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董哥觀世界
-
2 # 神仙評論
一戰後瓦解的是四個帝國
一戰後奧匈解體主要解體為奧地利,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個完整國家。原匈牙利境內的特蘭西瓦尼亞割讓給羅馬尼亞,奧匈東部領土如倫貝格等地割給波蘭。
波黑,斯洛沃尼亞等地併入南斯拉夫。原奧地利境內南蒂羅爾割讓給義大利。
奧地利帝國(1867年匈牙利獲得自治,奧地利帝國正式改名為奧匈帝國)是當時歐洲傳統強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奧地利、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比利時、瑞典、丹麥)和世界八大列強(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大日本帝國)之一,也是地跨中歐、東歐、南歐的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其國土面積之大、在當時歐洲排名第二,僅次於俄羅斯帝國;人口總數之多、稍遜於俄羅斯帝國和德意志帝國,位居歐洲第三;與此同時,奧匈帝國的機械製造和軍火工業的工藝之高、排位世界第四,僅在德意志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和大英帝國之後;其資源總儲備量和動員總兵力之雄厚、亦是歐洲第二,只少於俄羅斯帝國;而奧匈帝國的農產品產量和原油產量之豐富、則位居全歐之冠;最後,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炮武器之先進、更是遙遙領先其餘列強,雄踞世界第一。
這一帝國從建立伊始就困擾於國內的民族糾紛和民族矛盾。奧匈帝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君主國,儘管對於境內其他少數民族來說,匈牙利人在君主國內的地位僅次於德意志人和奧地利人,但匈牙利人要求獨立的願望卻最強烈,這種情緒影響了其他民族,導致帝國內部民族起義此起彼伏,並最終爆發了薩拉熱窩事件。1914年6月,奧匈帝國在薩拉熱窩舉行軍事演習,把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作為假想敵,激
起塞爾維亞人民的不滿;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費迪南公爵夫婦在薩市大街上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希普刺死,奧匈帝國藉此向塞爾維亞宣戰,以德、奧、意“同盟國”為一方和以英、法、俄“協約國”為另一方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軍作戰失利,境內各民族紛紛獨立,導致帝國崩潰;1918年11月
11日,年輕的卡爾皇帝在帝國夏宮美泉宮的“中國廳”內宣佈退位,從而結束了綿延7個世紀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統治。翌日,奧地利臨時國民議會宣佈奧地利共和國誕生,這就是奧地利第一共和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之一,奧地利被剝奪了所屬的非德語地區,在那裡建立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三個獨立的國家,還有一部分加入了獨立的波蘭,同時,奧地利還失去了講德語的南蒂羅爾,這一地區後來被劃歸義大利;第一共和國時代的奧地利從一個世界大帝國變成了中歐的一個小國,面臨著無法解決的困難,奧地利與周邊國家的邊界被封鎖,原料的進口和工業品的出口受到這些國家關稅壁壘的阻礙,經濟處於癱瘓狀態;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國內政治動亂幾乎導致內戰,奧地利轉向德國求援助,為納粹德國兼併奧地利提供了藉口。
1938年3月11日,德國法西斯以“維護奧地利秩序”為名,派兵進佔奧地利,奧地利變成了德國的一個省,從地圖上消失了7年之久;一年半以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戰後,3月11日成為奧地利的國恥紀念日,每年這一天,奧地利各界都舉行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以提醒人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戰爭期間,奧地利雖然是法西斯的受害者,但同時也扮演了納粹德國的幫兇角色,成千上萬的奧地利人對希特勒的到來發自內心的歡呼,而且法西斯納粹最殘忍的劊子手中有許多有奧地利人,僅在奧地利就有65000名猶太人慘遭殺害,戰爭後期,奧地利本土也成為戰場,損失慘重。國內各大城市都被盟軍的飛機炸成廢墟,僅維也納就遭到53次輪番轟炸,不少珍貴的古典建築毀於炮火。1945年3月,盟軍佔領了奧地利全境。奧地利損失慘重。
非洲北部的奧斯曼帝國、歐洲中部的德意志帝國、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的俄羅斯帝國、歐洲中部的奧匈帝國四大帝國土崩瓦解。
德意志帝國戰敗後領土並沒多大損失,只不過是帝王下臺了,建立了建立魏瑪共和國,雖然廢除了帝制,但仍然保留以前的正式國名德意志國家或德意志帝國。魏瑪共和國之名詞,是後世歷史學家的稱呼,從來不是共和國的官方名字。
而蘇聯是俄羅斯帝國在一戰期間爆發的十月革命之後的產物,全名叫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由於15個共和國國家聯盟組成,在1991年12月26日徹底解散了奧匈帝國在一戰之後解體、分裂為多個國家。在其領土上新成立了四個國家: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同時其部分領土被義大利、羅馬尼亞、波蘭和南斯拉夫佔領。
奧匈帝國從名字就能看出來,就是奧地利-匈牙利帝國,英語裡面則是Austria-Hungary。由於這是一個二元制帝國,所以主體國家有兩個,但是如果非要說的話當然是奧地利更主體一點,畢竟奧皇兼任匈牙利國王。
奧匈帝國的主體主要是奧地利和匈牙利,在奧匈時代這是帝國內兩個最大的國家,
-
3 # 老K的文章
一戰前後的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是怎麼的存在?
