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智玩家

    要認識“耳順”是什麼意思?

    先要糾正兩點,後人對孔子的誤解

    1、孔子最核心的學問,其實不是學問,而是一種心智功夫。這種心智功夫用現代語言來表述,叫做【心智系統轉換】,借用佛教語言來表述,叫做【動態入定】,佛教的是【靜態入定】。

    《大學》是一本非常完整的【心智系統轉換】教科書,《中庸》是【心智系統轉換】的重點講解。《論語》是孔子對弟子學習【心智系統轉換】的點評,以及弟子的學習心得。

    2、我們以往對孔子的解讀,都是依照儒家的文字,然後,按照國家的政治需要、社會的道德需要以及個人生活經驗的需要所進行的解讀。孔子的很多思想被解讀得非常的通俗易懂,但是,實質上,都已經不是孔子的本意了。

    孔子的這句“十五立志於學,三十而立……”,就是被後人用個人的生活經驗解讀了。但是,解讀到了“耳順”這裡有了很大的費解。

    其實,孔子這句話,是在說他自己印證的【心智系統轉換】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5到30歲,是懵懵懂懂的學習階段,這個階段,雖然老師說得每個字都聽得懂,可就是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心智系統轉換】的體驗,很難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因為語言、文字交流的前提是共同的經驗,缺乏共同的經驗,是沒法用語言、文字交流的。

    而【心智系統轉換】的學習者,缺乏心智系統轉換經驗,所以學習起來很難。

    第二階段:是30歲以後,到40歲之前。

    這階段中,孔子突然明白【心智系統轉換】是怎麼回事了,開始真正練習心智系統轉換,屬於找到了門道,這就是【立】的意思。

    第三階段分兩個部分,

    前一部分是40歲到50歲之前,這個階段,【心智系統轉換】的練習已經有了一定的根基,但是,還不牢固,很費經的堅守,這就是【不惑】的意思。

    後一個部分是50歲到60歲之前,這個階段,基本完成了【心智系統轉換】,在新的心智系統中已經很紮實了。【知天命】所表達的是“無惑”的意思。

    第四階段,也分兩個部分。

    這裡重點來講前一個部分“60而耳順”。

    一個人心智系統轉換完成以後,處在了一種全新的心智系統中,這個時候,這個人還需要做什麼呢?

    還需要做的,就是開啟意識的內在感知空間。

    耳順,就是意識的內在空間開啟的意思。

    耳順為什麼是意識的內在空間開啟的意思?

    這裡,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專業的音樂常識。

    音樂家聽音樂,與普通人聽音樂,是不一樣的。

    音樂家聽音樂是用意識的內在感知去聽的,專業行話叫做“內在聽覺”。

    “內在聽覺”並不是聽覺,而是一種內在的全感覺,是一種內在的通感:包括了視覺、嗅覺、觸覺、味覺。

    音樂在專業音樂家的意識中,不僅僅是聲音,而是有畫面,有通感的,這也就是貝多芬、斯美塔那失聰後,照樣寫出偉大作品的原因。

    我們熟悉的觀音菩薩,也是“看到了音”後,修成了菩薩,所以稱為“觀音”。

    孔子是超級樂迷,曾經聽過一次音樂會以後,沉浸其中,三個月不知肉味。

    所以,孔子用而“耳順”來表示內在感知空間的開啟。

  • 2 # 談笑看吳鉤152

    孔子說的"六十而耳順"從字面理解應該是孔子身體健康,聽覺好,六十歲依然耳聰目明。但從更深層次的含意是人活到六十歲仍應該虛心學習,傾聽不同的意見,接受不同的文化、和學術思想,明辯是非。教育人們要學到老做到老,只有多聽、多看、多學習才能不斷地充實自己。還有就是有些事情必需裝聾作啞,即使別人罵你只當沒聽見,裝傻。孔子的思想為後人治國理政、為人處事都起到極積的作用。

  • 3 # 雕刻歷史

    “六十而耳順”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翻譯成白話就是,孔子說:“我十五歲就有志於學,三十歲就能夠按照禮儀的要求立足於世,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逾越規矩。”這段話其實是孔子自述為學歷程,認為自己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達到了不同的人生境界。後來人們習慣地把三十歲稱為而立之年,四十歲則是不惑之年,五十歲就是天命之年,六十歲代稱耳順之年或花甲之年。

