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破乞

    歷史上有很多故事,隨著歲月變遷而越來越長;有的故事卻刪繁就簡,越來越短,短得近乎微不足道。比如大名士孔融的故事,在他的時代也許能說上三天三夜,但後來在我們的印象裡,就只剩下這幾個字:融四歲,能讓梨。

    而今可能連這也被簡化,變作我們這個讀圖時代一種抽象畫:一個萌小孩與一顆碩大的梨子並峙而立。

    這不無荒誕的形象,作為存在的唯一證據,在向它的偶然路過者,昭示其內部某種隱秘的聯絡,以及一段被反覆講述而日漸稀薄的歷史,聽者的慾望,述者的企圖。

    “世人總是被名聲迷惑,卻不去以名核實,不知道孔融有多麼的狂妄和狡詐。” 魏武帝曹孟德這樣說。

      

    後世君子們記錄了多條孔融的“狎侮太祖”的罪證。最著名的一條是,太祖打敗袁紹把袁熙的老婆甄氏賞給曹丕,孔融寫信給太祖說:“我想起當年周武王把妲己賞給了周公的事。”太祖於是很驚訝,擇日當面詢問典出何處,孔融說:如今想來,想當然耳。還有一次,太祖北征烏桓,孔融又跑去為三軍壯行,他說:大將軍遠征海外,別忘了當年肅慎沒有進攻楛箭,丁零還偷了蘇武的牛羊,這次應該一併懲罰了。

      

    其實,他並不是非要和曹操作對,他真正要反對的是勞師而征伐遠人和奪人之妻,因為這會破壞他理想的政治和人倫秩序。

      

    人們無法理解他,他也無法理解他所在的世界。

      

    他不明白也不會明白為何大道凌遲。他所篤信的名教治國——以名核實和禮制界定等級秩序——卻因其粗放、簡單、非法治化的政務操作導致了名不副實、正邪顛倒的權力格局,終究促成國家的崩潰。而那套把“服從”隱藏在孝的名義之下,“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於是取士官、樹楷模、獎美德,樹立名教樣板的治理理念,最終也造成循規蹈矩、亦步亦趨,創造力枯竭和個體湮滅的社會。

    他只能更加狂狷且孤獨。據說他常常獨自啜飲,懷念死掉的老朋友蔡邕,甚至不惜製造一種狂迷的白日夢,讓貌似蔡邕的人與他對飲,以慰藉他的伯牙子期之恨。後來他盛讚禰衡是“顏回復生”,禰衡則高呼他是“仲尼不死”,彷彿天下讀書人僅此二人。他頻頻寫信給曹操,說禰衡是齊麗之觀、非常之寶、寶馬良駒。然而禰衡卻在公堂上裸著膀子上擂著鼓羞辱了曹操,不久禰衡就被轉手除掉了。一千多年後,清人謝章鋌這樣寫道:“孔融四海,難覓新知。”

      

    他的身上既存在著衛道者的忠誠和守舊,又存在著離經叛道者的懷疑和打破。他懷疑他曾經篤信的東西,但又找不出新的道路。他以一個狂者的形象進入歷史,挑戰既有世界的秩序,觸動其背後的規訓與懲罰。他的身上雜糅著難以把握的不規則性和不可理解的非理性。這給他的時代造成了衝擊,也衝擊了他自身。

      

    最後的日子裡,他寫道:“門庭若鬧市、樽中酒不空”。他常引此為人生快事。有識之士卻看出,“才疏意廣終無就,已兆清虛西晉風。”縱酒狂歡的背後是普遍空虛而痛苦的魏晉之風。在《絕命詩》中他這樣吟詠:“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這同樣是晉人式的生存焦慮。

    毋庸置疑,他終結了一個時代,又開啟了另一個時代,自此,人從群體中現身,嵇康、阮籍、劉伶……陶潛一個個由龍性難馴的個體,開始把目光從原來緊盯著的政治移開,他們談心性、論生死、崇自然,嘗試審美化人生,探索權力之外的可能世界。歷史由此邁入“人的覺醒”時代。從這個角度說,他那些驚世駭俗的失敗,卻造就了一種“不馴服的藝術”,一種建立在審美基礎上的、針對一切以壓迫生命為宗旨的政治而進行的反叛的藝術。

      

    然而人們終究忘記了“始作俑者”孔融。他們更願意追溯那個溫順而謙卑的讓梨小兒,一千年多年以來他們反覆講述且多加繁衍。其中四歲的孔融被這樣詰難:

      

    作為弟弟,你說拿小的是“法當取小”,但與此同時,你也作為哥哥拿了小的,這不是陷弟弟們於不義嗎?

