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請詳細說明一下。
15
回覆列表
  • 1 # 心嫿音

    魯迅是毛主席慧眼欣賞的人物,毛主席說: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著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無私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參考訊息前身,誕生於中央蘇區江西瑞金,五十年代改版,參,考,消,息四字,取用魯迅字型。

  • 2 # 掌上中國v新竹

    在我們這平常老百姓中,學歷都不高。魯迅先生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詳。從小學到初中都有他的文章。《故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孔已己》等等。學校的圖書館也有《吶喊》《朝花夕拾》這裡面都是很好的文章,也很受歡迎的。看過一本《魯迅雜文選》也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胡適先生的文章,我基本沒接觸過,對他的思想,作品都不知道。所以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百姓來說,魯迅先生大家都知道,胡適先生就不太熟悉。也就無法評價他們在文學文化成就方面的高低。不過就知名度來說,魯迅先生更勝一籌了。

  • 3 # 小八點

    魯迅對國民性的批判、對近代華人缺乏自治、缺少獨立意識的深刻認知,推動了中國從內部向現代國家的轉型。而且,這種批判雖然也從俄國有所吸收,但基本上屬於魯迅的原創思想。這種思想在後來逐漸成為了華人所要追求的一種民族精神,一種與近代受辱麻木截然相反的精神。

    胡適給今天的中國確實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同樣是關於ZIYOU,關於人的獨立,而且,我們今天仍然需要胡適的這種思想。但是,一方面,胡適的這些思想都是二手的,美式的,不是原創的;另一方面,胡適的思想不深刻,缺乏反思,無論是什麼思想,沒有經過反思而只是接受,那就是教條。所以,胡適只能是二流思想家。

  • 4 # 曉曉5031

    魯迅先生同胡適先生都是那一時代的大人物。魯迅先生,《吶喊》《彷徨》一出,華人開始覺醒,魯迅先生對於我們中國來說,他是民族魂,是精神支柱,是代表著中國的文化符號。

    胡適先生,他崇尚自由主義,隨性隨情,不同於魯迅先生深刻地批判國民性,而是研究自己所愛的文化,透過文學來改良社會。

    他們的共同之處便是,翻譯外來文學,均受到林紓的影響。若仔細論及兩人的文學文化研究,兩人各有千秋,魯迅先生喜愛俄國文學,一生譯眾多作品,胡適先生著有《白話文學史》《國語文學史》《中國哲學史大綱》等。

  • 5 # 微風8525

    兩個人的成就差不多,胡適的知識面更廣,為人誠摯冷靜,好為人師,是當時青年的偶像,是舊時政府信任推崇的文化人,在青年人中很有影響力。而魯迅則是舊時代的叛逆者,以雜文名世,為人激進,同樣有一群年青人為之傾倒。舊時代沒有胡適的影響力大,但新中國對魯迅的大力推崇就成了中國文化的旗幟,魯迅和胡適都是時代的有影響力的人物,都被自己的陣營所標榜,既有文化成就所成就的地位,更多是政治上的樹立形象。在當時那樣敵對情勢下,很難冷靜地客觀公正的對兩人作出平判,由於歷史的延續,至今也難客觀公正地評判,在歷史沉澱的過程中,兩人的文化上的成就就會浮現出來,歷史是客觀公正的,時間會檢驗歷史。

  • 6 # 大悔憶智周

    在文學方面,魯迅第一。

    因為魯迅的小說和雜文是劃時代的,他的小說是先鋒前衛至於今天的,他的後現代小說創作(《故事新編》)甚至走在世界各國作家的前面。

    魯迅舊體詩寫得好,但新詩不及胡適遠甚,寥寥無幾的幾首新詩,雖然形式打油隨意,但帶著舊體詩的核心和不可磨滅的烙印,沒有革命痕跡。儘管如此,胡適新詩成就和影響仍不及魯迅小說、雜文成就和影響。胡適和郭沫若同是新詩奠基人,但胡適新詩成就和影響不及郭沫若。

