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雪夢不逝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隆中對》

    早在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未出隆中便已為劉備定下了“聯吳抗曹,三分天下”之大計。

    因此,孫劉之所以結成聯盟是為了抵禦強大的北方政權——曹魏。孫劉聯合乃是劉備創業的核心戰略,是一出“借雞生蛋”之計。一直以來,劉備以“聯吳抗曹”為戰略,取得了豐富的戰果。孫劉聯盟以少勝多,戰勝了強大的曹軍。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又以荊州為基礎,奪益州,吞漢中,擁有了大片土地和人口。此時,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之勢已成。總的來說,劉備的成功,離不開諸葛亮的戰略構想,更離不開“孫劉聯盟”。

    可惜,隨著荊州的陷落,一位英雄的倒下,宣告了孫劉聯盟的正式破裂。這位英雄便是關羽。關羽的死,是一出性格悲劇,也是一幕政治悲劇。關羽身在兵家必爭之地荊州,卻處處以強示人。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儘管關羽猶如天神下凡,但在曹,吳兩家聯合剿殺下,關羽敗走麥城,兵敗身死。

    關羽的死與戰略要地荊州的丟失是劉備伐吳的導火索。公元221年7月,劉備起數萬大軍正式伐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軍還未正式出征,三弟張飛又為部將範疆,張達所害。這兩人投奔東吳而去,致使劉備對孫吳恨意更深。夷陵之戰就此展開,結局眾所周知,劉備為東吳陸遜所敗,火燒連營,劉備元氣大傷,灰溜溜的逃進了白帝城。

    其次,劉備伐吳的深層原因乃是劉備的帝王之心作祟。劉備創業多年,60歲才成帝業。二弟關羽新逝,荊州丟失,恢復漢室,一統天下對於劉備而言,無疑難度大增。為了實現平生夙願,年已花甲的劉備只能拿較為弱小的東吳開刀。假如劉備此番伐吳成功,天下也就盡在其囊中也。誰曾想,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劉備急於求成,根本吃不下東吳。

    劉備該有此敗,因為他將自己成功的根本忘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聯吳抗曹才是劉備的成功之道。失去了根本,劉備只能黯然嘗下苦果,一切悔之晚矣。

    至於諸葛亮,在這其中是否勸阻過劉備呢?《三國志》並無具體記載。只有《三國演義》有所描繪。說是諸葛亮帶領群臣力諫劉備伐吳。

    當下孔明引百官來奏先主曰:“陛下初登寶位,若欲北討漢賊,以伸大義於天下,方可親統六師;若只欲伐吳,命一上將統軍伐之可也,何必親勞聖駕?”先主見孔明苦諫,心中稍回。——《三國演義》

    可以看出,諸葛亮行事謹慎,深諳為臣之道,他旁敲側擊,勸阻劉備以大局為重,不要伐吳。劉備最終也沒能聽進去。諸葛亮也只能作罷,作為臣子,皇帝一意孤行,諸葛亮最後只能預設與支援,並無其他想法。

  • 2 # 雨夜構想

    其實諸葛亮已經默許了劉備出兵

    關羽丟了荊州,失去了隆中對戰略的重要支撐。劉備基本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格了,為了奪回荊州劉備親征孫權。

    反對的聲音

    劉備的出兵很多人不同意,其中最主要的人就是諸葛亮和趙雲。按照劉備以往的作風,諸葛亮勸他不要去,他一定會聽諸葛亮的話。也就是說諸葛亮在劉備陣營絕對是核心人物,劉備對他應該是言聽計從。可為什麼這次劉備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建議,非要一意孤行親征孫權呢!其實原因大家都很明白,一個是關羽的仇要報,一個是荊州地盤要收回,順利的話就把孫權消滅拿下整個江東。要統一天下就為時不遠了,這就是劉備的理由。

    諸葛亮默許

    我們再來看看諸葛亮的理由,諸葛亮認為這時候不適合親征孫權,劉備稱帝不久內部環境不算穩定,曹魏邊境還虎視眈眈,所以不同意劉備親征。可為什麼劉備還是去了呢!那是因為諸葛亮默許了劉備的決定,以往的經驗中我們看出來,如果諸葛亮不同意劉備的做法,劉備就一定不會做。這次諸葛亮只是象徵性的反對了一下,就再也沒有發表意見。劉備還沒有帶著諸葛亮一起去,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國內更重要,必須諸葛亮留守,才能平衡國內的各方勢力。必須諸葛亮才能做好劉備的後勤工作,所以諸葛亮留在國內。

