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黃交織
-
2 # 知常容三國
歷朝歷代都重用太監不止明朝,太監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們是閹人,因為他們沒有血緣後代,對皇權沒有任何威脅,皇帝隨時可以收回他們的權利。他們永遠得不到士這個階層的支援。
比如像趙高立了子嬰,子嬰三下五除二就把權力拿回來了。魏忠賢那麼牛逼的被稱為9千歲,生祠一大堆,天下都知道有一個二皇帝,二皇帝終究只是二皇帝,所以崇禎皇帝上臺之後很快的就把魏忠賢殺掉了。他搞定不了大臣,但是搞定他很容易。
太監之所以權力熏天,並不是太監有多少權力?而是皇帝賦予他多少權力。重用太監皇帝非常放心。如果重用權臣很有可能的被篡位,靖難之役後太監起了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後期被重用的一個重要原因。兄弟信不過,大臣信不過,只有太監才是自己人。
-
3 # 特立獨行83219909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不是所有的太監都是惡人,不是所有的文人都是好人,只有明白這一點,才有助於我們理解一些問題。
皇帝代表皇權,皇權至高無上,但皇帝執掌國家需要別人幫助,像文官。但明朝特殊,老朱史無前例的廢了丞相,而老朱又敬業,所以呢,就累死累活的批奏章。
後來,為了減輕皇帝的壓力,就派一些大學士來幫助皇帝,慢慢的,後來就專門設立了內閣這個機構。內閣協助皇帝辦事,權力很大,擁有票擬權,就是寫意見給皇帝批閱。一些小事可以自己作主。
但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像老朱這麼敬業的,後來的皇帝有的比較懶惰,有的還很年幼,政事也就顧不上了。內閣首輔權力也就變大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威脅了皇權。
所以又設立了司禮監,擁有批紅權,也就是代帝審批。明朝文人勢力很強大,皇帝在與文人的對抗中幾次都敗下陣來,最終不得不妥協。所以重用太監就是為了壓制文官,太監的權力是皇權的外化,所以太監再怎麼猖狂,都是皇帝默許的。皇帝更加信任太監。
在宮廷政治中,沒有好惡之分,只有權力的不斷更迭,最終為了維護皇權。一個朝代但凡外戚或文官勢力強大,皇帝必定重用太監,用宦官集團來維護自己的統治。明朝只不過因為沒有丞相,有點特殊,但實質都是一樣的。
-
4 # 古今通史
唐朝出現的俱文珍、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楊復恭等人,這些人都曾權力通天,逼宮弒帝,專權橫行。唐朝中後期,太監的權力大到包括皇帝的廢立全憑太監的一句話。明朝的太監雖然權勢大,但終究也大不過皇權。
刀具很危險,看你怎麼用,這種佈局並沒有什麼問題,不要總拿古代人都當傻子。朱元璋、朱棣明白的事情,朱瞻基就不明白了?
一是相互牽制的需要,二是無奈之中的選擇。皇帝的控場能力出了問題,閹黨才會囂張。
很多人都著眼“閹”字,心底裡討厭,其實你把閹黨看作一個勢力集團就好,閹黨是勢力集團,東林黨也是勢力集團,危害性比閹黨更甚。純文官集團,也好不到哪兒去。
皇帝的權利受到了制衡,而且又不方便用專權打壓,你把大臣都殺了,自己在大殿上吧啦吧啦的,誰理你,誰幹事。所以就要捧出另一方勢力,你文官集團制衡我,我扶起來宦官集團制衡你,不偏不倚,你倆旗鼓相當最好,誰也不要作大。
皇帝的權利用起來沒有這麼得心應手:
官僚:皇上,我覺著您這批示於理不通,於法不合,這得改呀,我這兒有一份準備好的,您再斟酌斟酌吧。
皇帝:我覺著挺好,你給我照辦。
官僚:皇上,權利要關進籠子裡,一切都要照規矩來呀(其實基於資訊不對稱性,造成了很多事情皇帝無法反駁)
皇帝:大膽,你個夯貨,還不照辦,當心我三族了你。
官僚:皇上!~
如果你把我——
零敲碎剮
午門梃杖
下錦衣衛詔獄
革職查辦
臣光芒萬丈、臣感召日月、臣名留青史、臣雖死無憾,可皇帝您的名聲可就臭遍街了呀皇上,我死沒事,您的名聲要緊!
