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魔鬼中的憨憨

    不太同意由於歷代魏王的智力低下所致

    在通史記載中,似乎除了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是個志大才疏的敗家子,魏襄王望之就不似人君,魏昭王喪師辱國,魏安釐王更是集大成者:慫 拎不清 嫉賢妒能 同性戀(非歧視 但在古人觀點中必然意味著不正經)

    但其實就好比馬宗偉輸給林丹,能說馬宗偉菜嗎。

    政治行為一般都伴隨著大量陰謀活動和考量,史官一般只記載其政治表象,寫通俗歷史讀物的人再把政治活動常人化,表現出一種成功方英明神武失敗方在過家家的既視感。

    下面說一下個人觀點

    地緣因素

    整個中國歷史上,從今河南地區發家統一的,除了魏武和朱溫又有誰呢?

    何況魏國中間還夾著一個南韓

    (圖中為魏文侯滅中山時期地圖,可見包括中山在內魏國領土被誇張地分成了五塊,其後在失去中山和一系列魏趙易地後,最終形成了啞鈴狀版圖,這樣的版圖在中國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

    所以對於早期魏侯來說,滅韓趙其一,連通領土都是最大的訴求。

    魏國居於天下之中,在秦獻公變法後東西南都是強國,在中原作為弱國固然有足夠的外交空間(這是馬陵之戰後魏國作為“反覆之國”的外交操作基礎),但作為霸主只能作為眾矢之的。

    再者境內無險可守,秦惠王時期越過黃河之後更是如此。各國舊王去世新王交接的時候,需要平衡境內各方勢力的新王總是焦頭爛額,此時也總是各國最虛弱的階段,魏襄王與韓襄王死後,秦發動伊闕之戰;魏昭王死後,魏東慘敗於秦,西部宋地被楚國搶走一半;魏安釐王死後,蒙驁直接打穿魏國,魏國晚期的復霸瞬間灰飛煙滅。

    沒保住中山國

    有些人把魏國垮趙伐中山視作其戰略目標混亂的標誌,個人認為這個觀點是有問題的。

    這裡涉及到趙國的地緣問題,趙國領土看起來沒有像韓魏那樣被分成兩半,但橫跨其境的太行山脈使得邯鄲周邊地區和晉陽周邊地區的聯絡有些鬆弛,這也是為什麼整個戰國中前期各種被秦齊揍的弱趙在滅中山後終於能躋身強國之列的原因。

    那麼一旦中山這個地區掌握在魏國手裡,會是個什麼效果呢?

    看到了嗎,中山可以與魏國的東部領土和上郡分別夾擊趙的邯鄲地區和晉陽地區。

    同時,南韓的本土和上黨同樣分別受魏東與河東 上郡的分別擠壓。

    可惜被趙楚聯軍的打擊下,魏國終是陷入了全面被動,雖然楚悼王的逝世讓魏國逃過一劫,但中山藉機復國也讓魏國失去了牽制趙國的資本。從此整合三晉就成了一個越來越遙遠的夢。但誰知,戰國晚期距離秦滅六國不到二十年的一個時間點,魏國竟然又有了一次整合三晉的機會,欲知後事如何,明天再寫

  • 2 # 永說歷史

    引用資治通鑑中記載的張儀說服魏王的理由:

    張儀說魏襄王曰:“梁①地方不至千里,卒不過三十萬,地四平,無名山大川之限,卒戍楚、韓、齊、趙之境,守亭、障者不過十萬,梁之地勢固戰場也。夫諸侯之約從,盟於洹水之上,結為兄弟以相堅也。今親兄弟同父母,尚有爭錢財相殺傷,而欲恃反覆蘇秦之餘謀,其不可成亦明矣。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據卷衍、酸棗,劫衛,取陽晉,則趙不南,趙不南則梁不北,梁不北則從道絕,從道絕則大王之國欲毋危不可得也。故願大王審定計議,且賜骸骨。”魏王乃倍從約,而因儀以請成於秦。張儀歸,復相秦。

    翻譯如下:

