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竹韻文史
-
2 # 亭殿閣
張昭少時好學多識,長而有謀略,不畏權勢,一生為孫吳鞠躬盡瘁,輔佐孫家兄弟,建立和鞏固東吳政權,張昭於東吳,與諸葛亮於蜀漢相當,可諸葛亮在蜀漢卻是大權在握,官至丞相,大家都知道,三國時期的丞相有時比主公還要牛,而張昭呢?一再與丞相失之交臂。其實他並非不得人心,而是孫權不肯點頭,那是為什麼呢?
張昭輔佐孫家兩兄弟,即孫策與孫權,而這兩位大佬對張昭的態度卻大不相同。《三國志》中就有記載,孫策在世的時候,“文武之事,皆以委昭”,這並不算什麼,他還把張昭比作管仲,甚至在孫策死前,就把孫權託付給張昭。
那麼孫權呢?看起來他並不十分欣賞張昭,為什麼?往下讀。
第一,孫策死後,誰是孫吳最受人尊敬的人?並非下一任孫權,而是張昭,只說兩點:
第一點“昭率群僚立而輔之”,一個率字表示張昭才是群臣中的領袖;東吳士人入宮拜孫權,出宮拜張昭,不僅在內務府張昭中有影響,甚至在外人眼中,張昭遠比孫權出名,想當年曹操南征,點名要將張昭綁交許都。如此一位張昭,孫權可不可以心生隔閡?在他眼裡,張昭的威望是一種威脅。
二是在赤壁之戰中,張昭為主降將,孫權完全不感興趣要不要投降?他不想。那麼張昭呢?孫權不但與他意見相左,而且與當時的主戰派也有爭執,這場爭執最終以孫權拔刀砍桌告終。其結果就是赤壁之戰,東吳敗於曹操,張昭被打臉,孫權也因此指責他“各顧妻子,挾私慮,深失所望”,這句話的確是言過其實,但從側面卻看出了個問題——孫權對張昭積怨已久。對張昭這一錯誤,孫權不僅口頭批評,而且一直記在心裡,直到二十一年以後,孫權登基為帝的第一天,就在群臣面前拿這件事嘲諷說:“如果當初是我聽了你張公的計謀,現在就可以討飯了。”一言不發,抹殺了他的全部付出,費盡心機,讓當時70多歲的張昭無地自容。此事,是孫權過激。
當然,除了孫權的問題,張昭自己也難辭其咎,雖然說他為東吳付出了一生,但也許是文人自大,或者是各人性格不同,平心而論,張昭有當丞相的能力,但無丞相的情商。張昭言辭犀利,上至孫權,下至群臣,言辭過激,也許有人會說,所謂忠言逆耳,但真正在政治上,能被大臣和同僚聽到的中肯意見才是忠言,忠言入耳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徒留一句忠言逆耳利於行,觸動了自己和後人,卻對當下並無多大幫助。
最初甘寧建議孫權進攻黃祖,張昭卻斷然拒絕,因為這場戰爭不利於安息,甚至會引發內亂等等,儘管他的分析也不無道理,但這番斥責之下,甘寧很不舒服,孫權有意見,最重要的是最後一戰平定,你說張昭得不得罪人?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裡不再贅述。
最關鍵也是最致命的一點,張昭確實是倚老賣老了,經常不顧及孫權的面子,經常大吵大鬧,孫權逼急了,都是手按著刀柄,之後張昭生氣託病,最後孫權迫於大眾和輿論,把車開到他府上,還深感歉意,把自己弄得像個孫子一樣,最終對張昭低頭。
在三國群雄爭霸的時代,張昭的才智和長處令人欽佩,在此,很有必要補充說明一下,實際上,如果今天不是討論孫權為什麼不讓張昭當丞相,其實赤壁之戰中張昭主和一事,不應該被定義為他為了自己私利而這樣做,事實上,他這樣做是有道理的。有曹操這樣強大的力量,赤壁之戰能打贏還是個未知數,投曹操一票,三國分崩離析,兵亂將盡,這對天下百姓有何益處?只是孫權畢竟年輕,聽不進去,也不願聽,不過這一切都是後話。
對張昭來說,其實沒有做過丞相,只不過是他一生政治上的不幸,與孫權貌合神離的君臣關係的縮影,其實真正的根深蒂固,張昭最大的不幸,還是孫策的過早死亡,他永遠失去了一個懂得他尊敬他的主公。這些政治紛爭,到了最後不過是一場士為知己者死,昔人已逝,人間再無知音的悲劇罷了。
-
3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孫權不讓張昭做丞相,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張昭曾經逼迫孫權投降,在孫權的內心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第二個原因是張昭的性格耿直,在朝廷裡面很有威望,孫權擔心張昭做了丞相後,會限制自己的皇權。
張昭是孫策的託孤大臣,孫策臨死的時候將孫權託付給張昭,並且對張昭說:“如果孫權可以輔佐,那麼您就輔佐他,如果不能輔佐,那麼您可以取而代之。”在孫策去世後,張昭一直盡心竭力輔佐孫權,君臣兩人的關係非常好,孫權一直把張昭當成父兄對待。
然而赤壁之戰的爆發,徹底改變了張昭和孫權的關係。赤壁之戰爆發前,張昭帶著一大幫文臣名士,逼迫孫權投降曹操。孫權被張昭逼得焦頭爛額,最後孫權拔出佩劍砍壞了一張桌子,才把張昭等人震懾住。
後來周瑜在赤壁之戰大破曹操,孫權對張昭的態度也發生了極大地轉變。孫權稱帝的時候,對著群臣說:“沒有周瑜的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張昭站起來祝賀孫權,孫權打斷了張昭的話,對著張昭說:“如果聽先生的話,我恐怕現在已經是一個乞丐了!”