    按照宋代大儒朱熹的解釋:“古者十五而入大學。心之所之謂之志。此所謂學,即大學之道也。志乎此,則念念在此而為之不厭矣。三十而立,有以自立,則守之固而無所事志矣。四十而不惑,於事物之所當然,皆無所疑,則知之明而無所事守矣。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賦於物者,乃事物所以當然之故也。知此則知極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六十而耳順,聲入心通,無所違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所謂耳順,就是對於各種不同意見都能平心靜氣地聽取而予以理解,沒有不順耳之事,詈罵之聲也無所謂,無所違礙於心。

    當然,孔子之所以能在六十歲入耳皆順,自然是十五歲有志於學、三十歲自立於禮、四十歲不惑於心、五十歲上知天命積累沉澱的結果。正是因為每個階段的切己自修,孔子的人生境界才不斷提升,但這對於一般人來說又是難以企及的。所以,絕大多數人即使到了花甲之年,也難以“耳順”。

  • 4 # 羅無聲永不落幕名博彙

    人生的成長,帶有鮮明的階段性。

    夫子亦如此。五十知天命,是一種意境;六十耳順,是一種心境;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種達境。

    夫子五十而知天命,就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使命,才明白原來自己該幹什麼,命中註定的自己的人生,明白了生命的意義之所在,找到了自己人生價值,不成功,便成仁。而“仁”,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知道了“天命”,並不代表做到了“天命”,而這時才開始對“天命”的實踐,“悟道”更要做到。由於“天命”所歸,夫子開始聽從於“天命”,在“天命難違”的過程中,夫子接受著“天命”的考驗和歷練,逐漸地到達了一種心境,明白了“大師無長師”的道理,人人皆可為師,處處留心皆學問,要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吾師,做學問是不能參假和弄虛作假的,要弄明白所有聽到的話的道理,這就是“耳順”。做不到這一點,就不可能成為一代“大師”。

    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便是知道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樣的場合,做什麼樣的事;對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這是一種人生的通達,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超越了規矩,物極必反。所以,夫子發明創造了“禮”,並學會了“送禮”,爾後成為“大師”、“先師”,成為了“孔聖人”、“大聖至聖先師”。

    悟道,做道,達道。人生的三大境界。

  • 5 # 老生常談65307232

    談談不太相同的認知。

    在講不同之前先回答編輯的問話,這句話記述於《論語》第二部分為政篇中,(原文略)整體來講是孔子對自己一生求學,修養的理性總結,他把自巳思想提高的過程按年齡順序大致化分了三個階段,學習領會階段(十五歲至四十歲),安身立命,思想體系確立,不受外界環境影響階段(五,六十歲),道德修養最高階段(七十歲以後) 。具體"六十耳順的解意現在大致統一在:人到六十歲,道德修養已經達到較高程度,能夠全面理解亊物本質,正確領悟對待各種言論,辨明其內在含義,在聽到別人言語的時候就可以分辯真假,辯明是非。同時對反對意見也會予以理解和包容。

    關於耳順的解釋也有個漸變過程。如《論浯集釋》解義為: 聞其言而知其微旨也。這裡沒有講清"順”字的含義。《語浯註疏》則解釋了,順者不逆也,耳聞其言而知其微旨而不逆也。此解雖釋了"順”的含義,卻有不合邏輯之處,因為不管是好是壞的微旨都要去順的作法不合孔子的道德理念,於上問中孔子對原壤的態度可窺一斑。所以,後來的註譯都重在"知其微旨",而忽略"不逆"。至於康有為先生將"耳順"與佛祖的”天耳通"之聯想又是另闢蹊徑。經一系列演變後,在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歸納為: "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這是現在引用較廣的解義。誠如楊先生所說:"耳順一一這兩個字很難講,企圖把它講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覺牽強。"