    張儀勸說魏襄王道:“魏國地方不滿千里,士兵不足三十萬,地勢四下平坦,沒有崇關大河的險要。防軍分別守衛與楚、韓、齊、趙接壤的邊界,用來扼守要塞的不過十萬人,所以,魏國曆來是廝殺的戰場。各國約定聯合抗秦,在洹水結盟,作為兄弟之邦互相救援。然而同一父母的親兄弟,有時還為爭奪錢財互相殘殺,各國之間,想靠反覆無常小人蘇秦的一番伎倆,就結成同盟,明顯是不足恃的。大王您不與秦國結好,秦國就會發兵進攻河外,佔據卷縣、酸棗等地,襲擊衛國,奪取陽晉。那時,趙國不能南下,魏國也不能北上,南北隔絕,就談不上聯合抗秦,大王您的國家想避免危險也不可能了。所以我希望大王您能深思熟慮,拿定主意,讓我辭去魏國相位,回秦國去籌劃修好。”魏王於是背棄了聯合抗秦的盟約,派張儀前往秦國去求和。張儀回到秦國,再次出任國相。

    說白了就是地理位置不好,故很難統一。

  • 3 # 林鹿蘋

    魏國透過李悝變法成為三家分晉後第一個強盛的國家。文侯武侯兩代治國,魏國已經崛起,向北滅掉中山國,向西吞沒了秦的西河地區。連敗齊,秦,楚等國。威風凜凜。

    一度威視天下。但想要統一天下,僅僅憑藉吳起諸將的能力是不夠的。軍事上的此消彼長是很重要的原因。隨後與齊國的軍事較量中,先敗於桂陵,再敗馬陵(341年)。太子申被俘,龐涓自殺,將十萬魏軍殺的是潰不成軍。魏國此後失去霸主地位。秦孝公透過任用商鞅,國力大增。與魏國的戰鬥中大勝,奪回了西河地區。魏國的國都也從安邑轉移到大梁。魏國開始一蹶不振。

  • 4 # 趣談歷史King

    純屬個人觀點

    在我看來戰國時期——戰國七雄最夙起頭變法的魏國,為何沒能一統六國呢?

    1.天時——錯過時機

    李悝變法是魏國第一任君主魏文侯在位時,任用李悝為相,舉辦了一場變法。李悝變法主張選賢任能,獎懲嚴厲,不單促進了魏國農業出產的成長,也增強了魏國的軍事氣力。其後聞名的商鞅變法、吳起變法等,無不受到李悝變法的影響。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國強兵,按捺趙國,滅失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啟發大片版圖,使魏國一躍為華夏的霸主。可是,到了魏惠王在位時期,魏國由盛轉衰。而且,陪伴著秦國、齊國、楚國、趙國的崛起,魏國徹底失去了金甌完好的興許。

    2·地利——區域

    要是魏國是以佔有關中地域,擁有了秦國的計謀深遠,那麼在和齊國、楚國的較勁中也就有了更多的勝算。另一方面,魏國的第二個錯誤便是連繫三晉到攻打趙國、南韓。眾所周知,魏國、南韓、趙國這三個國度來自於年齒時代的晉國,以是被稱為三晉。魏文侯在位時期,通俗連繫三晉對秦國、楚國、齊國用兵,以是通俗去的勝利。可是,魏武侯在位時,派兵覆滅趙國包抄下的中山國,導致魏國和趙國同床異夢。魏惠王在位時,更是對趙國、南韓兵戎相見,導致了三晉的破碎,更造成了魏國在戰國七雄中的孤獨。再加上馬陵之戰、桂陵之戰的失敗,又被秦國奪回河西之地,魏國不單失去了金甌完好的機遇,也從華夏霸主的寶座上跌落下來。

    3·人和——用計

    魏國之以是沒有一統六國,直接緣故起因便是魏國的對外計謀出了題目。從氣力上來說,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這三位君主在位時,魏國的綜合氣力都是首先其他諸侯國的。戰國初期,秦國還沒有舉辦商鞅變法,趙國沒有舉辦胡服騎射,楚國沒有舉辦吳起鬢髮,齊國還在田氏代齊的過渡期,至於南韓和燕國,在戰國七雄中則是不敷為慮的。不外,應付這個時代的魏國,卻在對外計謀上犯了兩個不該的錯誤。

