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此生無悔入華夏嘔吐
-
2 # 再釣幾尾閒魚
首先,正高、副高、講師等專業技術崗位在高校佔有一定比例,不能超過這個比例,超過了比例即使評了高階職稱也不能聘任在相應專技等級。隨著所謂高學歷人才越來越多,高校評職稱可以說是僧多粥少,自然就會提高條件,國內人才培養是大家都熟悉的既定模式,起點、自身條件都差不多,當然我指的是能被同一所高校錄用的同一批人才(或博士)。所以,在自身條件都相差不大和崗位數量限制的前提下,增加一定的附加條件也是必然的趨勢,海外留學經歷,接觸了各類不同的文化,我想視野可能更開闊一些,尤其是在國外某些相對發達的領域,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助於科學研究,這也成為了一種常態。但是,過於常態化可能就會有問題出現,比如這可能成為一種導向,讓人覺得能海外留學就高人一等,於是富裕家庭無論是小學、中學、大學生等都跟風去國外留學,甚至成為向別人炫耀的資本,就拿這次疫情來講,居然有留學英國的一萬五千名小學生,在一個正塑造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關鍵階段,不是在父母身邊,不接受東方國學教育,而跑到西方接收非此即彼的培養,真是令人堪憂。評職稱具備海外留學經歷在省級以上重點大學司空見慣,不過國家可能也在逐步引導,比如倡導多在國內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等。個人認為,與其將海外留學經歷作為職稱評聘的條件,還不如把教師的教學能力放在首位,即使學歷再高、科研再強、英語再好,如果教學能力不足,不能把學生引導好,那教授之類的稱謂只能徒有其表。
我們查詢了復旦在職教授的最高學歷畢業院校所在地,並繪製了這些院校與復旦之間的連線。以人數多少表徵聯絡強度,分級調整線條的粗細和顏色。沒錯,就是下面這張光華流轉的復旦教授足跡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最起碼就復旦大學而言,留校的教師的確有不少是從歐美而來,但是在國內的線條也十分密集。
我們順便也梳理出了與復旦關係最為密切的十所國內高校和十所國外高校。十所國內高校/研究機構依次是中科院、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華人民大學和同濟大學。看來,某高校雖然表面上看復旦不爽,實際上聯絡還是很親密的嘛。
十所國外高校依次是哈佛大學、東京大學、斯坦福大學、海德堡大學、牛津大學、愛丁堡大學、多倫多大學、京都大學、悉尼大學和北海道大學。
先看1940年代出生的復旦教授們,可以看到,復旦40後教授的中國本土化程度非常高。僅與UC、MIT、多倫多大學、日本東北大學、蘇黎世大學等少數幾所外國大學有聯絡。大部分的教授來源於本土高校,其中更以上海本土的高校為多(看那個藍色的大點)。
再來看1950年代出生的復旦教授們。可以看到,復旦50後教授們的本土化依然很強。上海是最大的藍點,同時上海周邊地區的高校也非常密集。但海外也已經成為了復旦老師的主要來源地,海外範圍變得極其廣闊,雖然歐洲和美國東部和日本是海外來源的重要地點,但也有老師來源於新加坡、澳洲以及夏威夷(檀香山大學)。
那麼1960年代出生的復旦教授們,與50後們的來源基本一致。比較突出的變化是:美國西海岸的大學也成為了復旦教授的海外來源地。據說,復旦在本世紀初開始推行“去本土化”,減少本校留任機會,並與美國、歐洲、日本保持著穩定的聯絡和人才交流。因此可以看到,1970年代出生的復旦教授們已經出現了去本土化的特徵,本土教授來源的規模已經顯著下降。
那麼,80後呢?
實際上,復旦大學已經有了80後的教授(研究員)。一共有三位:分別畢業於UCSF、Pennsylvania和香港科技大學。截止到今天為止,本土還未出產過80後的復旦教授。
總體而言,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