    至於對原文的置疑也存在。《論語》一書最早完善本見於班固《漢書》,其《藝文志》說: 《論語》是孔子生前在與弟子們談話的記錄,其死後由各弟子參照筆記彙編而成。由此可知,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感悟不同,水平不同,差異必然存在。導致後人在諸多處認知解義存在爭議,如付佩榮先生主編的《孔子詞典》即對"六十而耳順"原文提出了不同觀點。其認為耳字為衍文,應刪除。其重要依據在敦煌石經的版本中是"六十而順”,沒有耳字。其他又從孔子修養過程,生命經歷,人生觀取向及素常用詞習慣等方面做了印證論述。結論就是六十而順,這樣也就好解義了。

  • 6 # 陳芝麻吧

    不設身處地,就沒有共同的感覺。

    60歲的孔子,應該是尷尬的高峰。50知天命,只是知道一個含糊的呼喚,就是有益於社會,但是不等於就知道該如何實現有益於社會,就是怎麼做。孔子55歲突然從位高權重到四處奔波,落差很大,但是應該存在共性,不一樣的環境,卻是同一個目標,就是有益於社會,所以孔子選擇四處求官,事所必然,他誤認為這才是通往目的地的高鐵。古時候的50歲實齡,就是現在的51或者52歲虛齡。

    孔子60歲或者61歲的「耳順」,與59歲在宋國得到「坤乾」有直接聯絡。我以前誤認為孔子一直到回到魯國之前,都沒有認真學習《易經》,現在想來是誤解了聖人。因為,學習《易經》沒有時間是沒有成效的。所以孔子得到《坤乾》以後是立馬學習,這樣才會發生「使吾五十而知易」的感嘆,才可能存在早九年學習就早九年得道的自我評價。

    孔子學習《易經》大約一到兩年的時間,收穫巨大,就是「耳順」了,這個「耳順」的前提是「洞察」,而不是逆來順受。

    所以,學習聖人,不是「耳順」的結果,而是「洞察」的知識與能力。

  • 7 # 浮木盲龜

    “耳順”是對能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謙虛說法。佛教經典開篇均是【如是我聞】指能聽到佛的聲音,基督教的先知也是指能聽到上帝的聲音。孔子沒有具體說明聽到誰的聲音,說了些什麼,也許是不想引起普通人的宗教情感,但從後文【從心所欲不逾矩】可以推斷為“矩”,這個“矩”應當就是道、神、上帝,不過沒有宗教意味。孔子特別擔心中國文化沾上宗教,肯定有他的道理,能夠對“宗教異象”不起宗教情感、能以“耳順”之平常心對待的,已經超出人的認知能力,所以後世尊孔子為聖人。【聖,通也。——《說文》。按:耳順之謂聖。彼教所言耳根圓通亦此意。聽信之謂聖】。

  • 8 # 李彬文

    孔子的文化生命到其晚年,表現出了非常開闊和自由的境界。他說自己"六十而耳順",也就是到了六十歲,什麼話都能聽進去,不會因此而產生內心的悸動。

    事物由表面進入內心,關鍵在於耳聽目視。孔子的"耳順"包括了目見。孔子在五十歲知天命之後,對人間的一切都有了幾分涵養。

    所謂"耳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思。

    (1)好話壞話都能聽,達到了"順不輕喜,逆不乍怒";

    (2)"耳順"就是知道各種說法的來龍去脈,能安靜的聽下去,並能做到正確的面對;

    (3)"耳順"的境界能達到,對一切說法都能深入思考並能獲得正反兩面的啟迪。

    總之"耳順"是孔子帶給我們一種開闊的人生胸襟及其包容的人生啟示。

    【注:"六十而耳順"出至《論語.為政》全句:"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譯成現代漢語的意思是:我從十五歲開始立志體悟人生真諦,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能達到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也不會超越規矩。"】

  • 9 # 安意如

    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全句為: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以前說過,理解這句話的前提是前面第一個“吾”字,這句話是孔子對自己人生的總結,並不是給誰的人生指導。所以我們來看看孔子60歲幹了什麼。

    孔子在60多歲的時候,正在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是一切進行的並不順利,比如遇到了楚狂接輿,長沮,桀溺,荷蓧丈人等等,孔子聽到了各種人的冷嘲熱諷,最極端的,當然屬鄭人對孔子的評價——累累如喪家之狗。這些在《論語》《史記·孔子世家》都有記載。而孔子怎麼處理呢,他都一笑了之。大概這就是這個年紀該有的處事風格。堅持自己的方向,任憑別人怎麼說。所以,這裡的耳順,不是聽到什麼話都很順耳,而是不在乎。