  • 5 # 盜帥夜留香YE

    魏國自李悝變法以來,成為戰國時期第一位霸主。

    歷文候、武侯之後,在魏惠王時期開始衰落,最終喪失了霸主地位,使魏國逐漸走向衰落。

    在我看來看來,魏國之所以衰落,主要是因為兩點原因。

    其一就是戰略方針錯誤。

    魏霸西河,把秦國死死壓制在關中動彈不得。

    在這種時候,魏國最應該做的就是一鼓作氣滅掉秦國,了卻後顧之憂,然後再圖霸中原。

    魏惠王卻對秦國無比的輕視,完全不把秦國放在心上,一門心思的要圖霸中原,早早就把都城從安邑遷到了大梁,基本上就是放棄了河西地區。

    如此一來,魏國的重心轉移,也就給了秦國喘息之機,為秦國的生存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偏偏在秦國發展壯大的時候,魏國陷於東方戰場,根本騰不出手來掐滅秦國這星星之火,最終非但沒有在東方戰場取得什麼成果,返而還讓秦國成了燎原之勢。

    其二就是魏王不能善用人才

    我們其實都可以看到,很多在戰國時期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人才,都是從魏國走出來的。

    比如商鞅。

    商鞅原本是魏相公叔痤的親信,跟隨公叔痤多年。

    公叔痤臨死之前,曾向魏惠王進言,保舉商鞅為魏相。並且千叮嚀、萬囑咐,如果不能重用商鞅,萬萬要除掉商鞅,不能讓商鞅為別國所用。

    結果魏惠王絲毫沒把公叔痤的話放在心上,既沒有任用商鞅為相,也沒有除掉商鞅,最終導致商鞅出走秦國,為秦國變法,從此上秦國化身一臺戰爭機器,在平滅六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再比如孫臏、比如范雎。

    一個任於齊,一個舉於秦。

    一個率軍齊軍給予魏國重創,讓魏國不但失去了慣會用兵的大將軍龐涓,更是從此跌落霸主寶座,一蹶不振。

    一個給秦國提出“遠交近攻”的基本國策,為秦國的發展壯大提供肥沃土壤。

    他們都是從魏國走出來的。

    如果魏王能有一顆發現人才的眼睛,或者魏國有一套成熟的人才挖掘機制,又怎麼能讓這樣的跨時代人才走到別的國家?

    可以說魏國最終的失敗,其實就因為他強大的太早了,導致了魏王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的性格。等到發現其他國家已經慢慢趕了上來的時候,一切就都太晚了。

  • 6 # 萊駒為右

    魏國強盛哪裡有100多年,果真100多年統一不了天下也能掙下半壁江山了。

    魏國開始強盛始於晉幽公九年(前425年),趙襄子趙無恤去世,魏斯繼任為晉國正卿,任用上郡守李悝實行變法。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最後的土地。從公元前403年魏國開始強盛到公元前343年馬陵之戰後魏國開始衰落,魏國強盛也就60年左右,如果從魏斯繼任為晉國正卿算起也不過90年左右。幾十年裡魏國為什麼沒有什麼作為,把自己的領土變大甚至統一天下呢?

    魏國領土支離破碎

    三家分晉時,魏、趙、韓三國的國土都是支離破碎的,互相有飛地,治理起來不容易,還很容易受到攻擊。下圖是公元前403年三家正式被周天子封為諸侯時,三家的土地。魏國被分成了三塊。

    為了打通幾塊地之間的聯絡,就要對周邊國家下手,勢必帶來仇恨。而且即使連在一起,形狀也是帶狀不利於發展,下圖是公元前350年魏國強盛時地圖。中山已經復國,不再是魏國的領土,但魏國佔領了趙國的一些領土,自身連在一起。

    三晉聯盟破裂

    魏國早期強盛,很大原因是依賴三晉聯盟,也就是魏、趙、韓三國聯盟,三家本來就是晉國的大夫,晉國被這三家瓜分,所以三家聯合起來就相當於原來晉國的實力。三家獨立後,經過談判放棄了繼續內鬥一家吃掉另兩家的打算,聯合起來一致對外。魏國先是打的秦國無法還手,然後三晉一起暴打齊國,打的齊國找不著北。