    劉備的豪賭

    劉備去了諸葛亮留下來,這也是劉備最大的失誤,自己被陸遜一把火燒的大敗。後人認為劉備伐吳是錯誤的,可要是分析一下咱們就明白了。劉備伐吳是必須要去的,這時候的蜀漢政權必須用戰爭來平衡內部矛盾,這也是以後諸葛亮用的一貫戰略。劉備的這次戰爭失敗了,各種聲音都有了,要是勝利了呢!能想象到嗎?劉備的事業將要踏上另一個巔峰。就會有真正的實力和曹魏爭奪天下了,也可以說這次是他一生之中最後一次豪賭,勝利了就無限可能,失敗了回到川中安生過日子。無非和以前一樣,但是劉備沒想到自己敗的這麼慘。把自己的性命都賭了進去。

    總結

    劉備的伐吳有很多的正當理由,只是天不遂人願。劉備確實是時運不濟,成就了陸遜的不世之功。讓孫權又一次創造了歷史,繼赤壁擊敗曹操之後,又在夷陵擊敗劉備。這一戰讓劉備丟掉了性命,也讓蜀漢正式進入到了諸葛亮世代。

  • 3 # 風嬙遙度天際

    如果你要信三國演義,那麼你可以理解為是劉備為了報關羽張飛之仇,但是從正史上來看,其實不是的,劉備當時想的是“柿子挑軟的捏”先從相對弱小的吳國開刀,滅了吳國在同一全國。從劉備此次出征帶領的文武官員看,其中既無卓越謀臣,也無知名宿將。可以看出劉備是很瞧不起吳國的,認為自己拿下吳國是手到擒來的活。

    而且這場戰役是必須的,而且還必須是劉備自己親自出馬,因為當時劉備的手下可以說是分成三股勢力,首先是早年的跟隨者們,他們是不想打的,他們早年就跟隨劉備習慣了東奔西走的日子,是不建議這麼冒險的。但是剩下的兩股勢力,荊州勢力和益州勢力都是希望打的,所以說劉備伐吳是別無選擇,也不完全是為了關羽報仇,否則劉備為什關羽剛死的時候不報仇,非要過一兩年才肯出兵,可見這次伐吳是劉備集團政治上的需要。

    再說,劉備伐東吳是很難有大的好處的,先不說能不能打下荊州,就算能打下荊州,要是曹魏趁著東吳這次丟荊州轉而一起合力攻打東吳,最後把東吳打殘甚至消滅了,那麼對於劉備而言,這依舊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局面,所以說劉備這次伐吳最好的就是打下荊州的一小部分,佔點便宜就好了。

  • 4 # 大餡餃子雜糧五穀煎餅

    《三國志·法正傳》記載:“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住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人,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也就是說,公元222年,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大敗後,諸葛亮曾感慨,如果法正不早逝,一定能夠阻止劉備發動此戰;就演算法正阻止不了劉備,以他的軍事才能,也一定能夠保證劉備不會敗得這麼慘。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諸葛亮對法正的推崇。不過,說到此處,我們不禁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諸葛亮為什麼自己沒有勸阻劉備東征呢?

    根據《三國志》和《三國志集註》記載,劉備決意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趙雲曾勸阻劉備,要先除國賊曹操,以圖大業,然後再與東吳算賬;降將黃權曾勸劉備留守後方,由自己替劉備出征。可是諸葛亮卻選擇了沉默。根據前文,我們不難看出,諸葛亮大約也是不贊同劉備東征的,可是他為什麼沒有出面勸阻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有以下幾點猜測。

    一、明哲保身

    如果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就會發現,雖然演義中的諸葛亮,對劉備陣營的爭霸過程,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但是真實歷史上的他,在劉備生前,于軍事方面從未有任何建樹。他對劉備而言,除了提出了《隆中對》的戰略規劃,以及在長坂坡之戰前,曾提議劉備火併劉琮之上,也很少插手。由此可見,諸葛亮大約早就認清了,劉備對自己的定位,也從不忤逆劉備,只安於本職。這是一種明哲保身的態度,也更容易受到劉備的信任和認可。

    二、諸葛亮沒有意識到東征的危害

    除了明哲保身之外,還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諸葛亮根本沒有意識到,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可能導致多少可怕的後果,並不認為這應該被阻止。甚至他很有可能,是鼓動劉備親征伐吳的一份子。畢竟《隆中對》相當於他對劉備陣營的“創意投資”,而這一創意實現的先決條件,就是荊州和益州都要握在劉備手中。當時荊州早已淪現,隆中對也早已化為了泡影。為了讓隆中對有實現的可能,劉備只能東征伐吳,重新奪回荊州。因此,諸葛亮對於此事,可能比劉備還要積極。這種情況下,他又怎麼可能勸阻劉備呢?

