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閃22
-
2 # 小盧小盧
湯顯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右人,[1]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出生於江西臨川,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祖籍臨川縣雲山鄉,後遷居湯家山(今撫州市)。
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不僅於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藥卜筮諸書。萬曆十一年(1583)中進士,在南京先後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明萬曆十九年(1591)目睹當時官僚腐敗憤而上《論輔臣科臣疏》,觸怒了皇帝而被貶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知縣,一任五年,政績斐然,卻因壓制豪強、觸怒權貴而招致上司的非議和地方勢力的反對,終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憤而棄官歸裡。家居期間,一方面希望有“起報知遇”之日,一方面卻又指望“朝廷有威風之臣,郡邑無餓虎之吏,吟詠昇平,每年添一卷詩足矣”。後逐漸打消仕進之念,潛心於戲劇及詩詞創作。
湯顯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戲曲創作為最。其戲劇作品《還魂記》、《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合稱“臨川四夢”,其中《還魂記》(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這些劇作不但為華人民所喜愛,而且已傳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國家,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珍品。其專著《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也是中國戲曲史上論述戲劇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獻,對導演學起了拓荒開路的作用。他還是一位傑出的詩人。詩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紅泉逸草》一卷、《問棘郵草》二卷。
-
3 # 莊子之水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時代。宋代商品經濟的活躍,為民間音樂活動的發展提供了很多物化條件。商人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也樂意擴大音樂盈利性場所,這加速了民間世俗音樂的發展。 宋以前的音樂主要是供宮廷貴族、士大夫享樂之用。宋朝音樂以反映民間市民階層的生活為主的,大量的民間世俗音樂體裁在應運而生,鼓子詞、諸宮調、雜劇、唱賺等。同時,誕生了許多優秀的音樂家,柳永、周邦彥、姜夔、史達祖,除此而外,還有以下音樂家,在中國音樂史上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1、郭茂倩
郭茂倩(生卒年不詳),宋代鄆州須城(今東平縣)人。著名音樂家。自幼受詩薰陶,對詩歌產生濃厚興趣。他熟知音律,善篆錄,才氣非凡,以編篡《樂府詩集》揚名後世。《樂府詩集》一百卷,上採堯舜時歌謠,下迄唐代的新樂府詩,共五千三百八十九首。
他根據樂府詩的性質、用途、音樂形成、時代特徵等,分為十二大類:(1)郊廟歌辭、(2)燕射歌辭、(3)鼓吹曲辭、(4)橫吹曲辭、(5)相和歌辭、(6)清商曲辭、(7)舞曲歌辭、(8)琴曲歌辭、(9)雜曲歌辭、(10)近代曲辭、(11)雜歌謠辭、(12)新樂府辭。並在每類詩前作了題解。其中漢樂府詩歌主要儲存在郊廟歌辭、鼓吹曲辭、相和歌辭和雜曲歌辭中,而以相和歌辭數量最多。歌辭中價值最大的是相和歌辭、清商曲辭,內含許多優秀民族民歌作品,如千古流傳的《戰城南》、《陌上桑》和李白的《將進酒》、《蜀道難》、杜甫的《前出塞》、《後出塞》等。
郭茂倩的《樂府詩集》,使大量詩歌得以儲存和流傳,為後人研究樂府詩提供了極大方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譽該書“徵引浩博,援據精審。宋以來樂府者無能出其範圍。
2、劉銑
劉銑(生卒年月無考) 字應伯,福清化北里人,北宋著名音樂家,宋“大晟樂”制訂人之一。北宋熙寧九年(1076年)進士。初授莆田縣主簿,接著升廬江知縣。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徽宗認為國家樂制不協調統一,遂設定講議局,招聘音樂人才。劉銑精通音律,應召入京,被委任為講議檢討官。三年後,晉升為大理寺丞。再過四年,新樂制訂成功,賜名“大晟”,置“大晟府”,負責樂制改革。劉銑獻上《歷代雅樂正革》和《宋製作之音》,對歷代雅樂的沿革、發展,作了詳細的論述,對宋代音律製作提出方案,主張把燕樂與微調融合起來,創制出“致正中和”的正徴調。這些意見正合徽宗心意,劉銑因而被任命為“大晟府”典樂,不久升鴻臚寺,太常寺少卿,主管朝廷禮樂。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徽宗將“大晟樂”定為國家正統音樂,頒行天下。“大晟樂”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項重大成果。劉銑除主持制訂樂制改革外,還著有《續因革禮》、《鍾呂解》等10卷著作。
3、吳良輔