    但是魏國的發展限制了趙國的發展,趙、魏兩中國產生矛盾,原來一直是趙強魏弱,現在魏國強大趙國心裡也不是滋味。趙魏兩國發生戰爭,邯鄲被圍,接下來發生的就是圍魏救趙,雖然魏國打贏了戰爭,但由於聯盟破裂,魏國狹長的國土與趙國接壤,魏國在對付別國時也有了後顧之憂,真正成了四戰之地。

  • 7 # 125878215蜂獾

    謝謝邀請,魏國是當時戰國七雄最強大的國家,再自己最大時沒有乘勝追擊一舉滅掉其他六國列強,當時魏國戰將吳起的魏武卒制,就是精兵中的精兵,打遍天下無敵手,只可惜並沒有擴大戰果先一舉滅掉秦國,決不能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戰爭講什麼人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但是魏國的接班人並沒有繼承先輩遺志,繼續重用吳起,反遭殺害,好多有能力的文武大臣投靠秦國,秦始皇手下沒有精兵強將,強將手下無弱兵,根本不可能滅六國統一天下,秦國是秦王和將相配最後的國家,秦始皇沒有聽從大將王翦的建議必須集中60萬大軍才能一舉滅掉楚國,楚國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最有希望滅六國統一天下,只可惜其大王沒有雄才大略,秦王只派20萬大軍攻打楚國,結果大敗而歸,但秦始皇馬上重用王翦集中60萬大軍兵臨楚國,相持一年,為啥一是北方先適應南方水土氣候,二是打通其後勒保障,想滅掉一個國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乘勝追擊,也不能過於急燥,如果當年秦昭襄王聽從白起建議乘勝追擊,早就統一天下了,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8 # 大相無形

    獨家觀點:莫說魏國,就是六國敗於秦都源自一個重要的深層原因:思想模型和發展模型不同。

    如果將戰國自三家分晉到天下統一,看作是一段賽程的決賽,那麼“時間”就不僅僅是賽績!

    早期的魏國,是列國中唯一“踩對點”卻又“差點”成功的國家。

    魏國初期的李悝變法對後來列國的變法浪潮具有啟迪和導航性作用,李悝開創性將法家思想系統性地用於國政治理,首提廢黜世卿世襲制,僅此一項便極大平衡了魏國各階層的政治平等,使魏人對國家的認同感和使命感獲得極大強化,為一些於國有功的非貴族開闢了晉升可能,使真正的人才得以進入魏國廟堂,此舉產生的凝聚力難以估量!

    在“不法古、不循今”的務實思想下,重新進行土地分配,使得“地多者不勞作、勞作者常無地”的怪象被根除,再輔以“獎勵耕戰”,使得底層民眾的勞作熱情和從軍積極性獲得火爆增長,國家實力迅速成為列國之首!

    李悝的這些思想和措施全部“踩”在了提升國家實力的關鍵“節點”上,但讓魏國“差點”成功、恰又正是最關鍵的不足,卻是魏國王室、以及頂層設計存有缺憾!儘管李悝為鞏固變法成果,將系列措施轉化成了律法,但魏國王室的昏庸卻成為變法成果最大的破壞者!所謂的缺憾,是李悝和魏文侯沒有將變法成果、律法、國家戰略有機統一!在魏文侯死後,李悝的變法成果被魏國後世君王糟蹋殆盡,魏國不可避免的走上衰亡之道!

    秦國的崛起得益於商鞅,商鞅師效李悝卻高於李悝

    李悝的法家思想和政治主張對商鞅啟發和影響極大!相必當時身處魏國的商鞅對李悝的變法應該極為留意,等商鞅在秦國開展變法時,幾乎全部繼承了李悝的政治理念,同樣實行廢黜世卿世襲制、同樣獎勵耕織獎勵軍功,同樣盡地力、重新分配土地……等等。但商鞅作為後人變法,顯然洞察了魏國變法的缺憾並進行了彌補:將國家戰略、目標與變法、律法高度結合!

    這便是秦國發展的思想模型與列國最大的不同:變法的目的,是將國內所有相關資源統一整合和分配,併為國家戰略目標服務。這是典型的“頂層設計”!在這種設計下,國內所有的人、物、力的共同目標全被凝聚到一個目標點,這個戰略目標點需要何種資源的何種力度,就及時用人力、或政策乃至律法來保護、強化!這對於國家實力成長中的成本、效率和精準度自然要遠遠高於列國。

    也正是基於秦國這種嫁接了國家戰略的律法體系,為秦國營造了一個更為開放、更為公平的政治與社會環境,不僅為秦國吸引了大批尤其魏華人才,也有效制約了秦國君王不能任意妄為,這也正是秦國在這段統一天下的接力賽程中,幾代君王都未出現戰略失誤的重要原因!