皇帝:我去(ーー#)
所以,在制衡功臣集團、文官集團、宦官集團的勢力上要有優秀的技巧。
尤其是天子叩國門的朱祁鎮(和王振)所主導的土木堡之變發生之後,功臣集團包括張輔(張玉之子),都被一鍋燴,王振這個宦官勢力集團的領頭人被自家人金瓜開瓢,本來能征善戰的武將就幾乎死絕,動不動三族九族的連將門虎崽子都沒剩幾個,那麼文官獨大的就成了必然的結果。這是個此消彼長的過程,不是文官就是宦官,誰做大都好不了。
皇帝沒轍了,咋辦,繼續扶植宦官,文官集團與宦官集團對抽,皇帝就能多幾十年壽命。看似旗鼓相當,比較平衡,其實天枰的重心還是傾向於文官集團的。文官做大呢,那宦官就只能當狗了,黨爭的任何一方都不是好東西。
-
5 # 天外村藥房
首先要糾正您一個錯誤說法。
對比其他朝代,明朝的太監最猖狂,也最變態,也最有名氣,當然是惡名,臭名,比如劉瑾,王振,魏忠賢。您的這個描述是錯誤的。對比其他朝代,明朝太監並非最猖狂,最變態。就從您舉的“漢唐太監”例子來說,東漢太監在撇開皇帝的情況下,連續殺了兩任大將軍(竇武和何進),唐朝太監殺了唐憲宗和唐敬宗兩個皇帝,擅自扶立七個皇帝。
和他們比,明朝太監算啥呢?你舉這幾個人,之所以能夠一度飛揚跋扈,完全是憑藉皇帝的信任。一旦失去皇帝信任,他們就是個兔子。所以皇帝一翻臉,劉瑾被剮了三千多刀,魏忠賢嚇得趕緊自己上吊,一點反抗的膽子都沒有,猖狂個啥?他們也沒有對皇帝造成任何危害。
其次,皇帝重用太監,這個歷朝歷代都有,並非只有明朝。因為皇帝長期深處深宮,他周圍全是太監,他的心腹也主要是太監,自然要依靠太監來駕馭群臣,掌握內外情報,乃至代替自己行使權力。只不過,這個權力的授予有個度。如果權力給的過多,讓太監尾大不掉,就會反過來威脅皇帝。這一點,明朝皇帝們做的是很不錯的了。
從本身朝廷制度來說,明朝因為建立了內閣-六部-監察體系,所謂三權分立,很多時候即使皇帝不怎麼幹活,朝廷也能正常運作,這其實部分實現了皇帝的邊緣化,也加強了文官集團和皇帝對抗的能力。這種情況下,皇帝有時候為了和群臣抗爭,也只有透過利用錦衣衛和宦官來擴張自己的影響力了。當然,錦衣衛也好,宦官也好,都是皇帝的奴才,他們是不可能脫離皇帝去囂張的。
-
6 # 獸獸愛蛋蛋
這是一個權利選擇的問題。
首先明朝的皇帝,除了朱元璋,朱棣,朱厚熜等幾位皇帝能夠自己一個人玩轉權利遊戲外,其他的皇帝都不具備這個能力,而文官集團勢力龐大,為了對付文官集團,協助自己管理帝國,大多數皇帝選擇重用太監來制衡文官集團。
其次,太監比較聽話,而且是自己的身邊人,比起大臣來說要好控制,是一顆好用的棋子。
-
7 # 倪說歷史
明朝皇帝重用太監,是有多方面原因,也有其歷史必然的。
明太祖朱元璋鑑於漢、唐宦官專權之禍,曾嚴厲禁止宦官干政。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後,開始信任宦官,不僅給以出使、專征、監軍之權,而且設立“東廠”特務機構,由親信宦官掌管,由此開了宦官干政之端。明成祖時,開始對宦官委以出使、監軍等大權,又由太監掌管東廠特務機構。明英宗以後,宦官逐漸控制了朝權。其中司禮監宦官掌奏章機要,代皇帝用紅筆批寫奏章,稱"批紅"。史稱:"內閣之票擬,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於是,先後出現了明英宗時的王振、明憲宗時的汪直以及明武宗時的劉瑾等諸多弄權太監,其中又以劉瑾氣焰最為薰天。正德時,特務組織廠、衛合勢,人民深受其害。宦官在專權的同時,還大肆貪汙受賄,蒐括民財。
總體來說,明朝皇帝重用太監,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其一,皇權最大的威脅來自於男性,既有官員,也有宗室,但顯然不包括沒有生殖能力、無法繁衍後代的宦官。在這種情況下,皇帝自然會依賴和信任太監。
其二,太監是皇帝的貼身之人。由於後宮女子眾多,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皇帝只能啟用太監。由於生活方面的交往,自然會有適合皇帝心意的太監掌握重要權力。
其三,明代的文官集團黨爭不斷,難以讓皇帝放心。明朝自宣德以後,吏治漸趨腐敗,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激烈的鬥爭。明英宗(朱祁鎮)即位初,太后委政內閣,出現了明朝內閣的"票擬"制度。從此,為爭奪大學士,特別是首輔之職,官僚之間展開激烈的爭鬥。明武宗死後,明世宗(朱厚熜)在尊生父興獻王為帝的問題上,與以首輔楊廷和為首的官員發生衝突。即所"大禮議"之爭。以後,張璁、夏言和嚴嵩等先後為首輔,鬥爭更加激烈。嚴嵩當政時期,政治極為黑暗。隆慶以後,徐階、高拱和張居正互相鬥爭,先後入為首輔。
當然,明代太監的名聲不太好,除了自身的原因,也由於記錄都是由文人承擔的,他們不管從哪個方面,都不太可能把太監往好裡寫。
-
8 # 老四劇說歷史
太監一般出身不好,沒有接受教育,連字都不識得幾個,雖然歷史有那麼一些有才華的太監,但畢竟是絕少數,再加上太監本是殘疾人,心理上也比較陰暗,重用這樣的人肯定會給朝廷帶來不良影響。然而大多數皇帝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應當知道過度使用太監處理朝政,肯定會產生很惡劣的後果,但為什麼很多皇帝都還是信任太監呢?