      

    人們認為孔融是這樣說的:對於弟弟們,我還是拿小的,這是愛護。

    這已不是萌小孩孔融。這是左右逢源,虛偽自私的成人技術,是重陰謀而輕陽謀,重服從而輕反對,重機變而輕誠懇,重規訓而輕反叛的那個中國,是我們要拋棄的舊世界。

  • 2 # 陳陰謀

    孔融提出的父母無恩論“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

    這個論呼叫白話文解釋就是父母對子女沒有恩情可言。假若你一出生就被生父母遺棄,養父母把你養大,你成年後會贍養生父母還是養父母?生恩不及養恩大。

    曹操和孔融是政敵,孔融曾被黃巾軍包圍,劉備來解圍了。劉備在新野時曹操派大軍攻打,孔融反對被曹操以“不孝”的名義殺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就是當時孔融兒子說的。

    胡適在《胡適答汪長祿的信》中,通篇闡述的都是父母無恩於子女。

    信中說:

    “我們糊里糊塗地替社會上添了一個人,這個人將來一生的苦樂禍,這個人將來在社會上的功罪,我們應該負一部分的責任。

    說得偏激一點,我們生一個兒子,就好比替他種下了禍根,又替社會種下了禍根。他也許養成壞習慣,做一個短命浪子;他也許更墮落下去,做一個軍閥派的走狗。

    所以我們‘教他養他’,只是我們自己減輕罪過的法子,只是我們種下禍根之後自己補過彌縫的法子。這可以說是恩典嗎?”

  • 3 # 騂紅赤膊

    七歲就知道把梨禮讓弟弟的孔融,成人後因為嘴賤,話傳到曹操的耳朵裡,招來殺身之禍,被滿門抄斬,連累一家人跟著陪葬。

    在殺人如砍瓜切菜的三國時代,只有習慣殘忍,學會在刀尖上跳舞,時不時做出樂不思蜀的開心樣,才能苟活。

  • 4 # 讀歷史的沖沖

    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不過有意思的是曹操殺孔融的理由是不孝。

    孔融的血統太重要了,作為正統的讀書人,與當權者發生衝突,死的可惜,死的憋屈。

  • 5 # 靈魂詩人郭萬振

    孔融讓梨的故事自小熟悉,但是長大後的孔融怎麼死的呢?孔融是被曹操殺的,因為孔融和曹操政治理念上不同,而且屢次揭穿對立曹操,才使曹操動了殺機。曹操說過: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可惜,這麼一個道貌傲岸、才華橫溢的正人君子,卻不得善終,讓曹操殺了,讓人痛惜。

  • 6 # 好漢借個火

    孔融,東漢末期人,因兒時讓梨名聲躁動,長大成人後,以賢者自居而其人品確差於當時社會平均值!因嘴賤被曹操所殺,結束其悲劇的一生

  • 7 # 朗情妾一劍

    孔融讓梨大家太熟了,小時候的孔融是挺可愛的,長大後在學術上也是滿腹經綸而且還做了北海太守,很不錯,只不過他嘴有點賤,在政治上喜歡揭短曹操,和曹操做對。有一次寫了篇大不敬父母的文章,被曹操逮個正著,以不孝的名義把他及其家人全部殺害!

  • 8 # 神月如電

    孔融小時讓梨,僅只是體現了家教的優良,並不能代表其後來的智慧很高。少年才俊,自古有之,比如了方中永。後天教育是關鍵,否則再聰敏的人也會淪為泛泛人輩。

  • 9 # 一木一芳

    孔融讓梨的最大貢獻是從此多了“孔融讓梨”這個成語,大家寫文章時又多了一個自己做不到但是可以拿來教育別人的事例,至於孔融後來怎麼樣了,後來就死了唄,不然活到現在嗎?