吳良輔,北宋人,曾任信州(今: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司法參軍,主管刑事。元符元年(1098)宋哲宗趙煦下旨恢復宋神宗時期的禮儀伴奏音樂。而吳良輔恰好精通此項,於是太常少卿張商英便把他推薦給宋哲宗。於是吳良輔便按音律,改造琴瑟,教習太常樂工唱禮樂。約1080年的時候,吳良輔就向宋神宗獻上自己寫的音樂專著《樂書》。該書一共五卷,其書分為四類,以謂:“天地兆分,氣數爰定。律厥氣數,通之以聲。於是撰《釋律》。律為經,聲為緯。律以聲為文,聲以律為質。旋相為宮,七音運生。於是撰《釋聲》。聲生於日,律生於辰,故經之以六律,緯之以五聲。聲律相協,和而無乖。播之八音,八音以生。於是撰《釋音》。四物兼採,八器以成。度數施設,象隱於形。考器論義,道德以明。於是撰《釋器》。”吳良輔還著有《詩重文說》七卷、《琴譜》一卷、《竹譜》二卷,皆已佚失。
4、彭幾
彭幾,字攀龍,一名淵才,宋新昌縣彭源村(今江西省宜豐縣)人,北宋音樂家。彭幾博通群書,尤工樂律,曾獻書於朝廷,而徵為協律郎。生性豁達,衣食不飽,也不失詼諧。從京城返彭源時,騎一黑驢,挾一 布袋,對人說“我富得可以與國家相比了!”鄉親父老好奇地圍觀,以為彭幾得了金銀財富,可以為貧困人家提供幫助了。大家開啟他的布袋一看,卻只有三項東西:歐陽修《新五代史》草稿一函、李廷圭墨一塊、文與可竹畫一幅,再無其它什物。彭幾愛攀名家,不過這些東西的確都是名家之真跡。彭幾常對人說,生平有五恨,一恨鰣魚多骨、二恨金桔帶酸、三恨蓴菜性冷、四恨海棠無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詩,一時成為京中笑談。
-
4 # 2年後的繪畫大佬
宋朝一個好玩又有趣的奇士:彭幾
宋朝元豐年間有個奇士叫做彭幾,字楚材,此人好談兵書,尤工音律,曾經向朝廷獻上了一本專著《樂書》,因此任大晟府協律郎,也就是擔任大宋朝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大凡搞藝術的,都比較搞怪,彭幾也有幾多怪,一生放浪無羈,詼諧幽默,瀟灑純真,彭幾的奇言奇事令今人大開眼界,一笑絕倒。
不知道平時大家注意過沒有,大凡那些搞藝術的,都有點奇葩,現在很多男導演男歌手都留一頭長髮,就是這樣了。這個彭幾身為大名士大學者,自然也有其怪誕之處,他一生放浪形骸,無拘無束,詼諧幽默,瀟灑純真,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直讓聞者捧腹見者絕倒。
奇葩彭幾行為怪誕,頭腦活躍,所思所想異於常人。他曾經一本正經的對人說“我這個人啊,平生所恨五事。”那人笑問為哪五事。彭幾先是閉目沉思,半晌之後,頓足長嘆說道“哎,我還是不說的好,說了你們一定會認為我不合於時,笑我迂腐怪誕了。”言下之意,就是唐伯虎的那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了”。那人被吊起了胃口,哪兒能就這麼放過彭幾,一直追問不捨,彭幾無奈,才搖頭晃腦道“一恨鰣魚多骨,二恨金橘太酸,三恨蓴菜性冷,四恨海棠無香,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詩。”聞者大笑,彭幾搖頭道“哎,我還是太年輕,還以為你真能理解我。”
怎麼樣,彭幾的這平生所恨五大事兒,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沒錯,民國第一才女張愛玲正是偷師於此。稍微瞭解點張愛玲的都知道張愛玲曾經說過一句話“平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千年之前的大音樂家彭幾與千年之後的大才女張愛玲穿越時空的對話,張愛玲三件恨事兒,其中竟有兩件與彭幾一樣。
以張愛玲如此才情,想必不至於照抄彭幾的話。我更願意認為是兩人對生活對自然愛之深關之切,才會有英雄所見略同的想法,只不過,曾子固也就是曾鞏不能作詩,倒不是真的說他不會作詩,想堂堂唐宋八家,文名遠播千年之後,甚至還在彭幾之上,豈有不會作詩的道理,想必是彭幾自視甚高,覺得曾鞏作詩水平遠不如自己,或者說曾鞏的作詩水平遠遜於他的作文水平,所以才出此狂言。
吳良輔,北宋人,精通音樂,著有音樂類書籍多本。大概在1080年的時候,吳良輔就向宋神宗獻上自己寫的音樂專著《樂書》。該書一共五卷,其書分為四類,以謂:“天地兆分,氣數爰定。律厥氣數,通之以聲。於是撰《釋律》。律為經,聲為緯。律以聲為文,聲以律為質。旋相為宮,七音運生。於是撰《釋聲》。聲生於日,律生於辰,故經之以六律,緯之以五聲。聲律相協,和而無乖。播之八音,八音以生。於是撰《釋音》。四物兼採,八器以成。度數施設,象隱於形。考器論義,道德以明。於是撰《釋器》。”不過《樂書》已佚失。現存的《樂書》是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禮部員外郎陳暘所獻,共200卷。另,吳良輔還著有《詩重文說》七卷、《琴譜》一卷、《竹譜》二卷,皆已佚失。
姜夔(kuí)姜夔 (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
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遊、節序、交遊、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雲野鶴般的個性。 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
5 # 大師兄3321
宋朝元豐年間有個奇士叫做彭幾,字楚材,此人好談兵書,尤工音律,曾經向朝廷獻上了一本專著《樂書》,因此任大晟府協律郎,也就是擔任大宋朝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大凡搞藝術的,都比較搞怪,彭幾也有幾多怪,一生放浪無羈,詼諧幽默,瀟灑純真,彭幾的奇言奇事令今人大開眼界,一笑絕倒。
不知道平時大家注意過沒有,大凡那些搞藝術的,都有點奇葩,現在很多男導演男歌手都留一頭長髮,就是這樣了。這個彭幾身為大名士大學者,自然也有其怪誕之處,他一生放浪形骸,無拘無束,詼諧幽默,瀟灑純真,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直讓聞者捧腹見者絕倒。
回覆列表
宋徽宗就是個音樂家,他自己畫了松下聽琴圖,裡面畫的就是他彈琴給他臣子聽,他的臣子蔡京還特別給那幅畫題了詞,蔡京是宋朝著名的書法家,宋四家蘇黃米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