奧地利帝國是當時歐洲傳統強國和世界八大列強之一,國土面積位居歐洲排名第二,人口總數位居歐洲第三;機械製造和軍火工業排位世界第四,資源總儲備量和動員總兵力位居歐洲第二;農產品產量和原油產量位居歐洲第一;一戰後奧匈解體主要解體為奧地利,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個完整國家。
奧斯曼帝國為土耳其人建立的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擁有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奧斯曼帝國在近代化歐洲列強的衝擊下,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在1830-1912年間,奧斯曼帝國在北非的省份盡失,即阿爾及利亞(1830年被法國佔領)、突尼西亞(1881年被法國佔領)及利比亞(1912年被義大利佔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隨即被英國吞併埃及和蘇丹,最終敗於協約國之手,奧斯曼帝國因而分裂。 1922年,凱末爾領導起義,擊退歐洲勢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
4 # 成都地產逍遙君
一戰前的奧斯曼帝國基本是被錘,各地鬧獨立,一戰成了帝國的喪鐘,也成了全新的土耳其國家的起點。
1804年塞爾維亞人發動起義,首開東南歐地區民族解放運動的想法。1821年希臘人發動起義,1827年英法俄介入了希臘戰爭。1829年,奧斯曼蘇丹被迫簽署了《埃迪爾內》條約,承認了希臘的獨立,給予包括摩爾達維亞和瓦蘭吉亞公國以及塞爾維亞部分地區的自治權。到了19世紀末,馬其頓和亞美尼亞成了奧斯曼帝國境內民族宗教矛盾的焦點。
一戰前奧斯曼帝國總結一下就是憲政運動的嘗試,青年土耳其黨的影響迅速擴大,到最終三帕夏獨裁政權的建立。
1908年7月,奧斯曼蘇丹在自由協會兵變的脅迫下,被迫重開中斷了30年的議會選舉,開啟了青年土耳其黨革命,到了1913年,陸軍大臣恩維爾,內務大臣塔拉特和海軍大臣傑馬爾發動政變,建立軍事獨裁,青年土耳其黨軍官成了帝國政治生活的主導力量。
戰後的土耳其則進入了爭奪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的時代,剛開始就是抵擋希臘軍隊得進攻。最終於1923年7月,土耳其和西方列強,希臘,簽訂了《洛桑條約》,明確劃定了土耳其與希臘,法國委任統治敘利亞,英國委任統治伊拉克之間的邊界線,取消西方列強在土耳其的治外法權。建立了嶄新的土耳其共和國。
而奧匈帝國則是類似的,陷入複雜的民族矛盾和緊張的政治版圖衝突中。自從奧匈帝國建立以來似乎就可以預見出它的結局。奧匈帝國已然是一個二流帝國,為了維持在巴爾幹問題上的優勢而最終和俄國撕破臉,促成了一戰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最終一戰結束後,帝國分裂成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在內的多個國家。
-
5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如題。一戰前的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雖然名字相似,但是實際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種類的帝國。奧匈帝國——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世界八強。
奧匈帝國是奧地利和匈牙利聯合起來的王國,幅員遼闊超過了英法德,其陸軍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得益於奧地利的軍工優勢,實力空前強悍,在歐洲僅次於北極熊沙俄。
奧斯曼帝國——老牌封建帝國,西亞病夫奧斯曼帝國是中世紀強大的封建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後一度恢復阿拉伯帝國橫跨歐亞非的疆域,近代以後逐漸衰弱,被歐洲人嘲笑為西亞病夫。
有趣的是,二者雖然政見不同,但是在一戰後都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解體,成為歷史的塵埃
回覆列表
兩國都是民族矛盾激烈,宗教衝突嚴重的國家。
奧匈帝國境內有一百多個民族,光是在戰爭期間的新兵訓練工作就很難展開,一名團長甚至需要懂得十餘種語言才能指揮他的部下和士兵。儘管主要民族的信仰都是天主教,但境記憶體在大批基督新教、東正教信徒和很多穆斯林,所以在各大列強中奧匈帝國的軍隊幾乎最為脆弱,面對沙俄和塞爾維亞的軍隊表現非常差勁。
奧斯曼帝國的問題則更為複雜,由於自身同化能力較差,長期未能解決的宗教問題和民族衝突讓它在兩次巴爾幹戰爭過後歐洲領土僅能保持首都伊斯坦布林周圍的一小部分,非洲部分埃及獨立,利比亞的領土也被義大利奪取,亞洲部分在一戰中由英國支援的阿拉伯大起義讓它失去了除安納托利亞本土外的一切領土。
儘管兩個帝國在戰後都慘遭肢解,但由於主體民族相對龐大,以及失去非核心的其他民族領土後,奧斯曼帝國的主體民族突厥人反而建立了土耳其,成為了絕對意義上的民族國家。雖然工業實力相比列強來說十分落後但憑藉其體量也足以碾壓周邊民族從而擊敗了希臘並製造了亞美尼亞慘案。奧地利則因為旁邊有更為強大的主體民族日耳曼德華人從而在公投中以98%的支援率引導了兩國合併。
所以,我們也必須吸取兩國的教訓,一定要保持在文化上對周邊國家和我們內部的少數民族的影響力,才能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