1.皇帝自小都是太監服侍的,自然和太監的感情更好些。
2.太監和大臣大多數情況下是對立的,皇帝要和大臣作對,當然就需要扶持太監了。有些皇帝繼位時年紀較小,朝中大權被權臣所掌握,但皇帝終究會長大,於是衝突就來了,皇帝最常見的作法就是扶持太監勢力,與朝中大臣對抗
3.太監是無根之人,且身份地位低下,如果造反的話是不可能得到支援的。太監不管權力有多大,朝廷跟皇帝始終是一個姓,相反,如果大臣權力太大,就有可能造反,朝廷會改名換姓。所以皇帝寧願把大權交給太監,也不會交給那幫大臣。
4.皇帝奪回太監的權力相對容易。太監這個群體對皇帝的依賴性太強,皇帝給太監大權,一旦有變故,皇帝想收回太監的大權是很容易的,有時甚至一句話就能搞定。你看正德是怎麼剷除劉謹的,就是一句話搞定,崇禎除掉魏忠賢也不算太費力。
-
9 # 殘夢意難平
重用宦官並不是明朝專利,強大如漢唐都有。明朝宦官之所以能成事,最大因素是因為朱元璋。
立國之初朱元璋就意識到宦官的危害,並且下達了宦官不得干政的祖訓。但他把能幫助皇帝分擔政務的丞相撤銷了,那麼一大堆事情總得有人幹。老朱身體棒棒噠無所謂,後來的人一懶就不行了。
其次是因為明朝大臣喜歡拉幫結派,總喜歡頂撞皇帝博取直名。皇帝一看大臣不可靠還是宦官聽話,所以太監掌權就順理成章了。
-
10 # 阿帥話文史
在中國歷史上,宦官干政的事情各個朝代偶有發生,尤其以漢朝和明朝為盛。如果說漢朝末期的“十常侍之亂”是歷史的偶然事件,那麼明朝的宦官亂政則幾乎貫穿了整個明朝,尤其是劉瑾、王振、魏忠賢之流,更是臭名昭著。
但是也並非如題主所言,明朝的宦官除了舉例的幾人,也還有頗具盛名的人物,比如鄭和,以及鄭和的副官王景弘。傳說,鄭和七下西洋除了將大明王朝的威望遠播海外,還有個秘密任務,那就是尋找不知所蹤的建文帝朱允炆。
以免離題,先讓我們回到太監這個主題上來。實際上在東漢之前,並非所有宦官都是閹人(受宮刑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太監。秦朝和西漢以後,受宮刑的人逐漸多了起來,東漢朝廷為了避免嫪毐穢亂後宮的事情再度發生,宦官開始一律啟用太監。
啟用太監擔任宦官,管理後宮的飲食起居也就罷了,明朝皇帝為什麼還重用太監?
太監無後人是自私的動物,但是唯有對子女可以做到無私奉獻。所以重用太監可以減少權臣因為為子女鋪路而冒風險亂政的可能性。此外,因為太監無後,即便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在他們死後也無法將權力繼承給後代,這樣一來權力自然又回到了皇帝手中。
在阿帥看來,太監無後正是他們被重用的最根本原因。
分散權力歷史上很多朝代的滅亡都是源自朝廷中大臣的權力過大,甚至大過皇權。明太祖朱元璋顯然是吸取了這個教訓,他一建立大明王朝,便廢除了宰相制度,這樣一來就免除了權力落入宰相之手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他一直都小心地控制著大臣們的權力,組建錦衣衛監視大臣們,甚至不惜利用太監來打壓群臣,分散他們的權力。
分擔工作我們都知道朱元璋是窮人家出生,他本身是非常勤勉的,在他廢除宰相制度之後,一直都是自己勤勤懇懇地批閱奏章。但是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老朱的後代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主,哪一個受得了整日批閱奏章的苦悶。
事實上,在明朝之前,宦官都是被剝奪了識文斷字的權利的。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不少皇帝為了偷懶,將批閱奏章的任務都派分給了自己信任的太監。這樣一來,太監識字就成了必要的前提條件。而識字後的太監被委以重任,替皇帝分擔工作。
報恩因素朱元璋百年之後,沒有將帝位繼承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將帝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建文帝上任後開始採取削藩政策,引發各路藩王的不滿,本就憋著一口氣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進軍南京,成功奪取政權。據說在這次奪取政權的過程中,宦官給予了不小的幫助。在奪取政權成功之後,燕王朱棣才將宦官作為自己的心腹。
總結綜合以上分析來看,明朝皇帝重用太監的原因不外乎太監無後,長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之可能性低;以太監來分散群臣的權力;用太監來分擔皇帝自身的工作重擔;太監在皇帝奪取政權時有功被視為心腹。其實不管因為什麼原因,終究是皇帝想要自己的家族長久享用至高無上的權力,綜合考慮後才選擇重用沒有後代的太監。
-
11 # 靜夜思160519196
朱元璋築鐵碑“內臣不得干政”,但是他沒想到,四子朱棣造反成功後,打破了他立下的規矩。朱棣在還是王爺的時候就親近太監,稱帝后更是親近,特別是錦衣衛指揮使造反後,他更是對太監信任有加,大加重用。自他以後,明朝皇帝都把太監看成自己人,給予很大的權利,讓他們來對付朝中大臣。不過,由於明朝的特殊政治體系,身為家奴的太監無論權利再大都不會威脅到皇權,因為他的一切都是皇權賜予的,要收回只是皇帝一念之間的事情。明朝那些太監的死說是他們咎由自取不如說是他們觸及到了某些底線,讓皇帝不得不把他們推出來殺掉,以此來緩和於大臣之間的關係。
-
12 # 均是天涯淪落人
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後讓皇權得到了高度的集中,宰相的作用是為皇帝分擔工作壓力朱元璋的這一舉動雖然加上了皇權可是也加重了自己得工作負擔,他雖然是天下至高無上的皇帝可是卻依舊是一個普通的人,個人的精力也會有不足的時候,在這樣的環境下他能做的便是尋找合適的人來幫助自己分擔相應的壓力,宦官作為皇家的僕人除了皇帝他們無依無靠,這樣的人才可以保證他們對皇帝的忠心耿耿,朱元璋為了限制宦官的權利也為其制定了相應的制度來限制他們的行為,朱元璋嚴厲的懲罰手段讓所有人的不寒而慄,眾人面對這樣嚴厲的懲罰自然不願意冒著風險和朱元璋對著幹,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朝的後期皇帝個人能力的改變對於權利的管控不嚴導致了皇權的旁落,這個時候宦官雖然可以掌權但是他們的權利依舊來源於皇上,因此他們對於皇帝依舊是忠心耿耿的。
-
13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其實不止是明朝,歷史上其他王朝也無法避免宦官之禍。既有秦朝的趙高作亂,也有東漢時代的“十常侍”作亂。
中唐以後,宦官甚至掌握了指揮"神策軍″的權力,更是囂張到架空皇帝為所欲為的地步!