  • 10 # 歷史大學堂

    我們小時候都學過“孔融讓梨”的故事,講的是孔融四歲時與諸位兄弟一起吃梨的故事。在拿梨的時候,其他兄弟都撿大的挑,唯獨他拿了一個最小的。父親問他原因時,他說:“我年齡最小,所以應該拿小的”。這個故事一直為我們所津津樂道,流傳了上千年,並將其作為兒童教育的典型範例。《三字經》則明確記錄了“融四歲,能讓梨”的說法。

    但是,我們如果熟悉三國史就會發現,孔融最後死的很慘,並且是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殺的,這是為什麼呢?俗話不是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嗎?孔融四歲時就已經懂得尊敬兄長的道理,我們也常說“孝悌”,能悌者自然能孝,那為何孔融會如此呢?我們還會疑問,孔融小時候如此聰明,被人們稱為“神童”,為何長大後,卻如此平庸,是不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呢?帶著疑問,我們走進三國,走進孔融。

    圖1 孔融讓梨

    這個孔融何許人也呢?他姓孔,是不是和孔子有某種聯絡呢?沒錯,孔融正是孔子的二十七代孫。他的家族也頗為顯赫,其七世祖叫孔霸,是漢元帝的老師,官至侍中。孔融的父親則叫孔宙,曾任太山都尉。如此說來,真可謂“鐘鳴鼎食之家,詩禮簪纓之族”。孔融少年時便已才華早露,名士李膺贊他“高明必為偉器”。

    孔融十三歲這年,父親孔宙去世,他哭得死去活來、悲痛過度,以致於別人攙扶才能站起來,州里因而稱讚他的孝行。父親去世,他哭得死去活來,並沒有絲毫的矯飾,可見他對父親的孝順。那麼後來,他為何又會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處死呢?這是一大疑問。

    圖2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舉

    在孔融十六歲時,名士張儉為中常侍侯覽所記恨,侯覽密令州郡捉拿張儉。張儉因為與孔融兄長孔褒是好友,於是逃到孔褒家中,不巧這時孔褒不在家中。孔融時年十六歲,張儉以為孔融年輕,故未曾告訴他自己的處境。孔融看見張儉窘迫的樣子,對張儉說:“兄雖在外,吾獨不能為君主邪?因留舍之。”後來事情洩露,自國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壓下此事,張儉得以逃脫。

    而孔褒、孔融兄弟則被捕入獄。官府不知他們二人究竟是誰獲罪。不料,孔融爭著認罪到:“保納舍藏者,融也,當坐之。”孔褒卻說:“彼來求我,非弟之過,請甘其罪。”官吏沒有辦法,於是便去問他們的母親,孔母說:“家事任長,妾當其辜。”就這樣,孔氏一門都爭著赴死,郡縣遲疑不能決斷,便向朝廷請示。詔書最後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此事而聞名鄉里。這時候孔融十六歲,年齡也算不小了,在生死危機的關頭還想著替兄長承擔罪責,可見他的孝悌不是假的,這又一次讓我們產生疑惑,曹操為何會以“不孝”之名處死他?

    圖3 張儉獄中題字

    我們再來看一則故事,根據《御覽》二百六十二引《秦子》記載說:“孔文舉為北海相,有遭父喪,哭泣墓側、色無憔悴,文舉殺之。”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什麼?當年孔融父親死的時候,孔融哭得死去活來,以致於別人的攙扶才能行動。所以,孔融一直認為真孝之人,面對至親的去世,一定會非常痛苦,以致於不能自已。而這個人在父親的墳前,卻絲毫沒有憔悴的顏色,故而殺了他。

    這恰巧說明孔融是一個大孝子,他之所以進入官場,也是因為“孝廉”而聞名鄉里。這時,我們又困惑了,既然他是一個大孝子,天下皆知,曹操怎麼會以“不孝”的罪名殺了他呢?

    圖4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這個問題我們擱置一邊,先說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事情吧!

    在我們的印象中孔融在小時候就是一個“神童”。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為何孔融長大後會如此平庸呢?其實這是我們的一種“偏見”,長大後的孔融並不平庸。我們看看時人的評價就知道了,陳登說他“博聞強記,奇逸卓犖,吾敬孔文舉。” 禰衡更是稱讚他“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餘子碌碌,莫足數也。”我們之所以會有這種看法,是因為他生在三國時代,這個時代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我們所推崇的都是些謀士、武將之類的人,如諸葛亮、關羽等人。而孔融呢?他是一個文學家,還是“建安七子”之一。曹丕評價他“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可見他並不平庸,那我們為什麼覺得他平庸呢?

