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294

娛樂

音樂

回覆列表
  • 1 # 江南劍風

    一般情況下,是先有歌詞,然後,作曲家根據歌詞譜曲。這樣的好處是作曲家可根據歌詞詞性定調及譜曲……

    而先有曲譜,再由詞作家填詞也有,但難度要大。一是要求詞作者對曲譜有個深刻的了解,或熟悉。再要考慮歌詞與曲譜的統一與融合……你象《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就是先有曲,再填詞的。詞作家寫了幾稿,最後在採風途中看到住宿的地方,山村美麗的景色,靈感上來,一氣呵成。是一首先有曲,後填詞的成功傑作。

  • 2 # 旅行的意義7872

    先寫詞後譜曲的比如三國演義主題曲

    先譜曲後填詞比如說翻唱外國曲的中文國際歌,聶耳作曲田漢作詞的義勇軍進行曲改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大部分音樂人都是即興再改編,有目標主題就先寫詞,再譜曲,沒有目標主題就是先譜曲再填詞

    沒有應該先後之分,看創作動機在哪?

  • 3 # 張大散人音樂鋪

    我想作為一個音樂創作者,平時腦海中一定經常有各種外界的觸動,音樂創作不是靠上班來完成的,而是一旦心中有了好的感覺,就需要立即把他記錄下來,並加以完善。腦海中可能會突然蹦出一些優美而獨特的旋律,也可能蹦出一些感覺很有意思的句子,這就開始了一首新音樂的創作階段,你不可能剛有了旋律的靈感,馬上就去構思歌詞,也不會剛有了好詞的靈感,立即又去構思相應的旋律。這時最該做的,是立即把你最先迸發出的內容,加以完善,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內容,然後再去加上另外一半,這才是創作的真實過程。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有的歌曲創作者,說寫好詞後,因為沒有合適的旋律來搭配,最後會去找自己熟悉的擅長寫旋律的同行,補上缺少的曲。也經常會看到一些歌曲創作者,寫好曲後,覺的此曲只應天上有,對自己寫的詞不滿意,又去找相熟的詞作家補上滿意的詞。

    所以,創作詞和曲,是不分先後的,就看你那方面的感覺先到位。

    個人的看法,因為音樂就是拿來聽的,所以,大多數優秀的音樂創作者,都是不斷在頭腦裡詞與曲不斷在構思的,他們包攬了一首歌詞曲的創作,例如羅大佑、劉家昌、黃家駒、汪峰等,也有些音樂從業者,是以擅長寫詞為主,例子林夕,方文山等,那他們的主要精力,就是不斷構想有意思的句子了。

  • 4 # 小山頂的歌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想作為一個音樂創作者,平時腦海中一定經常有各種外界的觸動,音樂創作不是靠上班來完成的,而是一旦心中有了好的感覺,就需要立即把他記錄下來,並加以完善。腦海中可能會突然蹦出一些優美而獨特的旋律,也可能蹦出一些感覺很有意思的句子,這就開始了一首新音樂的創作階段,你不可能剛有了旋律的靈感,馬上就去構思歌詞,也不會剛有了好詞的靈感,立即又去構思相應的旋律。這時最該做的,是立即把你最先迸發出的內容,加以完善,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內容,然後再去加上另外一半,這才是創作的真實過程。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有的歌曲創作者,說寫好詞後,因為沒有合適的旋律來搭配,最後會去找自己熟悉的擅長寫旋律的同行,補上缺少的曲。也經常會看到一些歌曲創作者,寫好曲後,覺的此曲只應天上有,對自己寫的詞不滿意,又去找相熟的詞作家補上滿意的詞。

    所以,創作詞和曲,是不分先後的,就看你那方面的感覺先到位。

    個人的看法,因為音樂就是拿來聽的,所以,大多數優秀的音樂創作者,都是不斷在頭腦裡詞與曲不斷在構思的,他們包攬了一首歌詞曲的創作,例如羅大佑、劉家昌、黃家駒、汪峰等,也有些音樂從業者,是以擅長寫詞為主,例子林夕,方文山等,那他們的主要精力,就是不斷構想有意思的句子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5 # 同城夢林