    至於他感慨“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令不東行”一事,很可能算是馬後炮。也就是說,他並非認為,只有法正有勸阻劉備的可能性,自己根本做不到,而是認為,如果法正還在,一定能夠看透劉備親自東征的不可行性,從而勸阻劉備,不讓劉備去冒險,從而避免蜀漢之後的損失。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當初劉備堅持御駕親征,征討東吳,諸葛亮沒有出面勸阻,一種可能是因為,諸葛亮打算明哲保身,知道自己沒有勸阻劉備的能力,所以選擇了保持沉默;另一種可能則是,諸葛亮根本沒有看到東征伐吳的弊端,認為沒有勸阻的必要,甚至一力促成了此事。對於這兩種可能性,你更認可哪一種呢?謝謝大家關注與支援!

  • 5 # 暴雪長空

    劉備不聽諸葛堅持伐吳,蜀國從此退出霸主舞臺,剩下的只有遺憾

    關羽不僅在劉備心中佔有極大的分量,甚至在整個三國時期都是舉足輕重的,然而關羽卻因大意將原本到手的荊州又丟了,也因此葬送了自己的一生,而關羽的死度劉備來講宛如晴天霹靂,這一點無論是在小說中還是在歷史上都表現的淋漓盡致。於公他們二人是肝膽相照的君臣,於私更是情同手足的兄弟,所以關羽被吳國殺死後,劉備必定會對吳發起戰爭。

    吳國也很明白劉備一定會來攻打自己的,雖然蜀國當時是最弱的,但是為了關羽劉備一定會拼斤全力來討伐他們,這一點不光是吳國明白,連曹魏也很清楚,只是他劉備在等了一年後才決定伐吳,以蜀國當時的國力冒然伐吳是沒有勝算的,可是朝堂之上卻幾乎沒有人站出來反對,就連諸葛也沒有,是因為他看不出來當時的形勢麼?這肯定是不可能的,就是因為諸葛太清楚了所以才不能出面阻止,最後只有趙雲一個人敢站出來反對 。

    蜀國向吳國發起戰爭是要承擔極大的兇險的,這一點諸葛心裡非常清楚,所以諸葛如果能夠阻止劉備的話,必定會想出千萬個理由來勸說劉備,但是他卻沒有,原因也很簡單。諸葛在蜀國一直高居丞相之位,在整個三國時期都是備受尊敬又令人恐懼的,所以在蜀國更是地位僅次於劉備,也正是因為這樣,諸葛才不敢隨意發表意見,因為他一旦開口必定會有一大群人隨之附和,對於劉備而言無疑是一種威脅,到時候一定會加深兩人之間的矛盾。其實劉備深知諸葛有取代他的能力,而諸葛也很清楚劉備的想法,但兩人還是保持著良好的君臣關係,如果這一次諸葛發表反對意見,勢必會讓兩人針鋒相對。

    劉備也很清楚伐吳的危險性,但是他必須要那樣做,為此和諸葛私下已經商討無數次了,只是各自都有各自的理由,最終誰也沒有說服誰,並且劉備還因此威脅過諸葛,所以出於大局考慮,即便知道這樣的決定是錯的,也不能公然表態,只能用沉默來表示自己的態度,連諸葛都不敢發表意見了,其他大臣們又怎敢輕言,所以這時候能站出來反對劉備的只有當時擁立他的人了,也就是趙雲、張飛、糜竺。之前荊州之所以會丟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糜竺的弟弟投降了吳國,所以這個時候糜竺已經沒有發言權了,而張飛就是一個大老粗,他只懂得上陣殺敵,哪能看得懂這裡面的門道,所以自然是劉備說什麼就是什麼,那麼唯一能站出來反對的就只剩趙雲了。

