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老么

    太陽是圓的,所以光發射從四周進入鏡頭要均衡必須是圓的,而我們看到的效果(圖片)是以方形為主,所以感測器要以方形好妥

  • 2 # 囿點尛錍氣

    因為圓形的鏡片容易加工,而方形的CCD也容易加工,所以鏡頭做成圓的,要做成方的你就轉不動了對吧?CCD的話,要做成圓的也行,可是照出來的照片也成圓的了。

  • 3 # 聚焦橫縣

    一、相機的鏡頭為什麼都是圓的呢?

    1. 從方便使用的角度考慮,將鏡頭做成圓的,是因為圓形的鏡頭更容易加工,從理論上考慮,製作方形鏡頭可以,但成本太高,且使用不便,比如難實現變焦等。

    2、從鏡頭的構成的元件考慮,為什麼鏡頭是圓的而不造成矩形?這是因為鏡頭是由球體表面擷取部分構成的透鏡組成的,以中心點為座標原點對稱匯聚光線成像。

      如果鏡頭不是原點對稱,而是一條水平線對稱,透鏡就會變成擷取圓柱的一部分,大家看到的就不是清晰的影象,而是變成了條碼一樣的一維資訊。

      透鏡是球體的截面,自然天生是圓形了,同時鏡筒的加工和使用,切削加工還是旋轉變焦,圓形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並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以前的很多照相機上,鏡頭是螺旋固定的,沒有準確的方向,使用切成眼鏡片一樣的方形或其它異型鏡頭,不能保證畫面的角度。

    二、為什麼感測器是方的?

    1、感測器的形狀就是拍出相片的形狀,所以在這裡要追溯歷史,為什麼人們日常使用的相片都是方形而不是圓形的呢?這是因為與其它傳統文明載體一樣,膠片、相紙剪裁而產生的歷史問題。剛有膠片相機的時候,還沒有連續的膠捲,而是單張的膠片。這時膠片是有圓形的,並不完全都是方形的。後來出現連續的膠捲,那就一定是方形的了,沒法做成圓形。再且,在膠片/相紙的銀鹽攝影時代,膠片和相紙都是從大張的材料上剪下下來的。而平面裁切的最合理方式,就是正四邊形。如果剪裁成圓形,就會產生大量的邊角料,也不利於收藏和裝訂。

    事實上,如果畫面內容極為重要,遠高於紀錄成本的話,照片也可以是圓形的,最大限度的利用鏡頭拍攝內容。比如宇宙探測或者顯微攝影。只不過在表現到紙面或顯示器上時,又套上了一個矩形框,以方便我們管理和瀏覽。

    2、從相機的發展歷史上看,除了一些中畫幅和大畫幅相機,現在的半幅或者全幅的相機,不管是膠片還是數碼,相機感測器還是鏡頭後卡口,都是長方形的,如果說圓形可能讓考慮到製造成本和版面美觀,為什麼在設計之初不把感測器設計成正方形呢,感覺對鏡頭成像面積也是一種浪費,我個人猜測可能是考慮了黃金分割比例吧,哈哈。

    從相關資料瞭解到,奧斯卡·巴納克曾設計了第一臺35mm相機—徠卡0號相機,用來在電影拍攝時取景並計算曝光。因為是用來服務於電影拍攝的,自然就使用了長方形畫幅。而電影使用長方形畫幅的原因也很簡單,人眼的視覺範圍是橫向寬縱向窄的。對於電影這種動態的藝術,讓畫面符合人眼的注視範圍顯然更好,可以向觀眾傳遞更多資訊。畢竟電影院是沒法暫停去看那些邊角的細節的。因為這個決定,24*36mm的2:3畫幅成為了這之後一個世紀最重要的畫幅。當然其他畫幅比例也都努力過。比如120膠捲的相機擁有從6*45到617的不同格式,有正方形的6*6也有超寬比例的6*17,6*4.5和6*7這兩個比2:3更方的比例也佔據了一席之地。日本曾經把135底片格式定為24*32的3:4比例以更好符合雜誌圖片的需求,但最後還是改成了和徠卡一致的24*36。風靡一時的半格機使用24*17的尺寸將135膠片一張當成兩張拍,這一比例也頗為接近2:3。而APS膠片在制定了APS-C、APS-H、APS-P不同比例(2:3、16:9、3:1)後,在數字時代存活下來的也只有16*24的2:3APS-C。如今主要用於照相的數碼器材,徠卡中畫幅(30*45)、全畫幅、APS-C、1寸便攜機均為2:3,中畫幅(645與4433)、M43、手機使用4:3。在數字時代使用一樣的比例系統更有利於不同像場之間的等效換算,而一個不是太大的長寬比可以保留充足的裁切空間。例如一塊4000*6000的24M畫素感測器,在拍攝16:9畫面時會損失3.75M畫素,在拍攝1:1畫面時會損失8M畫素。而4:3感測器在拍攝16:9與1:1比例時損失的畫素數是一樣的。一箇中庸的比例更加有利於後期裁切,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兩個比例活了下來。

