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酒菇涼
-
2 # 哈爾濱春生啊
選擇純糧白酒!
簡單明瞭的方法!第一,口感和後期個人的反應對比!檔次較低的頭疼!口感不佳!
第二,價位上,個人覺得價效比最高的酒水是價格在200-300元之間的,!
-
3 # 輝煌生意經
這個需要一定的技術,糧食釀酒就是把糧食裡面的澱粉,糖等透過新增酵母等發酵轉換成酒精的一種方式。鄉村做的優勢一般就是自家有多餘的糧食和場地等,如果自己有技術可以在家做,釀酒後剩下的酒渣還可以用來喂牲口等。
1、發酵與溫度
原料是否完全徹底發酵與時間和溫度有直接關係,換句話說,發酵時間長能保證完全徹底發酵;發酵時間短可能導致不完全發酵。
溫度與發酵期的關係是:溫度高,發酵期短;溫度低,發酵期長。具體說來,溫度在20~25℃時,發酵期一般是15~20天,溫度在25~30℃時,發酵期一般是10~12天左右。溫度在30~40℃時,發酵期一般為8天左右。
實踐證明,生料釀酒的發酵溫度應控制在 20℃以上和40℃以下。高於40℃者易產酸,甚至酵母死亡;低於20℃者,生料難以發酵。最佳發酵溫度為28-33℃之間,同時要適當延長一點發酵時間,以保證原料的完全徹底發酵。
因此,室溫在20℃以下時,要採取保溫和升溫措施,溫度超過39℃者要降溫。
2、下曲水溫(指原料加入發酵容器的水溫)
無論生料和熟料,不能超過36℃。因為下曲後升溫的幅度為5~8℃。水溫超過40℃時,發酵劑就會衰老死亡。這就是為什麼發酵液只甜無酒味的原因。
3、生料發酵與熟料發酵
生料發酵就是直接發酵,這裡所說的熟料發酵與傳統的蒸煮有很大的區別。這裡所說的熟料發酵是指先將原料蒸煮。具體操作就是將生大米加入三倍冷水,然後用火煮,待煮到大米基本過心即離鍋,冷卻到36℃以下時,加生料曲種攪拌、密封發酵。採用這種熟料發酵方法,五天左右即全部發酵完畢,然後蒸餾即得成品酒。另外,也可將大米蒸煮成米飯,無夾心即可。
4、攪拌
攪拌的目的是把發酵容器底部的原料攪拌上來,使之都能接觸到酒麴從而同步地得到完全徹底的發酵。按理、原料在發酵時,尤其是在發酵進入旺盛期時,容器內的所有原料都好像似在煮烯粥那樣翻滾,就等於是在自然攪拌了。數量少時可“自動”攪拌,但投入原料多,由於原料本身的自重而堆積容器底部。堆積於容器底部的原料即難以接觸到酒麴。就需要透過人工或機械的方式予以攪拌。在整個發酵期間,攪拌的次數在3-5次即可,即投料時充分攪拌一次,發酵旺盛時充分攪拌一次,原料漂浮於液麵時再充分攪拌一次基本可以了。當然在發酵液由渾濁變清和由清變為淡茶色時再拌一次也可以。如上所述在攪拌時,一定要將容器底部的原料攪拌上來。
5、厭氧發酵
所謂厭氧,就是將生大米或煮熟的大米加曲加水裝入發酵容器後要密封,使之在沒有或缺乏空氣的條件下進行發酵。尤其是在發酵的中期和後期,更要特別注意厭氧發酵。因為在酒精發酵過程中,不需要遊離氧參加。如果在發酵中有氧氣參加,酵母菌則透過有氧呼吸獲得能量,將糖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產生大量菌體使酒精的產量大為減少。
其原理是:在有氧條件下發酵,其產品是醋酸,在無氧條件下發酵,其產品是酒精。所以,如果你不想要醋酸的話,就一定要在無氧條件下發酵。
6、怎樣進行厭氧發酵
許多酒廠的實踐經驗是:在發酵初期,採用半密封。所謂發酵初期,是指自生料投入發酵容器,至發酵液麵冒出小米花泡沫這段時期。進入發酵中期和後期,就絕對採用全密封式發酵。所謂中期和後期,是指自發酵液麵冒出小米花泡沫起至整個發酵完全結束止。
有人會說,既要求厭氧又要開缸去攪拌,且不自相矛盾嗎?不矛盾。所謂“厭氧”並非絕對的。酒麴內的微生物還是需要一定的氧氣才能繁殖生長,但是所需的氧氣不多。在每次開缸攪拌時所進入發酵容器內的氧氣即能滿足其需求。
整個發酵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1、發酵開始:
發酵末開始時,原料和水(總稱為發酵醪)處於靜止狀態,沒有動靜如死水一般;醪液也是清徹透明的。發酵開始後,醪液麵有小泡,但數量不多。
2、發酵旺盛:
發酵旺盛。液麵小泡變大泡,而且數量很多;發酵醪在翻滾,好似水開沸騰;二氧化碳強烈,旺盛沖鼻,發酵醪液由清變為渾濁,有酒香味。
3、發酵衰退
泡沫減弱,二氧化碳味減弱,最大特點是原料由發酵容器底浮在液麵,其數量約有總量的1/5。
4、發酵完畢
漂浮於液麵的原料又沉入下去,發酵液由渾濁變清,整個發酵醪又處於靜止狀態,這證明已經徹底發酵完畢,這種現象就叫作發酵完畢的標誌。
發酵期的長短決定於溫度的高低。溫度高,發酵期短;溫度低,發酵期長。我們不能說發酵期越短越好,當然也不能說發酵期越長越好,如何適當地掌握這個發酵期的長短,是提高出酒率和增加成品酒的口感和重要環節。
發酵結束的直觀判斷
1、原料:
當漂浮於發酵液麵上的大米,全部或大部分沉入池底,發酵液由渾濁變青,而且整個發酵液處於靜止狀態,不再冒泡,米粒不再上下竄動時,就說明整個發酵過程已完畢,原料已經完全、徹底發酵了。
2、顏色
就是看發酵液的顏色變化。從投料起至發酵開始冒小泡時的這段時期發酵液是清亮、透明的。從發酵開始至發酵結束這段時期,發酵液由清亮、透明變為米湯色。從發酵結束至酯化時期,發酵液由米湯色變清,最後變成暗淡的淡茶色。
發酵常識性問題:
實踐證明,適當延長一點發酵時間,是提高出酒率和增加成品酒香味的重要措施。
1、要延長多少時間才能算適當呢?
當發酵液由渾濁變清,整個發酵液處於靜止狀態時,再延長一二天即為適當。從顏色上看當發酵液由渾濁變清,由清變為暗淡的淡茶色即可進行蒸餾。
2、為什麼要延長一二天發酵時間呢?
因為酒的芳香物質,是原料中的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再經生化反應而成為芳香物質。這個生化反應過程需要時間,這個時間就是酯化時間。
此方法適應於其它澱粉質原料如玉米、高梁、木薯、地瓜等生料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