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單純的軍事原因,還是有更深刻的其他原因導致?或許每個朝代的情形不同,但是否存在共同點呢?
4
回覆列表
  • 1 # 不知道叫啥子3

    首先,你這個說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未被外族攻破京城的朝代不止漢朝,至少還有:元、明兩朝…

    再來說原因,每個朝代的形勢完全不同自然是最主要的原因…

    漢朝軍事實力強大自然是未被外族攻破首都的最大原因。但這個強大也是具有時代背景的。

    漢朝時期是東亞從青銅器時期向鐵器時代轉變的階段。漢朝的強大在於鐵器對青銅,乃至青銅裝備都不能完全滿足的外族在科技上的壓倒性優勢,差不多就是二戰後到現在的美軍,不管人家士兵多水,只要當量足夠,照樣碾壓…

    而到了晉朝,首先是經過三國戰亂,人口大幅下降,加上皇室自身亂來,才有五胡亂華…

    再之後,遊牧民族也開始掌握了一部分冶鐵技術,導致武器沒有拉開代差,尤其是宋朝丟失燕雲地區之後,遼金蒙才有了成規模的冶鐵、手工業(相當於現在的工業產能)…

    元朝首先是真正意義上解決了北方邊患(尬吹清朝的令人髮指)…草原上依然是蒙古人,自然不可能被外族攻破…

    就算元末,攻破北京的也不是“外族”,而是治下的子民…而且攻破的同時,元朝也就滅亡了,所以嚴格意義上,元朝的都城是沒有被攻破的(因為無法界定攻破的時候,元朝還在不在)。

    明朝和元朝的情況有點類似,但又不同。

    明朝北京本身就是北方最大的軍事堡壘,防守也非常堅決,雖然期間出現過多次“外族”打到北京城下的情況,但沒有一次是被攻破了的…

    最後的攻破也不是清朝,而是李自成的農民軍,隨後李自成兵敗山海關,放棄了北京跑路,所以清朝這個當時的“外族”,並非攻破了明朝的都城…

    同時,隨著李自成攻破北京,雖然明朝殘餘勢力還有抵抗,但正史認為此時明朝主體已經滅亡(和元朝類似),所以更不能說明朝的都城是被外族攻破的…

  • 2 # 天問魚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但卻有脈絡可循。

    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分析一下原因。

    第一,漢朝時期,尚武精神非常流行,軍隊的戰鬥力強大。

    這其中,漢元帝時期的大將軍陳湯,就是一個典型。

    他的一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被譽為千古名言,並鼓舞了無數人。

    另外,漢武帝時期,大將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故事,更是讓人熱血沸騰。

    因為這些原因,兩漢時期,國家都很強盛,外族沒有攻破首都的機會。

    第二,鐵器的出現,冶鐵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並且逐漸流傳到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讓他們的戰鬥力越來越強大。

    鐵器和冶鐵術流傳到外族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漢奸家族。

    他們為了家族利益,不惜將這些戰略性技術和資源出賣給異族。

    這麼一來,異族得以讓武器更新換代,並且逐漸開始和中原地區相差無幾,甚至是超越!

    漢朝時期,異族士兵就連防護力差的皮甲都很少配備。

    但是,漢朝後,異族士兵紛紛佩戴上鐵質盔甲。

    甚至,南宋時期,金國還出現了鐵浮屠和柺子馬,這兩種威力更大的重騎兵!

