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歷史大社會
-
2 # 夢蝶154249090
紅樓夢是一部影響世人的讀物,深有感悟,小時候讀,有些地方不是很懂,大部分人物,還是略懂一二。等到成年看懂了,深思熟慮。不可思意,行為婚姻,反腐,社會,政治,封建思想。給人的感覺有所感悟,曹雪芹老師,給自己的親身經歷,朝政,家庭,社會背景,官僚,反應了種種不幸。一把辛酸淚。滿紙慌唐言。就感覺到故事的真真假假虛幻,帶來了紅樓人物的悲慘命運,是一本反封建社會主義的題材。給後人留下反醒的一面。體回有所領悟。這就是紅樓出了名的名著?紅學研究的讀物。
-
3 # 薇的深度文藝之旅
《紅樓夢》一直以來都是我最愛的中國名著之一,作為一本非常經典的作品,《紅樓夢》給人最初的感覺是一個絢麗的萬花筒,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無論你多少歲去讀它,你都能產生新的理解與新的體驗,而這種體驗又不是那種讓自身感到渺小的體驗,而是讓人感覺滿載而歸,這也是我很喜歡《紅樓夢》的原因。
《紅樓夢》和其它的三本中國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相比,《紅樓夢》可以說是橫空出世。《水滸傳》最早源於宋代話本《天寶遺事》,涉及到一些綠林好漢的故事,逐漸被串成一條完整的線。《三國演義》本身就是歷史故事,《西遊記》來源於玄奘取經。《紅樓夢》出現得最晚,其所表現的內容和思想卻都處於頂峰中的頂峰。順帶一提,在這裡我不想簡單地說四大名著哪本最好,哪本不怎麼樣。用韓少功在香港書展中說的話就是:《紅樓夢》的排名第一在一個以知識分子壟斷知識文化的時代是不稀奇的,因為在知識分子眼裡,《紅樓夢》中的陽春白雪是他們最美的夢。《水滸傳》《三國》多是下里巴人看的,在下里巴人的眼中,其它三部名著顯然比《紅樓夢》要好看。
我個人讀《紅樓夢》的痴迷感覺分為三個階段。
1、迷宮。《紅樓夢》中有非常複雜的人物關係,很多詩裡暗藏玄機。當時年紀小擔心讀不懂紅樓夢,於是專門去找類似的人物表和人物判詞分析,感覺像尋寶,很有意思。
2、刺繡。一點一點讀《紅樓》其實就是個刺繡的過程,很多語言都值得去品味。一顰一笑間都是滿滿的才華。
3.思考。讀《紅樓》最重要的是學會去思考,不僅是思考命運人生這樣大的哲學命題,同時也可以去思考一些很小的細節,在細節中觀察他們的生活與習俗,那個時期的藝術發展。要知道曹雪芹當年的紅樓夢,養活了多少作家?紅學之所以興盛,正是因為思考的緣故。
-
4 # 雙河野人
《紅樓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現代人不讀《紅樓夢》就不知道甚麼是封建社會。作者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必然滅亡的腐朽本質。封建統治階級奢侈腐化,入不抵出,及其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加之官場黑暗,鑄造冤獄皆躍然紙上。封建官僚家族內部倫常敗壞,男盜女娼得以曝光。吃人的封建禮教註定了寶黛婚姻的悲劇結局。
《紅樓夢》的寫作技巧是空前的。作者刻畫人物的技巧卻實高超。對人物內心活動的刻畫入細入微。此書文備諸體,詩詞歌賦等文體皆有。不愧為一部偉大的名著。
-
5 # 哆啦樂
它的開頭從開天闢地寫起,勾畫出一個鴻蒙之鄉。這可以說是空起,然後就是作者的自敘寫實,悲歡離合啦,聚散無常。到最後又以空結束。
用《紅樓夢》中話說就是“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
也就是說它的終點冥冥之中皆有主宰。一切衝突的根源,乃是既不依存於人的一個因素——命運——命運是人不能克服的,個人的自由意志與這個不可克服的因素——命運一一發生衝突,我們付出萬般的含辛茹苦的努力最終只能促其現實的實現,在這期間,我們會有掙扎,抗爭,但是最終最能看著悲劇日益逼近而束手無策。正如宇宙萬物的運動規律自“宇宙大爆炸”開始的一瞬便已註定,而隨後的萬般變化也只能是其由遵從一種規律變為遵從另一種規律而已,歸根結底依然是無法逃出自然的歸宿。
像後面的一闕《鳥投林》的詞,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自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撇開紅樓夢,在探索人與命運關係中,俄狄浦斯的故事最為驚心動魄。忒拜國王拉伊俄斯得到神諭,其子必將弒父娶母,出於恐懼,國王在俄狄浦斯出生後,用鐵絲穿透其腳踵,命僕人棄嬰兒於荒野,僕人出於憐憫,將孩子送給了一個牧人。牧羊人將孩子獻給了沒有子嗣的科任託斯國王。孩子對其真正的身世毫不知情。長大成人後,俄狄浦斯也從神諭中得知自己將犯下違揹人倫的大罪。為了逃避可怕的命運,他遠走他鄉。在一個三岔路口與一老者爭執而將其誤殺,竟不知被殺之人即是他的生父!隨後,他猜中斯芬克斯之謎,除掉獅身人面女妖,被擁立為忒拜王,並娶前王后為妻,生下二子二女。