    而六國那種由底層向頂層逐漸積累和發展的“成長型”,對比秦國這種由頂層設計統籌底層支配的“逆生長型”,只有秦國才真正將資源高效整合併合理利用,所以秦國才由弱國得以“逆襲”!秦國的高效,就意味著時間更短、速度更快,而時間,不是成績、是生命!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 9 # 桃花一簇開無主

    魏國是戰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

    這裡的霸主就是延續春秋的說法,魏國源於晉,晉國是春秋霸主的常客,先後有晉文公,晉悼公,晉歷公等五位霸主統治中原打百餘年。

    三家分晉之後,魏文侯和魏武侯先後任用李悝、吳起、西門豹等人,對內實施變法,富國強兵,對外向西、向北拓展土地,先後滅掉了中山、虢等國,實力一片欣欣向榮影像,在戰國初期首屈一指。但是,這個首興的王國並沒有統一天下。原因有三。

    第一,河西之地拓展的不徹底

    遙想吳起當年,雄兵魏卒陳兵黃河之畔,河西頓時落入了魏國之手中,魏國南可以壓制秦國,西可以開拓西戎,北可以出擊北狄,此時的河西之地佔領地位十分重要

    但是,魏國並沒有重視這塊土地,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中原圖霸上面,又去滅中山

    中山滅亡,和魏國之間間隔一個趙國,增益又有幾何?

    秦國變化之後,商鞅第一件事就是擊打河西,獲得河西之地,軍刀直逼魏國都城安邑。逼迫魏國遷都大梁,之後再不能用兵河西。

    第二,老大帝國對於人才的不尊重

    天下,得之在人,矢之在任,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魏國是一個泱泱大國,人口眾多,教育也十分發達,產生的人才自然是摩肩擦踵揮汗如雨,但是,這些人才並沒有得到重要,或者說,沒有充分的使用

    商鞅?生於衛國,長於魏國

    吳起?魏國不用,楚國使用

    范雎?魏國棄置,發於秦國

    孫臏?不用還把人家的膝蓋給割了....

    你不仁,我不義,兵戎相見,勝算幾何?

    第三,國王的昏庸細胞發力

    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一個王國的開國君王都是實力派,越往後約是昏聵

    用人不明,處事不當

    這彷彿成了歷時朝代興旺的一個規律

    魏國也沒有脫離這個規律

    魏文侯魏武侯之後的君王彷彿都是碌碌之輩,被這個騙,被哪裡欺

    祖先的土地丟了,祖先計程車氣沒了

    最後,就支撐下偏安一隅,委曲求全,得過且過,被統亡國了!

  • 10 # 君山話史

    魏國是戰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但是霸業並沒有持續多久,是什麼原因導致魏國霸業的凋零,是什麼阻止魏國不能像秦國那樣一統天下呢?筆者試分析如下:

    第一,魏國的霸業並沒有百年,而只有幾十年

    魏國的霸業,始於魏文侯,終於魏惠王。魏文侯在位時間長達五十年,幾乎半個世紀,但是直到魏文侯四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魏國才正式從晉國分離出來。在此之前,魏並不是一個獨立的諸侯國,而只是晉國三家中的一家。魏文侯之後,魏武侯統治二十六年,此時的魏國仍處於全盛時期。魏惠王即位後,魏國的霸主地位實際上已經搖搖欲墜。到了魏惠王二十八年,即公元前342年,魏國在馬陵之戰中敗予齊國,霸主地位徹底被齊國取代。因此,魏國的霸業,大約只持續了六十年左右。

    第二,魏國衰落的原因之一:內戰

    魏國由盛而衰的轉折,是公元前370魏武侯之死。魏武侯之死,引發魏國的內戰,最終魏惠王擊敗公子緩。然而,魏國內戰嚴重消耗國家之實力,加上趙、韓兩國武裝干涉魏國內政,在濁澤之戰中,魏惠王的軍隊被趙、韓聯軍包了餃子,倘若不是趙、韓兩國意見不合,魏惠王恐怕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內戰結束後,魏國的霸主地位實際上已經搖搖欲墜,其霸主的勢力僅限於泗水十二小諸侯而已。