    我個人不是很喜歡2:3,覺得橫看太扁,豎看又太瘦長,特別是在手機上看,還是更接近正方形畫幅會好一些,但是現在數字的相機,基本上就是23和34兩種比例,34大概就是iPhone、M43、中畫幅中的4433等會用到,135和APSC沒有任何一家是使用23以外的比例。拍照的時候,原先人們大多是比較習慣長方形當稍微接近正方形的畫幅的,比如34、45、67,這個比例更接近傳統油畫的比例,看起來比較舒服,包括雜誌封面、正經的人像作品,大多都是34-67之間的比例。但是拍影片和電影,又更加適合16:9到2.3:1的寬幅,而相機(包括膠捲拍攝)是要考慮動態影像的需要的,所以最終23就剛剛好。

  • 4 # 花紋彩石頭影視剪輯

    1鏡頭做成圓的,為了保證採光良好,使得單位面積中得到的光照最多。

    2一塊晶圓要切割成若干個感光元件,切割成方形,四個邊角沒有浪費的面積,而圓形就不行了,會浪費很多的晶圓面積,成本就貴了。

  • 5 # 郭磊love攝影

    因為圓形的鏡片容易加工,而方形的CCD也容易加工,所以鏡頭做成圓的,要做成方的你就轉不動了對吧?CCD的話,要做成圓的也行,可是照出來的照片也成圓的了

    有興趣的話你可以直接從鏡頭後端看,保證看出來的景象是圓的,而CCD正好嵌在那圓形投影中。

  • 6 # 劉夜離哈哈哈

    從小孔成像原理可以看到,相機、手機透過鏡頭形成的結果其實也是圓的。但是後面的感光元件--CCD或者膠片,本身都是方的,相當於透過這些感光元件取得圓裡面的一塊方形的範圍--圓形套了個方形,其他的範圍都忽略掉了,所以拍出的結果肯定也是方的。

    2、人透過相機看到的範圍,也是一個大概方形的區域,而按照相機鏡頭出來的,就是個圓形,感覺好像在偷窺一般:) 按照正常的審美觀點,也會選擇方形而不是圓形

    3、其他就是設計、製造相機以及列印照片的時候,方形比較好用,起碼紙張都是方形的啊。

    第一部相機的底板就是方的,雖然拍出的結果是方形裡面套了個圓形,其他地方都浪費了,在相機逐漸發展的歷程中,把這種情況逐漸改為這種方形的樣子,也算是審美加最佳化的結果吧。

  • 7 # 飛lleack

    1圓形鏡片容易加工

    2感測器,螢幕的形狀符合人眼清晰視場

    3方形感測器利於製作加工

    4方形更符合大眾審美習慣以及生活需求

  • 8 # 雲中光芒

    鏡頭一般都是由陣列凹透鏡凸透鏡組合而成,凹透鏡和凸透鏡,統稱為透鏡。不論透鏡是過去早期的傳統手工研磨或是現代高階機器打磨,圓形研磨是做好的一種方法,360°透光率比其它幾何圖形的透鏡更均勻更好。

    再則,陣列透鏡組合成鏡頭,圓形透鏡在安裝時完全不像其它幾何圖形透鏡受方向性限制,圓形透鏡組裝根本不用考慮方向性,那就大大便於方便組裝方便測試調校,適合量產化。更為重要的是,圓形透鏡組裝而成的鏡頭,在對焦或變焦時,透鏡旋轉根本不影響成像品質。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光圈大小開合,都是多邊形的近似圓形結構。

    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圓形鏡頭無疑是最佳形式。

    1:1、4:3、2:3、16:9等方形形式,視覺效果、閱讀審美等,都已經養成習慣和審美定勢。

  • 9 # 巡天記

    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1. 從方便使用的角度考慮,將鏡頭做成圓的,是因為圓形的鏡頭更容易加工,從理論上考慮,製作方形鏡頭可以,但成本太高,且使用不便,比如難實現變焦等。

