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筆一杆一生
-
2 # 漁意
魚漂一個頓口又回彈,這個問題分兩種情況回答您,如果是回彈到釣目的位置不動,說明魚兒沒有吃餌,這時是不應該提竿的,多數都是打空竿;如果浮漂回彈後慢慢的上浮頂漂,超過的釣目,說明魚兒已經吃鉤開始慢慢抬頭離開,這種情況可以提竿,而且百分百會中魚。
鉤餌適口性太差1.鉤太大出現了擋口
冬季氣溫低,魚的活力差,鯽魚在覓食時張口比較小,所以我們在垂釣時用的線組搭配必須要注意,搭配不當,浮漂的訊號就會雜亂無章。比如魚鉤用的過大,會導致魚兒進食時一口吞不進嘴裡,如此反覆的吞吐鉤餌,漂相自然會反映出下頓後又回彈的現象,解決這種問題也比較簡單,下面分享一些線組搭配的經驗。
冬季魚口輕,而且魚的力氣相對會小很多,線組魚鉤儘量使用小號,比如垂釣鯽魚,半斤以下目標魚使用主線0.6配0.4的子線,魚鉤使用1-3號的袖鉤;半斤至一斤的鯽魚,使用0.8的主線配0.6的子線,3-5號的袖鉤即可。如此搭配即能滿足魚的拉力釣獲目標魚,也增加了線組的靈敏度,讓魚在吃鉤時資訊傳遞的更清晰。
2.餌料狀態不對也會出現擋口
魚餌的狀態更為重要,如上面所說,魚兒覓食嘴巴張的小,餌料過大或者太硬,都會不利於魚兒把餌料吞進嘴巴里。就拿我們來說,在吃稀飯時,一口可以喝進肚子裡,但是在吃硬米飯時,總是要咀嚼咀嚼才能下肚,這些是一個道理。所以餌料的狀態不對,魚兒吃不下去就會吐出來,浮漂出現下頓後回彈的現象也很正常。
垂釣像鯽魚這種嘴巴比較小的魚類,餌料狀態多是以軟為主,搓餌要小。我們在垂釣前期作釣,為了做窩誘魚或者中途魚口不佳補窩,必要時才會搓幾桿大餌。正常作釣黃豆大小的餌團即可,魚口密時我會果斷採用拉餌垂釣。當然在冬季垂釣,還是建議使用活餌,效果會更好,比如用紅蟲作釣,逗釣誘惑性更大。
魚兒蹭線出現假訊號浮漂下頓回彈,很大的可能是魚兒在水中游動時碰到浮漂,或者是身體掛到了鉤餌,帶動浮漂出現訊號。偶爾出現這種假訊號屬於正常,說明窩裡有了魚群正在覓食,釣友們要時刻警惕,隨時都會中魚。如果經常性的出現假訊號,那就說明我們的作釣方法出現了問題,釣友需要趕緊調整了。下面列舉了兩種可能性以及解決辦法供參考。
1.味型口味不對,魚兒不吃餌料
餌料和窩料的味型差異太大,窩裡比餌料更具吸引力。比如窩料的氣味把魚兒誘引進窩,魚兒開始覓食窩料,但是餌料的味型魚兒卻不喜歡,它們會果斷放棄鉤上的餌料。只會群聚起來覓食窩料,窩裡的魚兒密集遊動時常會觸碰到線組,導致出現假訊號,卻始終沒有吃口訊號出現。
所以我們在垂釣的時候,窩料和餌料的味型不能相沖,打窩建議使用酒米或者是一些谷麥,儘量簡單一點,五穀雜糧最好。許多釣友喜歡把每次釣剩的餌料,用到下次打窩,如果與作釣餌料的味型不一樣,窩裡就會出現兩種味型,或者多種味型,就好似一個大雜燴,很可能會導致魚兒不吃鉤。
2.釣的太靈,魚在遊動時會蹭線
浮漂假訊號多,與我們釣的太靈敏關係也很大。鉤餌在底層躺底或者是觸底的狀態時,水底會有一點的摩擦力減少線組晃動。如果鉤餌在離底甚至是半水的狀態,這時只要有輕微的一點外力干擾,線組都會出現變化。比如魚兒遊動帶動的水流,浮漂線組也會出現一定的動作,所以釣的太靈敏會大大增加假訊號的出現。