    在文化方面,胡適第一。

    因為胡適主要是個劃時代和開新風的學者,他認認真真老老實實做學問,一生獲得36個博士學位,主張“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中國新文學、史學、哲學的開山鼻祖。歷史證明,他的政治主張比魯迅更具遠見卓識。他的為人堪稱君子完人:魯迅生前罵他,魯迅死後他卻幫助許廣平出版魯迅全集;郭沫若在大陸批判他,他卻在臺灣稱讚郭沫若新詩寫得好。

    在學術方面,魯迅與胡適相比,顯得不學無術想當然,魯迅的學術成就更不及胡適萬分之一。寫過一本《中國小說史略》,還被指抄襲。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這是和魯迅淺薄的中國文化虛無主義有關的。魯迅的文字,格言式的精警,得益於文言不少,他卻以為打倒中國舊文化,中國文化便獲新生,所以只有破壞,毫無建設。

    胡適、魯迅都與諾獎有關,一個獲得提名,一個拒絕提名。

  • 7 # 民國年間那些事

    胡適與魯迅都是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知名人物,我經常遇到類似的問題,究竟胡適厲害還是魯迅厲害?

    胡適美國留學時期照片

    胡適是安徽績溪人,早年留學美國,觀念和思想得到解放,率先認識到文化改良的意義,並身體力行,創作白話詩,撰寫白話文章。據說中國第一首白話詩就是胡適創作的,這首詩的名字叫《兩隻蝴蝶》: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

    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打響了白話文運動第一槍

    不久,胡適撰寫了《文學改良芻議》一文,隨即在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雜誌第二卷第五號發表,在全國引起了轟動。胡適認為,文學改良應從八個方面入手,即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爛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文學改良芻議》後來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檄文,包括魯迅在內的五四新文化人物都受到這篇文章的啟迪和影響,後來魯迅創作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因為這些文字,胡適還未回國便被北大校長蔡元培聘為北大哲學教授。當時魯迅在北京政府教育部任職,他的老鄉錢玄同是《新青年》編輯之一,魯迅從錢玄同那裡讀到這篇文章,對胡適非常佩服。後來,魯迅和弟弟周作人都成為《新青年》的撰稿人,從此與胡適有了交往。魯迅雖然比胡適年長,但對胡適非常尊重,言必稱“適之先生”,從這個細節上可以看出兩人的關係。

    胡適與魯迅的政治觀點和理念可能不盡相同,但在學術思想上是相通的,在文化思想方面胡適屬於開風氣之先的人物,是高於魯迅的。但具體到文學創作,由於胡適是從事哲學文化研究的,並不擅長小說、詩歌和散文寫作,所以他們之間也存在著差距。

  • 8 # 鴻鵠迎罡

    魯迅(周樹人)和胡適是中國現代文化界兩顆非常耀眼的星星,兩人都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都推行寫作革命,即以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寫作,來代替難懂晦澀的古文寫作,目的在於傳播符合時代審美意識的新思想。

    時至今日,他們的光芒依然耀眼。從本質上講,魯迅(1881年——1936年)是一位作家和思想家,胡適(1891年——1962年)更像一名學者。

    至於他們兩人誰更厲害一些,這要從他們對文化事業的貢獻,對國民精神和思想的改造,對社會文明程序的推動,對後世的影響力,以及在世界文壇的地位,等多方面來綜合評判。

    本人從他們各自發表在《新青年》上的第一篇文章,胡適為《文學改良芻議》,魯迅為《狂人日記》,來比較他們誰厲害,基本上可以分出兩人的水平究竟如何。

    “新文化運動”高舉科學和民主兩面旗幟,旨在瓦解愚弄民眾2000多年的封建皇權專制思想,給民眾灌輸自由、博愛、公正的新思想,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雜誌,無疑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雖然這個雜誌創刊已經幾年,但還沒有發表出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

