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山文
-
2 # 雨點帶清風
從詩的含意看,詩人應該對大自然的萬物變化了解得非常透徹,對紅梅傲雪骨,桃花伴楊柳的美景盡納詩中,特別是對六億神州的感慨更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責任,作為詩人,能寫出這天下山河盡美色,人類經歷是滄桑的妙句包含其中,一般人達不到這樣的寫詩水平。
-
3 # 周身刀
文字在某種意義上是抽象的,並不一定能用具體的影象表現出來。正如用文字也不能面面俱到地描述你眼前的山水景物一樣。
-
4 # 竹影伴月
春天,楊柳依依,見燕喃喃。
千條萬條的柔柳。
來看看照片
春天,
是你我眼中,
日復一日的美麗。
-
5 # 福自福地來wjf
圖片是直景,並非意境。它和這首震撼人心的詩是不相匹配的。
此圖片抒發的是春暖花開之象,歌頌開年的壯麗山河和人民抗疫的鬥志和旺盛青春的白衣天使們。而此詩是偉人開口,暗歌其妻楊開慧之精忠壯烈之舉的。所以要以此圖片賦詩的話,不可拿此詩作引子的。
-
6 # 碧雲天bIest
華夏鬥敗毒魔妖,
神兵天降馳異邦,
春風楊柳萬千條,
十億神州盡舜堯。
-
7 # 風滿袖2018
照片可以再現意境,而詩句可以再現思想,再現精神,再現內涵。我認為:文字比圖畫更富有表現力,漢字的魅力無窮,美麗的中文不老!
-
8 # 華軍abc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詩文寫得這麼美,誰能照樣拍出來?
先來說詩:“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出自毛澤東的《七律二首·送瘟神》。
意思是:春風吹拂,千萬條楊柳隨風飄擺,六億人的中國都是堯舜一樣的聖人。
1956年2月27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強調“全黨動員,全民動員,消滅血吸蟲病”,並且把消滅血吸蟲病寫進了《農業發展綱要40條》。同年,中共中央成立了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派出大批醫療隊到疫區進行血吸蟲病防治工作。
工作取得明顯的效果,疫區餘江縣人們提出了“半年準備,一年戰鬥,半年掃尾”的口號,發揮沖天幹勁,與瘟神作戰。並大力興修水利,填平溝壑,根絕血吸蟲的滋生地,僅用了兩年時間,就根絕了血吸蟲病。
毛澤東讀後十分欣慰,徹夜未眠,第二天早晨便寫了這兩首詩,並在詩題下用一段優美的文字描述了作詩時的喜悅心情。
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原文如下: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翻譯:
其一
綠色的水,碧青的山,枉自風景秀麗,連華佗也奈何不得小小血吸蟲。
成千的村莊野草叢生,人們腹瀉不止,成萬戶人家蕭條冷落,鬼唱怨歌。
住在地球上,一日行走八萬里路,巡視宇宙,遙望萬千星河。
牛郎問起血吸蟲病的事,也一樣悲哀,年復一年,隨波逐流。
其二
春風吹拂,千萬條楊柳隨風飄擺,六億人的中國都是堯舜一樣的聖人。
落花隨著自己的心情翻波逐浪,青山有意識地化崎嶇險阻為寬敞大橋。
五嶺山脈高峻與天連線,雪亮如銀的鋤頭從天而落,大地震動,震撼三河,鐵臂在空中搖動。
請問瘟君你想要去哪裡?燒紙船,燃蠟燭,在光天化日之下給你送行。
再說拍照與拍攝:拍照也罷,攝影也好,都是使用照相機或攝像機將物體、景物、人物拍攝下來進行儲存的過程。從技術和藝術兩個方面分析,二者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1、照相的可視性與攝像具有相同的特性。 小說靠讀、音樂靠聽,而攝像藝術則靠觀賞。小說、音樂都不能提供具體形象供人觀看,它們是時間藝術,不是空間藝術。 攝像藝術是空間藝術(或稱視覺藝術)又是時間藝術。表現時間過程。 小說是用文字描寫來闡明主題、敘述情節、刻劃人物、描繪環境的。讀者根據描寫,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去想象、感受藝術形象。
2、攝影(照像)是空間藝術,但不是時間藝術。一幅照片只能表現出物件的動感,卻不能表現物件的運動過程。影視攝影不僅能表現事件的空間變化,還能展示時間的延續。 所以它是時空藝術。照像是單視點的瞬間藝術,它所表現的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要透過觀眾的想像來完成。時間是凝固的,空間是單一的。
而用影視畫面來表現開國大典,不僅要記錄這一歷史慶典的始末,還要用不同景別的畫面記錄天安門廣場城樓各方位的動態場面;不僅有國家領導人的活動,還要用不同角度拍廣場上的群眾的反映、檢閱軍隊的英姿等等,最後把所有拍過的鏡頭畫面剪輯在一起,就可以把這一慶典活動的整個時間過程活靈活現的表現出來,這是照片所達不到的。
由此可見,無論是拍照還是拍攝都只能在實物實景的基礎上拍,再怎麼技術和藝術也不可能拍出毛澤東詩文中的美來!毛澤東的這兩句詩既有景,也有典故和寓意。
“春風楊柳萬千條”,意指春風浩蕩,楊柳依依,生機盎然,以明快的語言勾畫出當前春光明媚的景象。既是寫景,又隱喻當時全華人民奮發有為的大好形勢。
“六億神州盡舜堯”,則用了《孟子·告天下》:“人皆可以為舜堯”的典故。作者化用這個典故,說當時的全國六億人民已經都成為堯舜,這是對華人民精神境界和智慧的熱情讚揚和高度評價。
綜上所述,誰也不能照樣把毛澤東的這兩句詩表達出來的美景深意拍出來或用鏡頭表現出來。
-
9 # JamieHouse
沾衣不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冰融風拂柳絲垂 ,雪梅逸香燕雙飛
剪剪輕風二月天,柳絲飄揚倍堪憐
-
10 # 漁我所愛祁哥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是毛主席得知江西餘江縣人民消滅了血吸蟲病後,欣然寫下《七律二首·送瘟神》中的詩句。第一句:毛主席透過萬千楊柳來讚美這個春光無限的美好時代;第二句:毛主席把中華兒女比喻為時代的英雄,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也展示出偉人意氣風發的自信和氣魄。
不過,作為一個攝影新人,想拍出毛主席這兩句優美詩詞的意境談何容易。好在,我們今天遇到的情形恰如當年,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感激,熱血澎湃。以下是我昨天用佳能5D4+70-200mmF4和16-35mmF2.8拍攝的,這樣的學習實踐也是首次,不知您是否認可?歡迎大家來捶,噴也可以,謝謝啊!
-
11 # 醜小鴨說故事
楊柳青青湖水平
可惜沒得情郎鳴歌聲,春天從湖邊一排的垂柳蔓延開來,然後滿山滿野,無窮無盡!
走在湖邊,感受時光的溫柔,垂柳的狐媚
縱使愁緒萬千
也將在這裡得到釋懷
這春風驚豔了誰的歲月
我是一個寫意的人,在這裡等一場邂逅,就算無疾而終
回覆列表
要把這個景拍好,需要有高超的表現手法,為什麼?因力這首詩表現的是全華人民戰勝疫情之後、景象美好,生意盎然,豪情滿懷。"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誰能拍出這個意境來,就是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