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看邢臺
-
2 # 四知先生
一說是源自努爾哈赤
話說東北的女真族在明朝初分為
建州女真、
海西女真、
野人女真三大部。
當時女真族各族蜂起,皆稱王爭長,互相殘殺,這種情形愈演愈烈,一直持續到明末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為止。
明萬曆二年(1574年),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被明軍所殺。
1583年,努爾哈赤為報親仇,正式起兵征戰四方,邁出了統一女真各部的步伐。
女真人傳說中出過一位傑出的前輩英雄人物,叫作束機能,因其人前額和兩鬢天生禿髮,所以被後人稱作禿髮束機能。
聰明的努爾哈赤於是束髮為辮。
所以,留辮子的原因一則紀念前輩英豪,有利於人心所向,眾望所歸;二則以此為始,避開了先前各女真貴族的干擾,順應時代的發展。
努爾哈赤於1616年終於統一了女真各部,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個轄地數千裡、臣民數十萬的後金國。
也就在那個時期八旗制度正式確立,政權上下使用滿語滿文;服裝髮式亦須一律,婦女不得纏腳,男子皆要剃髮留辮。
甲申年(1644)4月22日,綰兵駐防“天下第一關”山海關的大明帝國寧遠總兵吳三桂,開關揖入宿敵,清兵佔北京,下江南。愛新覺羅·福臨成了天下共主。
1645年6月15日,福臨頒佈了“剃髮令”:
京城內外,限10日;
各省自詔令到達之日算起,亦限10日,官軍民一律剃髮,遲疑者按逆賊論,斬!
也有專家考據宋朝時金人就是金錢鼠尾辮,電視劇都是胡謅的。《北風揚沙錄》:“人留辨發與契丹異(契丹為髡髮),耳垂金環,留顱後發,以色絲系之”
《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一引楊汝翼《順昌破敵錄》:“(宋軍)但見禿頭辨發者,悉皆殲之”
《三朝北盟會編》卷三載:“(金人)婦人辮盤髻,男子辨發垂後,耳垂金銀,留腦後發,以色絲系之,富者以珠金為飾”
《建炎德安守禦錄》載:“皆剃頭辨發,作金人裝束”
金時女真人未必就是後來的建州女真,明時稱關外民眾除了漢人和北韓人蒙古人外都叫女真人
女真人(廣義)信奉薩滿教,薩滿教義萬物有靈,頭髮乃是接受天靈的,必須於頂部留一小撮髮辮以收靈氣。
清人髮型也不是像電視劇那樣自努爾哈赤至乾隆,滿人的髮型叫“金錢鼠尾”,就是剃光了只在頭頂漩的地方留一錢那麼大面積的頭髮,髮辮不能粗過手指。
乾隆嘉慶年間放寬了民族政策才出現了牛尾鞭,留的面積擴大了,差不多一個掌心那麼大。嘉慶後至清末,才演化成了現在電視劇裡的只剃一半頭的髮型。
從金國開始,女真人就這樣了,這是為了騎馬,頭髮不會擋在眼前設計的髮型。
延伸知識:和女真人、滿洲人相比,契丹人的髡髮更具有當代性,非常時髦。目的也是類似,易於打理,不擋眼睛,而且起範兒。
所以,源自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這一種說法比較靠譜。
回覆列表
女真人生活著中國東北,氣候寒冷,按理說應該留長頭髮的。關於金錢鼠尾的辮子,是如何形成的,確實需要考證一番。不過目前的各種考證依然有著不少的衝突。例如,學界認為清中期以前都是金錢鼠辮子,但是順治和康熙的畫像卻都有鬢角的頭髮甚至額髮。
筆者從一本野史筆記中看到的一段記載,也許能說明一些問題。如果不對,希望專業人士批評指正。
金錢鼠尾辮子的形成原因有三個。
一、便於統計人數區分敵我。早起女真部落是被契丹人壓迫、統治的,那時候契丹 已經建國多年,城市也形成了,各方面發展的都比較完善,女真還是部落狀態,為了便於辨別自己人,也為了訓練年輕一代人在哭喊環境中的生存意志,女真男人都剃頭,雖然冷點,但是時刻保持頭腦清醒,時刻防備部族被滅。
二、方便作戰打理方便。女真部落生活環境較差,加之文明發展較慢,女真男人很少去打理頭髮,而女真也是馬背上的民族,為了節省時間選擇了剃髮。
三、受部分蒙古部族的影響。蒙古部族中,有一些部族在孩子小的時候會給孩子剃頭髮,是一種宗教儀式,大概就是保佑孩子健康長壽的意思,女真部族受其影響。蒙古族的剃髮多是留下三撮,扎三個小辮子,女真為了區分,只留下一個,且只有那麼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