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憤怒野虎
-
2 # 宋安之
秦朝為九個大一統朝代中第一朝,為何不能稱之為大一統?
看事情不能侷限於事後諸葛亮的看法,要結合當時環境來看,像大家熟悉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是古來帝王中的佼佼者,而大家知道為什麼將秦始皇與漢武帝並列嗎,因為秦始皇第一次統一中國,為後世政治家留下“統一”的終極目標,正所謂天無二日,土無二主,秦之後歷代割據王朝也好大一統王朝也好,開國皇帝都以統一中國為目標,而漢武帝時代,開疆拓土萬里,北擊匈奴,西置西域,南平南越,東在今北韓半島北部設三郡之地,在農耕文明時代幾乎達到最大範圍,漢之後,大一統王朝的標準之一就是是否恢復了舊漢故地,北宋一朝歷代皇帝耿耿於懷的就是燕雲十六州的收復,所以兩位雄才大略皇帝才會並列。
秦始皇為後世皇帝留下“統一”的終極目標,漢武帝開疆拓土打下萬里江山,成為後世皇帝統一中國的目標之一,最次也要恢復舊漢故地,優秀的更是以此為基礎更進一步擴大疆域。
今天來看,秦朝疆域的確是九個大一統王朝中最小的,但是要結合當時背景,秦之前三個朝代夏商周,屬於奴隸制社會朝代,類似於鬆散的部落聯盟,春秋戰國演變到最後,七國有了真正的國家氣象,各有各自的文化體系和政治模式,再發展下去成為下一個小國林立的歐洲也猶未可知,這個時候秦始皇霸道掃六合統一中國,避免了這種趨勢,並北擊匈奴,修萬里長城,南方開疆拓土,漢武帝平定的南越國,就是開拓南方的秦軍將領趙佗趁著秦末戰亂建立的,以當時環境來看,秦朝疆域比之後世雖小,但也是當之無愧的大一統王朝。
-
3 # 呆愣胖的大頭魚
●提出問題的朋友你好!
●要麼你對這方面瞭解不多,要麼瞭解極多
●或許你受近期一些網文的影響,說秦滅六強鄰後還有個“衛國”存在等云云……
●或許你覺得秦“統一”後的疆域沒法和現在比,但那些地盤已經是當時文明所能認知的範圍了,也是通常意義上那個時期的中華版圖了。
●感謝網友的精彩圖片。
-
4 # 王永強147104193
什麼叫做大一統,怎麼定義大一統!定義不一樣所以是不是大一統的結論也就不一樣了!比如周朝的時候代表華夏一族形態的是戰國七雄,那個時候的大一統在當時人眼裡就是把周朝分封出去的諸侯國重新合併!在比如以強漢盛唐朝時的版圖定義大一統!我們現在除了臺灣還有外蒙古和俄羅斯的很大一塊土地需要回收,東南亞除了印度應該都是我們的!清朝是興起的下南洋,新加坡也是我們的!大一統!淨扯淡!
-
5 # 倪說歷史
我不同意這個看法,秦朝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中國歷史由此進入到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時代,疆域廣大,多民族共同融合,經濟得到發展,尤其是書同文,車同軌,中央集權高度集中,思想文化也是完成了真實意義上的統一。
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其思想文化上的真正統一,也正是始於秦漢時期。首先是實現了“書同文,行同倫”(《中庸》二十八章)的理想。“書同文”即在秦統治區域內實現文字和文化的統一,使不同方言地域、不同時代的華人都能透過統一的方塊漢字,進行彼此間文化與思想的溝通;“行同倫”即倫理道德規範的趨同。這些是構成中華民族歷經千年風雨而終團結不分散的重要文化根底。
總之,中國歷史和文明的顯著特點是統一性和延續性,而秦朝不僅是真正大一統帝國的首次出現,而且也是一個延續兩千年牢固不破的傳統社會的開端。因此,秦朝雖然二世而亡,時間短暫,但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對其後的中國曆朝歷代和中國社會,產生著揮之不去的深刻影響;即便是在中國結束帝制(1911年清王朝滅亡)將近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仍不得不一方面感謝秦漢時期的先人為我們創造的歷史偉業,另一方面也要警惕許多從那時傳承下來的、有礙今日中國發展的東西。
回覆列表
所謂“大一統”概念,只是理解角度不同而已。1.廣義上的“大一統”只是領土的統一,而國內民眾或者還沒有形式統一的意識,沒有形成共同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化等民族形成條件。狹義上的“大一統”是指國家統一,並形成統一觀念意識的民族。從這方面看,秦朝時間過短,只能看作由部落向民族過渡階段。2.兩漢時代,國家政權沿襲秦時的中央集權制,地方郡縣制,強化中央對地方管轄。在文化及風俗習慣上,逐漸形成相同或相似形式,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民族……漢族。此時,民眾才從意識上認同統一的觀念。3.自兩漢之後,直至唐宋,其間雖有短暫分裂,而趨勢卻是走向統一。元朝之後,“統一”觀念已深入民眾腦海。自此,“大一統”思想根植於每個華人心中。由此可見,秦始皇統一六國,不能認為大一統有一定道理。當然,秦皇嬴政的功勞不可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