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豹眼看歷史

    真實的歷史上,劉備與諸葛亮這對君臣關係還是很湊合哦。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的確說過“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這樣的話。都清楚那是人家劉備會做人,也不必苛求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一定要如魚得水一樣。

    究竟關係如何,還得看諸葛亮跟從劉備之後,發生了哪些事。

    第一,《隆中對》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了先取荊州,後取益州,三分天下的戰略,令劉備茅塞頓開。真正是“聽君一席話”,才知“瞎忙大半生”。由是對諸葛亮佩服的不行不行的。

    第二,曹操南征,劉琮投降,諸葛亮建議劉備取襄陽。劉備以同是劉氏宗族不忍為由拒絕。由此可知,劉備並沒有對諸葛亮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第三,赤壁之戰後,劉備取得了荊州南四郡,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住於臨烝,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也就是主管後勤保障工作。

    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工作關係,說不上很好,但也不壞。

    第四,劉備入主成都後,對諸葛亮封賞很厚,與法正、關羽、張飛一樣為第一等。賞黃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任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每當劉備出兵征伐,諸葛亮便負責鎮守成都,為劉備足食足兵。這既說明諸葛亮很能幹,也說明劉備很信任。

    劉備聽從法正的建議,進攻漢中。劉備帶領法正去了漢中,而把諸葛亮放在成都負責後勤保障。奪取漢中,這不是諸葛亮《隆中對》中的戰略步驟。諸葛亮設想的是,取得荊州、益之後,靜待天下有變,然後兩路出兵爭奪天下。取漢中不在這一戰略計劃之內,此時,諸葛亮認為應該休養生息,發展實力,等待機會。

    在漢中之戰最膠著的時候,劉備命令諸葛亮迅速增派兵力。此時諸葛亮卻去徵詢功曹從事楊洪的意見,楊洪認為到了“男兵女運”的時候,力主全民抗戰。

    諸葛亮不可能不清楚漢中對蜀中的重要性,但此時他還有放棄漢中的想法。劉備野心勃勃,不會聽從諸葛亮的戰略設想。這就說明諸葛亮與劉備在戰略上是有分歧的。

    第五,劉備稱王稱帝,諸葛亮是支援的。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得不到劉備的支援。在這一點上,諸葛亮與劉備保持了高度的默契。

    劉封從上庸敗逃回到了成都,劉備責備劉封,但並沒有決意要殺死他的意思。但諸葛亮認為劉封剛烈勇猛,劉備之後很難駕馭控制,建議劉備趁機殺死劉封。劉備採納了諸葛亮的建議,賜死劉封。

    在劉備建立獨立政權及維護政權穩固方面,諸葛亮與劉備保持了高度一致。劉備給與了足夠的信任,但不是絕對的信任,任何帝王不會對任何臣僚以絕對的信任。

    第六,劉備臨終託孤,以諸葛亮、李嚴為託孤大臣,把行政交付諸葛亮,把軍事交付李嚴。稱不上信任,也說不上不信任,更確切的說,劉備是不得已而為之。

    劉備不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還能託付給誰呢?誰還能維繫蜀漢這個瀕臨滅亡的政權呢?

    諸葛亮的政治品行絕對是槓槓的,但劉備臨終絕不會完全信賴諸葛亮。劉備在世,幾乎沒有讓諸葛亮參與軍事。

    夷陵之戰,也沒有看到諸葛亮勸阻劉備的隻言片語。用“相敬如賓”來形容他們的關係,比較確切。猶如夫妻二人,不吵不鬧,客客氣氣,未必就是最理想的關係;整天吵鬧,也未必關係不好,反而更像真實的生活。

    彼此都是明白人,不該說的不說,該說的點到為止,心知肚明。相互尊重,又保持足夠的距離。既不是言聽計從,也不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諸葛亮不負劉備重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輔佐劉禪,恐怕是劉備沒有想到的事。劉備到了破罐子破摔的時候,才不得已交付給諸葛亮。如果劉備一開始就絕對信任諸葛亮,蜀漢的命運絕不會如此悲慘。

    劉備從小家境貧寒,但喜歡華麗的衣服,寵愛犬馬,這種人最是愛慕虛榮,不做皇帝決不罷休。豹眼認為,如果沒有赤壁之戰,劉備就算跑到交州去,他也會稱帝的。

    豹眼還認為,如果沒有諸葛亮,劉備稱帝的事跟袁術差不到哪裡去。

    如果蜀漢能夠一統天下,也很難說諸葛亮最終是董卓、曹操還是周公?