十六年後,一場帶火的瘟疫降臨,神諭指示:禍因在於殺死老王的兇手仍然逍遙法外。俄狄浦斯為救黎民於火,層層追查,卻發現殺父娶母的正是自己,母親羞愧自殺,俄狄浦斯刺瞎雙目,自我放逐。在我看來,俄狄浦斯永遠是最高貴最悲壯的英雄,他無辜地承受著命運的打擊。然而,面對不可改變的命運,他卻並不絕望,而是奮起抗爭,捍衛人的尊嚴與榮譽。命運可以給人施加無盡的痛苦,但是卻無法屈服具有自由意志的人之精神。 在這個廣為人知的傳說中,是神諭註定了俄狄浦斯王的命運,一個他盡力迴避,卻永遠無法逃脫的命運,而自身的性格在這一過程中推波助瀾,最終被它無情的碾碎,被裹挾著一步步走向既定的命運深淵。偶然則推動著命運的走向。偶然,純粹的偶然卻是必然的偶然,他不給人以歡樂而只給人以痛苦,宿命的偶然,偶然的宿命,它們之間不斷的糾纏,混合,鬥爭,最終走向既定的終場。這是一對不可解決的矛盾,盲目的意志受著盲目的支配,被偶然之手無情的擺佈,無論個人意志如何努力,都擺脫不了命運的力量。宿命的號角一旦吹起,結局也就是必然的。差別只在於一個期限、一個方式而已。
我倒覺得,整部小說是不是作者的親歷倒也不是太過重要的。重要的是作者在寫實時所表露出來的“到頭一夢,萬境歸空”的人生態度。這個態度是很悲涼的。 但是我也相信通往命運終點的途徑是可以透過努力改變的,人們正是透過對命運的抗爭來實現人生中不同的經歷和驗,也只有透過對命運無謂的抗爭才可以體現出人的尊嚴。顯示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對於歷史的長河來說,每個人都只是河裡一個小小的浪花。婉轉綿延,迭起不息的樂韻。而我們都會最終匯入歷史的長河中去,去完成自己在此過程中的任務,那裡才是我們的宿命所在。
-
6 # 東方朝西
王國維用了三句詞來說人生有三大境界,筆者不才,也用三句古詩詞來形容閱讀《紅樓夢》的三重層次。
第一層次: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晦澀難懂,人物關係梳理需要下大功夫,很難清晰的瞭解作者寫作意圖。《紅樓夢》就像是一座雲霧遮掩繚繞的樓臺渡頭,讓人看不真切看不明白。只看見家族敗亡愛情破滅。而《紅樓夢》“一喉二歌”的創作技巧,究竟想要透過這兩條線索表達什麼,依舊是不得要領,就更加使人想要得以一窺究竟。
第二層次: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人心不足,讀書也是如此。經過第一層次之後,你迫切的想要知道《紅樓夢》背後隱藏的故事。這時候,你不得不透過各種渠道,去了解《紅樓夢》版本,以及名家解讀,來深層次瞭解《紅樓夢》背後的故事,試圖去接近《紅樓夢》背後的“真事隱”。你會了解到《紅樓夢》博大精深的文化包含,你會更加了解紅學的發展史,你會一步步瞭解紅學流派,你會在崇拜中逐步走向懷疑,特別是主流紅學的誤人子弟,然後你會逐漸形成自己的《紅樓夢》思想觀。如同這一層次所說,這一過程,是心境,是心理的折磨和鍛鍊,更是你對《紅樓夢》之所以偉大的清晰認知:家亡血史!才是《紅樓夢》背後真正的含義!才是其真正造就其不朽的核心。而此家,非主流之曹家,實乃萬萬千千之大家!
第三層次: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經歷了第二步驟的自我認知,你才能逃離曹家溝的粗淺鄙陋,你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一句話:熙熙攘攘,利來利往!
你會痛苦,你會哭泣,你會為《紅樓夢》這一偉大小說所遭受到的“扭曲”和不公鳴不平,你會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斷層是多麼的厲害,讓越來越多人真正理解《紅樓夢》精髓及其偉大是如何的艱難。《紅樓夢》從產生開始,經歷過偉大和輝煌(這種偉大和輝煌,不是流傳度知名度,而是,凡一接觸,便會因之泣血!),而經過一系列變遷,如禁止,閹割改寫,文化語境的變遷,滿清(後來的滿族洗地一脈相承)的洗地活動等,越來越多的人更難理解《紅樓夢》之所以偉大。
你會痛苦,你會希望,你會堅信,隨著科學的進步,隨著越來越多證據的發掘,隨著讀者文化素養和自我覺醒意識的提高,《紅樓夢》的真正偉大,一定會被越來越多華人認知!
認識《紅樓夢》的偉大,僅僅還在起步階段,任重道遠。請相信,那一天終究會到來。
-
7 # 梓晨一君
紅樓的故事瑣碎,可是因為情,風味尤見豐厚。這個故事從情執開始,在繁華熱鬧裡上演,在曲終人散裡了結,萬般終究如夢無痕。故事的最後似乎人人有悟,說到底仍是悲涼辛酸。
回覆列表
紅樓夢是一本可以讀一輩子的書,不同的年紀讀《紅樓夢》會有不同的感受。
紅樓夢其實是一本非常難得青少年讀物,賈寶玉、林黛玉這些主人公都是十二三歲的少年,很多人物的對話、行為處事都必須放到十二三歲的年紀去看方才說的通。但是十二三歲讀紅樓夢,很多地方常常是讀不懂或者被忽視了的,等到年歲漸長,很多細節再回味起來才會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