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hoy瀚
-
2 # 糾正性運動康復師
很榮幸能解答您的疑問。
這裡有幾個因素關係到您是否能繼續跑步。
首先,是您的年齡,如果您的年齡在四十五週歲以下並且沒有骨質疏鬆,鈣流失的加快的情況下,那可能是您跑步時間過長或者跑步距離過遠導致的,出現膝關節疼痛之後建議您休息並且觀察幾天,看看膝關節疼痛減輕還是加重,如果加重需要去醫院確定原因。
如果您的年齡在四十五週歲以上,那麼膝關節本身出現問題的因素就很大了,比如是否有滑膜炎、半月板損傷、關節腔積液等,如果排除以上原因,建議諮詢醫師後再看看是否能繼續跑步。
其次,還需要看看您跑步的場地,如果是平坦的橡膠操場對膝關節的壓力較小,如果是不平的道路甚至山路那麼對膝關節的壓力會是很大的,那麼造成膝關節疼痛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最後,需要考慮自身的體重,因為跑步主要是下肢的運動,如果上半身體重過重,壓力就都會壓到膝關節上,膝關節受到損傷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
3 # 峰趣峰味
1.跑前先做好熱身運動。
2.跑步儘量要找平整、朔膠跑道的場地跑,一定避免山路和鋪裝路面。
3、鞋子。一定買著運動品牌的跑步鞋子,真的不一張。對膝蓋減少損傷。
4.需要補充鈣質品,堅持喝牛奶。
個人建議,祝你健康。
我在2015年4月底初跑5公里時,踝關節、髖關節都體感強烈痠痛!尤其雙膝關節膝蓋骨正前下沿和外側在跑後強度疼痛,根據我多年從事專業運動訓練,我知道這是因為關節周圍韌帶及肌肉突遭大負荷刺激所帶來的正常反應,這種反應就是由這三個關節長時間沒經歷過長距離、長時間、高頻率肌伸縮能量積貯不足產生的應激反應!
對此我並沒有停止5公里跑步,一方面加強踝、膝、髖三個關節周圍肌肉進行針對性訓練,另一方面提高跑距到10公里,經過持續雙刺激積累,發現以前膝打軟、膝無力、膝不穩、膝疼痛完全消失,從馬路、塑膠、石地、草地、泥巴、沙灘、沙漠不同路面路況!從5公里、10公里、半馬、全馬、50公里、100公里!都挑戰過,雙踝、雙膝、雙髖動力很足,也發生過運動損傷,如今依然保持月跑量達200公里!
個人覺得,對於普通跑者而言,跑1休1,每週三次5-10公里有氧慢跑既減肥塑體,又增質悅心,根本沒必要玩命的天天不息去大負荷跑步,除非您想以馬謀生,或想不斷挑戰個人運動極限,或想證明自己就是比別人跑得快、跑得久!那您得不惜生命去拼取!
正常跑者,每公里年輕男性4-5分鐘/公里配速;中年男性5-6分鐘/公里;60週歲以上6-7分鐘/公里,我個人覺得已經很了不起了!而且一個月跑10-15次,每次5-10公里,年輕人可跑多點,參馬賽的跑者也可適當跑個20公里、30公里備賽,這樣的運動負荷、方式對膝關節損傷機率很小,反而有益於固穩關節平衡性,降低運動傷害風險,如果再加針對性關節力量刺激就更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