    趙雲已經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他理解明白劉備不顧兇險也要伐吳的心情,更明白諸葛為什麼不能發表意見的原因,所以他便挺身而出,說出了諸葛不能說的話,這件事情由趙雲來做是最合適的,因為他帶頭的話對劉備並沒有什麼震懾力,但是至於後來有沒有引起朝堂百官的共鳴就不得而知了,只是知道趙雲給出的理由已經是鏗鏘有力了。不止是趙雲,朝堂百官也都很清楚當時的形勢,曹操那個時候是各國討伐的物件。

    所以當前最重要的是要先滅了曹操,等到曹操被滅之後,曹丕是費了漢帝后自立的,所以滅了魏國劉備也算是師出有名了,到時候吳國自然也會臣服於蜀國,到那時無論民心還是國力都會達到空前的地步,然後再一舉拿下關中稱霸四方。所以當時一致認為應該先討伐曹魏,而不是冒險攻打吳國自損國力,但是劉備還是堅持要攻打吳國,事實證明他的堅持是錯的,蜀國因此也大傷元氣,從此便失去了爭奪霸主的資格,也是因為這樣,這一戰被很多人稱為是劉備的意氣之戰。

    雖然劉備這樣的決定有他自己的道理,但是個人認為從江山社稷考慮,這就是一個極大地錯誤,因為劉備把對兄弟的感情凌駕於國家之上,關羽之死讓劉備沒有了理智,完全不考慮諸葛的建議,因此將蜀國帶向了錯誤的方向。為了伐吳,劉備動用了幾年以來積養的精銳部隊,不僅如此,更是不惜物力、財力去打這一場仗,可以說是不惜一切代價了,因為這場戰爭還損耗了蜀國好幾名大將,比如黃忠就是在這場戰爭中犧牲了,而黃忠死後蜀國更是沒有幾個大將了。從此蜀國便一蹶不振,劉備最終也未能實現興復漢室的願望,留給自己的只有慢慢的遺憾。

    對於劉備個人而言,伐吳沒有什麼錯,但是身為一國之君卻被感情矇蔽雙眼,導致一國敗落,真的是非常可惜了。你們對劉備伐吳有什麼看法呢?

  • 6 # 四川小劉在廣州abc

    劉備伐吳第一確實想給兩個兄弟報仇,但是更想的是奪回荊州之地,因為荊州是劉備發家的地方,地理位置也相當重要,物產豐富,最重要的是可以從荊州出發水路兩軍同時進行,如果荊州在那麼劉備很可能會統一天下

  • 7 # 潘不安講究史

    詔問群臣令料劉備當為關羽出報吳不。眾議鹹雲:"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後備果出兵擊吳。

    魏國大多數人所持的觀點認為,雖然不久之前,劉備曾在漢中打敗了曹操,其後關羽又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可沒有強大國力的支撐,終究只會是曇花一現而已。所以魏蜀吳三家之中,只是偏安蜀中一隅,如今又丟失了荊州的劉備依然是最弱的。

    在後世演義中,劉備有關張馬黃趙五虎上將名揚天下,但在實際歷史上,當時人認為可以獨擋一面稱的上是名將的,關鍵是能夠讓吳魏兩國感到恐懼的,其實只有關羽一人。如今關羽已死,荊州軍也覆滅了,必然會導致蜀漢國內恐懼,怎麼可能還有餘力再向吳國報復。

    但是唯獨劉曄有著不同的觀點:

    第一,他認為蜀漢雖然弱小,但是劉備的謀略是“威武自強”,一定會興兵復仇,向國內外展示自己還有實力。

    第二,關羽和劉備之間,於公有君臣之義,於私又情同父子,現在關羽死了卻不為他報仇,就和他平時仁義的形象不符了。

    因此我們透過劉曄的分析再來看劉備為什麼不顧諸葛亮的勸告堅持伐吳,情況就明朗了很多。

    首先,劉備在三家之中實力最弱,現今被盟友背叛,如果沒有任何表現,必然會被吳魏兩國所輕視,從戰略上成為他們首先進攻的目標。有養過狗的都會知道,越是大狗越沉默,越是小狗越喜歡叫,這其實是一種虛張聲勢,動物生存的本能謀略,告訴對方我不是好欺負的。

