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雙寅4
-
2 # 笑看東籬
華人民千秋感恩——鄧小平;萬世銘記“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當年豐收豐產的農民,用他們傳統的樸實厚道話語,向著北京方向,高撥出了心窩子裡的話:鄧大恩人!鄧青天!春節時,在大門上首次寫下貼出這樣的春聯:翻身不忘毛澤東;富裕牢記鄧小平。橫幅是:人民福氣。
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冒著天下之大不韙的危險,秘密立下了“生死狀”,實行“大包乾”。他們簽字“立字據”,畫押“按手印”;一但出事回不來,餘下人負責把孩子撫養到18週歲……結果,當年糧食增加了4倍,收入增加了16倍……但是,他們憂心忡忡,這種做法能持續下去嗎……?
訊息傳來,鄧小平肯定了“大包乾”,並從國家層面決策、頒佈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國實行“大包乾”。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哼著小曲,唱著小調,興高彩烈地起早貪晚“為自己耕地種田”,農村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接著,國家連續幾年下發了紅頭的“一號檔案”,制定、頒佈、完善新的農村政策。把農業、農村、農民這個“三農問題”,放在重要的位置予以配套完整,形成政策和制度。
鄧小平,從農村的“大包乾”開始,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掀起了改革開放的熱潮。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努力,終於使中國告別了:糧票、布票、棉花票、肉票等與糧食、與農業有直接關係的各種票卷和證件……
鄧小平決策推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負責任制”,不僅解決了全國的糧食問題,還極大的拉動了鄉鎮企業的發展,相繼出現了:養植專業戶、家禽家獸專業戶、運輸、修建、農機等眾多專業戶……人盡其能,永珍更新。在八十年代,農村就流行著:五萬六萬不算富,十萬八萬剛起步……腰包鼓起來,舊貌換新顏。社會主義新農村雨後春筍般的湧現。
鄧小平:“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了農村;促進了農業;富裕了農民。經過幾十年的奮鬥,至2005年,全國取消了正好沿續2600年的“皇糧國稅”(公元前595年,魯國頒佈了《初稅畝》制度,實行按土地收稅),全國一律取消農業稅,同時實行各項“直補”政策。
鄧小平: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根本上解決了華人吃飯問題的偉人!從此,華人民再也不為口糧而發愁,為穿衣而犯難啦!
鄧小平——華人民永遠銘記的歷史偉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中國的史書永久記載!
-
3 # 金豆金條金不換
7歲的時候在農村上學,一個大院子,有一個大鐵門,我們進去後就鎖起來。
有一天傍晚,姥姥出現在了大門外,招著手讓我過去,姥姥穿著一件開衫帶扣子的深色毛衣,對我說:放學後來家裡找姥姥。
我滿心歡喜,姥姥孩子多,孫子女們也多,那時日子清苦,我以為姥姥要偷偷給我什麼好東西,一放學立馬跑到了姥姥家。
結果姥姥從櫃子裡拿出一隻碗,裡面是煮豆子,我當時竟然很生氣,板著臉扭頭就走了,心裡還在不停的責怪姥姥,因為這麼幾個豆子害我跑這麼一趟,還落得一場空歡喜。
8歲的時候,姥姥去世了。
28歲的時候,只要一想起這件事請,我都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滿眼通紅。因為那時我不懂,不懂哪怕是一碗豆子,姥姥都捨不得自己吃,我嫌棄的豆子,卻是她給我的一片真心。
哪怕到了現在,想起姥姥煮熟了一碗豆子,放進了木頭的小碗櫃裡,鎖了院門,裝起鑰匙就去學校裡,在一堆孩子裡努力望著我的樣子,對我招手的樣子,拿出豆子滿心歡喜遞給我的樣子,我全部都記得,也全部都辜負了。
姥姥沒能給我一個懂事到明白她深情的機會,可她給了我成人後善待世界的溫柔……
-
4 # 白羊雪碧不加冰199
我剛出來工作時,租完房子,只剩200塊錢一個月的生活費,還沒有發工資,我每天吃饅頭、鹹菜和泡麵。
剛上了三天班,同事過生日。因為是老員工,領導,又是老闆的親戚,其他人想巴結他,打算買點禮物。
有位和她玩得好,不嫌事大,覺得那些東西拿不出手。帶她去金飾店買轉運珠,預算超支了,回來後讓我們AA制。
都拿錢了,如果我不拿會被孤立,只好和她們一樣。這樣,我口袋只有幾十塊錢了,餓也只能喝水。
和我一起上班的小姑娘看我每天吃饅頭,把自己的飯分我。我也倔強沒要,還說:“不餓,最近胖了,減肥!”
下班時,她替我整理衣櫥。到家後,我口袋裡多了500塊錢。我知道是她怕我不好意思,偷偷塞給我的。
發工資後,我把錢還給了她,我們每天下班一起吃宵夜。後來結婚生子,我還是她女兒的乾媽。
-
5 # 春天的鏡頭
歷史上讓我感念至深的人只有鄧小平一人!讓我感恩不盡也只有一件事一一一那就是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富國強軍脫賞致富的好政策讓我從此不再為吃穿而發愁!從此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美滿幸福的好日子!
-
6 # 使用者1277601236952
我最不能忘懷的是我的爺爺。每次我肚子疼了,他就抽菸,然後脫掉菸嘴用含有粥樣煙桿的一頭吹我的肚臍,果然就不疼了。
-
7 # KING21837
把毛澤東和鄧小平結合起來更好些,只說一個就不全面了。毛澤東讓華人民站起來,鄧小平使華人民富起來!中國繼往開來勝利前進!
回覆列表
讓我感念至深的人是毛主席,其一件事是鄉村赤腳醫生這一政策。
解放以後由於醫療條件跟不上,國家不富裕,醫生奇缺,一時培養不出那麼多有醫學方面專業的醫生,只有培訓一批略懂醫術的醫生來應急所需。所以赤腳醫生應運而生,那個年代,鄉村基本都有赤腳醫生。
在鄉村裡,選拔赤腳醫生,一般是從以下二個條件中選錄的。一是從醫學世家中挑選,二是從高中畢業生或略懂醫術的人中挑選出來後,集中到縣衛生學校培訓一年半載,結業後回到鄉村一面實踐,一面再自我學習提高醫療水平,這樣就成為了一名赤腳醫生。
赤腳醫生通常能醫治一些頭痛腦熱,擦傷損外傷等一些力所能及的疾病,閒暇時還能普及一些衛生知識,另外在偏遠山村以及在緊急情況下接生等等,田間地頭無處不是赤腳醫生的治病地方。所以也大大方便了村民群眾。因此,村民群眾十分敬重赤腳醫生,都認為他們是村裡的大知識分子,是救命恩人。
其實,在鄉村當赤腳醫生很辛苦,不管颳風下雨隨叫隨到,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首先,赤腳醫生沒有固定的薪金,有的只是每月拿大隊一些補貼,有的只是以生產隊記工分代酬。 他們白天赤著腳參加生產隊勞動,夜晚還要挑燈自學醫學知識,儘管艱苦,但那時候的赤腳醫生還是盡職盡責的,他們以滿腔的熱情 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
無論怎麼說,在那個年代,赤腳醫生為人民群眾還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