    歷史沒有如果,就事論事,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但與曹操跟郭嘉相比,還是差得很遠,與曹操跟荀彧相比恐怕也不行。不太確切,但很相似於曹叡與司馬懿的關係。曹叡並不很信任司馬懿,但最終不得已還是把江山託付給他。

    不同的是諸葛亮的政治品行高於司馬懿,但也是因為司馬氏有能力一統天下。如果諸葛亮換作是司馬懿輔佐蜀漢,沒有任何統一天下的可能,司馬懿還會篡權嗎?得不到實際的任何利益,卻徒留千古罵名,他會如何呢?

  • 2 # jxw草木一生

    伯樂與千里馬。諸葛亮出山時年方二十七。雖胸懷天下,學通古今,但性格清高,常人皆以為異數,是故以訛傳訛,廣而告之。

    古時資訊流傳極為不發達,交通也不便利,以二十七歲的年齡莫能服眾焉。這才有了關羽張飛對他的微詞。然劉備彼時兵敗曹操,雖有猛將輔佐,卻沒有運籌帷幄的軍師,求賢若渴呀,三顧茅廬由此而來。

    若論二者之間的關係,相輔不相成。劉備目標是恢復漢室一定江山。諸葛亮未出山就三分天下了,這就意味著目標差異的結局不樂觀,所以說,時事勢三者皆得才能成事。在這方面。曹操比他倆的聯合更厲害了。

  • 3 # 公明淏

    劉備與諸葛的關係從遠征益州開始,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不再是魚水的關係了。

    一、諸葛是黃承彥的女婿、黃承彥是劉表的連襟、劉表是諸葛的姨夫、劉表的小舅子蔡瑁是諸葛的大舅。

    諸葛還有兩個姐姐,大姐姐嫁給了蒯棋,就是蒯越、蒯良的同族;小姐姐嫁給了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龐統是龐德公的從子。

    !荊州最大計程車族非諸葛莫屬。劉表給了劉備兵馬、給了劉備輜重,讓他抵禦曹操,還不錯!打贏了一場博望坡之戰。因此諸葛認為,劉備是可以支援得,於是,投身於劉備。

    (蒯越)

    由於曹操南下遇到了大規模的流行病疫,嚴重的影響了他南下的程序。致使劉備有機會、有時間來擴大和鞏固他自己的勢力範圍。再加上諸葛的大哥諸葛瑾又是孫權的上賓,所以,在魯肅的撮合下,孫權又把周瑜冒著生命危險攻佔的南郡借給了劉備。

    至此,我們看看,是不是劉備憑藉著諸葛的優勢,鞏固和發展了他自己的勢力範圍?答案是肯定的。這個時期正是諸葛和劉備的魚水關係期。

    二、但是,關係越是密切,危機也越是重重!當劉備達到離不開諸葛的時候,他的危機感也就越來越強了。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即使有龐統在,仍然打不下益州的情況讓他產生了對諸葛的依賴,同時也產生了危機感。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劉備開始與劉璋翻臉兵戎相見之後,一鼓作氣攻下許多城池,卻仍然力不從心?可以說是兵強馬壯,戰無不勝的情況下,還把諸葛招到了益州。

    (吳懿的妹妹吳夫人)

    當時圍攻打雒城,此時不僅是有龐統,也有法正,還有張松作內應,都打不下來了!況且,趙雲已經下江州、江陽、犍為直撲成都,諸葛下德陽,張飛下巴西。這麼好的形勢,一個雒城就要了龐統的命了。這就像是沒有諸葛劉備就沒有“主心骨”一樣一樣滴。

    三、劉備佔據益州後,急需與蜀中大族豪強結納關係,甚至不惜娶了吳懿的妹妹、劉璋的嫂子、一個半老塗娘,顯然是政治聯姻。為什麼那麼急?

    (夷陵之戰)

    我認為就是他危機感越來越強:放眼望去,幾乎都是諸葛的荊州人馬!什麼馬良、馬謖、張楠、馮習、黃忠、蔣琬、費禕、楊儀、向寵、廖化、魏延等等等等,其實也包括李嚴、吳班都是荊州勢力範圍。,他能不害怕嗎?所以他就必須採取了措施應對這個危機。

    既然大政方針的制定劉備已經受到嚴重的挑戰了,他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殺手鐧,就是人事大權!他開始無條件、吳節制的重用水平、能力相當平庸還有一身臭毛病的法正!以及劉璋的原部下。

    (白帝託孤)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勸。這是人事上;

