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泛泛說一說

    人生真到了不能前進也無法後退的地步,那就放下包袱、平心靜氣走下去吧。

    人一生意義很難說清,人生的悲歡離合、困難坎坷也很難界定。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人類自己本身是活在社會中的,所以個體的想法也很大程度受到社會群體的影響,包括價值觀、人生觀等等。每個人受成長的影響,看待周圍環境的態度和看法也差別很大,同樣遇到一件事,有的人覺得小事一樁無所謂,有的人可能覺得天塌了,終日惶恐。其實所有的一切惶恐都是在擔心別人對自己價值的否定,自己放不下而已。自己過得好壞、自己的存在其實也就周圍少數那麼幾個人在意而已,所以首先拋開其他不相干的人的看法的猜測吧,平心靜氣,好好做好自己。想清楚做一個什麼樣的自己,就一步一步去做,任何徘徊惶恐都是徒勞。不求苦盡甘來,但求無愧於心。用一個坦誠的心態面對世界,你就是一個強者。如果誇張一點的說法,就算是“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

    (1)引子

    我們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對於炒股的人來說,股市漲跌對於一般人而言直接關係到整日心態變化。試想,如果你經歷過一日幾萬、幾十萬的盈虧過後,你還會不會對一日、幾十幾百元的盈虧在意?你吃慣了肉還會不會對往年過年才能吃的餃子而嘴饞?你每日都能吃飽飯的時候,還會不會在意淘米時不經意順水流出的幾顆細米……所有的心裡波瀾,主要是內心放不下。而世間放不下的事情何其多,終日為其所累,人生確實苦悶。

    (2)指南

    放下,何其容易?

    對於所遇的事情,輕易放下確實不容易。那就需要給自己一個方法,一個放下抬起頭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無愧於心”。如何把無愧於心的態度融入到內心,融入到自己做事、做人,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3)明鏡

    千古完人王陽明,他坎坷的人生總是被後人津津樂道。他5歲時,仍不會說話;12歲時,才正式上學;13歲時,母親去世,幼年失恃;22歲時,考進士不中;25歲時,再次參考科舉,再次落第;28歲時,參加禮部會試,賜二甲進士第七人,觀政工部;35歲時,宦官劉瑾擅政,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驛站。到了龍場驛站,又是困難重重,王陽明一行人沒有居住的房屋、與當地居民的語言不通,又少吃少喝,沒多久就病倒,幾乎到了生死關頭……面對絕境,王陽明一樣輾轉反側、夜夜難眠,或許一樣有過輕生的念頭。然後,在困境的煎熬中最終他學會釋然。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把所有的艱險都看作浮雲,隨他去吧。於是,王陽明開始振作開始為自己而活,生火做飯,照顧生病的隨從,唱歌解悶;開荒種地,與當地的居民交流溝通,並將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和技術傳授給他們。不久後,王陽明的所作所為得到了當地人的喜愛和誇獎,人們紛紛解囊相助,隨從們病好後,也一起開荒種地,生活慢慢的越過越好。

    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細細思索不難發現,龍場驛站的住宅環境惡劣,開荒種地又身累體乏,這些對於過慣了公子哥兒生活的王陽明而言,大概跟地獄的生活一般吧。但是,王陽明卻沒有被這些困難打倒,仍然不忘時常靜坐,苦苦追尋聖賢之道。他常常會想“倘若孔子身處這樣的境地,他會怎樣?倘若堯、舜、周文王、周公被趕到這個鬼地方,他們會如何應對呢?”想了數日之後,終於在一天夜裡,王陽明頓悟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務者誤也。”意思就是:聖人之道是什麼,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本心”,能夠分辨善惡、美醜、忠奸,能夠判斷世間的一切事物。隨心而動,隨意而行,這就是“心即是理。”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而中華哲學史上一門偉大的哲學“心學”也就此誕生。經此之後,王陽明人生開闊,終其壯麗一生,成為儒學又一宗師。

    不負自己不負卿,坦蕩、釋然,行走一生。

  • 2 # 香港鳳小姐

    那就等待機遇,現在只有默默為自己想努力事情做鋪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老天都是公平的,只有不懈努力,你才可以看見未來。永遠不要放棄,因為當你想放棄時候,別人也在努力超越你。當你可以大展身手時候,你肯定可以發光發亮!