    很簡單,我們之所以記住曹操,絕對不是因為他是一個詩人,而是亂世梟雄。文學在盛世很受推崇,在亂世則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我們看曹操就知道了,我們首先看到是他的軍事才能、政治才能,最後才發現他還是一個詩人。這時候,我們會覺得錦上添花,對他的崇拜就會又多了幾分。

    圖5 曹操(155年-220年)

    接下來,我們就揭秘,曹操為何會以“不孝”的罪名殺害孔融。原因在於一篇文章,他提了一個觀點:“親子無親論”。講了一個什麼意思呢?我們看看原文,根據《後漢書·孔融傳》記載,“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物寄瓶中,出則離矣”我們單看這一段話,覺得孔融這是在為不孝找藉口,簡直就是“名教罪人”,實在是該殺。但如果我們熟悉漢末三國時代的社會風氣的話,就不會這樣說了。那麼,當時是什麼樣的社會風氣呢?正如當時有一句童謠叫“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這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呢?當時朝廷所提倡的“孝”已經成為了一種假名節了。

    圖6 舉孝廉

    這時候,我們就明白了,在東漢時期實行“舉孝廉”的選官制度,儒學變得越來越形式化,本來是以“孝廉”選官的,但“孝廉”變成了一種名聲。而這種名聲是可以被世家大族所操縱的,所以選了一批“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的假名節之輩。這種虛偽的名節是對名節最大的破壞,而孔融則對這提出反抗,他要撕毀這層假面具。正是因為“尚真”的主張,所以要在根源上摧毀這一假名節的根據,於是在理論上便提出了“親子無親論”。對於統治者來說,這無疑是“惑世誣民”,不容於“禮法”(用來麻醉民眾的假禮法),所以孔融就被殺害了。他雖然被以“不孝”的罪名殺害了,但他恰恰是真孝。

    我們再看看稍後的嵇康等人就明白了,“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湯武而薄周孔”。表面看起來是反對名教,而在魯迅看來,他們正是把名教當寶貝,所以容不得半點虛偽。

    文:甪里先生

  • 11 # 元哥說歷史

    孔融,字文舉,是東漢末年的名士。值得一提的是,孔融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孔子的二十四孫。

    “孔融讓梨”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懂得謙讓,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可就是孔融這樣的人,最終卻被曹操以“不孝”的名義給處死了。也就是說,孔融後來慘死曹操刀下。

    那麼,孔融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根據演義及正史的記載,分析如下。

    第一,孔融才華橫溢,博古通今。

    毫無疑問,孔融是一個才子,他自幼聰明過人,勤奮好學,很早就聞名鄉里,是東漢末年一代大儒。孔融十歲左右的時候,就受到了當時名士李膺的稱讚。李膺稱讚孔融為“異童子也”。孔融會寫文章,善歌賦,受到了魏文帝曹丕的賞識,被列為“建安七子”之一。當時的人,對孔融文學成就的評價是:體氣高妙,奮筆直書,以氣運詞。

    這樣的評價,不可謂不高。

    裴松之在為《三國志·崔琰傳》作注時,說孔融是“逸才宏博”之人。再據《九州春秋》記載,孔融才華蓋世,當時的青年才俊都比不上他。

    第二,孔融高傲狂妄,不懂得謙讓。

    孔融少年時,多次讓梨給哥哥,很久以來,這被奉人們奉為尊敬長兄的典範。可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孔融其實並不是個謙讓之人,他實則是個生性狂妄、恃才傲物之人,跟楊修極為相似。正如前文所言,當時名士李膺稱讚孔融是“異童子也”。旁邊有個叫陳煒的,就挖苦孔融,說:你現在雖然厲害,但是長大了就不一定了。誰知孔融卻說,如果真如你說的那樣,你年幼的時候,豈不是很聰慧?孔融的弦外之音是,你陳煒現在不過是個庸俗之人,怎麼能跟我孔融相比呢?