    軍事上,發動下辨之戰、馬鳴閣道之戰、定軍山之戰、漢水大血戰。均棄諸葛於不顧,除漢水之戰外,也沒有取得什麼實際戰果,倒是損兵折將,蜀中大量指揮員、戰鬥員喪失!像吳蘭、雷銅、任夔以及陳式的四川籍戰士傷亡殆盡!為此,劉備孤注一擲拼命也要奪回領導地位,於是一場浩劫不期而遇了。

    最終這場浩劫以劉備全軍覆沒為代價的夷陵之戰,導致了劉備在與諸葛爭奪領導地位的鬥爭中,全面潰敗。

    (還權於劉禪)

    劉備不甘心就這麼輸了!而又毫無辦法!!最終,還是把他僅有的人事任免權也一併的交給了諸葛:《三國志》中記載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4 # 青梅煮酒品三國

    引言:個人認為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並非如魚得水。劉備會去三顧茅廬很大的原因在於徐庶,劉備認為徐庶的才智足夠輔佐自己,但是徐庶仕途如日中天時卻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雖然歷史中並沒有詳細說明,但是根據事態的發展,徐庶的用意應該是徐庶主外、諸葛亮主內。徐庶的去留決定了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

    劉備在新野剛剛站穩腳跟,意圖以新野為根據地發展壯大。劉備半生的顛沛流離讓劉備對內政的發展不夠重視,手下的孫乾、糜竺之流又不看重用,徐庶發現了這一點後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於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輔佐。

    此時諸葛亮的加入對於劉備而言是雪中送炭,行軍打仗有徐庶出謀劃策,內政發展有諸葛亮整肅整頓,這樣劉備就有更多的時間來安撫民心樹立恩信,想個主君一樣。此時的劉備得了諸葛亮確實是如魚得水。但是好景不長,劉琮投降曹操後,曹操率大軍開始征討劉備。劉備率領軍民向江夏遷移,半路徐庶收到訊息徐庶的母親被曹操俘獲,徐庶無奈只能向劉備辭行奔曹營尋母而去。

    劉備和徐庶間的微妙變化

    因為徐庶的原因劉備和諸葛亮之間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徐庶離開後劉備算是折了一翼,在行軍打仗中少了一個出謀劃策的重要謀士。而長期的發展劉備漸漸覺得諸葛亮適合制訂大的戰略方向,戰場間的對弈過於謹慎達不到奇兵的效果。

    說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主要是根據赤壁之戰後的幾次戰爭。劉備入川沒有帶諸葛亮,而是帶著龐統等人,按著這條思路走下去劉備的意思就是給諸葛亮打入冷宮了。如果龐統在攻擊雒城時沒有被流矢射殺,那麼奪取益州後劉備是要留龐統在益州輔佐了,而諸葛亮和關羽在荊州駐守,關羽不可能聽諸葛亮的調遣,這是其一;再者就是漢中之戰,劉備集結兵馬奪取漢中帶的是法正,美名曰留諸葛亮穩定後方,成都百廢待興需要諸葛亮,這是其二;夷陵之戰,諸葛亮、趙雲等人雖然力諫劉備不要伐吳破壞蜀漢聯盟,但劉備一意孤行帶著馬良等人伐吳這是其三。如果劉備和諸葛亮是如魚得水的關係,那麼即使諸葛亮勸阻自己,劉備也會帶著諸葛亮參戰,為的是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

    總結:君臣為一件事意見不同時,那麼作為臣子應該順從主君的意思。不能勸住主君那麼就該用自己的智謀減少己方的消耗獲取利益,不然何為君臣。因此我個人愚見,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並非如魚得水。

  • 5 # 今聞史話

    諸葛亮以《前後出師表》感天動地,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名動天下。有人認為自三顧茅廬後,諸葛亮就成為劉備身邊的一哥、蜀漢政權的股肱之臣,詩聖杜甫一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更是把諸葛老先生推向了劉漢政權的至高點。那麼諸葛亮與劉備父子的關係是否像小說中所說的那樣親密無間、如膠似漆呢?