遇到上面的情況,釣友不妨改釣頓嘗試一下,讓雙鉤都觸底抓實口。首先釣友可以重鉛找底,確認雙鉤是否沒有到底,比如可以在上鉤上包裹一個鴿子蛋大小的餌團或者直接在上鉤上裹上重鉛拋入釣點,如果浮漂沉入水中,那就說明你一直在釣浮,鉤餌沒有到底釣的太靈敏,趕緊上拉浮漂,直到露出你想要的釣目。
比如你想釣兩目,你上拉到露出水面兩目即可。如果在去除了鉤上的重鉛,正常作釣時發現釣目又變得高了,鉤餌還是沒有沉入到水底,這說明你的浮漂浮力已經遠遠大於你的鉛皮加上餌料的重量,簡單的拉浮漂是沒有用了,必須在鉛皮座上加上一定量的鉛皮配重才行,直至浮漂露出兩目,確保雙鉤是到底的狀態。
-
3 # 分享野釣
一、調漂問題:浮漂調靈,浮漂反應靈敏,魚兒吃鉤吐鉤時很容易出現回彈現象。
二、鯽魚吃鉤:和鯽魚的吃餌習慣有關,鯽魚吃餌時一般頭朝下尾巴朝上,吸入餌料後會有一個抬頭的動作,所以就出現了下頓後頂漂的動作。
三、滑口魚:滑口魚就餌時先是試探,吞餌後立即吐出,所以就出現了下頓後立馬回彈的漂像。
四、小雜魚鬧口:小雜魚吃鉤時因為容易擋口,吃餌時餌料吞不進嘴裡,所以也會出現下頓後回彈的漂像。
-
4 # 眼鏡哥說魚
對釣魚有一些瞭解的人都知道,能夠反映出魚咬鉤的訊號中,有一種訊號叫“頓口”,浮漂所產生的這下頓感是帶有明顯的彈性的,這種彈性從何而來呢?打個比方,就像我們常見的彈簧,我們必須先把彈簧向下壓,然後送開手,彈簧由於自身的恢復力便會產生彈性。也就是說要產生彈性就必須擁有兩個相反的力,一個是把彈簧壓緊的力,一個是彈簧本身的恢復力。
浮漂要產生這種有彈性的頓口也同樣需要兩個相反的力,一個是浮漂的剩餘浮力,一個是魚咬鉤向下拉動浮漂的力。剩餘浮力是一種向上的牽引力,它與魚咬鉤拉動浮漂的力是正好相反的。所以,剩餘浮力越大,浮漂所產生的頓感就越強烈,但是剩餘浮力越大,浮漂所產生的頓口幅度會越小。
因此,我們就可以透過上述原理來得出結論,浮漂產生頓口但很快又回彈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魚鉤過大
如果魚鉤太大就很可能導致魚想吞鉤但吞不進嘴,當魚用盡全力吞鉤時浮漂出現下頓,但是由於魚沒能把鉤吞進嘴,鉤餌在剩餘浮力的作用下又迅速向上回彈。
(2)餌團過硬
魚在進食的時候並不會每一次都直接吞餌,當餌團較硬時,魚會先將餌團吸入口中,然後馬上吐出,如此反覆吞吐,這一點養過金魚的人都能經常觀察到。所以一旦餌團太硬,魚感覺到無法一次性將餌團吃下,便會吞完馬上又吐,所以浮漂也就會出現下鈍之後又馬上回彈的情況。
(3)滑魚涮餌
被多次釣放過的滑口魚對鉤餌會有明顯的警惕心,因此在進食之前會有各種各樣的試探動作,其中就包括反覆吞吐來試探食物的安全性,其原理和餌團過硬導致魚反覆吞吐的原理是一樣的。
(4)剩餘浮力過大
如果調目過高,同時釣目過低,便會導致浮漂的剩餘浮力過大,也就是浮漂向上的牽引力過大,這樣一來便會導致魚吞餌時遇到很大阻礙,說的通俗一些就是魚想吞餌,但是浮漂的剩餘浮力太大,又把鉤餌從魚嘴裡拉了出來,所以浮漂就會產生先下頓然後迅速回彈的漂相。
(5)魚體撞線
魚在窩點裡遊動的時候,身體或尾鰭有可能會撞到釣線,這樣一來浮漂也會產生下頓訊號,但是由於撞線的過程很短暫,因此浮漂又會迅速回彈。
總之,浮漂出現下頓之後馬上回彈的訊號通常都不是鉤餌入嘴的訊號,在發現這種訊號的時候應該果斷放棄抬竿繼續等待,直到出現浮漂下頓之後不回彈的訊號時,才能夠抬竿刺魚。
-
5 # 工作之漁