    第三,魏國衰落的原因之二:與趙、韓反目

    在魏文侯時代,魏國之所以獨領風騷,與魏文侯的“三晉一體”的政策分不開。魏文侯強調魏、趙、韓三位一體,保持兄弟般的情誼。到了魏武侯時期,由於干涉趙國內政,魏與趙韓的關係出現裂痕。魏惠王時代,魏與趙韓更是大打出手,三晉戰爭曠日持久。儘管魏國在三晉戰爭仍佔據上風,但國家實力一點一滴被消耗掉。

    第四,魏國衰落的原因之三:遭到秦、齊的東西夾擊

    在魏國與趙韓陷入苦戰之際,西方的秦國與東方的齊國開始強大。秦國在經歷商鞅變法後,頻頻對魏國的西疆發動進攻,最終迫使魏國遷都至東方,以避其鋒芒。與秦國相比,齊國對魏國的打擊更大。在一代名君齊威王的統治下,齊國騰飛於東方。齊威王重用著名軍事家孫臏,在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兩敗魏師。特別是馬陵之戰,擊斃魏國總司令龐涓,殺魏太子申,覆敵十萬,乃是毀滅魏國霸業之關鍵一戰。

    第五,魏國“四戰之地”的惡劣地緣,是其無法一統天下的重要原因

    在戰國七雄中,魏國的地理位置最惡劣,北有趙國,東有齊國,西有秦國,南有楚國,同時與南韓的邊境線犬牙交錯,是典型的四戰之地。自從魏國與趙、韓交惡後,不僅喪失兩個盟友與軍事緩衝區,反倒增添兩大勁敵。在魏惠王時代,魏國與周邊強國陷入無休止的戰爭,兩線作戰甚至三線作戰,最終把這個軍事強國壓垮了。

  • 11 # 肖邦老師的課堂

    魏氏的祖先是畢公高,與周天子同姓。武王建周後,高被封於畢,就以畢為姓了。他的後代有個叫畢萬的在春秋時期侍奉了晉獻公。後來畢萬在征伐霍,耿,魏時的戰爭中立了功,晉獻公就把魏地封給了畢萬。晉獻公去世後,晉國出現內亂,畢萬的子孫就以封地魏為姓了。春秋末年,魏氏家族逐漸強大起來。到了戰國初期,魏文候魏斯繼位了魏國國君,魏文候拜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為老師,用李悝,翟黃為相,樂羊,吳起為將,對魏國進行了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改革。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認了魏國的諸侯國地位。之後,魏國開始逐漸強大起來。

    到了魏惠王時期,魏國的軍事,經濟擁有很強的實力,魏惠王就開始南征北戰,東征西討。後來在馬陵一戰被齊國打敗,使得元氣大傷。後來魏國國相公孫痤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了衛鞅,可是魏惠王沒能任用衛鞅。衛鞅就去了秦國,在秦國變法,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後來,秦國攻打魏國,並把魏國打敗了,魏惠王就後悔沒有用衛鞅。到了魏安僖王時期,魏安僖王破壞了與韓趙兩國的關係,也沒能繼續魏文候時期的改革措施,發展經濟和軍事,而是想透過戰爭使魏國中興,結果軍費耗用過大,使得國家財政困難,戰爭也多半以失敗告終,這樣魏國就一蹶不振失去了與秦國抗衡的力量。

    從這些事實來看魏國從魏文候時期強盛起來,但是其孫子魏惠王並沒有繼承他的遺志壯大魏國,由於魏惠王好戰,耗費國庫,加上不聽公孫痤之言,放走衛鞅,使魏國失去了一次壯大國力的機會,而給秦國強大創造了條件,魏國從此衰弱下去了,這樣一進一出,就拉大了魏國和秦國的距離。到了魏安僖王時期,魏安僖王更是失策,破壞了與韓魏的關係,不聽信陵君的勸告,導致了魏國從此無法恢復國力,更談不上統一天下了。謝謝各位,下次再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子女一定會過得比父母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