    這要看不同人的不同習慣。通常來說,學院派的音樂家們比較喜歡先作詞後譜曲,而大多數喜歡音樂的人們喜歡先作曲後作詞。

    先作詞的歌曲,這類歌曲通常聽起來不那麼順耳,因為詞先做出來,曲子要根據詞來配合,難免會有些生澀。但是大作曲們拿捏的很好,出來的歌曲反而會與眾不同別有風味,達到很驚豔的效果。

    先作曲後填詞,這類歌曲聽起來通常會比較順暢,因為旋律是靈感產生的一串音符,後期將文字填進去,會比較容易成歌。因為我們對文字的把握總是比曲子要更加熟練,因為同樣的一句話可以用不同的語言來表述,但是同一個曲子卻很難用其他音符來代替,改編類另算。但是,由於是先作曲後填詞,往往此類歌曲的詞曲方面較難融合,不過萬事無絕對。

    還有一種作曲方式是先編曲再填詞,就是把一首歌的配器按照一定的和聲進行都編排好,也就是俗話說的伴奏帶先做好,然後再根據音樂來“哼”歌,把旋律通過樂者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來哼唱出來。因為是哼唱,所以旋律會格外的自由和有韻律,比以上兩種都有效率和優勢,所以很多現在的音樂人都採用這種方法。

  • 6 # m孟江江江

    一首歌曲的誕生,詞曲的先後並非按照一成不變的固有模式,每一首歌曲、每一個作者都有不同的創作方式和創作習慣,不管採用哪一種方式,只要用心去感受,傾盡才華投入到歌曲創作中,都會為我們奉獻出賞心悅耳的佳作。

  • 7 # YUEZHIJIE乙墨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目前主流的答案無非就三種:

    第一,先有曲後有詞。

    第二,先有詞後有曲。

    第三,詞曲同步。

    目前主流的大部分人都認為是先有曲再填詞,再依曲填詞,其次就是先有詞再譜曲,至於第三點有點難度,詞曲同步,首先從思考的時間上來說就有很大的難度,很難做到一詞一音同時思考出來,當然也不排除會有這方面的音樂怪才,但目前為止還沒聽說過。

    在音樂領域依曲填詞的歌曲不在少數,比如咱們國家最早的學堂樂歌,其中最有名的由弘一法師李叔同填詞的《送別》。

    不過我個人更贊同和主張先有詞,再依詞譜曲,原因有二:

    第一,從一首完整作品的格式佈局上來看,都是先寫詞作者再寫曲作者,就想我們經常都是說“詞曲作者”而不是說“曲詞作者”。

    第二,一首好的詞本身就非常富有音律性,不同的詞境能傳達給人不同的情感體會,比如雄壯,深情,委婉,優美,歡快等,曲作家只有充分體會詞作家的創作意境,時代背景,再根據意境創作,選擇能夠完整表達歌詞思想感情及中心思想的音符,力度,速度及曲式結構或調式調性等。而不是簡單的依曲填詞,比如由中國著名詩人,詞作家光未然作詞,作曲洗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1939年洗星海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詩人光未然,聽其朗誦《黃河吟》聽其講述黃河呼嘯奔騰的壯麗景象遂蕩其共鳴,樂思如潮。創作一星期,半月之內又完成了該作品八個樂章及伴奏音樂的全部樂譜。寫就了這一時代的中華民族的音樂史詩。)每一句歌詞,每一個音符都是經典,至今都是難得的大作,佳作。可以說詞曲融合得天衣無縫。當然不乏有一些自作聰明,自以為是的人想篡改經典,結果可想而知。

    最後,我想說的是語言的盡頭就是音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比較喜歡聽刀郎,許巍這型別的音樂,比較男性的這種音調,有沒有其他音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