    1918年5月,魯迅開始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中國第一篇以白話文寫作的短篇小說《狂人日記》,此小說4700餘字,以自述的方式展開,深刻披露了封建禮教制度的“吃人”本質,表達了魯迅對整個社會,甚至整個人類深切的憂患意識。其中,文章中有這樣的語言:那些吃人的話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這些話,字字如刀,針針見血。非常提升士氣,點燃了民眾追求自己權利和幸福的熱情。當時的國內社會積貧積弱,被三座大山壓迫得奄奄一息。拋開《狂人日記》重要的文學價值不說,僅僅其社會意義不言而喻,此小說集思想性、現實性和社會性為一體,如同久旱逢甘露一樣,給民眾萎靡、麻木的心靈打入了一針強心劑。

    魯迅像一個太陽一樣已經冉冉升起,用思想光芒驅除黑暗,揮灑光明時,而胡適此時卻在北京大學做他的副教授。他在做什麼呢?他在搞研究,在撰寫諸如《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之類的文章,這些文章對他評職稱很有用,卻對解決社會問題,意義並不大。

    雖然胡適早魯迅半年之前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但這篇文章更像一篇說明文,充滿教條主義,都是諸如,在文學創作上,不準無病呻吟,不準模仿古人,要言之有物,之類的話語,比起魯迅那篇擲地有聲的《狂人日記》,這篇文章可以說沒有什麼亮點。

    而魯迅,已經用實際行動,用新思想和新手法創作出了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魯迅的探索精索胡適不具備,在文字思想的深刻性方面,胡適更不具備。

    由此,他們誰的水平高,就一目瞭然了。

  • 9 # 老路書法

    魯迅和胡適是中國文學文化史上的兩座豐碑。

    因為政治主張的不同,魯迅和胡適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地位大相徑庭。

    魯迅先生在基本群眾心目中的地位是高大上。

    而胡適先生儘管有很多的頭銜兒,比如說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36個博士學位。但是由於他總是遠離基本群眾的視線,總是在美國和臺灣兩個地區之間徘徊不定,所以說基本群眾總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他。

    胡適先生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容忍比自由還重要。他曾經自己坦言20年不談政治,20年遠離政壇。他是一個特別溫和的人,即使遇到特別不順心的事兒,也特別的淡定,和周圍的朋友同事以及僕人之間相處融洽。

    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可以說如雷貫耳。他的哲學著作更是得到了學術界的一致肯定,說他是三百年來中國第一人。

  • 10 # 帝國的臉譜

    在文學上,魯迅無疑比胡適更厲害;而在文化上,胡適對大眾和後世的影響,要稍勝魯迅一籌。

    在文學上,魯迅是永遠的旗幟,一談到文學,尤其是魯迅的文學,我們的頭腦立刻會跳出一系列的書名:《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編》《華蓋集》《三閒集》《二心集》《且介亭雜文集》,等等等等。同時還會跳出很多篇名:《藥》《祝福》《故鄉》《孔乙己》《狂人日記》《紀念劉和珍君》《論雷峰塔的倒掉》《我之節烈觀》《拿來主義》《論“他媽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而更重要的是,與此同時,魯迅文章裡的名句還會連續不斷地浮現於耳際:“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時間,就象海棉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藥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這些孱頭們。”

    “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

    想到胡適時,你會想到什麼?《嘗試集》。畢竟只是嘗試,想不起裡面的詩句,因為那一淡如水的句子,確實沒有多少文學含量。不知是白話文害了胡適,還是害了胡適的文學,總體而言,胡適的文學,曉暢如白話,一馬平川,沒有多少起伏,沒有多少深刻之處。

    不過,淺白的文學,也有流傳久遠的,如胡適有一首小詩《希望》:“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早。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時過。急壞種花人,苞也無一個。眼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雖然淺白,但易懂,有韻律,更兼清新、質樸、深情,故流傳甚廣,至今為人所喜歡。

