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陌

    體重多吃就重,少吃就下降,主要跟糖原的變化有關係。

    什麼是糖原

    糖原(glycogen)(CHO)是一種動物澱粉,又稱肝糖或糖元,由葡萄糖結合而成的支鏈多糖,其糖苷鏈為α型。是動物的貯備多糖。

    肝糖原主要穩定血糖,降低胰島素分泌,有利於減少飲食和控制體重。肌糖原主要為運動提供能量。

    一般情況下體內的糖原儲存在400到500克左右。

    糖原與體重的關係

    身體每儲存一克糖原,同時儲存3到4克水分。比如這頓飯攝入了300克糖原,那麼體重就會增加1.2到1.5公斤左右。在大量吃主食的時候,糖原會超量儲存,體重會快速增加。多餘的熱量才會轉化為脂肪,很多人再減肥的時候不吃主食,是對減肥非常不利的。因為適量的主食攝入有利於血糖問題,能為身體提供能量。如果糖原不足,身體會消耗肌肉蛋白,造成肌肉流失,基礎代謝下降,形成易胖體質。

    一個晚上的禁食,體內的肝糖原會差不多消耗殆盡,水分丟失,體重下降。為什麼早上起來體重減輕其實主要就是這個原因。幾天的節食會讓體內糖原總量減少百分之七十以上,體重迅速的下降。

    脂肪的增加需要盈餘熱量7700千卡,通過幾天飲食增加幾公斤脂肪,或者透過節食幾天減少幾公斤脂肪是不存在的。

    保持體重最好的的方法就是控制飲食熱量,穩定主食的攝入量。

  • 2 # 天星皂坊

    為什麼體重不穩定,一下子輕了一下子重了?

    1、體重穩定,就意味著在一段時間內,“攝入的熱量=消耗的熱量”。

    但是您要看清楚前提,是“一段時間裡”。比如一週、一個月、3個月或者半年等。

    這樣較長的時間裡,相同的稱重條件下的體重才有對比性。

    2、下面這種情況下,體重變化頻繁是非常正常的。

    如果今天少吃了,明天體重輕了;然後明天多吃了一些,後天體重又重了,這樣的體重就完全沒有對比性。

    一方面:吃進去的比消耗的少,體重當然會變輕;吃進去的比消耗的多,體重當然也會變重。這是非常自然的現象。

    另一方面:脂肪的生成和分解都是需要時間的。

    在一段時間裡,攝入的熱量>消耗的熱量,就會發胖,體重就會增大;

    反之,在一段時間裡,攝入的熱量<消耗的熱量,體重就會減小。

    同樣的前提是“一段時間裡”。

    今天少吃了,體重輕了,並不意味著脂肪分解了,減輕的大多數可能是水分;

    明天多吃了,體重重了,也並不意味著脂肪增加了,可能增加的更多的是水分和糖原。

    減肥的時候,正確的對待體重的態度是什麼?應該怎麼做?

    1、減肥當然要關心體重的變化,但是我們關心的是一段時間內體重的變化趨勢。

    比如,減肥一週後體重有沒有下降?減肥一個月以後體重下降了多少?

    而不是去關心今天和明天的體重,也不是多吃和少吃以後體重的變化。

    2、減肥應該更加關心體脂率的變化。

    相對於體重來說,體脂率更能準確的反應我們減肥的效果。

    體重=脂體重+去脂體重。

    減肥真正追求的是脂體重的減少,去脂體重不變或者增加。

    如果只關心體重的話,很可能會採用節食等不健康的減肥方法,導致脂體重不變或增加,而去脂體重減少了。這個我們的減肥目的剛好背道而馳!

    其他補充內容:

    1、減肥是一場長期的戰爭。我們不可能一直完美的堅持減肥計劃,中間肯定有起伏,有時候也會大吃大喝,大吃大喝以後體重的增加是非常正常的,只要迴歸到減肥飲食中去,大概3天左右體重就恢復了。

    2、另外,您“正常吃飯”體重也會增長,如果這個“增長”發生在節食之後,那麼就很正常;

    如果您連續一段時間內都是“正常吃飯”,體重繼續“增長”,那就表示您吃的太多了,超過身體所需的熱量了,所以體重才會增長。這個時候,就要考慮調整飲食來減少攝入的熱量了。

    我是天星媽,祝您減肥成功!