從這件事足以看出,孫權對張昭十分的討厭,只是礙於張昭是一個老臣,在群臣裡面很有威望,才沒有懲治張昭。除了在赤壁之戰前主張投降之外,張昭的脾氣還非常的暴躁,經常和孫權對著幹。
孫權稱帝之後,大臣們都推薦張昭做丞相,孫權解釋說:“張昭這個人性格剛烈,如果他想要做的事情辦不成,必然會產生怨恨,這樣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雖然張昭沒有丞相的稱號,但是東吳的大臣都十分的尊敬張昭,孫權也把張昭當成一位長者對待,每當東吳有大事發生的時候,孫權都要和張昭商議。在張昭去世之後,蜀漢派遣使者出使東吳,蜀漢的使者非常擅長辯論,在朝堂上說的孫權很沒有面子。孫權感慨的說:“如果張昭在世,肯定能夠辯論過他!”
-
4 # 妖百慧1
張昭是東吳重要的謀士,雖然孫策臨死前,託付張昭輔佐年輕的孫權,孫權初期也按照哥哥孫策的意思倚重張昭。
但是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成年後的孫權越來淡化張昭的意見,最終也沒有讓他當宰相。
張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人。三國時期孫吳重臣。 01孫權和張昭年齡相差太大,有代溝。張昭是孫策倚重之人,孫策能容忍他的處事風格,但孫權不喜。(1)孫權接他哥哥班的時候18歲,這時候的張昭已經44歲了,以現代人來看都是兩代人了,在古代這個年齡差幾乎相當於3代人。
這就存在代溝。孫權剛上位的時候,很多事情不懂,需要張昭的輔助。等到孫權對自己的崗位職責熟悉了以後,他和張昭之間的問題就出現了。
(2)張昭是個文化人,辦事中規中矩,有自己的脾氣個性。
當年孫策請他幫忙的時候,已經知曉他的脾氣,孫策誠懇的要求張昭加盟他的團隊。
孫策創業,命張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孫策一直很信任張昭,將文武之事全都交給他打理。養成了張昭說話從不看人臉色的習慣,孫策喜歡張昭這個直來直去的樣子。
(3)但是到了孫權的時候,張昭說話口氣和思維一如既往,而且張昭也沒意識到這樣有什麼不好。就像現在的很多長輩想的一樣“我這樣說,都是為了你好啊”。
雖然話難聽但是心是好的,卻讓年輕的孫權受不了,他是新任諸侯,是一方霸主,身邊天天有個像長輩的人約束著,肯定很不舒服。
而張昭呢,就怕孫權年輕有失,自己辜負了孫策的囑託,恨不能把所有的都教給孫權,他越是說的多,孫權越不愛聽。
想想現在的年輕人,就能夠理解當時的孫權。一個當員工的,總是慫老闆,一點情商都沒有。
02一朝天子一朝臣,孫權有自己朝氣蓬勃的年輕團隊,而且都已經成熟,每個人能夠獨擋一面。孫權身邊慢慢聚攏了一批新貴,有的可能是孫策的舊臣,但是孫策在位的時候,有些人還年輕不一定被重用,經過多年的磨練,都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
這些人都有一個特徵,就是既有能力又和孫權玩的來,例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等。孫權用人和孫策不太一樣,孫策文武都依仗張昭,而孫權靠的是集體的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孫權將張昭邊緣化,並沒有貶他職務,只是提拔了資歷不如張昭的人做宰相。
其實孫權也知道張昭是忠臣,張釗所說的也都是為了他好。但是這二人就是不在一個節奏上。
《三國志》中說“孫權兩次要設立丞相時,眾人都推舉張昭,孫權以張昭敢於直諫、性格剛直為由而不用他,先後用孫邵、顧雍。”
03孫權不重用張昭,和赤壁之戰前的主張不同也有關係。赤壁之戰爆發前夕,曹操寫信給孫權。張昭主張求和,儲存實力,周瑜、魯肅等人主戰,最終孫權與劉備聯合,擊退了曹操大軍。
以後孫權拿話堵過張昭,說是那時候要是聽你的,我現在就要飯了。
04孫權稱帝以後,張昭認為他已經完成了孫策的託付,以年老多病為由,交還官位和統領的部屬,回家養老了。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此時張昭已經73歲。
張昭認為他已經完成了孫策的託付,可以回家繼續做學問了。於是以年老多病為由,交還了官位和統領的部署。孫權改任他為輔吳將軍,改封婁侯。
“晚年時一度不參與政事,遠離了東吳政壇,在家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嘉禾五年(236年),張昭去世,享年81歲。孫權親自為他弔孝。
05結束語雖然孫權沒讓張昭當上丞相,但張昭早已經做了一個丞相應該做的事情,忠心耿耿,表現了對東吳的赤誠之心。
張昭雖然閒賦在家,每次見孫權,還是直言相勸。最後一次因魏國的公孫淵假投降一事,張昭知道是假的,孫權不聽勸,差點失誤。孫權悔悟,親自登門道歉請罪,又言歸於好。
回覆列表
引言:
三國時期,魏、蜀、吳每個陣營都有一位王佐大臣,蜀國諸葛亮,即任軍師又任丞相之職;魏國荀彧如果不是一心擁漢,曹操對其產生不滿,想必也能擔任丞相一職位;吳國張昭,忠於孫吳,盡心輔佐孫權,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孫權也沒有給他一個丞相的職位,這其中到底是原因呢?