相較之下,儘管明朝也有王振、劉謹、魏忠賢這樣的宦官作惡,但好在皇帝權柄未失,因此明朝的宦官只能成為皇帝,監視群臣的工具,或者說是看家護院的走狗。
封建時代的皇帝號稱“天子”,儘管高據“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地位,但卻也會有高處不勝寒的孤獨感。
明代皇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以外,多半自幼生長在深宮大院。
他們平時能夠接觸到的除了宮女,也就是太監了。
尤其是太監,他們既是服侍皇子的僕役,又是唯一可以陪伴皇子的玩伴。
所以,皇子便會自然不自然地對太監產生好感,甚至產生依賴感。
當這些皇子成為皇帝之後,當然會親近和寵信,這些被他們視為“體己人”的太監了。第一個寵信太監的是明英宗,而明英宗寵信王振便是因此而來的。
其他的明朝皇帝也差不多,他們既把太監視為聽話的家奴,又把他們視為可供利用的工具。
嘉靖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就是憑藉內閣“票擬”和司禮監宦官奉命“批紅”掌握權力的!
在寵信太監的明朝皇帝中,也許明熹宗是個例外——天啟皇帝朱由校既荒唐又平庸,無心治國卻有心享樂,因此才會利用魏忠賢壓制文官集團的不滿,而這也是魏忠賢能夠得寵的原因。
可見,明朝皇帝寵信太監,既是為了壓制文官集團,也是為了利用太監掌握廠衛特務機構監視朝廷大臣!
其實,明朝皇帝之所以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就是因為皇帝不信任大臣,害怕大臣圖謀不軌!
也許在皇帝看來,太監沒有家庭羈絆,他們擁有的一切都是在皇帝的庇護下獲得的,只有太監與皇帝的利益才是一致的!
而且太監只能忠於皇帝,因為如果失去了皇帝的庇護他們就什麼都沒有了。
此外,由於明朝特殊的制度設計使得文官集團具有特殊地位,有時候甚至連皇帝也不得不顧忌他們。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讓宦官掌握了一些權力,他們也沒有可能架空皇帝,更無法擺脫皇帝的控制。
而這也是為何劉謹、魏忠賢得勢時可以權傾天下,但失勢時卻在一瞬間便垮臺了的原因。
總之:無論是明朝皇帝,還是其他王朝的皇帝都曾經利用過太監,只是程度不同。相比秦二世胡亥寵信趙高卻遭到反噬,唐代皇帝讓太監掌握兵權卻被架空,明朝的皇帝也算是既能利用太監又能控制太監了。
-
14 # 行者
其實明朝一開始,也是禁止重用太監的,那為什麼後來太監權力越來越大了呢?
明朝皇帝們可不是傻子,他們這麼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明朝太監雖然囂張跋扈,貪汙弄權,但是並不具備漢唐太監那樣能左右皇帝繼承的能力。今天我們就從如下七點來聊聊明朝喜歡重用太監的原因。
1.皇帝對特務機關的不信任
首先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就是對臣民不信任,於是成立了錦衣衛,專門監視臣民,一時之間風聲鶴唳。
然而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時候,他對南京的那幫人不信任,認為那幫人是“建文舊臣”,於是成立了專門監視錦衣衛的東廠。
到了明憲宗的時候,他覺得東廠也不靠譜,依靠汪直成立西廠,監視東廠。畢竟皇帝接觸最多的是太監,太監要比大臣更加可靠。
2.用太監來製造恐怖
封建君主往往喜歡製造恐懼來讓群臣跟百姓屈服。
比如明太祖喜歡用嚴刑酷法讓群臣屈服,甚至讓臣民活得戰戰慄慄的。
而提督東廠的太監剛好適合製造恐怖,比如劉瑾、魏忠賢大肆屠殺大臣。他們的權力是皇帝賦予的,很多情況也是皇帝所受益的。
3.用來制約文臣權力
明朝雖然廢除了丞相制度,但是仍然有權力鬥爭。
沒有了丞相,內閣大臣往往成為權臣。那用誰來制約這幫文臣呢?太監無疑是最好用的。比如天啟皇帝時期,他就利用魏忠賢清除尾大不掉的東林黨,讓天啟掌握住了權力。
說到底太監也是皇帝的棋子。
4.為皇帝做些不光彩的活
皇帝有很多事情不方便親自出馬,畢竟那些不是正大光明的事情。
可太監不一樣,他們畢竟是不完整的人,內心比較扭曲,所以做事手段毒辣,沒有底線,不考慮後果。他們為皇帝做一些骯髒的事情再合適不過。
一旦出了問題,皇帝就全部推給太監。對於皇帝來說,殺一個太監也沒有什麼可惜的。比如萬曆皇帝貪財,所以派遣太監到民間收礦產稅。畢竟很多太監伴隨著皇帝長大,皇帝對太監比較熟悉,所以把太監派到軍隊進行監軍或者一些不方便自己出面的活。
5.政治結構造成的問題
明朝廢除了宰相制度,把所有的權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因此皇帝的權力得不到制約。
皇帝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對此明成祖成立了內閣。內閣往往也會形成權力集中。而明朝出現很多罷工的皇帝,以嘉靖、萬曆為代表,從未形成倚重皇權的太監從而能夠掌握大權。更何況錦衣衛、東廠、西廠這些特務機構的存在本身就是權力不受制約的結果。
6.明成祖、明宣宗打破制約
明成祖本人就喜歡重用太監,比如鄭和。
明成祖在奪權的過程中,因為得到南京城的太監彙報說都城空虛,方才南下偷襲。為了感謝太監,這才破壞了朱元璋的明文規定。
原本太監不允許學習文化,到了宣宗朱瞻基的時候不僅讓太監學習文化,甚至還成立太監學習文化的地方。
俗話說不怕流氓會武術,就怕流氓有文化。因此把整人、構陷、清除異己發揮到了極限。
7.太監無後
人是自私的,很多人都會考慮子女的事情。
皇帝重用太監不會形成以子女為代表的權臣世襲的情況。這樣避免了官僚世襲,從而尾大不掉對皇權產生威脅。