      首先讓我們看看劉備三顧茅廬後到白帝託孤前,幾次關乎前途命運的行動,劉備都帶誰在身邊,讓諸葛亮都做了些什麼吧。如在奪取西川的戰爭中,劉備讓諸葛亮守荊州,而帶龐統;劉備西取巴蜀,北征漢中,均是法正在側輔佐,為劉備建立帝業奠定了基礎;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法正排名也在諸葛亮之前。即便法正去世後,他也自認為對劉備的影響力不如法正。劉備發兵東吳為關羽雪恨,無數大臣都上表勸阻,只有一向主張孫劉聯合的諸葛亮一言不發。劉備大敗而歸,諸葛亮仰天長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白帝託孤之時,劉備對諸葛亮說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話似曾耳熟,對,就是這句話孫策在臨終時也曾對張昭說過:“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由此可見,他們對託孤之臣並不是完全信任和沒有顧慮。

    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倘若日後劉禪昏庸而諸葛亮真的想要取而代之,那他就要先背上個輔佐不力,背主食言的罵名,在政治、輿論以及民心上都將會面對“不臣不忠不義”的罪名,並因此導致師出無名而居於劣勢。所以劉備這話與其說是信任與託孤,不如說是一種先發制人的威脅策略。

    另外劉備在白帝託孤之時,並非只有一個諸葛亮,還有一個李嚴在側,並且命其“統內外軍事”,顯然是為了防備、制衡諸葛亮無疑。   那麼諸葛亮真的忠於劉備麼?事實是這樣的劉備一死,同是託孤大臣的李嚴就被諸葛亮束之高閣了,只被授了一個光祿勳的虛銜,並被棄於遠離權利中心的江州,象北伐這樣大的軍事行動,已完全沒有這位“統內外軍事”的託孤大臣說話和發表意見的份。

    這就是真實的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關係。

  • 6 # Su57

    我的觀點是:劉備對諸葛亮高度信任,但兩者並不親密無間。

    許多人以為,劉備每次帶兵打仗,都讓諸葛亮鎮守後方,表明了劉備對諸葛亮不信任,不親密,並且對他的能力不認可。其實恰恰相反,這些都充分表明了劉備對諸葛亮的能力的信任,對諸葛亮人品的信任。

    這要從漢高祖平定天下以後,對大臣功績進行封賞說起。漢高祖劉邦認為蕭何是首功。劉邦和將軍們外出打仗,蕭何就鎮守後方,負責足兵足食。劉邦認為蕭何是獵人,他的將軍們都是鷹犬。這番話說出來,大家都認可,沒有疑問。

    三國時期,人們當然都認可劉邦的看法英明,劉備一方也都認可諸葛亮的能力。將來劉備如果統一天下,諸葛亮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功臣。

    在曹操這邊,每次出去打仗的時候,鎮守後方的是荀彧、荀攸。如果不是後來反對曹操加九錫,他們叔侄兩個應該也是曹操那邊的第一功臣。

    所以,拿諸葛亮每次都鎮守後方來說事的人,可以停止了。

    但是諸葛亮和劉備之間的關係也絕對不是親密無間的,畢竟他們是君臣。諸葛亮這個人又一生謹慎,絕對不會越界。

    以下幾件事能夠反映出劉備和諸葛亮心靈之間的距離。

    1劉備立繼承人的時候,徵求諸葛亮的意見。結果諸葛亮說這是家務事,可以問關張,自己不參與。當時劉備其實想立劉禪,但是因為收了劉封作為義子,劉封作為嫡長子,不好處理。劉備問諸葛亮的時候心裡邊已經把他當成關張一樣對待,但諸葛亮並沒有貼上去,而是拉開距離,不參與這件事。後來劉備又徵求了關羽的意見,決定立劉禪。

    2劉備成功入川之後,法正很得志。於是法正把以前得罪過自己的人睚眥必報。許多人找諸葛亮要求處罰法正。但諸葛亮認為法正是劉備的功臣和紅人,沒有處理他。由此可見,諸葛亮也並不是完全公正的人,他認為自己不應該得罪劉備的重臣,應該謹慎一些。

    此外,其他的像劉備伐吳,諸葛亮不敢勸阻,並認為法正能夠勸阻劉備,其他答主那裡都已經提過了。

    綜上,劉備諸葛亮君臣之間公事是絕對信任的。劉備入川時,讓諸葛亮鎮守荊州也是明證。後來,龐統戰死,諸葛亮入蜀,讓關羽來鎮守荊州,也說明,諸葛亮在劉備心中的地位要高於關羽。如果因為諸葛亮鎮守荊州,就認為劉備對他不親,如何解釋後來讓關羽來鎮守荊州呢?這種鎮守一方的大任,必須得交給自己絕對信任的有能力人

  • 7 # 秦野雁

    自三顧茅廬以來,劉備一直視得到諸葛亮為如魚得水。他們的君臣關係,有始有終。感覺是三國中最完美最親密的君臣關係。諸葛亮忠心事主,劉備也非常敬重諸葛亮。

    雖然劉備在諸葛亮《隆中對》之後給於諸葛亮最大的信任與尊重。在很多場合都由諸葛亮籌劃部署,但也絕不是事事任其擺佈。

    無論古今,君臣關係始終都不能用“親密無間,絕對信任”來形容。劉備與諸葛亮親密的君臣關係也不例外。俗話說功高必蓋主。封建君臣之間很難長期相處,父子尚且不行,何況君臣?