  • 10 # 布衣閒人10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第二)》。

    這段話的大意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做學問,三十歲立身處世就能站穩腳跟,四十歲懂得各種事情而不致於迷惑,五十歲知道上天賦予我的命運,六十歲聽到別人說話立刻就能辯別真假和是非,七十歲心裡咋想就咋做,而不會超越規矩。

    這裡的“耳順”,不是聽什麼都順耳,也不是什麼都能聽得進去,能容得下別人說的話,而是耳朵一聽到別人說的話,立刻就能分辯出他的話是對的還是錯的,是真話還是假話,這才是“耳順”的本意。

    當然,孔子“耳順”的標準是“禮”,是“仁”。符合“禮”和“仁”的話,就是對的、真的,違背“禮”和“仁”的話,就是錯的、假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個“矩”,也是“禮”。到了七十歲,心裡咋想就咋說咋做,也不會超越、違反“禮”和“仁”的要求。對於違背“禮”和“仁”的話,孔子不但聽不進去,而且還堅決進行反駁和批評,這種例子在《論語》中比比皆是,這裡就不列舉了。

    這個理解,僅供參考。

  • 11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耳順的意思,是說知天下通於一道,亦能以一道而通天下。故能一通百通,聞聲而盡知天下事。

    語出《論語·為政》。

    《論語》的為政篇,主要講的就是儒家的政治思想,正天下之人而致天下太平。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一句的意思是:

    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學習先王之道;三十歲的時候學有所成;四十歲的時候,知理之當然;到了五十歲,知理之所必由,皆受之於天而成;六十歲時,知天下通於一道,亦能以一道而通天下。故能一通百通,聞聲而盡知天下事;到了七十歲,乘物遊心,而不違物理人倫,不逾法度禮制。

    白雲先生解釋說,《論語》,是孔子與他的弟子們的論道之語。

    在這本書裡面,教與學,都是圍繞著聖人之道展開的,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以問答的形式,來論述什麼是儒家之道。

    它是孔子日常教學傳道過程中的解惑答疑言論集,也是一部生動的古代教學日誌。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還原孔子當年是怎麼傳道的,也可以看出來當時社會上有那些困惑,以及他的弟子們,是如何問道求道和學道的。

    《為政》篇的第一章: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講的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

    為政以德,以德配天,天下共主,萬民同德。

    配天之德,體現在三個方面:敬天,敬宗,愛民護民

    由敬天,可推知忠君

    由敬宗,可推知孝悌

    由愛民護民,可推知仁義

    第二章: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說的是,詩是禮樂教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德治立教的根基。

    《詩經》三百首的為政作用,用《詩經·魯頌·駉》一句詩來概括,便是尊三王之正道,不偏不斜。

    在儒家六經中,《詩經》和《樂經》居其二,可見《詩經》有多麼重要。

    詩的本義,是祭祀的時候,讚頌天地神明,讚頌君王的。而且都是要唱出來的,同時配以樂舞。

    這便是禮樂教化的原本面貌。

    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道之以政,說的是法教,道之以德,說的是德教。

    這一章說的是德教的重要性。

    法教和德教之辨,在儒家看來,德教比法教更優越。

    《道德經》中也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而後法。

    比如,我們以刑罰來規定,酒後駕車,是違法行為,查到扣分罰款刑拘。

    很多人覺得,如果酒後開車僥倖沒有被查到,那麼就是自己賺了便宜,這就是民免而無恥。

    而以德治來治理這件事,應該是認真系統地教育司機酒駕的危害,教育他們,遵循這樣的行為規範,不僅對別人有好處,也會對自己有好處。

    他們學進去之後,就會遵循這樣的規範,如果不小心違反了,他們還會自我匡正,這叫有恥且格。

    接下來就是題主所問的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說的是君子為政以德的路線圖。

    聞道,學道,守道,行道,成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借錢給別人,還錢收賬那麼難,欠別人賬的人是什麼心態?