綜上所述,明朝雖然重用宦官,但是最終大權還是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的。宦官表面上看著權力大,但終究不過是皇帝的棋子罷了。
-
15 # 閆廣鑫
因為中書省被朱元璋幹掉了,所以大量的政府決策、審議的工作都落到了皇帝一個人的頭上。
一開始朱元璋和朱棣兩個人精力旺盛,所以還可以頂住這麼繁重的工作量。後來的皇帝也確實那個啥,就扛不住了,於是設立了內閣,而文官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決策機構,就會對皇權進行削弱,皇權必然進行反擊。
於是設立司禮監,對內閣權力進行對抗,本質上明朝皇帝重用太監,其實就是培養屬於聽命於自己的戰士,然後去對抗文官集團。
政治遊戲是複雜的……
-
16 # 淵默殘痕
一個人的精力和能力涉及到空間和時間是有限的。姓朱的皇帝搶走了太多權力,然而他一個人又管理不了整個天下,卻又不想將權力下放到讀書人手中,於是學豢養一種叫太監的“家奴”,幫助他們幹事。
-
17 # 三點水的tao哥
其實,這個罪魁禍首的開頭是明成祖朱棣。朱棣既帝位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進行了大量的充滿血腥的屠殺活動。
由於明成祖是從他侄子手裡奪得的皇位,他怕大臣們不服他,便特別信任身邊的宦官個。這樣一來,宦官的權力也就越來越大。到了明宣宗的時候,連皇帝批閱奏章也交給了宦官代筆,宦官的權力更大了。
為什麼,明朝皇帝會這麼重要宦官。明朝沒有丞相,他們是內閣制,如果皇帝不夠勤奮的話,你的權力就會被分走。可是除了朱元璋是個勞模外,剩下的皇帝們都比較會偷懶。
可是,皇帝也不會讓內閣的權力增大,所以,就選用了更容易掌控的宦官來替自己幹活,而且宦官不可能稱帝,且他們的生死大權都在皇帝手中,所以,明朝大部分皇帝都選著了用宦官這個發碼來保護他的權力不被內閣所分享。
縱觀明朝歷史,其中最讓人咬牙切齒的當屬王振。
這個王振年輕時讀過一點書,參加過幾次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後因犯法被充軍,聽說皇宮招太監,就自願當太監,從而充免了罪罰。
宮裡的太監大都不識字,王振變很吃香。後來,明宣宗派他教太子朱祁鎮讀書。
宣宗卒時,朱祁鎮才九歲。由於王振不僅一直是侍奉他的太監,而且善於迎合朱祁鎮的心理,深受朱祁鎮的賞識。在朱祁鎮既位不久,王振就當上了司禮監太監,幫助明英宗批閱奏章。
明英宗年少好玩,根本就不問國事,王振就趁機掌握了軍政大權。文武百官誰敢頂撞王振,不是被撤職,就是充軍發配。許多王公貴族都討好王振,稱呼他“翁父”,可以說他的權力真的是頂天了。
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攻擊明朝邊境,大同被攻陷。由於大同離王振的老家蔚州不遠,王振在那裡有大批田產,他怕自己財產受到損失,就竭力主張英宗帶兵親征。
明英宗是個沒主見的人,王振怎麼說,他就怎麼做,不管身邊大臣如何勸諫,就冒冒失失的帶著50萬大軍出征了。
隨知,明過幾天,明軍的前鋒在大同城邊被打得全軍覆沒了,各路明軍都紛紛退了回來。退到了土木堡這個地方。土木堡雖然名字有個堡字,其實什麼也沒有。
在當時,有人勸英宗趁天還沒黑,進了懷來城在休息,即使有敵來犯,也可以堅守。可是,王振卻想著落在後面裝運他家產的幾千輛車子,硬是要大軍在土木堡停了下來。
後面的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明英宗被俘,明軍死傷10萬,文武百官亦死傷50多人。王振被禁軍將領樊忠一錘砸死。
可是,後來明朝的歷代皇帝依然沒有吸取教訓,對宦官依然重要,王振死後,又相繼出現了劉瑾、魏忠賢等人。
-
18 # 青春生活wdns
整個朱明王朝貫穿著各種特務機構,從朱元璋設立的錦衣衛在發展到最後的東西廠,還有內廠,這些都與明朝的政治體制有關,朱元璋廢宰相後設立大學士,在朱棣時期完善發展壯大,內閣的誕生將皇帝的一部分權利分了出去,帝王強勢內閣就是個秘書處,帝王軟弱內閣就是一個制衡皇帝的一個主要機構,就這樣經過幾代發展,後世繼位的皇帝發現以內閣為中心的文官集團已經將他的權利劃分去了一大塊,為了制約文官權利膨脹,平衡朝堂勢力,太監這個群體就落入了皇帝眼裡,首先太監無後,權利再大,老了以後啥都就沒有了,用起來沒後顧之憂,其次就是從小伴隨皇帝,與皇帝天生親近,帝王將太監推出來與文官打擂臺,自己居中調停,一個掌握皇帝的批紅權利,一個掌握通政使司,從而使各方權力保持微妙的平衡。
-
19 # 弈語
明代皇帝為什麼重用太監?只要看看明代歷史你就能明白了,雖說明代是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太監帝國,但你會發現明代的太監看似權力很大,但只要皇帝一個不高興,分分鐘可以讓原本權勢滔天的太監捲鋪蓋走人。
那麼為何明代的太監無法威脅皇權呢?原因在於明代的權宦沒有兵權,明代太監終其一生的奮鬥目標只有兩個—司禮監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前者是代皇帝硃批的,後者則是是管印的,在硃批好的檔案上蓋印,發回內閣施行。
所以說當皇帝怠政,且皇帝本人不信任內閣之時,作為司禮監話事人的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就可以作威作福,比如明代後期有名的魏忠賢,九千歲大人。但只要皇帝一個不高興,收回原本屬於自己的權利,那麼這些權宦基本就涼了,比如崇禎帝一上臺就輕易搞定了原本權勢滔天的魏忠賢。一句話,明代宦官的權利本就來自皇帝,是皇權的延伸,帝王的白手套。
然後就衍生了另一個問題,為何明代皇帝要重用太監呢?與士大夫一起共治天下不好嗎?趙宋不就是這麼過來的嗎?你朱明為何要搞這麼一套?