  • 8 # 初心如舊

    劉備諸葛亮真的親密無間嗎?

    這提問想挑撥劉備諸葛亮的關係?開個玩笑啦!世界上再親密的人,都不可能天天親密,友好。包括兩口子,都會有產生膩歪,矛盾發作的時候,劉備諸葛亮在大的方面,肯定是合作配合,信任理解,這都沒有問題。但要說一點齷鹺都沒有,那不符合事實,也不合邏輯,更違反常識。但是,要具體說,劉備,諸葛亮究竟有過啥矛盾?因為歷史資料記載,演義描述都比較隱晦,需要仔細讀,慢慢想,認真琢磨,才能多少悟出道道來。

    第一,劉備的伐吳決策。在這件事情上,劉備諸葛亮之間肯定是有不同意見的。而且諸葛亮估計也下了不小的功夫,但畢竟劉備是最終決策者,諸葛亮只能儘自己的責任,劉備不聽,諸葛亮再說啥也不起作用。這件事,在演義中說“先主見孔明苦諫,心中稍回。忽報張飛到來,先主急召入……“。本來眼看勸說見效,可張飛一到,一句“他人豈知昔日之盟“,事情就再不可挽回了。

    第二,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不久,一天,心中悶的慌,用有人送的犛(讀li,就是犛牛)牛尾親自編結帽子,劉備過去就是織蓆編草鞋出身,可能出於習慣,身不由己,自然而然就幹起來了。看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一日,有人送犛牛尾至,玄德取尾親自結帽。孔明入見,正色曰:“明公無復有遠志,但事此而已耶“?玄德投帽於地而謝曰:“吾聊假此以忘憂耳“。孔明曰:“明公自度比曹操若何“?玄德曰:“不如也“!孔明曰:“……萬一曹兵至,何以應之“?玄德曰:“正愁此事,未得良策“。孔明曰:“可速招募民兵,亮自教之,可以待敵“。玄德遂招新野之民,得三千人,孔明朝夕教演陣法】

    這段記述,諸葛亮雖然是給劉備出主意,但正色而言,就是很嚴厲的說,顯然沒太給面子,劉備自然很掉價,不過那時,劉備正信任諸葛亮,就很大度的接受了,這和上面提到的勸誡伐吳決策,可有天壤之別。這裡正色嚴厲,而勸誡伐吳,則帶眾大臣跪拜,苦苦勸說,一點也不敢再正色而言。

    第三,劉備臨終託孤時,當面告誡“馬謖不可大用“。這時候,劉備處於彌留之際,正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時,不可能對諸葛亮很嚴肅的說,諸葛亮也很難推脫,婉拒。但劉備諸葛亮對同一個人物,且一個甚至影響歷史走向的人物,看法完全不同,按說應引起諸葛亮高度重視,但實在遺憾,以謹慎著稱的諸葛亮,這次卻當成了耳旁風,以至後來街亭悔不當初。

    (5:03)

  • 9 # 張氏祖傳風水學

    劉備一開始是寄人籬下的生活,三兄弟顛沛流離,無一城池,老是吃敗仗,後來遇到了徐庶,打了小勝帳,徐庶離開後,漸漸認識到需要一個才能卓著的人,需要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人。這個時候劉備是望賢若渴,才有了三顧茅廬,經過了隆中對後,劉備才對關羽張飛說了如魚得水,後來劉備稱帝,替關羽報仇,剛愎自用,不把孔明放在眼裡,吃了敗仗,毀了幾十年攢的糧草,,才想起孔明的良言逆耳,託孤於明,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10 # 後青舂期哋詩

    賢主與能臣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楮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彼此長期混戰,所謂時勢造英雄,湧現出了一大批明主和能臣,其中劉備和諸葛亮這對君臣更是被人們熟知,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一定知道,他們兩個人關係密切,彼此信任,“白帝城託孤”這一歷史事件,更是把兩人的關係上升到了另一種高度。那麼真實的歷史中兩人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呢?