    在文學上,胡適與魯迅沒得比;但在文化上,應該比魯迅稍勝一籌。有人也許會說,魯迅是文學健將,是文化旗手,是民族魂,在文化上怎麼會稍遜胡適?這得從對白話文的貢獻上來比較。魯迅雖然也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之一,與胡適、陳獨秀、劉半農、錢玄同等人一起開闢了中國白話文學的先河,但對白話文的普及貢獻,沒有胡適大。

    唐德剛這樣評價胡適對白話文學的貢獻:在近代中國以白話文做大眾傳播工具的不始於胡適,但是正式把白話文當成一種新的文體來提倡,以之代替文言而終於造成一個舉國和之的運動從而為今後千百年的中國文學創出一個以白話文為主體的新時代,那就不能不歸功於胡適了。胡適之先生是近百年來提倡‘文學改良’和推行‘白話文學’的第一人!

    同時,在網上也看到過這樣一個對胡適的綜合評價,覺得也中肯,摘錄如下:清理舊傳統再造新文明的運動,他是首倡者;西方文化理念的引進,他是帶路人;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他是“中心人物”;白話文在國家層面的正式確立,他是第一功臣;民主與科學之能深入人心,是他喊出一種新聲;中國現代大學制度之組建,離不開他的擘劃……中國現代種種文明、價值與理念的落實,幾乎都離不開他的“但開風氣不為師”。他是這個精神脈絡最不可忽略的一環。

    在對文化作出貢獻的方式上,魯迅重在“破”,胡適重在“立”,魯迅撕開醜陋的國民性,警醒世人;胡適“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指點世人。就這兩點上來說,各有千秋。無論魯迅胡適,都是傳統中國向現代中國轉型過程,不可或缺的開路先鋒。

  • 11 # 劍蘭修竹

    謝邀請!中國歷史上的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魯迅;有些先鋒激進人仕在10年前已議論:20世紀屬於魯迅,21世紀屬於胡適。在文學上,魯迅的水平,造諧與創造性遠在胡適之上。因為魯迅的《阿Q正傳》與大量系列雜文早已在世界文壇登頂,其思想性和藝術性絲毫不遜色於諾貝爾文學獎大師級水平,所以魯迅文學是世界的,更是中國的,魯迅先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旗手與國民精神的代言人,他創造的雜文筆法及小說藝術典型化手法在人類文化中不可複製。

  • 12 # 愛祖國愛人民愛自由

    就好比你問我漫威之父斯坦李和漫威那些超級英雄鋼鐵俠、死侍、雷神誰最厲害?當然是斯坦李,那些漫威超級英雄都是斯坦李創造的,有什麼資格跟斯坦李比較?

    同理,魯迅固然偉大,文學素養也極高,本人也是非常尊重這位文學前輩的。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和胡適卻不在一個層次上,差的不是一丁半點,要知道,說白了,就是胡適提供了新文化運動這樣的平臺給魯迅來發揮,不然你我今天真的不一定能認識魯迅。不管是文學素養、還是人品還是人緣,胡適都遠高於魯,胡適的個人修養極高,謙謙君子,不是誰都能比的,35個一流大學的博士學位也不是一般人能仰望的…

    那個年代,流傳這樣一句話,我的朋友胡適之,人人都以認識胡適、與胡適交好為傲,並非因為胡適是多大的官或者多有錢,完全是因為個人魅力。

  • 13 # 青襟書生

    胡適是新文化的締造者。魯訊是新文化運動期間搖旗吶喊的主要大將。

    魯訊的舊體詩與新詩皆非上上精品,其散文小說之類聲望大於詩詞。

    而胡在理論,文化上面稍勝一籌,文學上面稍顯遜色…… 一孔之見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級會計師怎麼學能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