析一針見血:“城市之間的融合度不高,根源在於戶口制導致生產要素不能自由流動,比如城市之間的醫療、就學和購房不能無縫對接,產業發展各自為政。”

    雖然廣佛肇、深莞惠與珠中江三大珠三角經濟圈均建立了黨政領導聯席會議制,但與長三角相比,其常設協調機制僅限於相鄰地級市之間,協調範圍及力度不大。更嚴肅的挑戰在於環境汙染,高速發展的珠三角城市之間付出了生態惡化的代價。佛山市的陶瓷企業工廠外遷到肇慶、雲浮等城市,導致當地的空氣汙染加重。如果珠三角失去了生態這張底牌,世界級城市群之路註定波折坎坷。

    艱難轉型

    東莞堅定製造業強市方向

    受到近年來國外經濟發展勢頭不佳的影響,珠三角不同城市面臨異常困難的產業轉型升級。佛山紮根本地的工業產業,順德和南海區的自主品牌眾多,美的風扇、格蘭仕微波爐、志高空調和東鵬陶瓷等名牌產品暢銷海內外,抵禦境外經濟風險的能力強,遭遇的經濟困難不大。丁力告訴長江商報記者:“我一直力挺佛山經濟模式,發展穩健,廣東其他城市可以學習和借鑑佛山的經濟路徑。”

    與之對比鮮明的,一向以外來加工貿易為主的東莞市,確實是珠三角城市工業轉型舉步維艱的代表。審視東莞經濟發展的艱辛,彭澎研究員堅定地說:“相比於面積和人口,我更願意珠三角在經濟上是世界最大的城市群。”

    遭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東莞市70%以上電子製造業的代工訂單銳減。2009年至2011年,東莞GDP增長率連續3年在廣東省墊底。製造業的利潤大幅下降,很多中小企業被迫關門。

    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督促東莞“騰籠換鳥”產業轉型,但是東莞囿於外來加工貿易業利潤豐盛的惰性,至今不見產業升級的明顯成效。寄予轉型厚望的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發展到2012年,在東莞其他鎮區的GDP達到300億元時,其GDP始終未超過200億元,與廣州高新區相差1061.7億元,甚至排名在東莞市的最後。

    1月26日,東莞市政府在當地兩會召開前釋出了一號文《關於實施“東莞製造2025”戰略的意見》,堅定製造業強市發展方向,打造國際製造名城。檔案熱切提出:工業總產值由現在的1萬億元向2萬億元跨越,擁有5個千億元產業叢集、25家以上百億元企業,穩居全國製造業城市第一梯隊。不過,國務院政策研究中心專家何學彥認為,“東莞市的經濟發展,至少要三四年才會緩過來。”

    肇慶

    佛山

    江門

    中山

    珠海

    澳門

    香港

    深圳

    東莞

    廣州

    惠州

    人口

    珠三角城市群發展歷程:

    廣州中心

    廣州香港雙中心

    香港、澳門、廣州和深圳的四核心驅動時期

    珠三角包括

    廣州,深圳

    佛山,東莞

    擁有4200萬居民

    第一梯隊:香港、澳門、廣州和深圳

    第二梯隊:珠海、佛山、東莞與中山市

    第三梯隊:鎮級市

    歷程

    珠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 10 # 生活沒有旁觀者

    因為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什麼叫世界級城市群。有幾個國家有這麼多,密集的大城市。發達國家千萬級別的大城市根本沒幾個。小城市居多。大城市本身問題就很多。還搞城市群。哪裡來那麼多人,那麼多產業。搞城市群不如發展眾多小城市。

  • 11 # 靜默隨楓

    國際早就承認珠三角是世界級城市群了,準確的來說是都市圈,只是國內對此淡化處理不怎麼宣傳。或許你還不知道長三角概念就是為了對標珠三角而提出來的,在中國珠三角才是地理意義上真正的三角洲。2012年4月10日,由國內學者方創琳編寫的《2010中國城市群發展報告》稱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躋身於6大世界級城市群。

    事實上這個第六大城市群就是國內自封的,國內宣傳上就說是國際公認的,你會發現找不到任何的國際調研報告證明。上面把名聲封給了長三角,因為長三角是幾個省市的聯結,地理位置上更像是經濟龍頭,超不了珠三角的話,臉面上是過不去的,所以國內宣傳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是長三角而不是珠三角。可見當初給長三角造勢是給予厚望的,給長三角的目標是打造全球第六大城市群,倒沒有對珠三角任何名頭定位,可見更為重視長三角。

    2015年1月26日,世界銀行釋出的報告顯示,珠江三角洲超越東京都市圈,躍居世界最大都市圈,或許是這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成立埋下了伏筆。

    直至2017年上頭批准透過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把全球第四大灣區封給了珠三角,跟當初提出打造長三角為第六大城市群何其相似。不同的是給粵港澳大灣區的目標是奔著全球第一灣區去的,而且上升成為了國家戰略,這是當初長三角的第六大城市群之說無法比的。粵港澳確實比長三角具備更多的灣區經濟要素,如果這些要素大體相當的話,這個戰略就給長三角這個第六大城市群直接升級灣區戰略了。幸好珠三角早已是都市圈而不是城市群,大灣區的成立更像是順水推舟。對於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不淡定了。隨後,浙江和上海積極籌劃和佈局構建上海杭州灣區(上海同城都市圈)對標粵港澳大灣區,跟當初提出長三角對標珠三角何其相似。體量珠三角是比不過長三角的了,但不久的將來,珠三角將會是一座高度發達的巨型城市,城市群其實已經很低階了。

  • 12 # 咫嵐陳賢忠

    珠三角在未來十到二十年間將會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為什麼現在還不是?縱觀近十年粵港澳三地的發展趨勢及經濟體量整體良好,但離“世界級”,還有一段距離。我梳理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先從地理而言;珠三角從廣州作起點經深圳至香港為終點,同樣也是從廣州作起點經珠海至澳門為終點,然後是香港至澳門,圍繞珠江流域這三角形。

    眾所周知,中國改革開放不過三十年餘年,各地交通網路及城市建設也是從這十幾年間才見規模,廣東省作為全國經濟發展先鋒,率先在基礎建設完善了城鄉公路一體,從而向都市化程序邁進了一大步。

    雖然香港迴歸二十年,澳門迴歸十八年,但三地制度各有所不同,要將城市連結為一體,並非一朝一夕即可實行的,彼此都時間思考及磨合,關健還在於中央制定政策給予規劃藍圖及支援。

    隨著港珠澳大橋及中山深圳大橋落成後,再加上高鐵網路連線三地,在人才、軟硬配件、資金無壓力之下,珠三角一小時的生活圈基本形成,配合一帶一路的政策,那麼,我們就不難想像,未來世界級城市群將會在這大灣區域產生,這並非是夢,而且完全是有可能實現的!

    配圖源自網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學畫畫,一定要從素描開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