正常情況下,浮漂下頓是很明顯的魚口訊號,至少說明魚已經在吃餌了,餌是否已經入口要根據頓口幅度和持續時間判斷,如果頓口後立馬回彈,過程極短,可以準確的判斷此時不宜提竿,如果是下頓後上頂,例如本來是釣2目,下頓1目,回彈到大於3目,此時即可提竿。根據我的個人經驗談下出現回彈的原因及處理辦法。
下頓後回彈原因1、滑口魚。在一些經常被釣友光顧的釣點或面對一些回鍋魚,存在滑口魚吃餌的現象,大致表現為,對危險有判斷能力,警惕性高,吃口輕,吞吞吐吐幾次來撕扯或衝散魚餌,在吃入和吐出過程中,漂的動作就是先下頓,立刻回彈到原來的目數。
2、魚鉤較大。小魚吃鉤時,吃口普遍比大魚兇猛,如果魚鉤較大,魚吸住後無法入口,也會出現先頓後回彈的現象。
3、餌料適口性差。在開餌時,如果餌水比控制不好,水量不足就會使餌料狀態幹、硬,這種狀態下魚吃餌相對困難,吸入後發現適口性差就會吐出。
4、魚群蹭線。當釣點魚的密度比較大,打窩後魚迅速聚集,這時很容易出現魚蹭線的情況,魚的身體碰到魚線導致浮漂下頓後回彈,這種情況屬於虛假訊號。
解決辦法:1、分析一個完整的漂像。魚吃餌有一個過程,很少有魚會沒有前奏,一口吞下,如果下頓回彈來的沒有預兆十分突然,這種訊號可以適當放口。
2、根據浮漂動作排除虛假訊號。可以根據魚吃餌的時間持續性,漂訊號的幅度大小判斷魚的種類、個體大小,學會分辨真假訊號。
結束語在釣點小魚較多時也會出現下頓,頓口僅僅代表魚在吃餌,並不能說明魚已經將餌吃進去了,回彈則說明魚已經吐餌,所以此時提竿多半是空竿。瞭解各種魚吃餌的漂像和特點,抓住魚吃餌的關鍵訊號,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抓口是在實戰中慢慢積累的經驗。
-
6 # 追魚哥
臺釣中魚吃食動作都是透過浮漂反應出來,一般來說,魚吃食魚漂會出現幾種情況,頓口、黑漂、頂漂和橫走。根據每一種魚吃食習慣,漂像也有一定不同。總的來說,鯉魚吃食漂像是先上浮一小段,然後慢慢黑漂,有時也會是一個頓口;草魚大部分都是黑漂或者橫走,偶爾會出現頂漂;鯽魚一般都是頂漂或頓口,很少出現黑漂,除非釣紅蟲或蚯蚓之類;青魚大部分會先上頂一目到兩目,然後黑漂;羅非是每個地方約有區別,生口的羅非大部分黑漂,滑口羅非則基本不黑漂,都是頓口,個體越大動作越小,5斤以上羅非大部分都是一目左右頓口等等。
但是很多時候漂像並不是我們預想的一樣,比如會出現漂像抖動、突然黑漂、突然上頂、突然頓口又回彈到原位等等,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下頓又回彈原位是什麼原因?應不應該提竿呢?應分為幾種情況。
第一、滑口魚吃餌。有朋友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這我是不認同的,如果是這樣,就不存在炸窩一說了,也沒有滑口魚了。一條魚只要被連續釣,但又沒釣起來,或者釣起來又放下去,這樣的魚就是滑口魚,它會比其他魚更加謹慎,尤其吃餌不像其他魚那麼粗魯,會不斷試探,也就是含一下馬上吐出來,連續試探多次確定沒危險後再吞餌。比如黑坑裡的回鍋魚,現在很多大個體的羅非都是五這種情況。尤其是大個體羅非,因為我每年喜歡釣羅非,尤其喜歡釣大羅非,釣起來最大的12.6斤,七八斤的經常釣。大羅非之所以能長這麼大,就是因為它比其他羅非更加謹慎。大羅非吃餌的特點是停在原地吃餌,所以漂像不會太大,把餌料含嘴裡又會馬上吐出來,而且動作很快,連續幾次後才會吞餌,或者把餌料含散後吃掉下去的。所以我野釣羅非都是像釣黑坑一樣,隨時拿著竿,只要出現動作就提竿,無論動作大小。
