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蘭泉根子
-
2 # 四十少年
iPhoneXmacpro還原度就很好。但是像攝影但不想做後期的都是不負責的。好比建房子不裝修。以前的膠捲暗房洗照片就是後期
-
3 # Emdny
1:大多數相機都可以,相機主要是鏡頭。
2:買個解析度高的鏡頭,一般定焦頭解析度是最高的
3:推薦50mm焦段的鏡頭光圈1.8或者1.4的都行小光圈更便宜。
推薦理由
1:50毫米焦段是最接近人眼可視角度的焦段,透視效果也最符合人的感官。
PS:透視效果就是近大遠小的效果,人是透過近大遠小來判斷遠近的。一個現實中的正方體從側面看它的某三條邊延長出去的線不是平行的而一直延長下去會交合到一個點上且上下邊並不平行(看上去)
2:50mm焦段鏡頭結構簡單技術成熟價格也不貴,而且就是因為簡單所以畫質也高。
總結
相機隨便買個APS-C畫幅就夠了,如果很要求畫質買個全畫幅微單或者單反就好。鏡頭推薦50mm焦段鏡頭因為這是最能拍出所見即所得的焦段
-
4 # 付坨坨
基本上不可能。
人眼和相機鏡頭在焦段和寬容度上有區別,色彩的認識也不同,就像電腦顯示器和手機螢幕同一張照片顏色也會有差異,所以只能說盡量靠近。
實際上,昏暗條件下,肉眼能看見的算是六等星,而明亮條件下,肉眼能看見的可相當於太陽的明亮度。人們認為,明亮與昏暗的差異達10的8次方LX(= 10,0M 倍)。 因此,由錐狀細胞和桿狀細胞組成的光感測器控制著肉眼的檢視能力,它透過壓縮由明亮物體發出的光,然後提高肉眼的感光度來看見昏暗的物體。1:亮視覺 2:暗視覺
但是,是否能說肉眼可處理超大的動態範圍?實際上,這並不是個簡單的問題。人們不會在一個瞬間接收所有可見的資訊。因為人的視覺要轉換,捕捉資訊的速率每秒平均三次,然後將資訊傳達至同步資訊的大腦。例如,當一個人在看明暗對比的場景,肉眼會轉換分別看昏暗和明亮的區域。當大腦將其組合時,此人將在現場同時“識別”清晰度。儘管視網膜可探測的光量範圍廣,但是就視覺的高對比度的某個瞬間,肉眼不能同時察覺該物體。1:高感光度資料 2:低感光度資料 3:聯合處理技術
肉眼的此結構類似於可同時實現高感光度和低感光度影像資料的“雙重捕捉技術”。實際上,就看一眼的瞬間而言,EXR的效果可能比肉眼更為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