其實原本明太祖朱元璋是嚴禁太監干預朝政的,甚至搞了塊鐵牌三令五申不許宦官干政。但隨著建文帝上臺之後,這小夥沒事幹,喜歡削叔叔玩,一個不小心,就把江山搞丟了。後續上臺的明太宗朱棣又是個暴脾氣,他總覺得建文一朝計程車大夫不配合他,為了控制江山,於是就安插宦官進入重要部門,就這樣,開了一個好頭。
內臣(宦官)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
隨後明代的帝王更是放飛自我,由於太祖將丞相一職給廢除了,搞得皇帝工作量特別的大。為了讓自己抽出時間搞自己的藝術創作,這些不肖子孫就把目光投向了宦官,希望這些內官能夠自己排憂解難。
隨後,你的蛐蛐皇帝朱瞻基設立內書堂,安排大學士給宦官教書。就這樣,這些宦官有了晉升之路,當教育與自身仕途掛鉤之後,這些太監的學習熱情極度高漲。就這樣,明代中後期出現了一大批“士宦”,他們雖然還是皇帝的內官,但大多與士大夫比較親近,在皇權和士大夫之間小心徘徊,努力保持平衡。
自宣德年間建立,始命大學士陳山教授之,後以詞臣任之。凡奉旨收入官人,選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撥內書堂讀書
朱元璋也許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在這為後續子孫操碎了心,但這群不孝子孫居然屢屢違背自己的祖訓。但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此一時彼一時,王朝本就有自己的週期性規律,一旦官僚結黨,形成大規模的土地兼併,這個王朝也就離末日不遠了。
由於明代以文御武,武將地位本就不高,加上藩王被圈養起來,也沒啥政治資本,為了能和這些本就控制科舉的文官們進行對抗,明代帝王不得不選擇宦官,也只能選擇宦官。
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宦官無根之人,本就依附於皇權,只要帝王掌握兵權,完全可以讓宦官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幹的事情。加上宦官很多都是從窮苦人家出來的,這些人天生就與大官僚階層處於階級對立,皇帝用他們,自然能獲得很高回報。
總得來說,封建帝王看似權力很大,是天下之主。但他們也需與手下人進行合作,那些既得利益者需要皇帝這個身份,皇帝也需要既得利益者的支援,所以在雙方反覆對抗的情況下,帝王急需一些能幹髒活累活的新一股勢力,那麼,原本就和他們朝夕相處的宦官成為明代帝王最好用的武器。
-
20 # 破乞
太監是中國帝制時代最不幸的一群人。被閹割本身就是一種酷刑,遭受這種生理上的殘害以後,好不容易混出頭來想要乾點事,還被文人們拼命醜化抹黑。連底層民眾往往也難以理解他們,樂得參與這種醜化抹黑的活動,透過鄙視太監來獲得心理上的優越感。
太監製度是一種非常黑暗和沒有人性的制度。這一點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從這一點推不出來太監是一群黑暗和沒有人性的人。這一點同樣也是非常清楚的。太監是太監製度的受害者,就好像奴隸是奴隸制度的受害者一樣。我們不能因為抨擊奴隸制度黑暗而連帶著把奴隸的人格也鄙視一番。
要成為太監必須先經過閹割。這個程式保證了太監一定是來自於中國社會的最底層,而且沒有辦法世襲。但凡生活能勉強過得去的家庭,都不會把自己的孩子閹割了送進宮裡當太監。雖然太監可能獲得一些權勢地位,但只要有的選,大家肯定還是送孩子去讀書走科舉道路考取功名更合算,考不上也還有別的出路。只有窮到需要賣兒賣女的家庭,才會把孩子送去當太監。而如果一個窮人家的孩子當了太監以後飛黃騰達,把整個家庭帶了起來,他的家裡也就不會再願意送孩子去當太監了。
這就造成一種局面:官僚權貴集團始終沒有辦法徹底切斷皇帝與中國社會最底層的聯絡。
太監的這種地位,在一個王朝建立的初期是不重要的。因為官僚集團負責向皇帝提供資訊。建國初期的時候官僚系統比較清廉高效,而且很大部分也來自於社會底層,他們就可以很好向皇帝反饋來自社會各階層的各種問題,幫助皇帝作出決策,然後負責執行。
這個機制如果正常執行,那麼太監在政治體系中就是沒有位置的,只能幫皇帝伺候后妃,保證皇室血脈的純潔性就可以了。
但隨著官僚集團的腐化,官僚系統就逐漸的不能公正反映社會各階層的利益訴求了,而是隻反映跟他們一夥兒的大地主大資本家的利益訴求,向皇帝隱瞞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狀態和自己的種種貪汙腐化活動。
這種格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瞞上欺下”,對上隱瞞資訊,對下按照自己到了利益來執行中央政策、行使政府權力。這個時候政府機構的執行就失靈了,皇帝也失去了對官僚體系的控制。他不知道他所統治的帝國老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也不知道他的命令被執行的如何。時間長了之後,皇帝也會發現,這裡面問題很多。