    正所謂打不打的過是一回事,但不去打一定會被欺負。這就是為什麼夷陵之戰雖然失敗,卻換來另一個結果。《三國志·先主傳》記載:

    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

    顯然孫權即使是勝利的一方,但依然被劉備打怕了,換言之,劉備伐吳是今後孫劉兩家能夠平等結盟的基礎。

    其次,關羽和荊州是劉備能夠統治益州的基礎,如今失去後,最可怕的不是“國內憂懼”,而是人心思變。劉備至公元214年佔據益州,次年與孫權湘水劃界,之後便與魏國展開了對漢中的爭奪,並在218年取得漢中之戰勝利,但219年便被東吳襲取了荊州,關羽被殺。

    這使得劉備更多的是以武力壓制而沒有餘力透過政治逐漸控制蜀中,所以就難以避免當地門閥和豪族的蠢蠢欲動,甚至是反撲。所以劉備先是透過稱帝安定人心,再是透過伐吳將軍隊控制手中,以保證益州的政局穩定。

    最明顯的就是劉備先以張飛為司隸校尉,在其死後又以諸葛亮為司隸校尉。而諸葛亮在劉備伐吳期間一直坐鎮成都,而不是在永安統籌後勤,可見劉備對益州士族並不放心。

    而在劉備夷陵兵敗之後,也的確發生了反叛。《三國志·先主傳》記載:

    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黃元進兵攻臨邛縣。遣將軍陳曶討元,元軍敗,順流下江,為其親兵所縛,生致成都,斬之。

    其次,失去荊州和關羽使得劉備帳下來自北方的元老派和由荊州帶入蜀中的荊州派士族力量嚴重受損,從而打破了蜀漢內部的權力均衡。因此劉備伐吳能夠奪回部分荊州最好,即使無法達到也可以透過戰爭消耗益州本土士族的實力,使雙方重新達到勢力均衡。

    所以在夷陵之戰後,諸葛亮曾經感慨:"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一是劉備對法正的信任,二是法正的才能可以時時提醒劉備。所以裴松之在《三國志·法正傳》這句話之後引注了一段故事:

    先主與曹公爭,勢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無敢諫者。矢下如雨,正乃往當先主前,先主雲:"孝直避箭。"正曰:"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與汝俱去。"遂退。

    三是劉備以法正為益州士人的領袖,壓制益州本土的門閥豪族。而法正早夭,使得劉備不得不用伐吳來抑制益州門閥的實力。

    諸葛亮是歷史上著名的“CEO”,從一個員工的角度考慮,伐吳肯定是弊大於利的,但是劉備是老闆,他所要考慮的就和諸葛亮有所不同了,縱然知道伐吳是錯的,但他所處的位置註定了他不得不伐吳。

  • 8 # 滾過來Happy君

    急眼了,而且他要是不打,他的人設就崩塌了,他人設是重情重義,投奔他的都是奔這個去的,他不去,他手底下人人心就會散

  • 9 # 滌塵索金讀歷史

    劉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無需作更多的介紹,作為一個三分天下的霸主,劉備興兵罰吳絕對不是一時義氣所為,這是他經歷過權衡利弊、反覆思量的結果,之所以現在很多人質疑劉備發動的這場戰爭完全是因為最終劉備輸的太慘所導致的。現在簡單從背景、原由和目的三方面分析一下劉備討伐東吳的正確性和必要性。

    背景魏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後其子曹丕繼承曹操的王位,221年曹丕成功逼迫漢獻帝禪讓,自立為帝,國號魏。此時的魏國國家初立,曹丕需要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鞏固魏國的統治,因此無暇顧及吳蜀兩國。

    吳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國大將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曹操迫於關羽的壓力不得不向孫權求和,承諾割讓江南的土地給孫權並遊說孫權偷襲關羽後方。孫權害怕劉備勢力進一步做大做強,於是背信棄義派呂蒙偷襲關羽後方,奪取荊州並誅殺了關羽,孫劉聯盟徹底撕破臉。

    蜀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經過兩年的持續作戰最終擊敗曹操奪取漢中之地,此時劉備的地盤包括益州、漢中、上庸和一半的荊州,軍隊士氣高昂,又得到當地少數民族的擁護,於是劉備自立為漢中王,221年劉備因曹丕篡漢,遂在成都稱帝,國號漢,此時的蜀漢政權的實力達到了頂峰。