    確實如此,孔融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經常高談闊論,言辭激烈。因此對別人的缺點,他是不加保留地指出來,為此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曹操。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後,很快就遷都許昌。孔融於是向朝廷諫言:

    宜略依舊制,定王畿,正司隸所部為千里之封,乃引公卿上書言其義。孔融建議要依照古制,顯然對曹操不利。就連《漢紀》對此,也說孔融那樣做,有點不識時務。原因很簡單,曹操已經把持朝政,他制定各種制度和法規的目的,就是要將“漢天下”變成“曹天下”。再加上孔融性格豪爽,口無遮攔,經常冒犯曹操。有一次,曹操下達了禁酒令。孔融卻說: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堯不飲前鍾,無以成其聖。

    意思是說: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郡,每個人都可以喝酒,堯如果不喝酒,就不可能成為聖人。簡而言之,在孔融看來,禁止什麼都行,就是不能禁止喝酒。這顯然違背了曹操的禁令。曹操考慮到自己的敵人眾多,也就沒有對孔融採取措施,但他內心是很氣憤的。

    袁術稱帝后,曹操將太尉楊彪下獄,並打算處死他。原因則很簡單,楊彪和袁術有姻親。孔融就去勸阻曹操:楊彪是個有德之人,有罪之人,尚不能及於父母兄弟,況且他只是和袁術有姻親關係呢?

    曹操自知理屈,就放了楊彪一馬。但是我們站在曹操的立場想一下,他作為統治者,有生殺予奪之大權,豈容孔融干涉?此外,曹操生性多疑,他能不因此而懷疑孔融嗎?

    之後孔融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冒犯曹操,讓他下不了臺。曹操就逐漸萌生了殺意。後來恰巧傳出了孔融有不孝的言論,曹操藉此就將他殺死了,罪名是“不孝”。殺死孔融後,曹操還張貼出告示,羅列出了孔融一系列罪行,具體內容如下:

    融違天反道,敗倫亂理,雖肆市朝,猶恨其晚。

    第三,孔融有遠見,會看人。

    陶謙將徐州讓給劉備時,劉備是堅決不肯接受的,並且還說,袁公路四世三公,聞名海內,不如讓他來接管徐州。誰知孔融卻說,袁術那個人,早已是冢中枯骨,成不了大事。事實上,證明了孔融說對了。袁術就是個昏庸無能,而又自命不凡的人,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稱帝,最後落得個慘死的下場。

  • 12 # 利馬冷靜的茯苓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是“建安七子”之首。年少時非常聰明,勤奮好學,懂謙讓,尊老愛幼。擔任北海國相期間,也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孔融性情隨和,平時人緣還不錯,退休後家裡經常賓客滿門。

    但他為人處世過於自以為是,恃才傲物。他喜歡抨擊時政,言辭激烈,尤其是對曹操的所作所為,經常不留情面地公然對抗。

    官渡之戰之前,聽到袁紹要攻打許都的訊息,孔融嚇得要命,到處散佈悲觀言論,說曹操根本打不過袁紹,擾亂軍心,惹得曹操很不滿。

    攻下鄴城後,曹丕懇請曹操成全自己與袁熙的妻子甄氏結婚。曹操二話不說就批准了。

    孔融看不過去,便寫信嘲諷曹操,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賜給了周公。”等曹操召見他,向他虛心請教時,他卻說“這不是明擺著的嗎?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啊!”

    後來,為了緩解糧食危機,曹操以飲酒喪德為由下了一道禁酒令,禁止拿糧食釀酒。

    但孔融不樂意了,他三番兩次上書跟曹操說禁酒令是極其錯誤的,還罵了不少髒話。

    統一北方後,曹操開始整頓內部,指使部下彈劾孔融,罪名包括:圖謀不軌、毀謗朝廷、不遵朝儀、大逆不道等等,這不忠不孝的罪名讓孔融百口莫辯。

    建安十三年八月,曹操下令將孔融處死,並株連全家,孔融時年五十六歲。他被處死時,兒子9歲,女兒也才7歲。本來他的兒子和女兒是可以逃過一劫的,但是說了一些話傳到了曹操耳中,最後也被殺了。

    孔融被殺的原因,口無遮攔,恃才傲物是一方面,他屢次擾亂曹操的計劃,公然違背曹操的指令,影響曹操的事業也是一方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階段進學生會或者社團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