    第三,產馬地太少。

    晉朝時期,因為一些權貴為爭權奪利,不惜向外族借兵。

    這些外族士兵來了後,並沒有全部退回,相反卻逗留在北方長城一帶。

    而這些地方,草原較多,適合養馬。

    反觀中國中部地區和南方地區,雖然土地也可以養馬,但更適合種植糧食。

    另外,土豆和玉米這兩種高產糧食作物,明朝時期才引入中國。

    在此之前,因為歷朝歷代交通不便,遇到天災,不能像現代社會一樣,從外地調撥糧食。

    因而,基本上沒有地方官員,在屬地開闢養馬地。

    養馬地太少,異族又不願意出售戰馬。

    重點在於,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是步兵的天然剋星。

    因此,面對著騎兵眾多的異族,漢朝後的歷朝歷代,因為大都以以步兵為主,對付起來都非常困難。

    甚至,因為戰鬥力比不上,經常出現首都被攻破的事情。

    第四,重文輕武。

    漢武帝時期,雖然在衛青和外甥霍去病兩位千古名將的率領下,西漢取得了對匈奴的決定性勝利,但國力卻下降嚴重。

    結果,漢武帝之前,文景之治幾十年的積累,基本上都被揮霍一空。

    就因為這個原因,好多人在評價漢武帝的時候,形容他窮兵黷武。

    漸漸的,武將地位越來越低。

    到了北宋開國時期,趙匡胤決策失誤,透過杯酒釋兵權,收回了武將的軍權。

    這麼做,雖然杜絕了武將篡權的可能,但卻嚴重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並且,在和異族打仗的時候,經常出現外行指揮內行的情景。

    因而,北宋滅亡,皇室人員不得不去南方發展。

    南宋時期,以及後面的其它朝代,繼續堅持重文輕武政策,也導致首都一再被攻破。

    尤其是明朝,在大力提拔重用文官的同時,甚至還大力提拔重用眾多太監。

    並且,太監和文官一樣,大部分人打仗不行,但爭奪軍功、破壞各種大好局面,卻都是專家!

    第五,明朝時期開始,火器大量利用在戰場上。

    因為明末時期,東林黨人、各太監集團亂國、天災人禍不斷,明軍的火器還比不上號稱只喜歡用冷兵器的清軍。

    當然,明朝首都被攻破,實際上是李自成做的。

    但是,因為明軍主力在遼東一帶,被清軍殺死殺傷太多,因而導致首都防禦空虛,並進而被李自成大軍攻破。

    綜上所述,尚武精神的缺失,鐵器技術的外流,產馬地太少,重文輕武等原因,導致好多朝代的首都,一再被外族攻破!

  • 3 # 博浪的水手

    這個問題很簡單,王朝經濟崩潰,貧富差距過大,大官僚大地主中飽私囊。國庫空虛,民不聊生。軍閥割據,農民起義不斷,國家內部各種矛盾升級到無法調和的地步。政府走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成為腐朽反動勢力的代表。在這種情況下,我泱泱大中華,在面對外族入侵時,不能同仇敵愾,團結一致。很容易就被四周小國攻破都城了。

  • 4 # 嗜慾者

    “國恆以弱滅,維漢以強亡”!

    在古代王朝中,被外族攻破都城的不僅有漢朝,秦朝和隋朝也沒有過,但其王朝太短。

    漢朝建立後雖然實行“與民休息”的國策,但是北方匈奴也已經統一,並且時不時南下掠奪大漢邊境,而且經過幾百年戰亂,百姓的尚武精神深入骨髓。到漢武帝時期,開始反攻匈奴,自上而下的動員子民尚武,本來禁止民間使用的弩都允許使用。

    另外,大漢建立以來,周邊能夠威脅到大漢的只有北方的匈奴,而匈奴是一個奴隸制的遊牧國家,世代“居水草而生”,所以對漢朝只是劫掠邊境,而且漢朝步兵追不上騎兵但是守城卻是好手,而且越往南城池越高大越好守,匈奴不會那麼傻。

    漢武帝反攻匈奴並且打殘匈奴,後世之君漢宣帝更是徹底打垮匈奴,之後北方遊牧民族就沒有強大到能攻進漢朝腹地的實力。

    而到了唐朝,西藏高原的吐蕃打通了通道,並挑釁唐太宗被教訓了一頓,而吐蕃能攻破長安是因為唐朝經過“安史之亂”元氣大傷,吐蕃下來就到了四川地區,這裡離長安已經不遠了,而且此時唐朝各邊鎮擁兵自重,唐朝中央控制的兵馬已經很弱了。

    其後朝代特別是宋朝,周邊相繼建立政權,經過北方少數民族自己文化的增強以及唐朝對周邊的文化傳播,已經有了與中原王朝差不多的政治制度,再加上北方相比中原更加惡劣的環境造就了其民族彪悍的特性。

