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活著就要遠行
-
2 # 愛妮品歷史
從魏徵的經歷來看,他並非是一個鐵骨錚錚的臣子,從跟隨隋朝武陽郡丞元寶藏開始,分別為瓦崗寨、竇建德、李唐等隋末割據勢力效力,一生六易其主(元寶藏、瓦崗寨、李唐、竇建德、李唐李建成、李唐李世民)。
這樣的人生經歷跟後來那個經常作死和李世民爭吵的著名諫臣完全不搭配,“玄武門之變”發生後,李世民因為政治需要暫時放過魏徵,但並不等於未來不翻舊賬,只看唐朝開國功臣裴寂(因支援李建成,晚年被李世民流放到四川,死於當地)在貞觀年間的下場就知道,李世民的報復心還是很強的。
-
3 # 即哼詩人
張世強教授有沒有說過這句話?我還無從考究。但是我不同意周計劃所提出來的觀點。其實魏徵的出現是造就了唐太宗。唐太宗本來是秦朝的將投降過來的大成。而且敢於說真話,敢於頂撞皇帝。敢於堅持事實,敢於堅持真理。即使在皇帝老祖面前也一樣。但是這樣的人還是能夠得到唐太宗的中用。顯得唐太宗的胸懷非常大。也造就了唐太宗一代明星的形象。
-
4 # 理工男讀歷史
世亂見忠臣,不意味忠臣出現的年代是亂世。
魏徵是能臣、諍臣,但算不上忠臣。身為隋人投唐,身為李建成屬官又投李世民,與忠臣二字挨不上邊。李世民真正的忠臣是尉遲恭、程知節等人,這些人是能為李世民捨棄身家性命的。
魏徵更像一個職業經理人,投奔李建成就是為了實現一生抱負,展現個人價值,但李建成讓魏徵失望了。當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死後,李世民用天下大治這個願景打動了魏徵,這符合魏徵的一貫想法,並認為有較大實現可能性,這才真正跳槽到了李世民這邊。這樣的人還有幾個,包括李靖、李績,只有在李世民麾下他們才能成為千古名臣。
換成李建成,根本無法提供能讓如此之多優秀人才發揮才能的平臺,這些人放在李建成手裡,只能成為一批庸人。
總之,魏徵和李世民的關係,是兩個絕頂聰明之人,在國家剛剛統一、內憂外患亟待治理的時候,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李世民提供平臺,魏徵、李靖等英傑獻計獻策、攻城略地,並且始終如一。這種合作是良性的,李世民和魏徵都實現了個人價值,李世民成了最傑出的帝王,魏徵等人成為千古名臣,且開創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大、政治最清明的貞觀盛世。
最後再說一點,亂世出忠臣這句話不是曾仕強教授首創的,至少近兩千年前就有,各種古籍當中也多次被引用。後半句,“魏徵的出現是對唐太宗的侮辱”,如果這句話是曾仕強教授親口所說,那麼曾教授的人設在我心中就塌了,一個易學高人不可能說出如此沒有邏輯性、沒有常識的話,我更願意相信是網路謠言。
回覆列表
教授此話也是有歷史背景和史實依據的!不完全是絕對!
魏徵可以稱為亂世良臣,瞭解隋唐歷史,你不難發現。魏徵在隋末農民起義中已經展露才華。先輔佐瓦崗軍李密,但李密剛愎自用,關鍵時刻瞻前顧後,抱殘守缺,守著洛口大倉,沒有聽從魏徵的諫言,失去了搶佔長安的有利時機。
後來李密敗走長安,投靠李建成麾下。後被誅殺,魏徵既而輔佐李建成,成為非常重要的門客。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隋末戰爭的重要人物,均才幹卓絕,為唐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但是在皇權的鬥爭中,李世民佔得先機,玄武門之變,確立皇帝繼承人地位。李建成被殺,也是未能聽取魏徵的諫言。李世民生性比較豪放,明知道魏徵諫言要殺自己,但是知道魏徵乃股肱之臣,不計前嫌,重用魏徵為相,才成就一段千古佳話!
從魏徵的歷史看,其實也可以說是亂世良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