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松嫩隱士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孟子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繼承孔子的思想,主張‘’仁政",提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相愛,君與民同樂。他希望人民能安居樂業。

    孟子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孟子說的失道之人是一國之君,國君是政治上的領袖,如果國君違背了道義,是不會大家的支援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實行仁政,關心民眾,就會得到民眾的擁戴;違背民眾的意願,就會遭到民眾的唾棄,就會使國家衰敗!

  • 2 # 檸檬味山楂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得道。得道是以正義,仁義,信義得到大眾的支援幫助。寡道則是違背道義,而眾叛親離,孤立無援。

    楚漢爭霸,項羽兵多將廣,劉邦則士寡糧稀。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 ,最後卻是項羽霸王別姬,烏江自刎。只是因為鴻門宴上項羽的心慈手軟嗎?不是 ,因為項羽他不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他恃才傲物,目中無人,從他帳下走了韓信又跑了范增。而劉邦則禮賢下士,籠絡人心,得韓信與張良,也得了軍心。入關後劉邦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得了民心。得了軍心、民心便是得了人和 ,人和則得道,因此劉邦贏了天下。

    《孫子兵法》中提到將的五德:智、信、仁、勇、嚴、將帥的智使他有運籌帷幄的能力,而信與仁使他得到了軍與民的擁護。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句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孟子是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儒家倡導以禮治國,此句中的得道就“禮” ,禮之至道便至。所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思是以禮治國,便會得到百姓們的支援與幫助,自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而失去人民的支援就會陷於孤立。

  • 3 # 人文歷史聆聽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指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援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然陷於孤立。文章透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遞進。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孟子·公孫丑下》原文: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

    孟子說:“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方圓三里的內城,方圓七里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尖利,糧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棄城而逃走,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劃定疆域的界限,使國防鞏固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屬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藉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內外親屬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作者在第四段用“故曰”二字,將上文提出的觀點承接下來,展開論說。先用三個形式相同的否定定句說明“域民”、“固國”、“威天下”不能僅靠“天時”與“地利”的條件,從反面進一步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作者正面意思就包含在下面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個論斷裡。這裡所說的“道”,就是“仁政”。這個論斷指出了“人和”的實質。接著又進一步推論,指出“寡助之至”會眾叛親離,而“多助之至”則天下歸順。一反一正,對比鮮明。最後以“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作結,將“人和”的重要意義論說得十分透徹,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 4 # 國學經典鑑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孟子說的。

    孟子作為儒家學說代表人物,講的,便是儒家的道,儒家的道是什麼,概括為“仁義禮智信”。

    得道多助,便是說,奉行這五種原則,以之為立身處事的基本原則,便能為天下人所信服,敬仰,天下人便會以你為榜樣。

    失道寡助,是說違背這五種基礎原則而立身處事的人,天下人都不會信服他,自然他所做的也得不到大眾的支援。

    若水

  • 5 # 剛柔方圓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援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陷於孤立。 2、原文: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

  • 6 # 師叔依舊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

    2.指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援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然陷於孤立。

    自解:

    3.仁:品德高尚的人,知道怎麼去維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4.義:重情重義的人,危難時刻總會有人出手相助。

    5.禮:知書達禮的人,

    6.智:智慧超群的人,能聚眾人之力,排除萬難。

    7.信:誠信為先的人,左右逢源,道路暢通。

    8.勇:勇敢無畏的人,前方雖險,亦無所畏懼。

    9.謀:胸有謀略的人,遇事冷靜,善後穩妥。

    10.善:上善若水,善化萬惡,心善之人,遇難呈祥;大道至簡,善德居首。

  • 7 # 管治強

    什麼事物都不是絕對的,沒和人親自溝通,片面受小人壞,百事壞是不成事實的!人生正道是淪桑!社會複雜,人心險惡醜惡!欺人!踩人!不可思議!唯有必由之路,修行生西方佛國,那裡才有.真正上善人聚集。

  • 8 # 老謝35094

    僅以上半年的美中貿易戰特朗普束之高閣,強調美國利益至上退出聯合國環保治理,又在經濟上制裁多國引起的恐慌,我行我素於全球而不顧,把美國置力於世界的對立面,世界多國怨聲再道群起而攻之,這還不叫失道寡嗎?而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經濟全球化又由以一帶一路的風光,而給世界經濟各華人民,不僅帶來了福音也落在了生活裡,造福於世界受到人民的擁護點贊,順民意得人心就是這個理,因此受到世界之音的高呼得道多助;正義與非正義的分水嶺,是界定得道與失道的邊線,橫蠻無理將會自置孤立,而樂幫他人將會受到人們的擁護!<失道寡助><又尤以>

  • 9 # 雄師渡天塹

    毛主席曾經發表過三個世界理論的文章,說的是廣大的亞非拉國家(第三世界)團結起來一定能夠戰勝美蘇霸權主義(第一世界)和西方資本主義(第二世界),這裡面就用到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個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車是怎麼讓車?地鐵是怎麼掉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