    三顧茅廬

    劉備敗走當陽,顛沛流離,雖有關羽和張飛兩員大將,奈何身邊無出謀劃策之人,一直沒有好一點的容身之地。後來在徐庶的推薦下,便攜關、張二人拜訪諸葛亮,經過“三拜茅廬”,兩人一見如故,彼此欣賞。諸葛亮幫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制定了“隆中對策”。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劉備迅速鹹魚翻身,相繼拿下了荊州、益州,並建立了蜀漢政權,與北方的曹魏、南方的孫吳呈三足鼎立之勢。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敗曹操。“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趁勢拿下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等郡,並自封荊州牧,從此徹底告別了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生活。這一期間劉備取得的所有成就,自然應當首先歸功於諸葛亮。這時候的劉備與諸葛亮應該是“魚”與“水”的關係。

    從劉備打算奪取益州開始,直至劉備白帝城託孤。許多人認為,劉備之所以能成功入蜀,主要也是靠諸葛亮在背後出謀劃策,其實這是個誤解。劉備奪取益州的主要戰略規劃制定和軍事行動參與都是另一位與諸葛亮齊名的謀士——龐統(214年在攻打雒城時戰死)。而劉備奪取益州和漢中的首要功臣則是從益州劉璋陣營中反叛的謀士法證,那麼這個時期的諸葛亮基本處在二線的位置,並不是劉備不信任諸葛亮,而是這時候其麾下謀士已有多人。

    白帝城託孤

    劉備非常瞭解諸葛亮的為人,知道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責任心的人。因此由他來輔佐劉禪確實是極為理想的人選。為了表達自己的充分信任,劉備在病榻上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十倍於曹丕,必能定國安邦。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請幫他成就大業;如果嗣子無才,你可以取而代之。這裡不管劉備是出於真心,還是為了穩定諸葛亮,又或者是一個無奈之舉,他做出的都是一個十分正確的選擇。

    諸葛亮一生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自己畢竟只是一個臣子,他與主公劉備之間的關係並非《三國演義》裡說的那樣親密,可不管怎樣,兩人還是聯手為歷史抹下了精彩的一筆!

  • 11 # 高老酒說歷史

    公元222年8月,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次年,劉備於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劉備在病榻上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於曹丕,若嗣子可輔則輔。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番話把諸葛亮嚇出了一身冷汗,他撲通一下匍匐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說道:“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繼之以死乎?”劉備的這番話很有講究:一,他指出諸葛亮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是王顧左右而言他,其真正的含義是君弱臣強,臣子諸葛亮你要悠著點兒。二,既然君弱臣強,如果你不想輔佐我的兒子的話,那麼,現在我就要你好看!這番話看似掏心掏肺,推心置腹,實則是重重地敲打諸葛亮。劉備的意思就是說,諸葛亮,你老實點,好好輔佐我的兒子,否則我今天就可以把你玩死!大家試想,劉備對諸葛亮真的是百分百地信任嗎?

    接著,劉備又把趙雲趙子龍叫到了病榻前。他對趙雲這位愛將說的話才是真正的心裡話,字字都是真情流露,真應了那句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備說道:“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至今,不想於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劉備對趙雲說的這番話體現了一代梟雄的非常老道的用人之術。他先用感情籠絡趙雲,一下子把劉備和趙雲的關係提高到“患難之交”的水準,所以,既然如此,你就必須看在我們倆的關係上,好好地照看我的兒子!試想,如果劉備想讓諸葛亮做成都之主的話,為什麼他不交待趙雲:如果有一天諸葛亮要做成都之主了,你也要好好輔佐他。因為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白日做夢!他交待趙雲的話裡其實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如果有人膽敢非劉氏而王,你就是周勃!劉備就是用趙雲來明確地告訴諸葛亮,如果你安心地輔佐我的兒子,你就會平安無事。否則,趙雲趙子龍的手中的鋼槍是六親不認的!試問,劉備對諸葛亮信任嗎?

    劉備死後,劉禪順利地做了皇帝,他馬上封趙雲為中護軍,徵南將軍,永昌亭侯。中護軍就是禁軍首領,皇帝的衛隊。可見,常勝將軍趙子龍就是劉家手裡的一柄利劍,它閃著白亮亮的光,時刻護佑著劉家的人。

    據傳,劉備在召見諸葛亮的時候,帳外還埋伏著刀斧手。幸好諸葛亮通過了劉備的考驗,要不,歷史向哪個方向走還真的亦未可知呢!