    討伐吳國正當其時第一點就是劉備起兵伐吳所提出的要為死去的關羽復仇。眾所周知,劉備能從一介布衣混到三分天下的王者,所依靠的就是仁義。因此打著為結義兄弟復仇的旗號最能得到普羅大眾的理解與支援,屬於師出有名。第二點劉備佔據荊州多年,此刻為吳國新佔,吳國還不具備足夠的時間來收攏人心,鞏固統治基礎,劉備此刻伐吳打的就是對方立足未穩。第三點蜀國連續取得對魏作戰的勝利,軍隊士氣旺盛,將士的戰心可用。第四點蜀國朝堂內部派系林立,必須透過持續的對外作戰以轉移內部矛盾,促使各方勢力團結一致為強盛蜀漢而努力。第五點吳國的水師強大,但是陸軍作戰能力不行,在歷次對外作戰中陸戰表現一直不佳,且相對於魏國,劉備對吳國作戰更有信心。伐吳的根本目的一是透過伐吳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地盤,如果有機會能夠一舉殲滅吳國,那麼劉備就能夠徹底以長江為界,達成與魏國劃江而治的目標,佔據半壁江山,從而真正能夠積蓄力量,實現統一大業。二是伐吳作戰即使不能夠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劉備也有足夠的信心給吳國以深刻的教訓,壓縮吳國的地盤,從而打擊吳國的野心,進一步鞏固孫劉聯盟,確保三國鼎立的態勢得以持續。

    綜合上述幾個方面可以看出,劉備不是一時衝動,他做出討伐東吳的決定是經過深刻思考的,但是他在執行的過程中吃了過分自信的高估自己的實力和低估東吳的戰鬥決心的虧,最終導致戰爭的失敗,自己淪為別人的笑柄,從而徹底走向萬劫不復的道路。

  • 10 # 青梅煮酒品三國

    劉備不聽諸葛亮勸告堅持伐吳,是因為劉備飄了。剛剛佔領益州立足不穩都可以在漢中打敗曹操,修整了幾年的時間劉備認為打敗東吳輕而易舉。

    劉備在漢中之戰後覺得天下無敵了

    劉備佔領益州後,立足未穩就率七萬餘人和曹操爭奪漢中,而曹操方面有十萬大軍,結果是劉備勝了。劉備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了,以少勝多打退了強大的曹操。

    劉備屬於窮苦出身,一輩子這沒帶過這麼多兵。現在手下有兵有將,天府之國也在囊中,感覺人生已到達了巔峰。劉備認為孫權不如曹操,曹操又被自己打敗。出兵攻打東吳輕而易舉的就可以奪回荊州之地,根本不需要顧忌什麼。

    劉備稱帝,需要搞點事情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兩年,漢獻帝被廢曹丕稱帝。劉備知道後應眾大臣所請在益州登基稱帝。劉備稱帝后如果不有所舉動,那麼天下人會辱罵劉備貪慕虛榮就是想自己做皇帝,並沒有匡復漢室的志向。

    劉備想出兵搞點動靜,攻打曹魏實力不允許;攻打東吳正合適,藉著為關羽報仇的藉口發動戰爭,一方面可以獲得人心,另一方面東吳比較好打。於是發起討伐東吳之戰。

    諸葛亮勸阻劉備,劉備不聽勸告

    諸葛亮勸住劉備,是因為諸葛亮知道蜀漢就剩下這點家底了,再禍害一下就離滅亡不遠了。而劉備不聽,是因為我現在已經稱帝了,是天子之師、王道之師、正義之師。再者孫權在劉備眼裡什麼都不是,打敗孫權就跟正規軍打土匪一樣太輕鬆了。

    劉備沒有發兵前,孫權又示弱承諾交還荊州幾郡之地。這大大的增加了劉備出征的心,認為孫權怕我,現在我還沒有出兵就割地求和了,這一仗我肯定能勝。所以劉備又怎麼能聽得進諸葛亮的勸阻。

    總結:不是諸葛亮不勸阻劉備,而是劉備是君主。劉備又是窮苦出身,一下子成了皇帝不知道怎麼得瑟好了。

  • 11 # 九頭鳥漫談文史

    歷史上的劉備伐吳最終是大敗而回,所以大家都認為他是錯的,其實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劉備還未必就真錯了。