  • 3 # 檸檬第一時間

    問出這種問題,多半還活在夢裡。

    如果不想死,那你就是在地上拖!也會被動的向前走!時間從不會給你選擇。

    出現這種地步多半是因為之前的人生渾渾噩噩,並且一直在逃避,逃避挑戰,逃避困難,逃避掉的問題沒有解決,最後逼著你來到不得不面對的這個地步。

    你可以:

    1.到了這種地步一般也就這樣,閉著眼繼續生活直到死了就好,渾渾噩噩有什麼不好?很多人都一樣的。

    2.,“我踏馬的不想這樣!”當你有這種想法時,恭喜你,你有了選擇新生活的權利。

    記住這種感覺,樹立自己的信念,改掉之前的陋習,多讀有益的書,別玩遊戲,別暴飲暴食,多運動,重要的是堅持不要放棄!我願再重複一遍,堅持,不要放棄!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我不一樣了?“對,你變了,這改變充滿魅力讓你欲罷不能,它會一直幫助你脫胎換骨,直到變成一個成功的人。

    這裡推薦一本書,卡耐基先生的《人性的弱點》,如果你迫切的想要改變,那就去讀吧,並且去照著做,人生是多麼充滿魅力,哪怕錯過一瞬也讓人惋惜,希望你也能體會,加油吧。

  • 4 # 彩旗飄飄萬山紅遍

    大家好,我是萬山紅遍。人生到了不能前進,也無法後退的地步,準確的說,已陷入絕境。已經到了非常時期,這非常考驗你的智慧,怎麼辦?是踟躕不前,還是束手待斃?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講一個故事吧,單田芳大師講的《隋唐演義》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唐太宗李世民和軍師徐茂公,率領30萬大軍征討西突厥,不幸中了埋伏,一場激烈的廝殺之後,剩下的十來萬人,被困在木陽城,這是一座孤城。裡無糧草,外無救兵。糧食沒有了,就發動士兵挖老鼠洞,與老鼠爭食,糧食要吃沒了,就殺戰馬,李世民和將士們每日就吃一兩或二兩糧食,眼看就要把大家餓死了,在這非常關鍵的時刻,程咬金帶著羅通率領二路增援大軍趕到,解了木陽城之圍,消滅了西突厥,迫使他們降服了唐朝。

    這說明了什麼道理?有的時候,人陷入絕境的時候,可能身上會迸發出無窮的力量,透過自己的努力,可能會絕處逢生。這樣的事例,古今中外不在少數。

    沉下心來,好好的靜靜想一想,給自己做一個全面的總結,什麼地方失誤了?,什麼地方需要改正?你這艘航船應駛向哪裡?揚起風帆把穩舵,朝著自己的彼岸駛去。應該怎麼辦?有沒有解決的辦法?自己適合乾點啥?怎樣透過努力,擺脫目前的窘境。老話說的好:“車到山前必有路。”這話是有一定道理。既使沒有路了,也要自己開一條路。路是死的,人是活的,靈活的,辯證的看問題,還有一句老話說的非常好:“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透過自己艱苦不懈的努力,我堅信會很快地走出困境,踏上自己的幸福之路。

  • 5 # 於知暖

    就像詩句裡所寫的那樣,既然走到了山窮水盡之處,不如索性坐下來,抬頭看看湛藍的天空,悠然的白雲,好好欣賞一下身邊的美景,一切煩憂便都會隨風飄散。

    人生亦是如此,既然到了不能前進也無法後退的地步,與其糾結徘徊,不如坦然面對,靜觀其變。

    當然,止步不前,並不代表放棄追求,放棄夢想,這只是暫時的蟄伏,我們要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的調整心情,充實自己,積蓄力量。等待新的轉機,或許,很快就可以看到新的希望了。

    人生的路,無論多麼難走,都得自己走完,沒有人能夠代替。真正能打敗你的,只有你自己。無論走到怎樣的絕境,也都不要輕言放棄,請相信境隨心轉,只要心中懷有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走出困境,就一定會開闢一條新的出路。

    有時候,你眼前所面對的困境,並非就是絕境。只不過,因為格局太小,眼界太窄,就像一個迷路的人,分辨不清方向,以為沒有出路。而當你努力修煉自己,提升你的思想境界,把自己變成展翅的雄鷹,那麼眼前的一切,便會豁然開朗了。

  • 6 # 長夜守燈人

    可能是我的人生閱歷不夠,我並不認為人生有不能前進也無法後退的地步。

    我相信人生的多數時候,努力終歸有回報,可能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可能是上帝關了你的門,卻給你開了一扇窗,也可能是樂極生悲或者否極泰來,也可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遇到困境的時候,去努力吧,我相信耕耘都會有收穫的,可能遲到,不會缺席。努力可能不能完全改變困境,但可以去降低影響,降低損失。

    說到這裡,我努力去想象,我覺得只有在病床上臨終的最後幾分鐘,才是不能前進也無法後退的。其餘時間,加油吧,去努力做更好。

  • 7 # 清風明月撓我心

    人生永遠都在前進!事業受阻可以經營家庭,家庭不幸那就休養生息鍛鍊身體,好與不好都是並存的;人生也不存在後退,只要有求生欲,一時的妥協都叫做止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斯是一個怎樣的人?李斯是被胡亥害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