第二、魚襯線。我們釣魚的時候,尤其是釣深水,從子線到水面有很長的一段線是在水裡的,並且線是呈繃直的狀態,這時候就難免出現有魚過路碰到中間魚線,漂像就會出現突然下頓再回彈原位。
第三、小魚鬧窩。釣魚經常會出現小魚鬧窩的情況,尤其在白天更多。小魚嘴巴小,吃不進餌料,就會咬一下又放掉,反應在漂上就是下頓再回彈。
因此出現這樣的漂像,我們首先要判斷是屬於哪一種情況,比如釣黑坑或者羅非,必須過段提竿,如果是白天野釣鯽魚、草魚、鯉魚等,則不必理會。
-
7 # 愛釣鯽魚的老哥
魚漂下頓後立馬回彈,是為什麼?
漂突然的下沉後立即彈回來,至少說明真的是有魚在吃釣餌,至於是不是真的吃進口中,還不能確定,只能說明確實是有魚在碰鉤了。
對於這種有口卻提不上鯽魚的狀況,多數情況下是鯽魚在碰,用碰的方式作一個試探性的動作,目的是為了確定餌的安全性。
我們在釣魚的時候,經常會發生,漂已經下沉又彈了回來,如果只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說,沒有發現有別的動作,只是發生了下沉後立即的反彈,其實是鯽魚在做假動作,在吃鉤尖以外的釣餌,正常的漂相應該是多次的頓口,至少是兩到三次的下沉,也可以說是兩到三次的點動,然後才會發生漂的上頂,只有在這種形式下的反彈,才是真的有口。
對於魚口,在漂相的表現形式上分很多種,也有的鯽魚在吞餌前,先嗅食部分釣餌,發現沒有什麼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才會發生第二次的頓口,只有連續的發生兩次的點動,此時才是可以提魚竿得鯽魚的最佳時間。
也有的鯽魚上鉤時,不是直接的點動,直接是慢慢的頂漂,對於這種很慢的頂漂,是可以提魚竿得鯽魚的。
所以,點動,只能說明有魚在碰鉤,越是稍大的鯽魚,吃口都比較的小心,會經過多次的下頓再頂漂,發現並沒有什麼不安全問題的存在,才會在下一次真正的吃口,至於要經過多少次的試探,誰也不知道,只能說,當發現有兩次以上的下頓,再有頂漂的過程,這才是真實的吃口。
回覆列表
無論是黑坑競技,還是野外休閒垂釣,釣魚人會經常碰到魚漂下頓後會立馬回彈,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飄向?
一、首先是窩裡的魚群蹭線,子線和主線是透明的,在水裡有時魚根本看不到,造成魚在半水或水底巡遊覓食或搶食時蹭線,在浮漂上顯示就是下頓後立馬回彈回位。
二、餌料太大小魚魚嘴小,魚兒沒有吃進魚嘴造成,當魚吸餌時,浮漂有下頓動作,餌料大,魚只吃到嘴裡一點餌料,浮漂在剩餘浮力的作用下把浮漂回彈到了原位。
三、滑魚涮餌,窩裡進了經常被釣到的滑魚,看到餌料警惕性很高,由於味型的誘惑,就餌時採用吞吐頻率很高的手法,來試探餌料是否有危險,造成浮漂快速下頓後有立馬回位。
四、蝦鬧窩,窩裡進了蝦,蝦的鉗腳出碰到了子線,造成浮漂下頓後快速回位。
有經驗的釣手,碰到這中漂相,反應是下意識立馬手握魚杆,不是立馬提杆,二是看看浮漂上還有沒有下一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