  • 12 # 歷史簡單說

    劉備在荊州的時候,最開始的軍師並不是諸葛亮,而是徐庶,那個時候劉備還屯兵於新野,為劉表抵禦曹操。

    徐庶就跟劉備說:諸葛亮是當世的臥龍,您願不願見一面?劉備當時也是一方豪傑,他也很喜歡人才的加入,他就開心的說:好呀,你帶他來吧,我相信你的眼光。

    徐庶尷尬的說:主公,您理解錯了,像諸葛亮這樣的人才,是不能召他來的,您召他來,他才不會來呢,得您親自拜訪呢。

    就有人介紹的角度,還有離家近的角度來說,劉表和孫權應該是諸葛亮最好的去處,可是諸葛亮都否定了,因為劉表和孫權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主公。

    徐庶也沒少誇諸葛亮的能力,劉備一想,徐庶很厲害的,他這麼推崇諸葛亮,還叫做臥龍,哦對了,水鏡先生司馬徽也提到過說,諸葛亮是臥龍,龐統是鳳雛,那諸葛亮肯定一定是個人才,我這個當皇帝的美夢呀,肯定少不了臥龍。

    劉備也禮賢下士,他三次去找諸葛亮,才見著,要是換了別人,去一次沒見著,肯定會覺得諸葛亮太擺譜,不過,劉備畢竟是劉備,劉備與諸葛亮見了面,就是著名的隆中對了。

    劉備一聽諸葛亮的高論,豁然開朗,他屢戰屢敗,漂零一世,原因是這個原因呀,就是缺少像諸葛亮這樣的軍師呀。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那是越來越好,關羽和張飛,這兩個兄弟都很嫉妒,也很不高興。

    劉備說:我有孔明,就像魚兒有了水一樣,你們不要再說什麼壞話了。關羽和張飛不敢再說了。

    那後來,劉備與諸葛亮關係又是怎麼樣呢?總的來說,關係很好,也十分的器重,劉備打益州,諸葛亮坐鎮荊州,劉備打漢中,諸葛亮坐鎮成都,劉備臨死,託孤於諸葛亮,而且還說了,讓諸葛亮決定自己要不要蜀漢的皇帝。

    還讓阿斗對待父親那樣對待諸葛亮,在劉備的眼裡,他與諸葛亮就是一體的。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是歷史上最好的君臣相處的典範,我想他們即是君臣的關係,也是極好的朋友。

  • 13 # 梨叔說史

    在決定劉備命運的三件大事上,諸葛亮都沒有參與。

    一、取益州,劉備帶的是龐統

    在三大勢力中,劉備的勢力是最弱小的,正是因為弱小,才不能走穩紮穩打的法子,必須出奇制勝。但是,諸葛亮太一本正經,雖然他的辦法好,但是步調太慢,而且劉備沒有那麼多的資本,關鍵是劉備不再年輕,沒有多少熬頭。所以劉備取益州,帶上了善於出奇謀的龐統,因為龐統可以讓他速勝。取益州,可是諸葛亮定下的隆中對,是劉備必取的。這麼大的事,劉備竟然不帶諸葛亮。只是後來龐統戰死,這才輪到了諸葛亮出場。

    二、打漢中,劉備帶的是法正

    劉備得到益州後,勢力並沒有得到鞏固。如果想長久地佔有益州,漢中必須拿下。因此,劉備不等益州的根基穩固,就決定攻打取中。這是因為劉備越來越老了,他等不及了。這次,他依然沒有帶上諸葛亮,而帶的是法正。法正是和龐統一樣的人,他從來不喜歡規規矩矩的路子。他就喜歡野路子,關鍵是好使。劉備用法正的計,斬殺了夏侯淵,打敗了曹操,得到了漢中,使他的勢力達到了頂峰。劉備一下子成為天下第一諸侯。在諸葛亮眼中,這時的劉備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君王。

    三、打東吳,劉備帶的是馬良

    關張死去後,劉備要為兩個兄弟報仇,同時也為了奪回荊州。這件事非常嚴重,但是,這樣重大的事,依然沒有帶上諸葛亮。不僅在於諸葛亮表示反對,更在於他知道諸葛亮不善於用兵。因此,他帶上的是馬良,雖然馬良堪稱是諸葛亮的弟子,但是,這個人的計謀不一般,有龐統和法正的影子。

  • 14 # 如果說情感

    用一個詞來形容,若即若離,很微妙的關係。

    沒有三國演義中那種魚水之情,或許在荊州那段時間是有的,但是沒有持續太久,但是也不像某些陰謀論者所說的那樣君臣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心懷鬼胎,如果真是那樣,劉備也不可能放心把太子託付給他,諸葛亮也不可能為了蜀漢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需要分時間段來看,劉備跟諸葛亮的關係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赤壁之戰前後,奪取益州之後,夷陵之戰後。