  • 3 # FJ健身

    要知道減去一公斤脂肪需要7700大卡的能量赤字,這個是什麼概念呢?例如小編我,身高178,體重75公斤,經常運動,日常能量消耗也就3200大卡左右。所以少吃幾段從減脂的角度來講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體重的減輕不是來自於脂肪變少了,那麼是什麼減少了呢?

    第一:食物的本身,和宿便的減少(這個放在一起有點不好啊)。食物本身是有重量的,那麼你吃的少,自然體重的減少。也正因為你吃的少了,宿便的產生也變少了。第二:水份的流失。這個水份有兩個部分,下面娓娓道來。要知道我們人體要電解質平衡,特別是鈉離子(就是鹽),鈉離子在體內是要儲存在水中的,所以它具有鎖水的功能。和我們吃了鹹的東西想喝水就是一個道理(並且還沒有想上廁所的想法),這就是水的瀦留。還有一個就是糖原,就是我們所吃的碳水分解而成的,有肌糖原,肝糖原,血糖,而糖原也是要儲存在水中,那麼它也就有了鎖水的功能。而少吃幾頓飯,不管從鹽的的攝入量,還是糖原的攝入量都是不多的(這一點題主可以自己回憶一下)。那麼身體的水份會被排出來。

    所以,從上面就可以看出,體重會在你少吃和多吃之間有很大的變化,通常一天中都會有6斤左右變化,如果時間長,變的的會更多。

    上面的是主要的變化,還有一個就是肌肉的流失。但通常都是時間比較長的節食導致的。原因是什麼呢?

    上面講了消耗一公斤脂肪需要7700大卡,那麼消耗一公斤肌肉需要多少呢?大約1000大卡就可以,為什麼呢?肌肉的含水量要遠大於脂肪,達到75%,所以一公斤肌肉只有250克蛋白質,而一克蛋白質4大卡。那麼如果能量赤字來源於肌肉分解,體重將掉的很快。

  • 4 # 軒子VLOG

    對於這個問題,個人感覺這是很正常的,首先身體的組成,除了骨骼,就是肌肉脂肪及水份,在人體攝入的食品中,當然也包括正常的飲食啊,有著身體組成部分所需要的營養。

    可能很多愛美的女性朋友會發現,當一日三餐變的少餐,或者每餐少吃,且堅持幾天就會發現體重變輕了,可一旦某一天飲食變的正常了,體重也會很快的恢復,甚至有可能還會重上那麼幾斤。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短短几日的少餐或者是攝入的量變少,是起不到減肥的作用的,又或者說也許起到了一點點減脂的作用,但絕對是微乎其微。那為什麼還會變輕呢?有兩種可能,一是食物本身的重量,二就是身體在消耗水份。

    如想減肥,還得堅持做有氧運動,在飲食上還得控制,總的來說,肥胖的形成,是脂肪慢慢堆積的過程,而減肥也是減脂的過程,前者可以說是相當愉悅幸福,品嚐美食,滿足口腹之慾,後者便是痛苦煎熬的過程。以上便是個的的拙見。

  • 5 # 國華說健康

    人的體重1天之內會有波動,早上上完洗手間7點半左右最低,下午高些,差別可達1~1.5斤。

    此外,每天進行60分鐘抗阻力訓練及有氧運動,對於穩定體重,保持體形很重要。

  • 6 # 湘北小花

    對於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我以前13o斤,後來用了一年時間減了3o斤,少吃,多做事,早睡早起,還是可以瘦的,我以前在工地上煮飯,有三四十人吃飯,工地環境不怎麼好,我暗自下決心,趁這次機會對自己狠點,我是二月份去的,十二月份回家的,一回家別人都不敢相信,居然瘦了這麼多。我個人覺得,一旦瘦下去了,就要有定律,不要暴飲暴食,我就是這樣,吃多了就長肉,總而言之,少吃點就不會有太大的波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把感情看得太重的人,怎樣才能管理好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