    諸葛亮隆中對裡北伐的策略是荊州和漢中兩面出兵,荊州丟失,劉備的地盤少了一半多,兩面出兵的戰略是沒有了,而且僅憑益州一州之地又如何有足夠的兵員、糧食、物資來組織北伐?後劉備時代,諸葛亮打了那麼多次,戰線推出去了多遠?沒有荊州,北伐就是泡影,綜合實力太弱。

    諸葛亮在隆中對裡面還說要東和孫權,現在人家把荊州給搶了,你再去和孫權說,我們還是合作吧,人家也不會信啊,劉備一方也還要小心提防,拿了荊州,是不是還想著拿益州,拿下整個南方,孫權也能有爭霸天下的實力,這種情況下,劉備還能安心北伐?

    三國爭霸,必須先要消滅一方,荊州在,劉備不但實力足夠強大,還可以隨時根據情況選擇消滅誰,進退有餘,沒了荊州,劉備豈止是瘸了一條腿,對蜀漢來說,是天塌了。

    最重要的是當時劉備剛佔據益州沒多久,內部都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益州的世家還沒有完全對劉備心服,這個時候,劉備搞丟了荊州,而且還不去搶回來的話,益州世家會認為劉備沒用,太慫,這對於懾服益州世家進而整合內部是相當不利的。

    還有就是,劉備入益州,是從荊州出發,劉備真正的起家也是從佔據荊州開始,劉備軍中的骨幹全是荊州人,現在老家被敵人佔據了,他們會不會心慌?會不會氣憤?劉備要不要給這些功臣元老一個交代,劉備伐吳時文帶馬良,武帶黃忠,他們可都是荊州人。

    所以,在荊州被孫權偷襲搶走的情況下,劉備選擇伐吳是有一定必要性的,當時的北方,曹丕篡位沒多久,也在整合內部,暫時顧不到南方,劉備趁著這個視窗東征可以專心只打孫權,至少要拿回荊州,不能讓自己的實力落後於另外兩方。

    劉備如果能一直打到江東去,那就更好了,有了整個南方的資源,劉備北伐就更有希望了,只不過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輸給了陸遜,成為了失敗者,他的戰略也就被認為是錯誤的,可要是他打贏了又會怎麼樣?

  • 12 # 曉東筆談

    劉備為什麼不聽諸葛亮的勸告?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的來看:

    一是諸葛亮勸告的形式和內容能不能讓劉備回心轉意?

    二是劉備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說清楚了這兩個問題,我們就知道為什麼劉備不聽諸葛亮的勸告了。

    先看第一個:諸葛亮是如何勸告劉備的?

    《三國志》中並沒有一字一句記載了諸葛亮對劉備的勸諫的原話,反而記載趙雲對劉備有過勸說,但劉備沒有聽進去。

    諸葛亮對之於蜀漢、劉備而言,重要程度遠在趙雲之上,《三國志》中竟然沒有對諸葛亮進行勸諫的隻言片語,很有可能諸葛亮並沒有直言勸諫,甚至是默預設可的。

    而《三國志》中關於諸葛亮對伐吳事件,只在夷陵之敗後說出:

    “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而在我看來,這句話的重點在後半句,即“必不傾危矣。”

    因為,在諸葛亮內心,荊州是他規劃的三國鼎立的重要據點,也是蜀漢反攻曹魏的重要棋子。從內心來看,諸葛亮也是迫切的想奪回荊州的,因此,諸葛亮並沒有強烈的反對劉備伐吳的想法。

    再看看劉備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明確所謂“為關羽報仇”只是幌子,大可不必當真。

    真實目的就如上文所說的:奪回荊州。

    一是劉備是非常清楚荊州對於蜀漢的自保、以及後續圖謀天下的極端重要性的。

    得到荊州,就是擁有了與魏、吳對抗的橋頭堡;

    失去荊州,意味著蜀漢大門對魏、吳敞開,大開防線。

    二是劉備前期在漢中大敗曹操,對自己的定位有了偏差:曹操尚且被蜀漢大敗,孫權更不在話下。對吳國的軍事實力判斷產生了誤差。

    由此可見,劉備的伐吳的出發點和符合蜀漢的戰略的、伐吳的時機也是士氣正旺之時、出兵的名義也是名正言順的,唯一的差錯就是錯誤的估計的東吳的實力和堅決抵抗的決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樂視汽車真的量產了,能救活樂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