比如明憲宗朱見深用太監汪直,最開始就是因為京城鬧妖怪,搞得皇宮裡面也人心惶惶,所以才派汪直喬裝打扮出去打聽訊息。萬曆十二年,山西五臺一帶多有礦賊,嘯聚劫掠,官員們就一直捂著不報告皇帝。萬曆皇帝因為派人到五臺山進香,才得知訊息。
這種小道訊息不斷被印證之後,皇帝就會對官僚集團失去信心,而試圖開闢新的渠道來發現問題。而最容易開闢的新渠道就是太監。
等官僚集團腐敗到一定程度以後,太監的作用就會顯得越來越重要。太監可以向皇帝反應社會底層的真實情況,甚至向皇帝提出有利於社會底層人民的改革建議。因為他們就來自這個階層。
在這方面,皇帝和太監比較容易取得一致。皇帝是希望國家的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的。他們也知道,必須要讓老百姓活的下去,皇位才能穩當,他的子子孫孫們才能接著做皇帝。反之,老百姓活不下去,就要造反。國家滅亡了,皇帝的存活率很低,皇帝自己那一家人大部分都會被殺。所以皇帝治理好國家的動力和壓力都特別足。
而且,掌握治理中華帝國的最高權力,是一件極有成就感的事情,比全天下任何事情都要吸引人。不用人催,皇帝自己就知道天天拼命幹活,努力想把國家治理好。至於物質上的享受,或者貪戀女色之類的事情,享用過度了自然就會興趣索然。站在皇帝的位置上,這些都是想要多少有多少,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跟行使皇權處理軍國大事比起來誘惑力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絕大部分皇帝都會努力想要治理好國家,相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這是皇帝制度的基本設計邏輯決定的。但官僚集團作為皇權的代理人,他們的想法就跟皇帝不一樣。
官員們的位置不如皇帝那麼穩當,隨時可能在政治鬥爭所失勢,官位也不能傳給子孫,而且自己又不是最終決策人,很多事情也是執行命令,缺乏主動性和成就感,國家滅亡了自己未必遭殃,說不定換個皇帝也還能夠繼續當官……所有這些因素加起來,官員們為國家考慮的動力和壓力都比皇帝小了很多。他們就會很自然的在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進行選擇:自己貪一點,貪的全都歸自己,而給國家造成的損失基本不用由自己來承擔;自己努力一點,給國家和人民的好處也不歸自己,不歸自己的兒孫。官員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聯度,跟皇帝和國家人民的利益關聯度比起來,就要差很多。
所以,在帝國制度下,官僚集團日漸腐化墮落,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他們越腐敗,跟皇權的衝突也就會越嚴重。這跟民主精神沒關係。明朝的文官越到後面跟皇權抗爭的越厲害,不是說他們有民主精神,只能說明他們越來越腐敗,從皇權的代理人變成了自己這個貪腐權貴階層的代理人,所以跟皇權才會從合作走向對抗。
朱明皇權,是農民革命的勝利成果。在朱元璋時代,它就是代表農民階級利益的,說它是農民專政也可以。皇帝制度這個東西,就是古代社會的一種政治制度設計。在這種制度設計下,國家政權代表哪個階級、哪個階層的利益,要看情況,不是一定的。不僅不同的朝代不一樣,同一個朝代的不同時期也會發生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官僚集團不斷腐化,官僚地主和官僚資產階級就逐步的篡奪了農民起義的勝利成果,把它變成了權貴階層統治農民等普通老百姓的工具。
這個變化的過程,我們可以用“糧長”這個職位的變遷來觀察。
“糧長”就是農村地區負責給官府繳納糧食的人。這個人的主要責任就是把他那一片地區的農民應該繳納的糧食收起來,交給官府。這個位置沒有特別的權力可以支撐他去強制從農民手裡收糧,收不起來的糧食就得糧長自己補上。所以這不是一個好位置。在明朝開國初年的時候,糧長一般都由村裡的地主富戶輪流擔任。這就表明,繳納糧食的責任主要落在了地主富戶頭上。這種制度安排符合普通農民的利益,體現了農民階級掌權的特點。
在皇帝一心為國家整體利益考慮情況下,已經腐化變質了的官僚集團,要讓皇權服從自己的利益,就必須要切斷皇帝跟底層人民的聯絡。他們向皇帝提供的資訊,就是經過層層篩選、嚴重扭曲的;他們對皇帝的命令,就是故意曲解,往歪了執行。
皇帝察覺了這一情況之後,首先會想辦法整頓官僚集團。如果官僚集團整體已經腐朽,在皇帝能看得到的官員範圍內,已經找不出合適的人選了。那麼,他很自然的就會轉向讓太監來給他提供資訊和參與決策,並監督甚至整肅官僚集團。
也就是說,皇帝在正常的政府體系之外,增加了由太監控制的資訊反饋體系和監督體系。
由於太監數量有限、能力也有限,所以執行最終還是隻能交給官僚集團去做,不可能完全取代官僚集團。但是在極端情況下,太監也可能負責部分實際執行工作,比如萬曆皇帝和天啟皇帝就派出太監直接徵收商稅和海關稅。
所以,太監干政,是正常的官僚體系運轉失靈的結果,而不是原因。太監不是亂政,而是對已經腐敗墮落的官僚體系進行補救。由於太監不能世襲,而且全都來自社會最底層,他們也就很容易跟皇權結合,對貪腐集團進行鎮壓。太監主政,特別是明朝的幾個太監執政,都是站在了底層人民的立場對腐敗的官僚集團進行整肅。