    所以宋朝相比漢朝和唐朝,周邊的局勢更加的複雜,從另一個方面來講相當於戰國時期,強者更強,弱者亡國。就算秦皇漢武或者唐太宗,在此之時也不一定能達到多大的成就。

    大家都到了同一起跑線,對內如何發展經濟;對外如何“縱橫捭闔”,如何“遠交近攻”,不再是漢朝時只有一個奴隸制的匈奴的時局了。

  • 5 # 歷史縱橫帝

    導讀:王夫之有句話這麼說的“國恆以弱喪,而漢以強亡”,簡單點說就是其他朝代都是因國力衰弱國祚無法延續,而只有漢朝是在國力強盛的時候消亡的。也就是說即使是在東漢末年的北方匈奴、鮮卑、烏桓和西部的羌族照樣被漢朝軍隊打的嚇破膽。即使是從漢朝演化出來的魏蜀吳三國,都能吊打境內境外的少數民族勢力。就這種情況下外族向攻破漢朝的京城那隻能出現在夢境中,而其它後來的封建王朝顯然不具備這樣的特徵被外族攻破都城也就是可以預見的了。漢朝末年周邊外族政權

    漢朝周邊的外族無外乎西羌、匈奴、鮮卑各部、烏桓以及高句麗,咱們接下來逐個數數看有哪個不是服服帖帖的?誰還想攻佔東漢的都城洛陽,那不是異想天開嗎?

    匈奴:首先是匈奴已經內附漢朝被安排在水草豐美的河套地區,十分滿意。不服的北匈 奴被擊潰西遷了。這部分部族在困難的時候被漢朝接納並安置在水草豐美的河套 地區對漢朝很感激,根本沒有造反的念頭,更別提攻佔洛陽了。一來是沒那個 心,二是沒那個膽子。等有的造反的想法時候已經是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以後北 方空虛才被匈奴的劉淵撿了便宜。

    烏桓:烏桓在東漢時期被接納,安置在東北的大淩河地區、內蒙南部甚至更遠的鄂爾多 斯草原。所以烏桓對東漢非常臣服,不但主動幫助漢朝充當監視草原勢力的斥候 還會幫助漢朝平定內亂甚至還有部分烏桓勇士成為漢朝皇宮的警衛。

    到漢獻帝時期蹋頓單于有反心,加上袁紹去世後戰敗的袁尚等人裹挾十餘萬 軍民投降蹋頓。曹操帶領大軍直接攻擊烏桓的統治中心柳城,烏桓蹋頓單于被 殺,二十多萬烏桓軍隊被俘虜。然後曹操遷徙烏桓進入中原,烏桓再也沒有威脅。 所以說即使烏桓最強的時候也只能在北方草原稱王,南下攻擊洛陽那是想都不要想

    鮮卑:

    和烏桓同屬東胡後裔的鮮卑開始是比較弱小的,甚至都不如同族兄弟烏桓。當烏桓被曹操征服遷徙後他們才佔據了草原。本來鮮卑就沒有統一,分東部鮮卑和西部鮮卑所以此時畏懼即使是處於末年的漢朝的壓力在草原上低頭髮展。那裡敢南下攻擊東漢的都城洛陽?

    等三國三分天下後,鮮卑才迎來了短暫的統一。軻比能時期統一鮮卑向魏國稱臣。當他兵強馬壯的時候有威脅曹魏的實力的時候,魏國的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直接刺殺軻比能。本來就是強行捏合在一起的鮮卑立刻奔潰,直到西晉末年才再次崛起。所以在東漢到曹魏這個階段,鮮卑顯然不具備威脅洛陽的條件。

    西羌:

    羌族到是在東漢屢次掀起叛亂,但是無一不成事。東漢在涼州駐紮重兵,西羌被打的喪膽。哪有機會像吐蕃那樣攻佔長安一樣有攻打洛陽的機會。東漢在涼州先後的牛人張奐、皇甫規、段熲、乃至漢賊董卓無一不是驕兵悍將鎮壓的西羌沒有脾氣。

    《讀通鑑論》記載:張奐、皇甫規、段熲皆奮起自命為虎臣 ,北虜、西羌斬馘至百萬級,窮山搜谷, 殄滅幾無遺種,疆莫尚矣。

    甚至到了後來馬騰、韓遂以及馬超等人執掌涼州的時候,羌人士兵一聽說神威天將軍馬超來了直接扔掉刀槍舉手投降。這個在三國演義中確實有情節,在這種情況下西羌有心無力,東漢的京城洛陽穩如磐石。

    高句麗:

    此時的高句麗還不是隋唐時代的牛掰政權,即使盤踞在遼東的公孫氏都能打的它差點亡國。東漢末年,公孫氏雄踞遼東欲入中原爭鋒,必須要先解決高句麗這個後顧之憂。公孫康時曾給高句麗以重擊,並焚燬其國都國內城,高句麗被迫遷都山城丸都。一個地方軍閥都能打的高句麗狼狽不堪,更沒可能攻擊東漢的都城洛陽了。

    到曹魏時期,高句麗就更悲催了。魏國派毌丘儉帶步騎兵萬人出玄菟討伐高句麗。高句麗軍隊被殲滅,都城丸都城被攻破。高句麗幾遭滅頂之災,僥倖苟延殘喘了下來。曹魏的勢力達到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原屬高句麗統轄的北韓半島嶺東濊貊地區,也歸入了樂浪、帶方二郡。以後四十餘年,高句麗不敢再向遼東入寇還得稱臣納貢。

    綜上所述,漢朝兵威之盛周邊民族沒有機會來攻佔漢朝的都城。不但漢朝他們沒有機會,在接下來的三國時代就曹魏一國都能吊打東、西、北各路外族。

    接下來我們來看以後的其他王朝都城被攻破的原因無一不是國家衰落造成的

    我們上面介紹了漢朝的強大,讓外族不敢也沒有這樣攻打漢朝都城的想法。下面我們來看接下來的其他王朝都城被攻破的情況。

    西晉:這個咱們就不說了,典型的皇族司馬氏自己作死。從上面的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到司馬家的各路藩王為了權力大打出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彼此之間的長時間廝殺造成國力嚴重下降。被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漢國攻破了都城洛陽,這就是歷史上的“永嘉之亂”。

    唐朝:

    安史之亂爆發後, 唐朝社會和經濟遭受巨大的破壞國力下降。由於朝廷不但從安西和隴右抽調精兵平定叛亂,所以吐蕃趁機不斷侵蝕河西隴右的地盤。在公元763年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結束的哪一年,吐蕃大軍長驅直入攻入薄弱的長安還立了一個傀儡皇帝。雖然吐蕃此舉有投機取巧的成分,但是這如果不是唐朝實力下降加上用兵捉襟見肘吐蕃也不會成功的。

    此外北宋的靖康之恥被金國攻入開封滅亡;金國被蒙古攻入都城滅亡;明朝被滿清攻佔都城,大清王朝被八國聯軍攻佔都城無一不是因為國家實力下降造成的(當然北宋情況有點特殊)。因為篇幅的原因不在一一表述。

  • 6 # 歷史淘沙

    平時沒有思考過這個看似很正常的事情,看到這個問題之後,想了很多原因,但是都不能很好的對這個問題進行解釋,也看了別人的回答,總覺得解釋的都有點牽強。看到一位雜家對明朝問題的解釋,受到了啟發,感覺瞬間就解釋通了。

    造成這個歷史現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朝廷選拔人才的制度。

    漢朝為什麼沒有被外族攻破都城

    漢朝從劉邦開始就特別重視人才,劉邦本人就是因為招攬了大量的人才,才能最終打敗項羽建立了強大的漢王朝。

    文景之治,更是廣攬天下人才,眾多的人才給皇帝建言獻策,一個個利國利民的措施才得以制定實施。朝廷招攬人才的成果,在漢景帝時期開始顯現,七國之亂時因為大量的人才被朝廷招納,導致叛亂的七國無人才可用,迅速被剿滅。

    中央掌握了眾多的人才,地方的農民起義沒有人才可用,所以勢力不能壯大。按說西漢和東漢最終應該是因為朝廷的腐敗,導致外族入侵,可是這兩個朝代恰恰亡於國內的農民起義。這是因為王莽的篡政和董卓的專權,導致大量的人才重新散落民間,他們最終加入到農民起義中,讓起義軍有計劃的逐步壯大,外御強敵,內克朝廷。

    晉朝

    晉朝實行了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的途徑更加完善了,中央掌握了大量的人才,所以導致晉朝地方上的農民起義沒有多大影響力。