    2、從鏡頭的構成的元件考慮,為什麼鏡頭是圓的而不造成矩形?這是因為鏡頭是由球體表面擷取部分構成的透鏡組成的,以中心點為座標原點對稱匯聚光線成像。

    3、如果鏡頭不是原點對稱,而是一條水平線對稱,透鏡就會變成擷取圓柱的一部分,大家看到的就不是清晰的影象,而是變成了條碼一樣的一維資訊。

    4、透鏡是球體的截面,自然天生是圓形了,同時鏡筒的加工和使用,切削加工還是旋轉變焦,圓形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並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以前的很多照相機上,鏡頭是螺旋固定的,沒有準確的方向,使用切成眼鏡片一樣的方形或其它異型鏡頭,不能保證畫面的角度。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0 # 林肯大叔vlog

    鏡頭方的話,結構會很複雜,每片鏡片涉及到旋轉動作的話都得增加一套轉換機構轉換成推拉,原來很簡單用旋轉精確控制伸縮量的機構也必須換成其他複雜形式,還有鏡片加工打磨以後還得增加一道裁切工序,所有簡單的螺紋裝配都得另外採取複雜的裝配形式,整個成本會很高,還有光圈孔也可能變成方的,照片上的光暈光斑都變成方的,很奇怪的感覺。

    感測器是圓的話,損耗會很大,成本會很高,照片是圓的話,裁切很複雜,損耗很大,成本也很高,顯示器是圓的話,這回先不說成本了,你讓內容怎麼排版才好呢?

  • 11 # 青青子衿0630

    照片是方的,是因為CCD或膠片是方的。

    鏡頭是圓的,是因為圓形的鏡頭更容易加工,理論上可以作方形鏡頭,但成本太高,且使用不便,比如難實現變焦。

    方形出片實際只是截取了圓形鏡頭中的一塊,如下圖所示:

  • 12 # 大山分享剪輯

    你好 看圖片我們回看到

    整個圓形顯示的是鏡頭得到的成像結果,稱作成像圓。

    紅色外框是底片或感測器見到的影象。

    鏡頭由於較嚴格的光學成像的物理原理限制,很難被生產為圓形以外的形狀。其他形狀的透鏡所成的像,邊緣會有很大面積浪費掉。

    (眼鏡鏡片被切割成各種形狀,是因為對成像邊緣的要求不高,或者可以視為是出於審美目的浪費了大量的鏡片面積。)

    底片形狀基本是歷史沿襲。很長一段時間內,主流的商用和民用底片都是 36x24 mm 的。如果沒有標準的尺寸,不同廠商生產的底片就無法通用。

    至於形狀是長方形,則是因為底片都是很長的一個長條形狀來儲存和使用的,如果只使用上面的一個圓形區域來記錄影像,大部分的面積就要浪費掉了。

    數碼感光出現後,具體的尺寸不再重要。但至今大部分專業相機,都保留了 3:2 的成像比例,其他如 4:3, 16:9 的比例的使用也在慢慢增加。

    前沿的和光學要求更高的新技術,光場攝影、天文攝影、全景攝影等,基本不再受感測器形狀制約。因此其他形狀的影象也在慢慢出現,而且其中大部分確實都是圓的

  • 13 # 曾三攝影師

    因為一般來說,我們看到的影象,不是真正的鏡頭成像的全部,而是經過了“剪裁”之後的。

    1.因為相機鏡頭使用凸透鏡,圓形鏡片更利於進行精細的打磨加工。

    2.因為不會形成視覺死角便於觀察,也就是說,可以有360度的觀察範圍,而試想一下如果是方型鏡頭則會在45度、135度、225度、315度處形成4個視覺死角,其他三角形、五角形……類推,所以圓形最適合。

    就鏡頭來說,他的成像範圍(稱為像場)其實也是圓形的。只不過人們習慣的畫面都是矩形的(正方形或是比例不等的長方形),所以相機的CCD或底片承片框都是矩形的(取景器和顯示屏也就跟著是矩形的了),同時大多數鏡頭的成像範圍都略大於或等於所配相機的感光成像範圍(即CCD或底片承片框的大小),(類似於一個圓內接一個矩形)因此在大多數的拍攝中,看不到那些落在感光範圍之外的影象。

    在魚眼鏡頭的拍攝中,因其成像範圍小於感光範圍,就能在畫面中看到圓形的成像範圍邊界了。

  • 14 # 咖啡影像

    這個可以簡單來表達一下,為什麼是方形的?因為電子感光元件是方形的,這是人們要求方形的,所以把裡面感光元件設計做成方形的,為什麼要設計做成方形呢?是因為方形在生活中各個方面比較方便使用,

    如果做成圓形的不適合,就好比電視機假如是圓的那會是什麼樣子啊,不敢想象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攝影的“秩序感”和“形式美的規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