    第一階段,諸葛亮出山到劉備進軍川蜀。

    這段時間裡劉備跟諸葛亮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無間的,正如三國演義中劉備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實則同桌,寢則同塌,秉燭夜談,通宵達旦。

    一個原因是劉備前半生顛沛流離,屢戰屢敗的坎坷經歷。劉備本人雄才大略,有凌雲之志,又是皇室後裔,關張趙三兄弟固然勇猛,但是謀士乏善可陳,孫乾忠心可嘉,但是才幹有限。劉備痛定思痛,也深刻認識到這一問題,因此遇到徐庶後奉為上賓,言聽計從,似乎是局面開始有所好轉,不料徐庶半途離他而去,臨走前推薦了孔明。抱著三分希望的劉備三顧茅廬,兩人一見如故,孔明的隆中對使得劉備撥開迷霧見青天,開始有了明確的戰略方向。

    孔明其實也是待價而沽已久,小說中說不出茅廬而知天下大勢,其實資訊是很靈通的,官宦世家,人脈圈子遍佈朝野山林,一直在暗中觀察天下英雄,想找到一個既雄才大略,有政治資本,又不甚得意的老闆做一筆風險投資,能夠充分施展才華實現抱負。曹操氣勢不凡,必成霸業,但是手下人才濟濟,自己去了也不過是錦上添花;近在荊州的劉表偏安一隅,胸無大志,亂世之中不能長久;袁紹更是徒有虛名,有禮賢下士之名但不識人用人之明;江東孫氏是錢塘江小官吏之後,名不正言不順,註定只能做一方諸侯。劉備的到來讓孔明看到了希望,這就是一直在翹首等待的完美的君王形象,漢室後裔,文才武略,有匡扶天下之志和仁義寬厚之名,眼下又是半生漂泊,一無所成。

    因此二人頗有相見恨晚之感,就有了三國演義中所說的,魚水之情。

    另一個原因是劉備確實是手下人才匱乏。

    說到底還是太窮了,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名來利往,出來混血雨腥風九死一生,無非是為了奔個前程圖個升官發財,劉備出身微末,家境貧寒,又沒有非常有錢的親戚朋友可以支援,很多年一直是寄人籬下,居無定所,一般人肯定是不願意跟著他的,畢竟像關張趙這樣義薄雲天,富貴不能淫和孔明這樣有遠見卓識,敢做風險投資的人鳳毛麟角。

    一直到赤壁之戰後,劉備在荊州站穩了腳跟,才有了龐統,馬良等一批謀士,直到此時,跟孔明的關係還是親密無間的,孔明依然是他最信任的文臣。

    第二個階段,劉備入蜀之後。

    劉備佔據川蜀後,蜀中自古就是天府之國,人傑地靈,大批的謀士文臣歸順到劉備麾下,最典型的代表是黃權,法正,李嚴,才幹都不輸孔明,尤其是法正,深得劉備器重,是荊州軍入主蜀中的最大功臣,可惜死的太早,後來關羽失荊州後,劉備怒而興師伐吳,孔明和趙雲強烈勸阻,但是此時劉備已經聽不進諸葛亮的話了,孔明感嘆說,如果法正還活著的話,必然能夠阻止陛下伐吳,可見在一段時間裡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已經高於孔明瞭。自此而後,劉備可用的人就很多了,劉備有了對比,也更清楚看到孔明的優劣勢,長於戰略謀劃,治軍治國,短於臨陣對決,出奇制勝,因此這段時間裡,兩人的距離是疏遠很多了,尤其是孔明勸阻伐吳,君臣關係僵到了極點。

    第三個階段,夷陵之戰後。

    夷陵大戰,劉備傾國而出,幾十年的積蓄的兵馬錢糧毀於一旦,退守白帝城,悔愧交加,無言回成都面對孔明和百官,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時,又想起孔明昔日的隆中對,自己的戰略決策失誤使得沒能夠在那條路上走下去,不禁潸然淚下,如今自己生命垂危,蜀漢陷入危機,唯有孔明最值得託付後事,於是有了孔明臨危受命。但是此時劉備還是有防備的,先是一個試探,說劉禪爭氣的話你就輔佐一下,如果他太菜了你就廢了他,自己北伐中原,興復漢室。另外還安排了李嚴來制衡孔明。

    儘管如此,兩人此時已是心照不宣了,劉備臨終託付大事,孔明也是感激涕零,自此而後,大權在握,有機會充分施展才華抱負,也一直感念劉備三顧之恩,士為知己者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用三天掌握python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