    但是最終中央的人才紛紛加入八王之亂,不但消耗了國力,大量的人才也在戰亂中消亡,剩下的人才大部分過江南渡了,所以最終晉朝的都城被外族攻克。

    唐朝

    唐朝不能算是被外族攻克吧,除了被黃巢攻破一次,好像都是被自己的節度使攻破的,最終唐朝也是亡於自己的節度使。

    唐朝的情況應該是最複雜的,實行科舉制的唐朝被農民起義攻破,除了節度使強大中央勢弱之外,人才的流失是重要的原因。節度使制度加速了唐朝廷人才的流失,致使唐朝庭實力衰弱,讓原本勢力不咋地的農民起義軍,在各地節度使儲存實力的做法下,最終攻破了長安。

    宋朝

    宋朝就更不用說了,應該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知識分子最幸福的時期了,大量的知識分子考取功名報效國家,文武雙全的范仲淹、辛棄疾,都是知識分子的代表。

    所以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朝廷都聚集了了大量的知識分子。方臘起義、洞庭湖起義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不但沒有動搖朝廷的根基反而很快就被鎮壓了。

    元朝

    元朝是中國知識分子的黑暗時期,據說知識分子被稱為“臭老九”,這個老九就是元朝的時候給排出來的,朝廷把職業分為十等,知識分子排在第九,由此可見知識分子的地位有多低吧。

    所以朱元璋等農民起義領袖,在南方舉起起義的大旗時,身邊聚攏了大量的知識分子,比如有名的李善長、劉伯溫等,給起義軍出謀劃策,最終攻破元大都。

    清朝

    清朝的都城北京兩次被列強佔領,但是農民起義軍卻沒有做到。

    太平天國鬧那麼大動靜,都沒有推翻清朝的統治,就是因為清庭籠絡了大量的漢族人才,替清庭剿滅了農民起義。

    最終清庭的覆滅是因為辛亥革命,但是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因為列強的打擊。

    總結

    由此可見,得人才的朝廷有可能被外族滅亡,卻不可能從內部攻破。

  • 7 # 君山話史

    因為漢朝的軍事力量特別強大,沒有一個外族對漢帝國擁有絕對的優勢。同時,漢朝的內政也比較穩定,沒有像安史之亂那樣大規模的破壞。

    不過,漢朝四百年曆史裡,首都雖然從未被攻破,但有幾次也是險象環生。

    第一,西漢時期長安受到匈奴騎兵的威脅

    公元前166年(漢文帝十四年),匈奴老上單于悍然撕毀與漢帝國的和平盟約,率領十四萬騎兵南下,這是白登之戰後匈奴最大規模的對外用兵。這次出其不意的襲擊,令漢帝國損失慘重,邊境要塞朝那、蕭關失守,緊接著彭陽陷落,秦始皇二十七年所建的帝王行宮——回中宮被燒燬。匈奴騎兵的前鋒已經直抵甘泉,距離帝國的首都長安城,只有八十里。

    面對匈奴騎兵急風驟雨般的攻勢,漢文帝表現是比較冷靜的。他長安城外佈防十萬名士兵、一千輛戰車,做好充分的戰鬥準備,並巡視檢閱了部隊,封賞一部分有功將士,提振士氣。漢文帝任命張相如為大將軍,全權負責指揮前線對匈奴作戰。匈奴騎兵見長安城固若金湯,無機可乘,遂撤走了。

    第二,東漢時期,洛陽遭羌人的進攻

    另外一次是東漢永初五年,即公元111年,東漢首都洛陽遭遇羌人攻擊。當時正是羌亂的高潮時期,這次規模空前的羌亂始於公元107年,終於公元118年,前後十二年。

    這一年,先零羌向帝國的心臟發動進攻。羌軍東渡黃河,接連入寇河東郡與河內郡。河東郡與河內郡乃是帝國首都洛陽的北面兩郡,此時羌軍前鋒距離洛陽不到二百里。京師震動!流亡的百姓大批向南逃亡,南渡黃河,湧向洛陽。

    朝廷急令北軍中侯朱寵率北軍五營的精銳部隊,駐屯於洛陽以北黃河南岸的重鎮孟津,並且嚴令魏、趙、常山、中山諸郡國緊急修築六百一十六座防禦堡壘,以戒備羌軍勢力的擴張,總算遏制住了羌軍的進攻。

    為了打破先零羌在黃河北岸對洛陽構成的威脅,朝廷派遣任尚率軍北渡黃河,趕走北岸的羌軍。任尚不負重望,他率軍向北突進,最終在上黨地區的羊頭山與先零羌軍展開決戰,最終擊破羌軍。首都洛陽終於轉危為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知識變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