文官們總結的明朝四大“權閹”,王振打擊楊榮貪汙和殺掉楊士奇的兒子,汪直整死楊曄清查驛站並代表明憲宗巡視各地,劉瑾進行全國土地清丈和將貪腐官員罰米輸邊,魏忠賢整肅東林黨和打擊吳養春家族霸佔黃山木材,都是在整頓吏治、打擊豪強。
劉瑾當權的時候,太監內部就把他稱之為“小太祖”,也就是小朱元璋。魏忠賢當權的時候,在打擊貪官豪強方面,下手也相當重,很多人進了監獄就沒活著出來。文官集團天天嚷嚷著要“恢復祖制”,其實就是打個幌子賣私貨,比如不準增加商稅、加強海禁之類的。真正實打實的照著朱元璋立國精神辦事的,就是劉瑾、魏忠賢這些太監。
朱元璋立國精神的核心是以嚴刑峻法維持官僚集團的廉潔高效,其它的都是細枝末節。比如海禁,那就是出於治安考慮的權宜之計,到了朱棣時代鄭和好幾萬人的船隊就開到西洋做生意去了;低商稅稅率是為了扶持被戰爭打擊的商業,恢復經濟繁榮,真要到了商業大繁榮的明朝後期,換了朱元璋上他也肯定願意多收商稅而減少農業負擔。
這些太監之所以能夠秉承朱元璋的立國精神,就是因為他們跟朱元璋來自同一個階層。他們知道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也知道這種艱辛是誰造成的,所以對貪官豪強下手特別重。這跟朱元璋是一樣的。朱元璋就是被元朝的底層官吏整的全家死絕,自己當和尚討飯,所以當了皇帝以後對待貪汙腐敗,那叫一個兇殘。
朱元璋的子孫們當了皇帝,雖然知道老祖宗是農民造反起家的,對農民還是很有感情,但畢竟生長於深宮之中,又被儒家思想洗過腦,對社會的真實情況不瞭解,很多想法就難免脫離實際,容易被官僚集團操控矇蔽。
這個時候,太監就能為皇帝提供通向社會底層的資訊渠道和政治支援。
從這個角度來說,太監並不只是皇帝的家奴。他們是有自己獨立的階級立場和政治意識的。皇帝利用太監來監督文官集團,太監也會利用皇權來踐行自己的政治路線。當太監和皇權密切結合的時候,類似於朱元璋時代的那種農民專政的局面就會再次迴歸。
這個時候,已經淪為官僚地主和官僚資本利益代表計程車大夫們就會驚呼“太監亂政”了。
其實這不是亂政,這只是代表了皇權嚮明朝立國精神的迴歸。
算下來,明朝四個最有名的大太監,有三個都是人生閱歷比較豐富的中老年太監,跟他們搭檔的也都是二十歲以下的少年皇帝。他們都在皇帝登基以前,長時間的陪伴著他長大。
他們應該不僅僅是少年皇帝的工具那麼簡單,而是以自己的閱歷去影響甚至塑造了皇帝的人生觀世界觀,讓皇帝能夠在理學士大夫的重重包圍之中,知道外面世界的一些真相,特別是底層人民生活和官僚腐敗的真實情況。
這種歷經生活滄桑的中老年太監,跟有理想有幹勁的少年皇帝相結合,那就是天雷勾動地火,肯定會幹出一些驚天動地的事情出來,在歷史上留下印跡。這就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大太監王振專權、劉瑾專權和魏忠賢專權。
這幾個專權的太監,最後下場都不好。對此他們應該是有思想準備的。歷史上的太監專權,大部分最後都被文官整的很慘。這點歷史常識他們應該是知道的。
太監專權,就是在文官治國這一套正統體制失靈的情況下,皇帝為了治理好國家而不得不採取的非常之舉。
太監當中也會有貪汙腐敗,但由於存在閹割機制,他們的貪慾和腐敗的官僚群體比起來要差得多。太監的晉升機制,也很少會受血緣關係的影響。因此即使到了王朝的末期,太監集團也不會像官僚集團那樣徹底壞透掉,總還是有一些人物,在盡力支撐大局。
回覆列表
明朝為什麼重用太監,這個還要從明宣宗朱瞻基說起。
眾所周知,太監大多是從小入宮侍候人的,而且也沒什麼文化,但朱瞻基做了皇帝之後,卻開展了一場對太監的掃盲運動。為什麼朱瞻基會這樣做,因為累!太累了!朱瞻基當上皇帝以後,每天日理萬機,處理奏章,就是鐵人,也受不了如此大的工作量,一點業餘時間也沒有,日子久了實在是忍不下去了。
於是朱瞻基決定發揮內閣大臣的工作積極性,底下呈上的奏章先彙集內閣,內閣拿出處理意見叫“票擬”,再呈給皇帝“批紅”。明朝有一個叫司理監的機構,裡面全部都是皇帝身邊的信任的太監,這其中一些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太監就成了皇帝的秘書。奏摺的票擬權在內閣大臣手中,批紅權在皇帝手中,這些司禮監的宦官們,經過的系統的教育,肚子裡也有了墨水,在皇帝的授意下,開始幫助皇帝行使批紅的權力。這一制度賦予了司禮監過大的權力,好在宣宗皇帝監管嚴格,才沒有出現什麼亂子。到了明朝中後期,許多皇帝為了方便(偷懶),常常令身邊的司禮監太監按照自己的意思寫批紅,甚至,發展到後期直接讓對方全程負責。
還有一個原因,在皇帝眼中,朝廷的文官很多時候都是靠不住的,畢竟不在一個屋簷下,而且這些文官都是精英,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和皇帝作對,私下還會議論皇帝的是非,因此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們往往並不怎麼喜歡他們,因此太監成了皇帝最青睞的人。太監們也成為皇帝用來制衡龐大文官團體的利器。
因為皇帝的逐漸懶政,另一方面也為了能夠制約大巨,才有了太監逐漸被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