管仲之才張昭,字子布,彭城人。孫策建立基業時,與張昭相識,待張昭如多年老友一般,所有軍事政務皆放心交給張昭處理。魏國士大夫經常給張昭寫信,把吳國的功績都歸功於張昭。這讓張昭進退兩難,隱瞞吧?擔心別人說三道四,告訴孫策吧?又怕孫策起疑心。
這件事情還是被孫策知道了,孫策是一個直爽的人,算得上是一個明主,知道這個訊息之後,稱張昭有管仲之才。
“昔管仲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傳》
擁有管仲之才的張昭,本應仕途一片光明,又深得孫策的信任,而且作為孫策建立基業的老臣。按照功績、年齡、忠誠來看,官居丞相之職位理所應當,況且在吳國,丞相職位第一人,任用張昭來擔任無可厚非,官員大臣們也都很贊同,甚至推舉張昭做丞相。具體原因,我們來分析一下。
張昭與孫權的種種矛盾孫策死後,將孫權託付於張昭,張昭成為託孤大臣。張昭也非常負責的輔佐孫權。當時吳國群臣信任張昭甚至超過了孫權,但是張昭卻沒有廢黜孫權,自立為王,而是率領眾大臣擁護孫權。
但是孫權就像“扶不起來的阿斗”一樣。孫策的死,令年少的孫權極為痛心,無力主持政事,張昭勸說孫權,並且親自去扶孫權上馬,孫權才走了一個過場,穩住了人心。如果不是張昭此舉,恐怕江東子弟人心渙散,對新任的領頭人將失去信心,免不了江東再次分裂。
孫權痛心過後,又喜歡上了打獵,張昭苦口婆心的勸導,孫權當時確實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沒過多久,又繼續打獵,而且還喜歡赤手空拳與野獸搏鬥,甚是彪悍。而且無論張昭怎麼勸說,孫權都像沒聽到一樣,一笑了之。
但是張昭並沒有因為孫權如此頑劣而放棄,依然盡心盡力的對孫權進行輔佐。
古時候的人們喜歡飲酒,孫權也一樣。孫權在武昌臺與百官飲酒作樂,並且讓人用水潑向百官,準備跟大臣們一醉方休。張昭真是為吳國操碎了心,開始對孫權進行勸諫,把孫權比作殷紂王(酒池肉林的那位)。孫權隨即散了酒席。
百官力薦張昭為丞相、但孫權卻一直不準因為之前的重重矛盾,此時的孫權對張昭已經心存反感,覺得張昭事事都在與自己做對,受夠了張昭的約束。因此在設立丞相之職位時,眾人雖然紛紛力挺張昭,但是孫權就是不顧百官的推薦,敷衍百官道:“丞相的擔子太重了,這樣不是優待他”,於是孫權立孫紹擔任了丞相之職。
孫紹去世以後,丞相之職空缺,百官再次力挺張昭。孫權這次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也說出了張昭無法擔任丞相一職的原因。
“孤豈為子布有愛乎?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非所以益之也。”——《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傳》
孫權的大概意思就是說“我有什麼不能給張昭的?但是張昭為人剛烈,如果別人進言他不聽從,那麼就會產生怨恨,對他是沒有好處的”。
從此之後,孫權有困難、或者吃了虧的時候,才會想起張昭。
總結:我們可以看出,張昭是有能力擔任吳國丞相,而且在當時,沒有人比張昭更適合丞相的職位。孫權之所以不想立張昭為丞相,就是害怕張昭對自己的約束太多。
就像在家庭中常見的一個問題,孩子頑皮、不認真學習,不想被約束。父母卻想讓孩子變得更好,及時的指出孩子的對與錯,父母是真心的為孩子好,但是孩子的想法卻是:“你管的太多了,我想要自由”。但是當孩子遇到了困難,還是會尋求父母的幫助。
這就是孫權與張昭之間的關係。也是導致張昭一生盡心盡力的輔佐,也沒有當上丞相之職的原因。
參考文獻:《三國志》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